似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冬天的柳叶
轮到贤妃开口时,她深深看了郁谨一眼,神色从容道:“当时左右二人正在干什么本宫不知晓,因为那时本宫出去了。”
众人神情顿时微妙。
真没想到,第一个确定那时离开座位的竟然是燕王的母妃,而贤妃显然是知道用了燕王的法子躲不过,直接承认了。
郁谨面色没有半点变化,淡淡问道:“娘娘当时去了何处”
“本宫去更衣了。”
这种场合,更衣是委婉的说法,实则就是出恭。
郁谨再问:“刚刚开宴不久,娘娘为何就需要更衣
第413章 现形
还有一部分人
众人听郁谨这么说,悚然一惊,扫量着周围的人。
女眷一共有八桌,刚刚就连贤妃与荣阳长公主那一桌都没有放过,一个个问下来,怎么会有人没被查到
等等,燕王说有一部分人没被查到……
有人忍不住道:“不可能,要是漏了一两个人还有可能,刚刚大家都盯着,怎么会有一部分人没被查到莫非大家都是瞎子不成”
景明帝脾气好,又是家宴,在场的俱是皇室宗亲,说起话来自然随意些。
景明帝听了这话,深深看着郁谨,等他的解释。
郁谨眸子微阖,似是在思索。
殿中众人渐渐不耐烦。
就在这时,郁谨伸手一指,冷然道:“还有这部分人没被查到!”
众人本就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顺着手指方向望过去,不由愕然:燕王指向的是一名双肩微露,彩裙曳地的女子,乃是宴席开始后助兴的舞姬!
舞姬被郁谨一指,无数视线向她投来,立刻吓得跪倒,战战兢兢连一个字都不敢说。
景明帝有些意外:“老七,你的意思是,投毒之人在这些舞姬中”
这些舞姬不是从民间招募,而是自幼选进宫来培养的,平日里在皇宫大大小小的宴会上舞乐助兴。
要说舞姬中有人投毒,真有些匪夷所思。
大部分人第一个反应是不信。
有人质疑道:“这些舞姬身份低贱如泥,有什么必要害帝姬”
郁谨看向说话的人,淡淡道:“害公主的动机,这是之后要考虑的事,现在要做的是找出凶手。刚刚诸位也说了,八桌女眷挨个询问过,不可能有错漏,但凶手就是这殿中的某个女子,那么再不可能也成了必然。”
他说着目光缓缓从在场众人面上扫过,收获了各色眼神。
“这些舞姬在殿中翩然起舞,还有谁比她们在某处舞过更不惹人怀疑呢”
随着郁谨这一问,众人一怔,脊背开始发凉。
不用刻意回忆,每一次的宴会上舞姬可不是只在大殿中央跳舞,而是随着乐声穿梭曼舞,添彩助兴。
这么一想,燕王所说竟十分有理。
宴上任何人离开座位都可能被人留意,唯有这些舞姬本就是边舞边动,在何处翩然而过都不会引人注目。
最容易忽略的往往都是司空见惯的。
舞姬很快跪了一排,郁谨缓步从她们面前走过。
这些舞姬别说发型服饰,就连身形都没有太大差别,此刻跪在地上想要分清谁对谁显然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即便投毒之人在这些舞姬当中,燕王该如何找出来呢
众人被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皇室亲情淡薄,死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公主,真正伤心的能有几人当被排除了嫌疑置身事外,在场的绝大部分人更多的是兴奋与紧张,甚至隐隐觉得刺激。
郁谨依然绕着舞姬转。
这一次,再无人插话。
不知过了多久,他脚步一顿停下来,开口道:“我刚刚观察了一番,这些舞姬梳高髻,着彩衣,脚腕系着铃铛,除了领舞之人,装扮别无二样。我就在想,她们中的一个是如何做到悄悄投毒的呢”
这一问,问住了不少人,亦有一些人灵光一闪隐隐想到了什么,却如雾里看花一时说不出个所以然。
是啊,舞姬如何做到投毒而不被人察觉
郁谨笑了笑,眼神冷然若冰:“动作一定要快,且不能有让人一眼就看到的异常之物。所以——”
他往前迈了一步,绣着金线的浅靴停在一名舞姬面前。
“所以什么啊七弟,你就不要卖关子了!”鲁王忍不住喊道。
一道威严目光扫过去,鲁王登时老实了。
 
第415章 鸳鸯藤
鸳鸯藤,亦称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民间又有金银花之称。
鸳鸯藤春日开花,花期极长,一直到初秋依然可以见到花开。
此花在民间虽常见,但到了一草一木都讲究贵重稀有的皇宫却不多见。
小小的忍冬花,又如何与国色天香的牡丹,明媚多姿的芍药相比呢
姜似这话问得奇怪,众妃不由面面相觑。
燕王妃特意问宫中何处栽有鸳鸯藤,这是何意
“老七媳妇,你问到鸳鸯藤,可与今日之事有关”景明帝徐徐问道。
姜似态度坦然:“儿媳不敢肯定,只是先问问。”
也许是姜似治好了福清公主的眼睛,以及先前令花苞绽放的手段展露出太多神奇,景明帝虽想不出不起眼的鸳鸯藤能与十五公主之死有何关联,却表现出十足耐心:“燕王妃的问题诸位都听到了”
姜似问的是宫中,荣阳长公主这些住在宫外的人不觉如何,众妃与未出阁的公主们顿时有了几分忐忑,越发琢磨不透姜似的意思。
“你们都好好想一想,倘若现在想不出,事后朕派人查出来何人宫中有鸳鸯藤——”景明帝后面的话没有说,警告意味却十足。
本是庆祝爱女重见光明,另一个女儿却遇害,若不是涵养极好,景明帝早就龙颜大怒。
令人窒息的一阵沉默后,突然有一名宫婢跪下来,怯怯道:“回禀皇上,奴婢……奴婢曾在一处偶然见到过一片鸳鸯藤……”
“何处”
在景明帝问话的时候,认出这名宫婢的人纷纷把目光投向贤妃那里。
贤妃几乎维持不住平静的神色,厉声问道:“石榴,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原来这名叫石榴的宫婢正是玉泉宫的宫女,今日陪着贤妃前来赴宴。
“爱妃何不听听她怎么说。”景明帝凉凉瞥了贤妃一眼,语气不大好。
贤妃万万没想到好端端麻烦就找上来,忍下翻腾的怒火问宫婢:“那你说说,是在何处见到的鸳鸯藤”
宫婢暗暗递给贤妃一个无奈的眼神,俯首贴地道:“奴婢曾在陈美人处见过鸳鸯藤……”
陈美人
景明帝有些茫然。
皇后十分体贴提醒道:“陈美人乃是十四公主的生母,居于玉泉宫的侧殿。”
大周后宫嫔妃居住规制都是有讲究的,只有到了一定等级才有资格拥有独立宫殿,像婕妤、美人这些只能依附高等嫔妃而居。
听到是在陈美人那里见过鸳鸯藤,贤妃微松口气的同时又暗道晦气。
这些低等嫔妃依附高阶嫔妃分散而居,住在哪个宫殿都是按例分配的,又不是说她瞧着哪个嫔妃顺眼才让她住到自己的玉泉宫。
虽不知燕王妃问起鸳鸯藤有何用意,但显然不是好事,偏偏找出来的人住在玉泉宫,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陈美人可在”景明帝弄清了陈美人的身份,皱眉问道。
这场宫宴本就是皇后所办,对这些自然清楚,闻言立刻道:“陈美人告了假。”
“告假”
“十四公主前两日病了,陈美人告假,说要去照顾十四公主。”
公主年满十二便不再与母妃住在一处,十四公主与福清公主一般大,早已搬离玉泉宫。
当然,公主们长大后虽然与母妃分开居住,因都在后宫,妃嫔想要去探望还是十分方便的,亦无须上报皇后。
“也就是说陈美人与十四都不在殿中”景明帝眉头皱得越紧,心情莫名有些沉重。
皇后颔首:“正是。”
景明帝看向姜似:“老七媳妇,现在何处有鸳鸯藤也知道了,你问这个究竟何意”
“儿媳还要亲自去看看。”
见姜似越说越令人费解,景明帝不由瞥了郁谨一眼。
老七媳妇到底什么意思
“父皇,儿媳并非卖
第416章 陈美人
景明帝看向张院使。
张院使颇有些年纪了,脸上沟壑纵横,一把胡子雪白。
经历过岁月的磨砺,又待在太医院这样的地方,这样一个人早已变得沉稳如山,可此刻他却神色惶恐,不安难以掩饰。
张院使对着景明帝深深作揖,苍老的声音在大殿响起:“回禀皇上,燕王妃所言不错,剧毒来源就是那片鸳鸯藤!”
听张院使也这么说,众人暂且按捺住反驳的冲动,屏息等着他继续往下讲。
张院使低着头道:“鸳鸯藤乃清热解毒的良药,这个毫无疑问,但有一物与鸳鸯藤外观极为相似,没有药理知识的人很难分辨。而此物正是断肠草的一种——钩吻花!”
在民间,断肠草是个笼统的说法,数种剧毒之草都可以称为断肠草,钩吻花正是其中一种。
钩吻花有剧毒,特别是根与嫩叶,极少量就能使人短时间内中毒身亡,而它的外观有个最能迷惑人的特征,便是与民间随处可见的鸳鸯藤极为相似。
只不过钩吻花主要生长在南方,绝大多数生于京城、长于京城的人别说见过,就连听都没听过。
听完张院使的解释,众人不由胆寒。
居然有与鸳鸯藤外观相似的剧毒之物,这实在太可怕了,更令人心惊的是陈美人的院子里栽有鸳鸯藤,而燕王妃与张院使在那片鸳鸯藤中发现了钩吻花……此事经不得深思。
“给朕看看那钩吻花!”
姜似把手中帕子打开,露出里面的花叶。
众人皆睁大了眼,见那花呈淡黄色,看起来果然与鸳鸯藤极为相似。
景明帝上前一步,目光深沉:“这……这就是钩吻花”
他印象里,只有一次出宫祭天时见过鸳鸯藤,彼时花开灿烂,金银相间,与燕王妃手中之物根本没什么区别。
那时只是随意一瞥,现在要问他眼前之物是不是忍冬花,他也说不清。
说不清,当然要听太医的。
术业有专攻,这一点上景明帝向来看得明白。
“皇上请看,这才是鸳鸯藤。”张太医从袖中取出折好的帕子打开,呈给景明帝看。
景明帝仔细分辨,总算是瞧出些许不同。
“这钩吻花是在那片鸳鸯藤中发现的”
姜似道:“正是。”
景明帝盯了姜似片刻,突然问静立在一侧的潘海:“十四公主那里如何了”
潘海立刻道:“奴婢已经命人守在外头,不过没敢惊扰公主殿下与陈美人……”
涉及到皇上的妃嫔与女儿,没有景明帝吩咐,潘海当然不敢妄动。
景明帝眸光深沉扫过殿中众人,语气微凉:“朕与皇后去看看十四公主,诸位暂且留在此处。”
众人立刻称是。
景明帝向皇后伸出手。
正式的场合,景明帝从来都会给足皇后体面。
皇后把手放入景明帝手中。
“老七,带你媳妇随朕一起过去。”
郁谨应了,如同景明帝那般向姜似伸出手来。
众目睽睽之下,姜似大大方方把手放在郁谨手中,夫妇二人随帝后等人走出长生殿,留下众人大眼瞪小眼。
燕王与燕王妃居然大庭广众之下手牵手,真是不知羞!
什
么,帝后也牵手了帝后和睦乃国民之幸,这怎么能一样呢。
“你们说,害了十五公主的真是陈美人”
“十五公主只是倒霉罢了,真正要害的是——”
“想不通啊,一个小小美人怎么会——”
这种场合,议论的又是这种事,饶是在场的皇亲国戚平日里行事无所顾忌,此时说话也只敢说一半。
好奇,挠心挠肺般好奇啊!
可惜不是燕王夫妇……
众人这么想着,视线若有若无扫向太子。
想想皇上只允许燕王夫妇随同,太子夫妇与他们一同在殿中坐冷板凳,似乎平衡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