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颜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碧水犹清

    瑾轩站在陆氏身后,两个仆从拉着翰儿站在一边。整个主院除了翰儿的哭声,再无其他声音,沉寂的可怕。

    颜含玉从没见翰儿哭,即使当年跟四叔分开翰儿都没掉过一滴眼泪,这是第一次。

    “接着打!”颜老夫人那苍哑的声音响起。

    “祖母!”颜含玉上前,喝止,“方姑是我的人,有何错处我来罚。”

    “桂轩溺水,到现在还生死不明,闻轩头上也受了伤,失血过多昏迷不醒,若不是瀚华伸手去推,怎会有此劫难方嬷嬷受命教习瀚华,今瀚华之过,是方嬷嬷平时教养之责。杖刑必受!”

    方姑读过书,原是顾府顾大爷的妻室,这是全府上下都知道的事。翰儿受方姑教习,大夫人教养,这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娘,翰儿受儿媳教诲,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儿媳亦有错,愿受罚。”林素馨跪了许久,身姿依旧挺直。

    翰儿的过错,不仅是方




第二百一十七章
    颜桂轩是颜三爷的二子,跟翰儿年纪差不多大。桂轩前几日风寒刚痊愈,今日落了水,淤水进喉,生死垂危,救上来时气息全无,若不是洪嬷嬷来得及时,一条小命休矣。

    颜含玉记得上一世桂轩的命运,早夭。

    她出天花的时候,他同时也出了天花,她最后得已生还,他却没撑过去,早早夭折。

    桂轩这一次落水之后,几天都高烧不退,吓得朱氏每天都哭,又请来宫中最善医治小儿病症的太医入府医治,洪嬷嬷还日夜坚守,几天过后终于烧退,人醒。

    闻轩撞上了荷塘边上的大石,撞破了头,血流了许多,令人看着甚是骇人。可总算只是失了一些血,人倒是无大碍,只需多休养几日便可。

    方姑受了杖刑,又被赶出家门。

    其他三位少爷的奶娘都被赶出了家门,再不得进府。

    方姑被送出城外,颜含玉一路跟着,把人救下,安置在城外,并派平安每天出去探望她。

    翰儿受了惊吓,哭了整整半天,跟他说什么都不回应,问他什么都不回答。

    这次的事出之后整个府邸都觉得比往日冷清了些许,一向淘气的瑾轩好些日子都不敢在府上随意乱跑。

    翰儿没了方姑陪着,每日都不愿意多说话,只整天对着那块他磨的发亮的玉石。

    方姑陪了翰儿两年多,除了她和她娘,方姑可是翰儿最亲近的人。

    出了望春门往东是朱家桥,下桥南斜街有一家酒楼,牌匾挂着丰乐楼三个字。

    平安这天出府,正是进了这家酒楼。她进去之后却是直接进了后院,一路畅通无阻。

    平安刚进后院,就见门口站着一个高瘦的男子,他对着那扇门,出神的站着,丝毫未动。

    “朱掌柜。”

    “哦,是平安啊。”那男子回头,“平安来了。”

    这个朱掌柜正是来自苏州的朱三,痴恋方姑的朱家三爷。

    “我来看看方姑。朱掌柜站着这里做甚”

    “想来看看她好些没”

    “朱掌柜想进去,何不敲门”

    两年前得知方如云从苏州离开,朱三一路追到汴京,可太傅府难进,而方姑当时又是初入府邸,守卫根本不知其人,朱三如何能问到。

    见不到方如云,他身边又无多少银两,只能为人做工。

    如此过了大半年他终于遇到出府的洪嬷嬷,也见到了方如云。

    春意盎然,园中各处增添了许多鲜亮的颜色,绿叶的青嫩,鲜花的娇艳。

    年年开花落叶的杏花再次绽放。

    书房的门窗开着,正对着这株杏树,娇美的姿态随清风摇曳生姿。

    平安回来的时候,正看到颜含玉对窗而坐。

    她难得临画,笔下是一方绢帛,正是照着窗外的杏花临的。

    “方姑今日可好了些”

    “好多了,方姑已经能动了,我去的时候人醒着,跟她说了几句话,说话还挺精神。”

    “那就好。”颜含玉垂下双眸。

    那一顿杖刑已经造成了方姑的重创,方姑元气亏损,后半生怕是都会病痛缠身。

    正此时小芽儿清脆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白巧姐姐来了,可是有事”

    “二夫人请大小姐过去一趟,有事想问大小姐的意见。”

    陆氏早有心让静香跟着她学着掌管内宅,毕竟过了今年静香就要满十三了,到时候长大成人,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嫁人也是没几年的事情,时间一晃就会过去,临到最后才抱佛脚是没用的。

    因为上次的事,陆氏对颜含玉原本是有些不满的,可她是个长辈,若因为



第二百一十八章
    有了颜含玉的游说,答应陪着静香一起,颜静香同意跟着陆氏学掌家。

    静香想让含玉搬去她的院子住,可含玉不忍心让母亲一人住着空落落的院子,即使来回辛苦些,总归每天都要看母亲一眼才好,所以含玉并未答应。

    从每日跟着陆氏,看她处理些琐碎事,再到后来陆氏给了一本账簿给她们,说是先给她们看看,熟悉熟悉,颜含玉心里终于有了一些底。

    索性太傅府就那些人,各个院子住着一个主,都是清清楚楚的。且先不提庄园和城郊的仆从和婢子,只说太傅府各房各院的主子和奴婢,从前院到后府,仆从、护卫、守门,上下统共百余人,各个各司其职,算起来明明白白。

    主院的慈航院,大房的明若院,二房的嘉庆院,三房的榆荫院,还有一个蔷薇院。

    内宅几个院子最大的就是主院,其次明若院跟嘉庆院。蔷薇院最小,原是给四叔成家准备的,只等他回府,说了亲事就把那院子整修一番待他成亲之后便可给她居住。后来四叔常年不回家,蔷薇院便一再空置。

    祖母自父亲过世后便一直住在寿安堂,寿安堂原是慈航院里的佛堂,后来保留了佛堂又整修了一番,祖母为了虔诚礼佛,住了进去。

    三叔添丁三子两女,朱氏所出两子一女,浩轩和桂轩都是朱氏所出,妙姨娘所出一子一女。

    三叔为人阴沉,颜含玉不常与之说话。这一世经颜含玉多次注意察看,可知朱氏和妙姨娘在三叔面前都极恭顺,顺从到害怕的地步。若是三叔其人没有手段,颜含玉万万是不敢相信的。

    二叔添丁四子三女,陆氏所出静香和荣轩、瑾轩,白桃所出闻轩,春枝所出明轩,凌姨娘所出两女。

    二叔为人温善,可性子不免有些软。

    二叔母精干,待人不算苛刻,可性情中带着刚烈,喜欢较劲。这也是静香最不喜欢二叔母的原因,样样与人比较,静香样样缺失,二叔母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京中高门都以自家女子端容淑静为殊荣,她的女儿却打小身带反骨,喜欢逆命而行。

    半月下来,静香和含玉经常凑一起看账本,遇到问题就交颈讨论,如此静香对繁琐的账目却是一点既透,陆氏也因此喜闻乐见,顿时觉得心情轻松了。

    却不知那日含玉从丰乐楼回来,听说静香跟陆氏吵了起来,吵得不可开交。含玉不知道瑾轩做错了什么,静香动手打了瑾轩,陆氏怒不可遏,两个人争吵了许久,婢子只在院中不能进去,只在外面听得摔杯争吵的声音。

    嘉庆院里,颜静香这会儿只觉得她娘面目可憎,俏目圆睁,目光中含着怒怨,神色中带着失望。

    以前母亲打过她,可如今她都快忘了那事,今天得知的这事令让她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瑾轩站在陆氏身后,手足无措的绞着衣衫,就差哭出声。可刚才被姐姐呵斥不准哭,他这会儿一直忍着。

    陆氏咬着牙,只恨不得她没生这个女儿!

    “瑾轩是你弟弟,你不帮他却为一个外人说话,你到底是不是我颜家的女儿吗”

    “我是,正因为我是,所以我才有良心。外人谁是外人翰儿是大伯母的养子,是祖父和祖母承认的,也是我颜家的一份子,怎么就是外人了也难怪我爹现在不愿意跟你多说话,自私自利,还专横,我爹怕是都不知道他如何娶了个毒妇”

    “放肆!”陆氏气的手打颤,扬手就给了她一巴掌。

    颜静香眸中含泪,抬眸看她,刚才的话她显然没有说尽,咬牙继续恨声道,“你这是要害了瑾轩的一生!教他自己做错了事之后不用去承担后果,你这是逼他误入歧途!”

    &nbs



第二百一十九章
    含玉看到静香的时候,静香满脸都是眼泪,正对着翰儿喃喃自语,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等她喊了一声,“静香。”静香听到,却是连头都未抬,错身就跑走了。

    颜含玉心知她这会儿心中沉闷,可对她不理不睬倒是显少见,心中疑惑不解。

    以前再怎么样都会对着她哭两声,抱怨几句,今天却是不愿意跟她说了。

    她刚要跟上去安慰她两句,却听从祖父那边来人说是请她过去。

    颜含玉只能先去祖父那边,没想到的是,原来她师父进府拜访。

    师父离开已近三年,那年她跟赵贤一起同行回汴京,赵贤昏迷不醒,赵峰遣人去关中寻医,她以为是有机会再见的,后来却没等到师父前来。只听闻孙家太老爷寿命已至,长眠不醒,孙呈作为玄孙,应守孝于前,不能离开。

    孙家世医,虽未朝中为官,可威望犹存,受人敬重。

    颜老爷亲自接待了孙呈,问了孙老爷子的身体状况。

    孙呈一一作答。

    颜老爷知道含玉拜孙呈为师,且孙家的老爷子也是多有耳闻。

    孙呈面对颜老爷自是一番恭敬,一为长,二为尊。

    几句话问完,颜含玉也来了。

    久别重逢,颜含玉自然欣喜。

    颜老爷留他们单独说话,率先离开。

    “只三年未见,这身量倒是高了许多。”

    颜含玉亲自接待孙呈,孙呈目光从上到下相看,惊叹道,“差点不敢认了。”

    “师父!”颜含玉揖手,却是恭敬的弯身行礼,“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起吧。”孙呈伸手虚扶。

    颜含玉盈盈起身,脚下都觉得飘飘然很多,眉眼尽是笑意,“真想不到师父来汴京还会来找我,我以为师父不想认我这个徒儿了呢。”言语中带着埋怨。

    孙呈一笑,“今日刚到汴京,我可是先来的太傅府。”

    “师父等会儿便要离开了吗”才刚来就要走了

    “我是来给你送个东西的。”孙呈说着,递给她一个拇指大小的玉哨,“这是孙家子弟皆有的东西,我既然答应了收你为徒,这东西必是要给你准备的,好好收着。”

    他曾说过孙家不收女弟子,如今他却为自己准备了这个玉哨,看来她的身份终于得到了师父的认同。

    颜含玉双手接过,道谢,“多谢师父。”

    “这玉哨代表了孙家弟子的身份,每个所收的徒弟当中只一个人能得到这玉哨,得到这玉哨的人代表着天分最高的弟子,名字可记入孙氏医家的宗谱当中。”

    “师父的意思是,我是师父的最得意弟子”

    “到如今我也只收了你一个徒儿,你的天分跟家中叔伯公爷他们的弟子相比都不差。”他一顿,继续道,“到我这一辈,也只我一个人收了弟子。”

    “如此说来,这玉哨岂不是很宝贝师父就这般轻易给了我”

    “你的名字若当真要记入孙氏医家的宗谱中,还需要亲自进医行堂拜师行礼,一套很繁琐的规矩下来,如此才能把你的名字记上去。”

    颜含玉不解,“既如此,师父为何给我这玉哨”

    “即是给了你,自然是有用处的,收下便是。这次来汴京我是应秦王之约,帮他看看病症。”

    秦王,以前的贤郡王赵贤。

    赵贤避府两年有余,请来孙呈是因为不想继续避居

    自那年除夕陪他守岁,她已有



第二百二十章
    因谢十三进京,汴京许许多多的少年英才相继传于坊间。

    谢仪时至弱冠,风姿翩然俊雅,文采斐然,颇有当年颜素公子的盛名。

    亦有陆相嫡长孙陆佑如皎若月,衔华佩实。

    有卢琦放诞风流,惊才绝艳。

    有陈博源少年老成,形貌清俊,才藻富赡。

    更有音容出众,令人惊艳的齐小王爷,赵恭。

    还有皇家智勇无双的楚王,赵佐。

    这都是汴京当下最为出众的几位公子,整个汴京闺院的小姐人人都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是内宫深院的嫔妃公主也都知道。

    颜含玉到母亲那边的时候,那个几年前来找她母亲的宫妃李娘娘坐在她娘对面,只觉得她容色略显疲惫,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

    “给娘娘道个万福。”颜含玉盈盈福身。

    那李娘娘笑容绽开,面色终于红润些许,她招手,“快过来让我看看。”

    颜含玉依言上前。

    “好多年未见,这丫头真的是长大了。”

    林素馨温声开口,“上次娘娘来的时候她还在苏州未归。”

    李娘娘的目光几乎是盯在颜含玉的脸上,从上往下探看,似乎在她的脸上探寻什么,又似乎想把她看个仔细。

    “真是越来越像了。”她的目光似是虚无缥缈,透过她在看另一个人。
1...5859606162...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