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州古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宿云主人

    小二记下,下楼让厨房准备去了。一个小二没走,给小姐和婴宁的漆器加了水,站在门旁听候。

    快到午时四刻了,一楼一片嘈杂,迎宾小厮领进了一堆人,直接上三楼来了。

    墨青看到了黄念,告诉小姐同乡会的来了。

    小姐站起了身等着,婴宁见小姐站起来了也站了起来。

    随着脚步声走近,门口出现了黄念。黄念先是和墨青见过礼,一群人跟着黄念和墨青见了礼。接着黄念领着一群人走进了雅间,一共九人,互相和小姐婴宁见过礼,小姐说都就坐吧,于是每个桌子旁坐下几个人,墨青没有进来,和小二站在门旁听候。

    九人里有一个正是卖给小姐莲子和莲藕的老板,名叫年奇江,杂货店老板,其他几人也是小饭馆或者杂货店布庄老板,其中有一个黄强,是西城门黄强车马店老板,是黄念的大爷,和另两个老者坐在小姐婴宁对面,这两个老者一个是布庄老板,叫屈也,一个是租车行老板,叫里定。

    大家都坐好了,小二给每桌都倒了水。黄强见小姐婴宁带着门客出门,门客气势不凡,等到整顿下来黄强说:“大人要加入同乡会,有意做大,我等都是同乡会骨干,想要听听大人的想法。”

    小姐说:“各位都是久做善事,我想要做大接济贫困落难的事情,还需要借助各位奔走劳累。”

    黄强说:“接济贫困落难,我等也是顺手而为,没有特别的规划。大人想要做大,有何吩咐,力所能及之内,我等照办就是。”

    小姐说:“具体规划我还未考虑成熟,现在愿意捐出一百两黄金供同乡会做大目前善事,尚有所虑之处,担忧善款不能用于善事。”

    屋里在座的同乡会骨干闻言都是大惊,小姐已经捐了有二十两银子了,现在一出口又是一百两




第八十九章 太学礼官
    黄念道:“大人先说出来,我们一起参谋下。”

    小姐说:“使用毕九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要在此地安排专门人手,代我行事,如此就需要一个长期住所,不知同乡会是否有房屋出售,我愿买下做为行所。”

    黄念道:“大人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做为行所”

    小姐说:“地方宽敞些,能放下所有同乡会成员最好。”

    黄念道:“这么大的屋子不好找,如果是院子的话好找。”

    小姐说:“就如你所言,找个带大院的四合院之类就很好,可以在院子里开会。”

    黄念道:“这个要求好找,大人请继续说。”

    小姐说:“有了行所,我会留下墨青在此,代我行事,半年派婴宁到行所一次,监督同乡会捐金使用情况,如此墨青也可以迁居到此,一家团聚,你们认为如何”

    墨青拱手道:“但凭大人差遣。”心说婴宁一个人到了这里,自己就有机会找婴宁切磋一下了,而且帮着家主行善,一家团聚,何其乐哉。

    婴宁坐在一边也说:“小姐吩咐,我自当听从。”心说半年出来一次正好去收集些红草。

    黄念道:“大人思虑周全,但是如此花销必然巨大。”

    小姐看着黄念,说:“我还在思虑如何继续扩大行善范围,这样的行所将来不会是一个,所需花销,不用你等费心。”

    黄念和年奇江此时才知眼前这个小姐是个大富婆,于是不再废话,拱手说道:“大人志存高远,非我等能够猜测,但有吩咐,我等遵命。”心中隐隐已经把小姐作为同乡会大佬了。

    这时院门外传来了马蹄声,门卫开了门,正是毕九回来了。

    小姐说:“这几日我暂住这里,行所有了着落,你们派人来通知我。”

    这时毕九已经来到小姐房前,开始敲小姐的屋门。

    众人纷纷起身,婴宁去开了门。毕九一看屋里这么多人,与小姐见过礼,便要出去。

    小姐吆喝住了毕九,说:“我们的事情已经商量完了,大人稍待片刻,我送了他们,便来与大人说话。”

    众人告辞离去,小姐送黄念年奇江出了门,看他们走远了,和婴宁回了屋子。

    丫鬟进来收拾了一番,又给毕九准备了漆器,加满了水出去了。

    三人都坐好了,小姐说:“大人可是有了消息”

    毕九道:“有了消息,今日已经说定,三日后上朝奉献国礼。”

    小姐说:“怎么等这么长时间”

    毕九道:“吴越两国这几日派出的使节正在朝廷互相告状,周灵王一心向往仙道,听得麻烦,这几日托病不上朝,现在朝议都是宰相主持。待两国使者走了,周灵王再开朝议,所以时间等的久了。”

    小姐说:“周灵王托病不上朝议,如此机密事情大人如何得知”

    毕九道:“我与礼官李淳向来交好,这次奉献国礼便是由他主持,上报朝廷,刚才我从他那回来,是他告诉我的。”

    小姐说:“既然这样,便等上三日再说。”

    毕九道:“不知为何,那李淳对大人甚是景仰,托我带话,明日李淳要设家宴招待大人。”

    小姐心想:“自己虽然是传闻人物,可是消息也不会传这么快啊,赵武知道自己是游侠口口相传知道的,这个李淳怎么也会知道自己。”想到这里,问道:“这李淳是何来历“

    毕九道:“这李淳和大人一样,知识渊博,相当于周室的博学师。”

    小姐说:“此事蹊跷,明日我们便去李淳府上走上一趟。”

    毕九道:“大人今日玩得可好”

     



第九十章 李耳出世
    李淳说:“我有一个师弟商容,在陈国收了一个学生,叫做李耳,这李耳非常聪慧,三年便学尽商容所有,商容念其投师无门,今年三月送到我这里,拜我为师。我和师弟所学相当,只是占了太学的方便,可以到历代图书收藏室翻古阅今。这李耳聪慧,常常在收藏室过夜,抓紧时间学习各种知识,虽然来我这里时间不长,学问却是大长,已经略通观相望气之法。我见这娃好学,也是甚感欣慰,然而半年前李耳告诉我一件怪事,当时我听了甚为挂心。“

    毕九听得入神,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李淳喝了口水,继续说:“他说在收藏室读书到天色晚了看不清字时,便放下图书,来到院中,在铜盆里点了些柴火借着火光继续读书。待天色黑了便熄了火收起图书放回收藏室,出了院子回到东耳房准备休息。这时院里大门却传来了敲门声,李耳心想这么晚了,来的肯定是熟人,便出了屋子打开院门,却见门外站着一个身着青袍,手拿拂尘的老道。

    李耳问这个老道:‘道长到此,有何贵干’

    那老道打量了李耳一番,说:‘讨杯水喝。’

    李耳去舀了水拿给老道,老道边喝水边问李耳的姓名出身,为何在此李耳当时一一作答,老道喝完水,说多谢小官人,然后便走了。”

    小姐听到这里就知道是浮云子来了,自己的传闻估计也是出自这个浮云子口中。毕九却不知道啊,追问道:“后来如何”

    李淳说:“后来李耳回到房中,躺在床上琢磨此事,不知吉凶。于是第二天晚上回到我这里,和我说了此事,我便叫他以后不要再一人住在收藏室院子里,搬回我这里居住。李耳也很听话,这几个月一直早出早归,看这娃娃听话好学,我也甚是欣慰。谁想到三天前下午,那个老道又去了收藏室,见到李耳又讨了水喝,喝完水却是不走,一直站在门口打量收藏室和李耳。李耳问他:‘道长还有何贵干’

    那道长不答反问李耳:‘一直在这里读书吗’李耳说:‘是的,等会天黑就要回家了。’让老道有事快说。

    老道却从怀中取出一捆竹简,递向李耳,对李耳说:‘我这里也有一本自作图书,不知小官人可有兴趣观阅。’

    李耳好学,听说有新作,便谢过老道接过竹简,打开观阅,里面写得正是观星望气,偷窥天文的手段。李耳没有细看,作揖下拜,说得此宝书,还请老道到家中一坐,容他谢过。”

    说到这里,李淳又喝了一口水,说:“二位也请用些水果茶点,事情还长,容我慢慢道来。”

    毕九和小姐拿起水果吃了起来,边吃边听李淳继续讲故事。

    李淳接着说:“那老道跟着李耳,来到我这里,我见这老道器宇不凡,猜想他也许是看中了李耳,想要让李耳继承他的传承,但是商容曾经告诉我李耳是家中唯一男孩,需要继承门风,便留心招待老道,话里话外提醒他李耳不能出世。这老道却只字不提要带走李耳,只是说:‘此子聪慧,将来必成大器,他送给李耳自作图书只是为了结个善缘,李耳将来能有多大成就,还看李耳自己。’听他如此说我也放下心来,便和他说些学问之事,谁知不提学问还好,提起学问老道侃侃而谈,我是自愧不如。

    李耳在旁边听的也是大开视野,待到我们停口,插嘴说:‘道长学问高深,不知能否留在府中,以便后学瞻仰学习。’那老道说:‘我的学问和你们不同,你学好此书便可读天文,自然知道日后应该如何。’

    李耳说:‘话虽如此,但是不能和道长日日相见,随时请教也是遗憾。’



第九十一章 约定
    小姐不由得仔细打量门口小孩:这小孩穿着狗皮袍子,约十一二岁,身高一米五三左右,身材偏瘦,大额头,大长耳朵,眉毛均匀,扣扣眼,鼻子扁平,长圆脸,平嘴巴,看着和现代的某个财神很像,但是脸要长些,圆润一些,下巴虽然突出也没突出那么大,心想:“这个小孩看着也不那么出色,浮云子怎么看出他的不同。”

    李淳对小孩说:“快来见过二位大人”

    李耳认识毕九,先拜见了毕九,然后转向小姐,作揖下拜道:“李耳见过大人。”

    李淳说:“这位大人就是你一直想要请教的燕国大使。”

    李耳说:“久仰大人声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照人。“

    李淳对小姐道:“大人看此子可教吗”

    小姐说:“观相之法我未学过,不过对自然有些见解。”

    李淳道:“大人可以说说,我们探讨一番。”

    小姐说:“我在燕国出任博学师,主持图书汇编,今年的朝堂言论会汇编成书,其中便有我的见解,再过些日子便到明年,到时周室自会派人去取回图书,放入图书收藏室,小官人到时便可观阅可取之处。”

    李淳道:“如此说来真是天意,我这小徒今年刚刚行了及冠之礼,我为其谋了一个书吏官职,明年上任,他年岁尚小,也在出使各国收集图书跑腿名单之中,大人既然在燕国主持图书汇编,到时安排李耳前去北方诸国收集图书却是正好。”

    小姐说:“如此到时我便恭候小官人到来。”

    李耳拱手作揖拜道:“到时还请大人不吝赐教。”

    李淳说:“我已安排了家宴,两位大人请随我来。”说完站起了身,毕九和小姐也起身站起,李耳向三人告退离去了。

    毕九和小姐跟着李淳出了二进院来到三进院,绕过几个弯,穿过一个西侧小门来到旁边副院三进院。继续走,来到副院二进院,三个身着周室礼官服的大人正站在二进院晒着太阳聊天,见到李淳来了,过来纷纷见礼,李淳一一给小姐介绍,分别是太学礼官姬勤,姬重,张屏。

    毕九和小姐与几人见过礼,李淳对张屏说:“人都到齐了,我们开宴吧。”

    张屏说:“各位随我来。”

    一伙人跟着张屏来到一间正房,张屏对门口的小厮说:“去通知厨房上宴。”

    小厮领命去了,几人进了屋,有三张矮桌,每桌两人纷纷就坐,毕九说:“各位大人都在,正好再议下奉献国礼事宜。”

    姬勤说:“不知此次燕国送来国礼是何物”

    小姐道:“是一张完整虎皮。”

    姬勤说:“周灵王企慕仙道,不喜血腥之物。”

    小姐道:“此虎皮可做国礼,正是因为不带血腥才被大王选中。”

    正说着,外面进来几个小厮丫鬟,穿梭之间各桌都有了饭菜酒樽,丫鬟给每桌加了酒,站到门旁听候了。

    李淳开始主持家宴,众人边吃喝边聊,商榷各种细节,气氛渐渐浓烈,谈天说地,不亦乐乎。不过各位大人都没有见过虎皮,还想不到这虎皮的惊世之处,只当是销制高超的寻常虎皮。

    吃喝玩乐高谈阔论一通,小姐和毕九回了家,到家已经酉时四刻了,毕九说:“明日后日大人也是无事,可以去转转东西两街。”

    小姐说:“知道了。”回了自己房间。

    今天和各位礼官说得痛快,小姐有了些酒意,回房看到柜子上的笔砚,对婴宁说:“你去磨了砚。”

    婴宁倒了些水磨了砚,小姐已经拿出空



第九十二章 买下行所
    黄念头前引路,几人出了门向东走到街头转南,过了三条街道路口又转向东边街道,小姐想这个方向倒是和特产街差不多在一路上。一直前走,又过了三条街,黄念来到第五条街一个大门前站住了,拿出钥匙开了门,带着众人进去,是个三合院,南面没有房子是个花台,院子有三百平米左右,正房三间,耳房共四间。

    黄念说:“这是同乡会会员里定原来住过的房子,去年刚刚搬家,这里就空着作为接济流落难民的一个住宿点。”

    小姐看到正房旁边有个狭窄过道,便走了进去,连着一个小门,没有上锁,小姐推开小门走进去,是个小院,有五百多平米,能看到鸡窝狗窝,院里还有一个窖一口井,都盖着木盖子,北面有个小门通向北街。

    小姐说:“这里地方宽敞,往来也很方便,我很中意,墨青你觉得如何”

    墨青在后面说:“这整个院子占了前后两排房的地方,我认为足够使用了。”

    小姐转回头对黄念说:“就选这里了,明天带我去见里定,我买下这里也好早日打扫。”

    黄念边往回走边说:“里定现在住在东城门附近租车行里,明日早晨辰时二刻我在松鹤楼门前等待大人,到时一起去如何“

    小姐说:“就这么定了,明日我准时到松鹤楼。”

    几个人又看了看前院各房,都维护的很好,虽然有些灰尘蜘蛛网,但是整体架构都没损坏的地方。

    看完了房子几个人出了院子,向西走出几条街黄念说:“我直接回家了,大人慢走。”小姐说:“你也慢走。”几人各自回家。

    回到燕国公管,厨房已经做好了晚餐,看到三人回来了,丫鬟问几人现在吃饭不,小姐说:“还给我来一份莲子藕片粥,一碟咸菜。”婴宁说:“我和小姐吃一样的就行。”

    墨青在后面想:“这两人转了一天吃这么点,不知道是怎么保养的。”嘴里却说道:“给我来十个大馍馍,三碗莲子粥,有什么菜都来一点。”丫鬟和杂役去给三人端菜送饭,三人分开各回各屋,各做各事。
1...1516171819...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