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郎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灵火
但我知道,那人不是潜藏在宫中的奸细,就是谋朝篡位之人,或是他们的爪牙。
显然,他们的意图就是制乱朝局,挑拨离间,便宜行事。
而局势越乱,对他们越有利。
因此,我这位先天高手,成为他们眼中的最佳人选,他们设计我与李二死磕,最好两败俱伤。
若是如此,他们就会渔利,占尽便宜,不劳而获。”
“啊,若真是这样,他们也太阴狠歹毒了吧
为了达到这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射杀了本宫的父皇,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罪该株连九族。
滔天之罪,他们该死……
浪军,你快去追杀那些反贼……”
秦夫人信了七八分,旋即悲泣的说道,觉着唯有浪军才能追上那个高手。
对此,王浪军若是知道那个黑衣人的身份,会毫不犹豫的追上去灭了他。
可惜他不知道黑衣人的身份,故而摇头说道:“不,秦夫人说错了。
因为这是你们皇家人的争斗,外人不便插手其中引火烧身,所以我不会帮李二追杀谋逆者。
若是追上去,即使李二不怀疑我就是射杀李老儿,挑起宫斗事件的
第四十八章宫斗效应
大唐俏郎君第264章宫斗效应“夫人,别说了,其实你我都明白,太上皇薨了……”
秦琼搀扶着激动的夫人,哽咽的说道。
这是事实,虽然他也不想,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事已至此,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毕竟他即使不谙谋略,也知道参入宫斗事件准没好事。
再说了,他好不容易脱身于朝廷,全拜王浪军所赐,顾全忠义名节,超然于外,再步旧尘成什么了
一介平民,参与宫斗。
无论谁都会联想到谋反上面,难脱嫌疑。
这于理法不合,与王浪军针对皇家人的举措却不谋而合了。
这会让有心人造谣生事。
一旦事发,对谁都不好;反而会增加朝廷的负担,陷入奸细挑拨离间的状态之中,越演越烈。
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害人害己。
只是秦夫人放不下亲情,显得特别激动。
毕竟她嫁给秦琼养尊处优,没有经过和亲与劳作之苦,但略知一二,就对父皇的情感难以割舍了。
颇似物极必反的现象。
再说了,这时代的女人没人权,即便她是公主,也没有选择夫君的权利。
然而,李渊把她嫁给秦琼,无疑是爱护有加的眷顾,天大的恩宠,她岂能不知,不对父皇尽孝道
因此,她壮若失心疯的哭诉:“不,我不相信父皇遇害了。
父皇一定还有救,只是父皇事先针对浪军,让浪军怀恨在心,不愿救治。
为什么,为什么
为了报仇雪恨,浪军推脱不救。
这从浪军送棺材就能看出来,那会儿,浪军就诅咒父皇去死,又怎么肯救父皇
不行,夫君,你快劝劝浪军……”
这番话有些过火,但她也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得罪王浪军,仅哭求夫君劝谏王浪军救人。
同时,她为了皇家给了她弥足珍贵的亲情而努力,无论是救助父皇,还是把王浪军推入谋朝篡位的漩涡之中,受制于朝廷,都是一种维护皇权与尽孝的报恩方式。
只是秦琼想不到这一层,难受得要死,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王浪军也没细心推敲她的心思,只顾着不让秦琼为难,苦笑着解释道:“秦夫人,你说这话就见外了。
既然你提到送棺材,那我就说道说道。
在说之前,我先声明一下,作为先天高手,我有资格藐视天下,也是先天高手的尊严,不容亵渎。
再说了,李渊李老儿忘恩负义,屡次算计于我与家人,我没杀他,仅称他为李老儿,已是给你们夫妇面子,网开一面了。
因此,这第一条,我为了帮助你们皇家人网捕谋逆者,以及立威震慑天下人,先天高手不可亵渎,从而给李老儿送棺材,恶心死他。
第二,也唯有强势羞辱李老儿,做出送棺材诅咒之举,才能更好的诱发谋逆者提前行动。
以便朝廷予以网捕谋逆者,铲除隐患。
第三,你别说你不知道,这也是李二最想看到的结果
而李二一直都在设局网捕谋逆者,布下天罗地网,只待谋逆者入瓮。
因此,我只是给李二布局添把火,顺便立威处世,报点小私仇,不过分吧
要知道,你们皇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我与家人,说不好听点,忘恩负义,无耻至极。
即便如此,我达到先天境界,以德报怨,虽抱有私心,顺便略惩皇家人,但最大的目的还是帮助你们皇家人,换作谁能做到这种地步
扪心自问,我觉着没人比我做的好。
当然,我不需要别人的赞美,说我智谋过人,忠君报国,举世无双等等美誉。
也无需向谁解释。
问心无愧即可。
如今说出来,那也是敬重秦琼的为人,肝胆相照,不忍心看着秦琼重蹈覆辙,陷入两难、朝局泥泽之境,害人害己。
要知道,怀道还在别人手中,一旦被人说成联络员,转为我与秦琼和谋逆者传话什么的,有嘴说不清。
毕竟秦怀道是在禁卫军围困秦府之际悄然外出的。
这本身就不合法,引人生疑。
第四十九章李二的阳谋
“圣旨驾到,秦琼接旨!”
小太监呐喊着被侍卫拥入秦府。
秦琼不敢怠慢,抱着夫人跃下堂屋接旨,余下王浪军淡漠的看着小太监耍宝。
宫斗事件该收尾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逆贼袭杀太上皇,罪不可恕,与之牵连的相关人等移交大理寺受审。
违抗者诛九族,钦此。”
小太监当众宣旨,余光有意无意的偷窥屋顶上的王浪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浪军宛如浊世神仙,屹立在屋顶上迎风沐阳,衣带飘舞,散发出一层淡淡的光罩,惬意若仙。
“呼呼”
劲风吹拂。
其风力吹气沙尘弥漫开来,乌烟瘴气的。
极速游走,刮在墙角屋檐上呜呜作响,似是在悲鸣,哭泣。
这种风力沙雾,吹在王浪军身上被先天罡劲隔绝开来,处在罡劲气罩空间内与世无争,无风飘舞。
俨然与下方的人与物格格不入。
他就这么超然于上,揣摩李二的圣旨意图,看来李二又在利用秦琼做文章,有意思么
秦琼跪地接旨,视感到浪军的不屑,以及小太监眼中的阴毒与狡黠之色,心中不忿的说道:“秦琼接旨,敢问公公有哪些人受审”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李二没提,没说明,也就透着深意,让他难以接受与想象。
最直接的臆测,就是李二给他下旨,试探王浪军的反应。
毕竟这份概括相关人等的圣旨,最主要的是针对王浪军,故而很是隐晦。
也可以说是阳谋手段。
一种变相的逼迫王浪军采取行动,以便朝廷伺机问责王浪军。
毕竟这是当众宣旨,昭告天下。
若是王浪军当众违抗圣旨,免不了落人口实,造谣生事,以天下悠悠之口问责王浪军。
相反,王浪军不低头受审,就必须违抗圣旨,与朝廷对着干,从而入套,接受阳谋的惩罚。
或者说,这是李二对实施的下马威,投石问路也不为过。
以便李二安定人心,树立威信,顺便探探王浪军的底细,再伺机出招。
对此,王浪军不屑一顾,落入小太监眼中变了颜色,阴森的说道:“秦琼,你要知道太上皇遇刺而薨,皇上悲伤过度处理朝政。
文武大臣伴驾在皇上身边料理后事。
无论是处理宫斗事件,还是料理太上皇的后事,都在悲痛之中忙碌,审案。
至今,皇上已得知太上皇从秦府内离开,带着一副棺材,直达丹凤门外便遇刺身亡了。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
以及是谁促成,逼迫太上皇走出秦府步入危机之中,是否与逆贼一伙谋害太上皇
逆贼的目的又是什么
仅仅只是谋害太上皇吗
对此,皇上起了疑心,满朝文武也很愤恨,包括禁卫军一起联袂请旨彻查此案。
因此,皇上下旨带走一切相关人等。”
“哦,公公的意思是说带走秦府内所有人”
秦琼怒了,站起身来,怒视小太监,加重语调问道,心说有完没完了
尽说废话,说了半天还是模棱两可。
摆明了针对王浪军,想干什么
强势逼迫王浪军低头认怂,展示李二的龙威吗
这会儿,他想明白了李二的意图。
无非是逼反王浪军,再以天下人声讨王浪军,戳脊骨,便宜行事。
王浪军不反抗,也就是向天下人宣告,王浪军认怂服软了。
纵然是先天高手,也诚服在皇权之下。
先天高手都被李二摄服了,天下谁敢不服
这无疑是破釜沉舟之计,抱着被王浪军一怒斩杀之危玩火。
但细心推敲,不难看出,李二看准了王浪军重情重义的个性,王浪军为了亲朋好友的安危,一定不会斩杀李二。
至少在宫斗事件善后之际,不会杀他。
第五十章秋后算账
传旨太监仓惶而逃。
秦琼看着这闹僵的形势,不安的收回观看小太监狼狈逃离的身影,转向屋顶上的浪军说道:“这样好吗”
“你想多了。
不如换个思路想想,李二怎么针对隐于山林中的的化劲宗师,是否是敬而远之,各自为政的局面
换而言之,宗师高手偏安一隅,收徒帮衬朝廷稳固江山,图什么
不外乎中华情结,忠义侠心。
最不济也能掌握朝廷动态,换来一世美誉,安稳的生活。
而朝廷对他们敬仰有加,秋毫不犯,两相其安,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朝廷武将全拜宗师培养,闹僵了对谁都不好,反被番邦贼子所乘。
说白了,这是上位者的默契。
一旦破坏了这个平衡点,势必牵连很多人遭殃,内乱不止。”
王浪军不想他夹在中间受屈,也是想让他们夫妇传话李二,故而耐心的解说。
说到底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上位者的角逐而已。
只不过牵扯太多,包含了亲朋好友之情,以及忠义名节。
身在其中,谁又能免俗呢
秦琼不能不闻不问,旋即说道:“浪军现已是先天高手,比之化劲宗师高贵数倍。
且重情重义,一再为朝廷铲除隐患而不懈努力。
只可惜奸人阴狠歹毒,挑起内部矛盾,实为可恨。
这些人不死,就会伺机挑拨朝廷针对浪军,不可不防,不杀之泄恨。
对此,秦某一定奏请皇上给浪军一个交代!”
“有心了,但愿你能劝服李二以国事为重,少一分算计,多一份和谐,靜平天下。”
王浪军知他言外之意说给秦夫人听,意味深长的回道,心说,秦夫人还算开明,但会不会为了李老儿的死而记恨,从而成为某些人利用的棋子
毕竟皇家人的尊严不可亵渎,再加上亲情牵绊,难免怀恨在心而被人盅惑,节外生枝。
若是秦夫人一力指认他谋害李渊,捏造事实,宣告天下,那就说不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