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郎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灵火
其实秦琼这段时间没少自我谴责。
面对北瘟疫,南走水祸及天下苍生的时局,他是有心救助世人,又无力的自怨自艾。
关键是他知道王浪军可以拯救天下的灾民,迫使他懊恼不失,一度在心里问自己,王浪军为什么还不出手救人呢?
平心而论,他自认为王浪军会出手救人。
但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无时无刻的摧残着他的心神,从而对王浪军救人的念头有所偏激了。
虽然他依旧坚信王浪军会救人,但是他在心里开始埋怨王浪军了。
天下百姓死了这么多,你王浪军在干什么?
不知道这种无视民众死活的行为,是在自毁城墙,走向歧途误国害民吗?
这会让你王浪军遗臭万年的。
纵有仁心救国于危难之际,好多次的功绩,也会被这场战争吞噬,淹没的。
这是你王浪军想看到的结果吗?
为什么?
为什么还不出手救人?
诸如此类的埋怨,秦琼在心里呐喊,滴血,自我折磨的不成样子了。
以至于他接到小祥子传旨,让他护卫魏征前去劝谏王浪军的家人,让王浪军与朝廷合作,拯救李唐江山与苍生,差点把他雷晕了?
王浪军在转移家人,逃跑了?
这是他不接受的事情。
可是其中必有隐情,至少他知道皇上派遣密探监视无量宫,对无量宫军民展开造谣生事的事情,一度愤怒不已。
只不过他没有办法声责皇上的不是,忍下来了。
如今接到皇上的劝谏王浪军的旨意,他再傻也明白其中有问题,似乎是皇上与王浪军杠上了。
总归是其中有矛盾,继续解决。
否则依据他对王浪军的了解,打死王浪军也不会做逃兵。
除非王浪军被皇上逼急了,不得不走。
这是王浪军维护正义,不忍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为难朝廷,也不愿意成为朝廷的奴役,任凭朝廷肆意践踏尊严,这才让王浪军忍气吞声的转移家人了?
这样做对谁都好。
秦琼是这么猜想的,自是对劝谏王浪军不感冒了。
毕竟王浪军与李二之间的矛盾,他一无所知,让他去劝谏王浪军合适吗?
依据他的忠义脾性,见了王浪军的人,无论如何都会劝谏王浪军拯救天下人,但他知道这样做对王浪军不公平。
反而成了李二的走狗,在迫害王浪军。
至少会让王浪军做违心的事情。
不够正大光明。
这种事情,让他很反感,不如避而不见。
可是他被魏征强行拉上车,一起去劝谏王浪军,抵触情绪上线了。
魏征有苦难言,一边扶持在马车娇子里方位的颠簸摇晃着稳定身形,一边冲秦琼赔笑道:“秦将军,言重了!
至此存亡时刻,你我二人皆是身不由己啊!
须知此时此刻,皇上蓄势待发,会杀人祭旗,与敌人殊死一搏的。
试问你我二人能怎么办?”
“哼,这一切都是李二自找的。
李二若非一心奴役王浪军,逼迫王浪军就范,哪里会闹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境地?”
秦琼愤怒的反驳,气坏了。
其实他明白,李二不会向任何人屈服的。
哪怕是死,李二都会选择战死沙场,绝对不会做亡国奴。
这是李二争强好胜的气节,以及尊严问题。
李二根本不可能向谁认输妥协的。
至此存亡时刻,李二会杀人震慑人心,那是肯定的。
要不是顾忌这个,以秦琼的武力,怎么可能被魏征拉上马车呢?
再说了,秦琼的忠义之心,不容许他见死不救,冥冥中还是想见王浪军一面,规劝王浪军拯救天下人。
只不过这种本心,秦琼自己都没有发现而已。
秦琼直觉着自己这会儿很为难,脑阔疼。
要么,秦琼也不会借机敲打魏征,套内幕消息了。
魏征自是没有隐瞒秦琼的必要,简短的给秦琼说清了王浪军让皇上为难的原委,随后说道:“说实话,我都怀疑王浪军的动机不纯。
至于王浪军传信珩贤子带话,说他王浪军被困弹汗山,谁信?
至少北瘟疫,南走水的事件当中,朝廷探子没有发现黑衣人一党的踪迹。
那么不是黑衣人一党在搞事情,而是王浪军在整事。
此时此刻,王浪军转移家人,其实是在与朝廷撇清关系,栽赃陷害朝廷不仁不义,损失民心……”
“够了,你别再说了,我不相信王浪军是这种人。
相反,我觉得王浪军被困弹汗山是事实,还中了黑衣人一党的奸计。
别忘了,黑衣人一党曾经安排几十个蒙面人袭击无量宫。
那等战力不是朝廷可以抵抗的。
那么这种先天高手,黑衣人一党还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这些人一旦散布到漠北制造瘟疫与江南纵火害人,完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程度。
目的是挑拨离间,懂吗?”
秦琼怒了,自认为自己的猜测没有错。
这是他从魏征口中得知消息,整合他连日来思考的问题,结合王浪军的为人,得出的结论。
说白了这是一个误区。
误解了王浪军的强大,错以为王浪军可以医治瘟疫。
直接导致王浪军被人误会,被黑衣人算计进来,引发了这场战争,怨谁呢?
其实都是贪心不足惹的祸。
巴不得别人去为自己挡灾避祸,为自己谋利等等占便宜。
在这种情感心理的驱使下,即使王浪军没有救治人的本领,都会被人推出第二,第三个王浪军去挡灾避祸的。
相对来说,秦琼一向忠义,情感纯碎,反而想到这些事情,自是对魏征这些奸滑的人的思维模式很反感了。
魏征听得心神恍惚,问心:莫非自己想多了?
或者说自以为是,太想当然了?
以至于把王浪军的动机想岔了?
“报,我们即将进入瘟疫区域,也接近了王浪军转移家人的队伍,是否继续追击……”
“追,追上去问问王浪军为什么选择逃跑……”
(iishu)是,,,,!
第67章两军对垒
【】(iishu),
艳阳高照,雪岭夹道。
两支身着迷彩服,手按腰刀的队伍,聚集在夹道两旁的雪岭上,俯瞰着由官道西南方奔驰而来的车队。
无形中形成一道伏兵风景线。
只不过伏兵为阳伏,摆在明面上堵截追兵。
其中,薛仁贵持枪站在雪岭上,眼瞅着朝廷派来的车队追到近前,一抖点钢枪,怒指着打头的马车呵斥:“停车,靠近者死!”
果然追上来了。
就是不知道追上来的些什么人?
如此大动干戈,一下子追上来四五千人的队伍。
关键是队伍护卫着八辆马车奔驰而来,让他意识到这是先礼后兵的架势。
势在必得吗?
看来李二是吃定自己一行人了?
只怕李二想多了吧?
殊不知公子早有预谋,要不然还真被李二任意蹂躏?
真是岂有此理,他眼见打头的马车停在五十米外的官道上,愤愤不平的想着心思。
这时,魏征与秦琼分从马车的左右下车,走到马车前方的官道上,微微仰视着雪岭上的人群说道:“王浪军可在军中,请出面答话?”
他这话埋下伏笔。
主意他说的是王浪军可在军中。
何为军?
当然,军意指军队,冠在王浪军运粮官的头上也不为过。
但是王浪军这个运粮官是空头支票,仅仅只是一个虚衔而已。
毕竟朝廷还没有给王浪军派兵,作为运粮官的部署,麾下将士,组成以王浪军为首的运粮大军。
那么魏征这一句话就是在暗射王浪军公然造反了。
说白了,王浪军组建私兵造反了。
主要是魏征以此来刺激王浪军现身说法,同时给王浪军冠以造反的名头,便于他说服王浪军与朝廷合作,共渡国难。
其心是好的,但他惹怒了薛仁贵,接话怒吼:“闭嘴,这里没有军队,只有护送家人的家丁。
老匹夫,你再敢胡说八道,我让你死于非命?”
“呃,你们既然不是朝廷大军,为何阻拦朝廷大军行军?”
魏征来气了,堂堂丞相什么时候被一个无名小卒呵斥过,不给他一点厉害瞧瞧,他还敢翻天呢?
其实他就算面子上过不去。
加上他不强势一点,就无法激出王浪军现身说法了。
对此,秦琼环手于胸,站在官道上看好戏,啥也没说。
而薛仁贵很反感勾心斗角的事情,对魏征的话刺激了心神,愤怒的说道:“老匹夫,你们少跟我装蒜,耍嘴皮子,说明来意,要么就开战?”
其实他巴不得与朝廷大军打一仗,让朝廷知道保安队的厉害。
要不然,他觉着李二总是对无量宫抱有侵略性。
缺乏忌惮心理,对无量宫很不利。
加上李二总认为公子仁义,不与朝廷为敌,让李二得寸进尺。
要不然李二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算计无量宫呢?
这种事情,搁在以前,薛仁贵不回去考虑。
他认为忠君报国为忠义之人,自是不会揣摩皇上的不是。
但现在不一样了。
自从他见过李二的各种无耻,逼迫,打压与无视民众死活的行为之后,让他开始怀疑人生了。
无形中让他听信了公子的话,大忠于贫民,小忠于个人,在一个心字。
有心则利于行。
行不端则私心泛滥,必然祸害于人。
因此,他从公子的话中悟了,自是对朝廷官员不感冒了。
魏征一头黑线,真个被他的开战话语吓着了,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啊?
为什么要开战啊?
这是不是说明王浪军已对皇上死心了?
从此不再过问朝廷的事情?
要么为什么要开战呢?
坏了,魏征心里咯噔一声,急得冒冷汗,抬袖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说道:“开战,为什么要开战?
难道王浪军要反出大唐吗?”
“老匹夫,你口口声声恶语伤人,真心作死乎?”
“本相死不死没有关系,但本相要知道,王浪军是不是自此反出大唐……”
“闭嘴,莫说公子现已被困弹汗山,生死未卜,何来反出大唐一说?
单凭你们这些食君之禄的大臣,迷惑君上屡次侵犯无量宫,实为官逼民反。
如今你们还要赶尽杀绝吗?”
薛仁贵气得挥指着点钢枪,示意保安队布阵,拉开弓弩阵型,对准逐渐集结上来的朝廷大军,愤恨的说道。
魏征眼见两军就要开战,连连摆手示意朝廷大军向后退,担心的问道:“你不要激动,胡乱猜疑。
朝廷没有追杀你们的意思。
只是朝廷与无量宫合作,如今面对敌人谋朝篡位,无量宫作为合作伙伴,怎么能悄然离去呢?”
“是吗,是我们悄然离去,还是朝廷欺人太甚,不给我们留活路啊?”
薛仁贵差点怒骂他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事到如今还要给自己脸上贴金,有意思么?
他就不明白了,这是一些什么人啊?
难道是天下人都是傻子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