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变身古典女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牡丹

    胡亚玲误打误撞说出了正确答案,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为什么讨厌沈武寰的人可以和你做朋友啊

    这不会太奇怪了些吗

    嗯,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自从有了上次安妮的前车之鉴,现在夏梦雪对外来的女人不由的打起了十二万分的准备!

    毕竟沈武寰可是个超级美女吸铁石,说不定就莫名其妙的跑出新的竞争对手了!

    不得不防!

    “夏姐姐你来了就赶紧帮忙端菜啊,总不能让客人们来弄吧”

    “切,说起来我也是客人呢。”夏梦雪一脸不情不愿的跟着沈武寰走了。

    桌子上留下了一盘香气扑鼻,色泽鲜艳的红烧鱼。

    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鱼,直让辛向阳和胡亚玲不敢相信。

    “这竟然是那个沈教授做的”

    两人嗅到香气,喉头情不自禁的运动了一下。

    “你们好,我叫奥利安娜,刚才那位是夏梦雪,你们的名字是”

    名叫奥利安娜的金发美人就显得没有那么多敌意了,辛向阳连忙介绍道:“我叫辛向阳,这边这位是胡亚玲,我们是沈教授学校的学生。”

    “哦,原来是辛小姐和胡小姐啊,听你们管沈小姐叫沈教授来看,你们应该很尊重她的吧”

    奥利安娜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辛向阳可想不了那么多,面色微红:“是呀,沈教授很厉害的。”

    胡亚玲面对这个问题也只是哼了一声也不开口,毕竟她就算再讨厌沈武寰,也不能否认她的实力。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对,还有三首!(求月票!)
    (因前文中关于这首《钟声》出现了bug,现在已对前文进行了修改,具体内容请关注本章说的内容)

    “还有新曲子”

    即便是再如何高产的作曲家,恐怕也没有沈武寰这个样子的吧

    从她那里产出的曲子无一不是高质量的精品,面对着这种如同神一般的人,辛向阳陷入了无尽的遐想之中。

    沈武寰也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也说不定呢!

    辛向阳对沈武寰产生了崇拜之情,却并不能让《钟声》的练习顺利下去。

    她的练习陷入了瓶颈之中。

    事实上克莱斯勒改编的《钟声》虽然已经简化不少,但这首曲子之难甚至超过《卡门幻想曲》,足够和《魔鬼的颤音》的难度相提并论。

    更何况辛向阳虽然厉害,但也绝不是易依那个等级的天才,没办法只用少量的时间就完成一首超越常理难度的曲子。

    《钟声》的技巧性和歌唱性的复杂程度是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

    用句不负责任的话来形容,绝大多数的音乐人在看到这首曲子只会有一个想法。

    这一定是“疯子”想出来的曲子!

    不光是辛向阳对着曲子苦恼,乐团的成员也在苦恼。

    乐团合奏虽然难度并不算高,但其中也饱含着飞跃断奏和近马奏法的东西,这里面的演奏难度都是极高的。

    以乐团成员的综合实力恐怕也没办法简单的就将这首曲子演绎出来。

    好在有沈武寰在。

    她不但可以全方位的指导乐团成员关于演奏技巧的问题,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帮助成员们完成乐曲。

    对于乐曲的专注程度,恐怕也没有人能够和她比拟。

    首先是和胡亚玲商议配器的调整。

    沈武寰拿出的总谱是曾经由维也纳乐团演奏过的版本,正规的管弦乐团配器。

    但实际上作为协奏曲,这首曲子的配器标准可以说相当的自由。

    即便只是普通的钢琴伴奏也能够展现出相当的表现力。

    再往上也有弦乐团的伴奏。

    最后也是最高难度的才是管弦乐团伴奏。

    但即便是最高难度的管弦乐团配器,也可以通过调整总谱来降低难度、提高容错率。

    交响乐之中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甚至上百人,想要这些人在演奏的过程中一个不出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现场演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那么指挥所要做的事情就不单纯的是指导乐团成员对曲子掌握,还要在配器上下苦功夫。

    胡亚玲本来是非常不愿意接受沈武寰的配器指导的,但她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她手里拥有着这个总谱,她也不能指望乐团能够完美的配合上小提琴的演奏。

    毕竟三个月的时间实在太紧张了。

    学生乐团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自制力的问题,就足够难倒胡亚玲。

    但沈武寰的出现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学生们在听过沈武寰的演奏,并得知沈武寰将作为指导老师来指导自己之后,也不由的开始兴奋起来。

    这些长时间没有新曲目演奏的学生,在得知能够参加沈教授新曲目的首演,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训练起来也格外卖力。

    沈武寰和胡亚玲对于总谱的修改保留了全奏段的辉煌,也相对降低了演绎段落的难度,虽然仍具有相当的挑战难度,但让学生乐团来负责演奏,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整体演奏效果经过了十来天的指导已经初具规模。

    但这也只是跟沈武寰的合奏才能够出现这种效果。

    协奏曲中领奏的音乐家都具有卓绝的领导才能,他们只需要发挥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功力,就可以完全影响到乐团的音乐风格。

    可以说沈武寰在演奏的过程中完全将胡亚玲架空了出来。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能早一步让乐团熟悉合奏的感觉,恐怕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胡亚玲正是因为知道这些事情才没有闹脾气。

    当然,更多的是,她从沈武寰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事实上沈武寰并不懂指挥和配器,这也是为



第二百二十七章 当然是选择原谅她了(求月票!求各种票!)
    事实上普通状态下,是不可能让辛向阳在手上有一首超高难度曲目要练的同时,再练习新曲子的。

    可既然眼下是非常状态,就要采用一些非常手段。

    沈武寰的这三首曲子其中两首均出自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

    分别是第九首《e大调随想曲:小快板》和第二十四首《a小调随想曲:急板》。

    这两首曲子的难度都比《钟》低,却又低不到哪里去。

    因为《钟》实在太过特殊,为了让辛向阳能够在短时间里抓住帕格尼尼的感觉。

    沈武寰需要她用这两首曲子和《钟》同时练习,来引导辛向阳演奏。

    这两首曲子即便在二十四首随想曲之中也是赫赫有名的,能够完美的映射出帕格尼尼的曲目和演奏风格。

    在原来世界《二十四首随想曲》早已经从乐曲之中脱离了出来。

    甚至小提琴家们都把这二十四首曲子当做练习曲来使用。

    这些曲子虽然不是练习曲但却刚巧能够极大的促进演奏技巧。

    这种状态和音乐会练习曲完全相反。

    一个明明是练习曲却能够走上音乐会,被众多观众喜爱,而另一个则明明是乐曲,却因为其高超的难度和丰富的表现手段,让人能够通过练习它增进技艺。

    沈武寰不需要辛向阳能够完美的演奏这两首曲子,一切都是为了《钟》进行服务的。

    辛向阳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拿乐曲进行练习的。

    这种理论在任何书本上都找不到!

    可是事到如今辛向阳还怎么敢公然指责沈武寰的教学手法

    “算了...我也疯一把吧!”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来看,辛向阳确实已经疯了。

    乐团成员已经可以说练习的非常勤奋了,可这完全不足以和辛向阳的辛苦相媲美。

    沈武寰每天一大早就跑到辛向阳的宿舍去,把她从床上揪下来,然后边在操场上跑圈,边背诵乐谱。

    跑上一小时之后,去吃饭,然后开始白天的练习。

    从七点开始一直练习到中午的十一点,沈武寰的训练方法虽然艰苦,但也讲究循循渐进,第九号的难度比第二十四号的难度要低不少,所以辛向阳早上就要全神灌注的练习第九号。

    下午从一点钟开始,到傍晚的训练时间前,都是进行《钟》的练习。

    傍晚乐团合训,辛向阳一边要观察沈武寰的演奏,一边又要注意乐团在什么样的节点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并对自己的演奏状态进行调整。

    这样数个小时直到晚上。

    当辛向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的时候,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倒头就睡。

    如果不是舍友们知道她是在为了沈教授的曲子进行练习,恐怕还以为她出去接客了吧

    刚开始的几天,辛向阳整个人都显得浑浑噩噩的,走路都走不稳,不过在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她便渐渐适应了这种练习强度,身体上依然疲乏,但精神却好了不少。

    甚至让她产生了蜕变。

    辛向阳心中的杂念在这种极强的压榨之中被逼出体外。

    整个人完美的融入进了音乐之中。

    这直接导致第九号曲子的练习速度相当的快,在这种高强度的练习之中,短短的一个星期就已经成曲,唯一欠缺的就是雕琢。

    自此开始,沈武寰在早上没有课的时候,就和辛向阳藏在练习室里琢磨曲子。

    辛向阳通过练习第九号,对于《钟》里面的变化也更加得心应手。

    到了此时此刻,辛向阳不再有任何怨言。

    她已经将沈武寰当成了自己的上帝。

    不过,辛向阳萎靡不振的样子还是一直持续着,这让很多学生不免对沈武寰和她的关系展开了遐想。

    要知道辛向阳可是公开在礼堂和胡亚玲接过吻的!

    现在又和沈教授“搞”在了一起,每天神情恍惚的,要说这俩人之间一点事情都没有,抱歉,是个人都不相信好吗

     



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己研究自己的沈武寰(求月票!求各种票!)
    时间来到星期四的下午。

    沈武寰的公开课加上课间休息,一般是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从下午的两点钟到四点钟,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学校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是校外的社会人士都能够来礼堂听课。

    随着课程的深入,从最初的两百多人听课,到现在的接近四百多人。

    这个人数已经很好的反馈出沈武寰课程的质量。

    她渊博的音乐知识,超前的音乐理念,即便不是钢琴专业的人士也能够从她的话语中获得不小的启发。

    沈武寰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偶尔解答一些来自社会人士的问题。

    比如说《冬风》中如何能够让音符行走的更加流畅。

    比如说《鬼火》之中的双音触键和情感处理。

    和严肃的《十二平均律》相比,这些更富浪漫主义精神的乐曲展现出来的魅力,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沈武寰会用礼堂舞台上放置的三角架一边演奏一边为人们进行讲解。

    人们惊讶的发现,即使在快速的指尖运动时,沈武寰依然可以用流畅且平稳的语言,将乐句之中难以处理的地方讲述的清晰无比。

    这显然不是正常人类能够做到的事情,但就在他们眼前发生着。

    学生们更是看得两眼放光。【】

    事实上自从沈武寰担任教授以来,受益最多的人就是学校里的学生了。

    沈武寰绝不藏私的授课方法,让他们感动至极。

    这也是为什么学校能够为了一个沈武寰作出各种让步的原因。

    他们知道沈武寰的价值,也乐于让她多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对于学校和学生都是好事。

    “好了,今天的课程到此已经全部结束,接下来将按照预定进行今天的独奏会,请诸位尽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要随意走动。”

    备受期待的戏码终于来临了。

    很多下午没课的学生都是为了这次的独奏会来的,难得没课的下午,他们竟然还能留在学校,可见沈武寰在首音的号召力到底有多大!

    随着预告时间的接近,越来越多的学生们开始涌入礼堂,学生会成员自发的维持着纪律,这让沈武寰安心了不少。

    待人员全部落座以后,沈武寰拿着话筒介绍道:“感谢诸位今天的到来,首先介绍一下今天独奏会的目的:我将在独奏会之中展示一个新的课题。”

    台下一阵骚动。

    “学术型的独奏会不是吧...那我来干什么”
1...7778798081...1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