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变身古典女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牡丹

    当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向那车时,都面露讶然,接着自然而然的分成两排,如同被摩西分开的海水一般。

    副驾的车门打开了,走下来的是一位身材高大壮硕到极点的男子,留着干净利落的板寸,面相倒是十分淳朴,但骨子里却流露出一种犹如洪水猛兽般的威慑力,让人不禁屏住了呼吸。

    他拉开后座的车门,接着一位穿着中山装精神灼烁的老者站立在了地面,他环视了一圈后,缓缓走上红毯。

    人群中响起了嘈杂的惊呼声,却很快的被抑制住了,可交头接耳的声音却不断传来。

    一位看起来颇为年轻的记者并不认识这位老人,但见周围的状况,心知这位一定是位大人物,索性举起相机准备拍摄。

    当他马上要按下快门的时候,边上的年长记者抓住了他的手,“你要想以后还当记者,就不要乱拍。”

    年轻记者听了这话浑身打了个激灵,冷汗打湿了他的后背,知道眼前这位人肯定是最顶上的那几位之一。

    但猜测始终是猜测,他放下相机忍不住问道:“这位老先生是谁啊”

    年长记者没有开口,只是比了个“三”的手势,便埋头检查自己相机中的照片去了。

    在哑口无言的年轻记者身后,那位老者缓步向前走去,却不想另外一位老先生却挡在了他面前。

    “许久不见,洪先生的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啊。”

    “廖先生也是如此,自三十年前那次的谈话后,你就避而不见,想不到这次我那外孙女竟然把你都请动了,真是让我汗颜啊。”

    “洪先生言重了,您家那位的真才实学才是该让我汗颜才对。”

    洪老爷子笑了笑,问道:“现在整个大环境的气氛已经没有三十年前紧张了,不知道廖先生现在对我当年的提议是如何看待的呢”

    廖先生拱了拱手,“今日不谈别的,只听曲子,相信洪老爷子听过之后,自然会有答案。”

    “好,今天只听音乐!请。”

    “请!”

    两位老爷子齐头并进,缓缓步入音乐厅,只留下站在红毯上的人们人声鼎沸。

    洪老爷子的到来并没有干扰正常的入场顺序,因为他是走的特殊席位通道,直通音乐厅二楼的台子。

    在纷纷扰扰之际,当所有人落座之后,舞台上终于今天的主持人。

    余杰成拿起话筒对观众说道:“感谢各位来宾莅临今日cn第一首民族交响乐发布会及首演的现场,请让我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掌声之中,洪老爷子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身后站立的宁文兰说道:“小宁啊,这是你们家培养的那个孩子吗”

    在一旁孙允文咬牙切齿的目光中,宁文兰不卑不亢的答道:“嗯,这孩子叫余杰成。”

    洪老爷子面露疑惑,“是个好苗子,不过他不是专门的主持人吧怎么让他来主持”

    宁文兰面上闪过一丝尴尬,毕竟这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沈武寰策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人最快乐的时刻
    随着余杰成的报幕,一干年均半百的演奏者走上舞台,并按照标准的交响乐形式就座于舞台之上。

    看到这些演奏者手中的乐器,台下的观众们似乎有些明白了。

    所谓的民族交响乐,乍看之下便是以西洋交响乐的形式进行民族音乐的表现。

    但这样的形式不会让曲子的味道改变吗

    交响乐始终是国外的音乐形式啊

    这样想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说法。

    交响这个概念具体到底是东西方哪边更早提出来的本身就是个万古之谜。

    更别说交响的基础概念说的简单一点便是让乐器群一起奏响音乐罢了,这样的形式说是西方独有,那真就是有些崇洋媚外了。

    这次的民族交响真正学习的东西是西方交响乐经过数百年沉淀之中,积累的乐器与乐器的搭配所产生的表现力。

    而民乐在这一块除了用西洋交响乐的相关知识进行一个铺垫,大多数都是处于完全空白的情况。

    接着,余杰成喊道:“有请国内著名二胡演奏者方文海老先生和今天的演奏指挥沈武寰沈教授!”

    随着沈武寰和方大师两人一同登台,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方大师穿着非常传统的大褂,沈武寰今天也选择的相对较为庄重的礼服,两人走到台前向观众们行礼。

    待两人各归各位,余杰成向观众示意道:“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二胡协奏曲《梁祝》。”

    随着余杰成的退场,沈武寰向方大师点了点头,一切正式开始。

    首先传来的便是定音鼓连续不断的敲击,鼓声空旷仿佛从十分遥远的旷野传来的风声一般。

    紧接着,在扬琴清脆的点拨声,竹笛悠扬如歌的旋律带着特有的轻松跳脱铺开了一片鸟语花香一般的场景。

    竹笛的悠扬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处绝无仅有的人间仙境!

    在所有的观众们被引入了故事的内核时,整个乐团进行了第一次的全奏。

    也就是梁祝的主题部,这是在沈武寰原来世界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梁祝开场白!

    在沈武寰的指挥之下,琵琶、阮和笙这样的传统民族乐器争相辉映,带来了一串悠扬且极富民族韵味的旋律,让在场的观众们大饱耳福。

    当二胡声加入这一整段的旋律时,整个舞台的意境霎时间发生了变化。

    二胡那特有的哀伤倾诉仿佛从方大师手中的二胡之中流淌了出来。

    整个主题部分伴随着极其空旷悠扬的鼓点与伴奏,铺洒开来,仿佛一位老人正手执毛笔,肆意挥洒在一张张棉白的画卷上。

    古典音乐是极具民族韵味的,而此刻的旋律之中那种极其富有古代劳动人民朴实果敢的意境带给了现场观众完全不同的音乐体验。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交响乐啊!”

    “这样的旋律,怎么能不让人动容”

    “旋律的表现力实在太强了!”

    正如此时观众们心头表现出来的感觉一般,二胡特有的凄凉和交响之中刻意塑造的美妙环境,将《梁祝》这一主题下,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与友情表现的恰到巅峰。

    既有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又有一丝哀愁始终萦绕在这些美景之中,这不恰巧是《梁祝》的故事内核吗

    《梁祝》的故事传唱度何其之广,两人化蝶共飞哪怕再如何喜人,仍比不上两人在人间缱绻来的让人喜悦。

    民乐之中也同样没有比二胡更能表现这种欢愉之中凄美的乐器了!

    正所谓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二胡,是一件既让人生恨,却又无法恨到骨子里的乐器。

    伏



第三百三十三章 生命之音
    再如何缱绻的爱意,终有分别的那一刻。

    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正是此时的那一瞬间。

    不平等的身份和封建时期婚姻大事父母做主的“优良传统”都让两人没有办法等到那一刻。

    更不用说,梁山伯隐瞒了身份,那种欲言又止的情愫埋在心头,怎一个难受了得!

    方大师此时的二胡声婉转哀伤,将这股即将分别却又难忘万分的分别戏展现的极其恰当。

    每一次弓与琴弦的摩擦都像是对着观众席投下的巨大催泪弹,这股哀伤,没有什么乐器能够比的上二胡。

    乐队的声音也一边先前喜悦时的大齐奏,各个声部零星的点缀都随着沈武寰手中的指挥手势不断的变化,将这股哀愁扩散到在场的所有人的心田之中。

    乐队悠扬的小齐奏却正如那英台三步一回头的神态倒映在天海一线,展现出了分别时刻那愁肠百转的复杂情愫。

    至此,呈现部便完全结束了,转而进入了展开部。

    只不过短短的十分钟,在场的观众都被这种新奇并且充满故事性的音乐所吸引。

    这可是完全和西洋音乐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啊!

    在原来世界之中,《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一文中曾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在这首曲子之中得到了极其鲜明的体现!

    所以民乐之中,更多的是描写故事或者生活,而西洋音乐之中更多的表现情感和个人精神!

    忧伤的旋律在哀怨的尾调声中,悄然逝去,却荡起了一连串的鼓点。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和阴森的音调奏出了极富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

    这一段正是整个《梁祝》悲剧故事的开端,“抗婚”!

    镲、锣、钹、司鼓这种民族乐器之中极其富有代表性意义的打击乐器悉数登场!

    同时高中音唢呐在此时此刻奏响了极其诡异的曲调,展现出了祝英台在听到自己被父亲许配给马文才那一刹那心如死灰之感!

    二胡独奏也在此刻没一声尾音都带着嘶哑与无奈感。

    对于祝英台来说,这就是她的宿命,她无法违抗自己的父亲,那代表着不忠不孝不义,封建礼教是不可能容忍她的!

    突然全奏而起的音乐仿佛如同依偎烛台便的回忆,在那如梦似幻的三年里,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那种友情欢愉,让人无法难忘。

    在欢乐的同时隐隐饱含的无奈,被整个乐队的演奏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出来。

    可是,这一切只不能存在于回忆之中。

    被二胡声打断的回忆,在弦乐组短促且铿锵的声音之中展现出了一丝决绝!

    生在封建礼教家庭之中的祝英台终于下定决心要反抗于这门亲事!

    “抗婚”正是如此而来!

    紧接着音乐从悲伤转而悲壮,如同嘶吼一般的唢呐和震耳欲聋的鼓声塑造出了一个完整的心境。

    而随着最后的一次大齐奏,将两种汇聚在一起,营造出了极其尖锐的故事爆点!

    在这一节之中,通关代表着封建势力的巨大压迫,而二胡则代表着祝英台心中的悲痛与惊惶。

    乐队激烈的快板之中,衬托出了二胡的决绝,而管乐的巨大激烈的声响更是如同泰山压顶一般,让祝英台喘不过气!

    在这股悲壮之中,迎来了“楼台会”。

    一整个慢板的曲调,取不尽的缠绵凄苦,此时梁祝再会正是百感交集,情绪如同缠绵的流水一般,从观众们的眼眸之中喷涌而出。

     



第三百三十四章 深不可测沈武寰
    首尾呼应这一词汇不单单是运用在文学作品之中,在音乐之中也时常用到。

    《梁祝》全曲的最后并非是结束部,而是重现部,重现的是呈现部的主题部分。

    竹笛悠扬的旋律再次传来,塑造出了一股只有我国人民能够理解的理想仙境!

    意境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整首曲子在这一刻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将一个普普通通的民间故事在这一刻推向了至高无上的地步!

    也将这出悲剧的悲愤推上了一个至高点,更带有着我国劳动人民特有的想象力!

    二胡的主题部分依旧缠绵悱恻,却也依旧哀伤难耐。

    这股让人惊颤的悲伤情愫,并没有因为旋律的变得温顺而减轻分毫。

    随着故事的巨大压力和之前的感情塑造,在此时此刻,即便再如何刚硬的情绪也绷不住了。

    泪水沿着观众们的脸颊滑落,他们此时已经被这首音乐所影响,带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

    二胡如歌般的旋律痴缠者、萦绕着,在首都音乐厅之中飘荡着,仿佛那两只穿越历史的蝴蝶在飘然飞荡。

    乐队的伴奏也随着这股意境不断的拔高,从一点滴零星的伴奏到高声齐唱的齐奏,整个乐队在和二胡的协奏之中,完成了它们最为光荣的任务!

    当旋律迎来至高点时,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钹响,整个乐团奏响了最后的主题部分,宛如天堂...

    高亢如吟的唢呐。

    激烈亢奋的二胡。

    低沉如诉的提琴。

    温柔缭绕的竹笛。

    在这一刻,环绕在了一起,如同一个盛大的仪式,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对痴男怨女送入天际。

    最后一小段的二胡声,缠绵缱绻,又如尾音缭绕,替这首曲子划上了一个余韵深远的句号。

    这种似完未完的感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留白,每个人对于这个故事又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触。

    这才是属于我们民族最为伟大的音乐!

    一曲终了,全场起立。

    掌声轰鸣,人声鼎沸。

    有些观众们哪怕夹带着哭腔也要呐喊出来,胸腔中一股恶气似是不吐不快!

    而方大师老眼含泪,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向观众行礼。

    他身为这场音乐的独奏者,感官更是无以复加。

    不单单是因为这首曲子之中饱含深意的情节安排,更是因为他在这首曲子之中看到了民乐行业之中守旧思想的危害性!

    在漫长的时间之中,民乐一直遵守着古旧的规矩,无法得以寸进,不正是和这首乐曲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一样吗
1...106107108109110...1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