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原梦神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尼莫

    “我们已经提请进行精神病鉴定了,结果本周就会出来,但是鉴于他的病史,定罪的可能性最多只有50%——这是局里法医的推断。”

    “不对,不对……我们肯定遗漏了什么关键之处!”罗杰连连摇头,目光变得飘忽不定,过了几秒钟忽然双眼一睁开,沉声说道:“阿雨,子涵不是一个人,他,应该是一个团伙,对,一定是这样的,即便是东海豪庭这个案子,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下来的——对了,那个‘味道?地中海’餐厅的老板绝对是他的同伙,还有,那个给王家做晚餐的厨师,也很可疑,找到他,再顺藤摸瓜……”

    “你跟我们肖队想到一块去了!”谷雨赞许的点头,神色稍稍凝重起来,“那个厨师游四宝,虽然失踪了,可当地警方提到,他父母亲的死有很多疑点,极有可能是他杀,而游四宝因为童年的不愉快经历,跟父母亲的关系不睦,有作案动机,但由于他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罗杰默念道:“童年的不愉快经历能说的更详细点吗”

    “就是他父母亲嗜赌如命,没有尽到责任,把他丢给爷爷,不管不顾,以至于老人离世时,身边只有这个还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

    罗杰点点头,“假如




第二章 十三条舌头(2)
    见罗杰没有反驳,谷雨眨巴几下眼睛,忽然想起了件要紧事,正色说道:“好了,傅少雷的案子到此为止,我不能再透露更多的案情给你了,现在咱们言归正传,谈正事。”

    “正事”罗杰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脑海中闪过一顶大红花轿,顿时心慌意乱,“阿雨,你不是吧”

    “看看,又想歪了不是,还整天标榜对人家没意思,哼,信你就怪了!”

    得意洋洋的把罗杰数落了几句,谷雨言归正传:“阿杰,我今天找你有两件事,都是正事,第一个就是你的工作!”谷雨拉了个长音,加重了“工作”两个字,恶狠狠的盯了对方一眼,“至于你喜欢我追求我的事情大家已经都知道了,还用得着姐姐我再三强调吗哼!”

    强调完自己的优势地位,谷雨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沉声问道:“老实交代,你到底为什么放着京城好端端的医疗专家不做,跑回来搞这种不着边际的工作总不是为了我吧”

    罗杰抿了口咖啡,然后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低声回应道:“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可如果你非但治不了人,甚至还要眼睁睁的看着病人死在面前,那种刺痛、绝望和无力感,你是无法体会到的。”

    “阿杰,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谷雨抓住罗杰的左手,轻轻抚摩着,关切的望着他萧索的脸庞。

    “太多太多了,没办法细说。”罗杰苦笑着摇头,“头两年确实治好了不少病人,有了点名气,然后病人慢慢多了起来,而在这些慕名而来的病人当中,超过80%都是未成年人,当然,是被父母亲护送或者说押送过来的。”

    “正常,”谷雨点点头,“精神病的治疗耗时耗力又花费不菲,咱们中国人最重视孩子,肯定倾其所有不顾一切。”

    “正常呵呵。”罗杰缓缓点头,“被送过来的孩子表现各异,但从监护人方面的说辞却几乎是千篇一律:厌学、沉迷网络、死宅、孤僻、暴躁易怒、不跟家人交流,偶尔有自残行为,等等等等。”

    “唉,现在的孩子啊!”谷雨有感而发,“咱们的110出勤民警一年都不知道要处理多少宗相关的警情。”

    罗杰看了看谷雨,“阿雨,你可能没明白我的意思。”

    停顿了几秒钟,看到对方在凝神倾听,罗杰才接着说道:“简单的面谈之后,以我的专业水准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孩子是完全正常的,家长或者说监护人所抱怨的种种所谓不良行径,大多是青春期的正常躁动而已。至于厌学什么的,是应试教育造成的群体性应激反应,再正常不过。”

    “于是我尝试跟那些花了大价钱的家长解释,然而反复沟通之后却让我得出一个让人无奈而又悲哀的事实——这些早已成年的家长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典型的极端的偏执型人格加躁狂症,个别人还有严重的暴力倾向。”

    “你的意思是说,得病的、需要治疗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

    “不错。”罗杰点点头,“想象一下这副画面:一个或者两个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家长,押送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而医生却说孩子没病,需要治疗的是你们这些父母亲。”

    “按照我的推测,这些家长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应该都还表现正常,你的判定不要说他们本人无法接受,院方恐怕也难以接受吧”

    “谁会愿意自毁饭碗呢唉,谁叫我那时候还是个理想主义者呢。”说出了“理想主义者”这个词之后,罗杰的声音瞬间低了八度,自嘲道:“哈耶克说过,人类历史中90%以上的坏事都是理想主义者干的,我的一位同事把这奉为真理,可我却对此嗤之以鼻,现在想想,自己多么幼稚可笑啊!”

    罗杰木然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自然都是意料之中了。我说孩子正常,再委婉的表明对家长的精神健康方面



第三章 十三条舌头(3)
    “是个没有抓到凶手,没有结案的积年悬案,对不对”

    罗杰的面容沉静下来,打断了谷雨的陈述,“让我来猜猜看,该不会是十六年前的‘拔舌案’吧”

    “什么‘拔舌案’,难听死了,为什么不说是‘十三条舌头’、‘红花湖连环杀人碎尸案’呢”

    “我发现你们警察真的是最没有创意的群体,给案子取名字总是了无新意,唉,还是咱们老百姓有想法,你看,‘拔舌案’这个名字既贴合案情,又琅琅上口让人记忆深刻。‘十三条舌头’虽然略显粗俗,次上那么一点点,可比你们那个什么‘连环杀人碎尸案’还是要强的多。”

    “别给我扯名字了!”

    谷雨眼睛一翻,不耐烦的打断对方的长篇大论,目不转睛的盯了他一会,问,“奇了怪了,我好像到现在为止,一点口风都没露,说,你是怎么猜到的快老实交代。”

    罗杰笑了笑,慢条斯理地额解释道:“老警察的心愿,如果是些不相干的事情,比如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啊,吃顿满汉全席之类的,他的家人或者你都能帮忙解决,肯定不会找我这个局外人的,既然找上我了,必然是有相关性的事情。谷大小姐是个爱岗敬业的好警察,所谓物以类聚,肯定跟兢兢业业的人走的比较近,能让这样的警察念念不忘的,自然是手里没有侦结的案件喽!嘿嘿,再加上我最近知名度比较高,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故而80%以上的可能性是个很难搞的悬案。放眼鹏城,在过去几十年里,‘拔舌案’又是最出名的谜案、悬案,两相结合,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算你言之成理吧。”

    谷雨点点头,正色说道:“牟老是当年的专案组长,我现在的领导,噢,就是肖队,也担任过副组长。当时局里抽调了大量精兵强将,公安部也派了专家组进驻,前前后后查了将近两年,可最终还是让凶手逍遥法外。这个案子成了牟老的滑铁卢,不但晋升无望,而且被解除了刑侦队长的职务,所以他一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我研读过这个案子的相关报道,凶手胆大心细,思维缜密,反侦查的意识非常的强,并且具备高度的逻辑推导能力,很不简单啊。”罗杰在脑海里迅速回顾了下自己所掌握的案情,坦然说道:“年代久远,证据灭失严重,我可不敢保证能破案。呵呵,你以为当年那些专家都是吃素的”

    谷雨点点头,“牟老知道,我也明白,所以只是想让你尝试一下,不用任何保证——你想想,连公安部专家组都没辙,你破不了也情有可原嘛。不过,这是他老人家的临终心愿,我怎么都要帮一帮,你说是不是,阿杰”

    谷雨一边摇着罗杰的双手,一边用难得一见的可怜楚楚的目光望着罗杰。

    罗杰摇摇头,苦笑着将双手一摊,“你说是那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可不想再体验你的九阴白骨爪”

    “作死啊你,把我比做梅超风!”

    “别发火,口误而已,嘿嘿——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啊”

    “你要是方便的话周六下午跟我一起到牟老家,先跟他面谈。”谷雨提醒道:“对了,破这个案子可不能收钱哦!牟老是以普通刑警身份退休的,没多少积蓄,唯一的儿子在国外混的好像也不是很好,当然,必要的开支可以找我报销,呵呵。”

    罗杰跟着呵呵一笑,“借我两个胆子也不敢找你报销啊,放心吧,这点钱我还出的起。”

    “这才像话,哪有找女朋友收



第四章 十三条舌头(4)
    “小罗啊,我先把案情给你介绍一下,让你心里先有个七七八八。”

    老人显然是个急性子,不待对方做出任何回应,便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漫长的陈述,罗杰连忙取出录音笔打开,凝神倾听。

    “红花湖连环杀人碎尸案在我们内部还有个名字,通俗一些,叫世纪杀人案,因为第一具碎尸被发现的时间是在2000年1月1日下午2:15分,世纪之交,嘿嘿,有点讽刺啊!”

    老人讪笑着摇摇头,“发现地点是当时正在筹建中的红花湖公园东侧的红花东路最南端,距离一个叫坑口的公交站西侧50米的树丛里;半年后,也就是2000年6月1日上午10点20分,第二具碎尸出现在第一具碎尸的北侧500米处,同样在红花东路西侧的树丛内;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内,每隔半年时间就准时出现一具碎尸,弃尸的地点先是沿着红花东路逐渐北移,看起来颇有规律,可最后四具又转移到了一条荒废的土路上。”

    “到2006年6月1日午夜0点发现最后一具尸体为止,凶手的整个作案时间持续了6年半,期间总共有13人被害,之后凶手突然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出现。”

    “13具尸体只有头部算是完整的,可是舌头全部被拉了出来,其余的部分全部被切成数百块,装在最普通最常见的垃圾袋里,丢弃的时间都是在晚上;弃尸地点之间似乎跟公交线路的站点契合,但最后四起又明显不符;杀人的第一现场在被害人家中的有5起,偏僻的道路2起,其余的6起无法确定,据推测,极有可能是在凶手家里;13名被害人的之中有8男5女,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只有24岁,职业和家庭地址各不相同,部分被害人之间有些不算亲密的关系,大部分人相互之间是完全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因此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共同的仇人。”

    “在连续发生四起杀人弃尸案件之后,我们总结出了凶手的作案时间的规律,在明查暗访的同时发动各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和街道乡镇的保安在重点地区布控,与此同时,关于凶案的各种谣言开始在整个市区传播,闹得人心惶惶,于是居民们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警惕,纷纷减少夜间的外出、白天走路避开荒僻的路段,或者结伴而行。老百姓的这些措施虽然影响了社会稳定,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客观的讲,应该是能相应的给凶手的犯罪行为带来一些障碍的。然而事与愿违,就在这种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凶案竟然还是连续发生,诡异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目击到凶手的作案过程!”

    “因为没有目击证人,没有找到作案现场,所以只能用排查的办法。综合评估弃尸的工具、弃尸的时间以及被害人的体重等综合因素,我们给凶手做了个模拟特征:年龄范围应该在18-55岁之间,身高1.72以上,体格健壮的男性,凶手具有单独的居住环境,熟悉刀具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解剖学知识。可是我们在整个城区反复进行了三次排查,都没有找到凶手,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扩大排查范围,把周边两个城市的临近区也加进来,同样是一无所获。”

    “后来省厅和公安部刑侦专家组直接接管专案组,把突破点放在作案动机上,因为从受害人的年龄职业家庭等背景的分析总结已经基本上排除了情杀、谋财害命和激情杀入的可能性,于是把重点放在剩下的两个动机,也是可能性最大的两个,即仇杀和变态杀人,而变态杀人也就是通常来说的无动机杀人。为此,专案组集中精力对每个受害人的社会关系进行严密甄别排查,并尽可能交叉匹配,以找到共同点或者相似点。”

    “与此同时,专家组安排我率领由局里精干刑警组成的‘狩猎队’,在红花路沿线设置了三个点,24小时不间断的荫蔽巡逻、蹲守,希望能用守株待兔的方式抓到凶手。三个月过去了,专案组穷尽了所有手段,但是却没有在作案动机上取得任何进展,于是最后的希望全部落在“狩猎队”身上,说实在的,彼时彼刻,我和队友们的心理已经有些扭曲,竟然都期望凶手继续作案,好让我们能把他当场抓获,绳之于法。”

    “牟老,喝茶。”谷雨端着沏好的龙井和茶具走了过来,倒了三杯之后在椅子上坐下,听老人继续讲述。

    “2006年12月31日,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当天吹着很大的北风,因为整天都下着小雨,所以感觉格外寒冷。我和两个同事从中午开始就蹲守在树丛中的地窖下面,透过观察孔监视周围的动静,在我们左右两侧间隔500米左右是‘狩猎队’的另外两个蹲守组。”

    “按照凶手的作案规律,12月31日是个关键时间点,所以我们只能连续蹲守,连晚饭都没敢吃,又冷又饿,等到晚上9点之后,气温越来越低,两个年轻的同事已经被冻得瑟瑟发抖,可是我却莫名的异常兴奋,浑身发热,有种强烈的预感。”

    虽然说的是十年前的事情,可老人此刻依然血脉偾张两眼发光,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声音变得沙哑干涩:“10点35分,风雨声中隐隐约约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异响,我判断声音来自红花湖一侧的树林,马上掀开地窖的盖子钻了出去,同时让其他同事以10米的间隔迅速包抄过去。”

    “我们的脚步声惊动了凶手,数十米外突然响起奔跑的声音,我立刻打开手电筒照过去,恰好看到一道黑影向林间小路狂奔而去,同事急忙用对讲机召唤其他几组人过来围追堵截。然而,凶手显然对地形相当熟悉,在漆黑的夜色里七扭八拐很快就脱离了我的视线,等到‘狩猎队’全部围拢过来的时候,凶手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天亮之后,在凶手最初出现的地方又找到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受害



第五章 十三条舌头(5)
    “阿杰,你怎么都不先问问牟叔对案件的看法就走了呢?”

    上车伊始,谷雨急不可耐的埋怨起来,“牟叔年轻时可是局里刑侦第一人,再说,他老人家毕竟亲身参与过案件的侦破,又是唯一看到过凶手背影的人,讨论一下会很有帮助的!”

    “那他和专案组为什么始终破不了案呢,你想过没有”

    罗杰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转头看着谷雨,“显而易见,‘拔舌案’属于高智商犯罪,警方采用的那些常规侦破手段凶手绝对早已了然并且有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我甚至怀疑凶手最后的现身是刻意安排的。”

    “可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怎么有把握一定逃的掉”谷雨抱怨道:“还有,咱们不是说过了,不要叫‘拔舌案’,我听了瘆得慌,嫌我们警局的名字别扭,你就叫‘十三条舌头’吧,稍微好点。”

    “可能是为了炫耀,也可能是我们不知道其他原因,但是凶手肯定摸透了警方的蹲守方式和地点,所以根本没有失手的可能,也就是说,凶手一直在关注着警方的行动。”

    谷雨摇了摇头,“怎么可能呢!牟叔说整个城区排查过两次,红花湖周边甚至排查了三次,并且除了市委和各局主要领导以外的人全都是排查的对象,啊,该不会——”

    谷雨不敢继续想象下去,倒吸口冷气。

    罗杰目视前方,轻轻踩下油门,“你想多了——我的意思是凶手肯定有办法安然通过警方的排查,当然,具体是怎样做到的就不得而知喽。”

    谷雨松了口气,问:“那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罗杰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话题岔开,“这个案子当年可谓轰动一时,咱们那是虽然年龄小,可也没少在一起议论,所以案情早已了解的七七八八。我留学刚回来那会闲的发慌,还特意找你要了些资料研究,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啦,我才调到刑警队六个月,人生地不熟的,我冒了多大的风险啊,要不是你,哼!”

    罗杰嘿嘿笑了几声,自顾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今天牟叔的亲自讲述更坚定了我此前的判断:当年专案组推断出的犯罪动机应该是正确的,侦破方向的选择和采用的方法也没有大的问题。”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1...181920212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