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在下义阳魏延魏文长,近日方才投到二将军麾下,见过二公子!”刘信天生的那种豪情与客气有礼很让魏延欣赏,当下也是躬身言道,听闻甘宁之言他心中便是跃跃欲试,刘信能看出他的厉害他又岂能看不出刘信的功力那文丑文工横可是河北双雄之一,位列风云十八将之中,乃天下有数的豪杰,二公子能与之相抗足见其勇!
“文长兄不必多礼,此乃军中,刘信又无什么军职,文长兄当我普通军中之人便可,我观兄气度非凡想必定有艺业在身,如今便算以武会友,还望文长兄不要留手才是。”刘信爽朗的言道,现在这燕王次子的身份却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困扰,恐怕大哥当年也是如此。
“二公子言重了,原该是延向公子讨教才是,如今得偿心愿,理当全力以赴!”魏延闻言心中颇喜,久闻刘毅豪气干云,如今虽还未见其人但从刘信身上便可一窥这天下第一名将的风采了。
话已至此不用多说,甘宁命一旁士卒给他们送上军中操练的木棍,二人互相一礼之后便同时出手斗在一处,这一战比之方才两军的百人战还要引人注目,这魏延虽是刚进营中却能与二将军大战五十回合,其勇自不在话下,而二公子亦是天赋异禀,众将都赞隐有燕王当年之风,如此的一场较量他们岂能不全神贯注的睁大双目观瞧
这二人年岁虽有差别可却都是气盛之时,一上手便是对抢攻势互不相让,刘信手中这条木棍可说是变化多端,其中最多乃是枪法的招数,但却有时绵柔细密有时又有如暴雷,更不乏大开大合之举,偶尔还有刀法的路数掺杂其中,令人防不胜防!对二公子刘毅军众将都少有藏私,此时若论所学之博杂恐怕天下间还少有能与刘信相比者。
相比于刘信的多变,魏延的棍法却是朴实无华,他趁手兵刃乃是鬼头大刀,不过这世间武将习武之时却都是由棍而起的,便是刘毅也不例外,因此棍法可说是所有长兵刃的基础之道,魏延自然精熟,他只一力将自己的刀法化在棍中,其诡异多变之处已经能与刘信分庭抗礼,丝毫不落下风,而这奇诡二字也正是其刀法之中的精要!
“呵呵,二公子这趟冀州之行怕是得了不少好处,这其中有三将军、太史将军与文将军马孟起的枪法,又有华将军与颜将军的刀法,在其手中也是有摸有样,不过事若贪多必失其纯,这魏文长的刀法就颇得精纯之道,此人果然不凡,我看二公子要是如此求变下去,战局不容乐观。”甘宁与徐晃就在一旁观战,手中亦持木棍以备不时之需,观其斗了二十余合之后徐晃出言道,言中显然对魏延更加赞赏。
“公明眼光自不会差,所谓贪多嚼不烂,这武之一道非是文章经义,博采众家实不及专精一处,二公子得众人所授也未必就是好事,不过倘若他能取长补短,将人之所长融合一处便可有极大功效,此处就要看他的悟性了,若是你我提点反而不妙,相比三弟心中也是此意。”甘宁点了点头,随即正色言道,对刘信他是十分期许的。
甘宁徐晃二人武艺高强又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们的眼力何等毒辣,果然三十合一过当魏延熟悉了刘信棍法之中的变化之后便隐隐有抢占上风之势,颜良文丑太史慈马超等人无一不是顶尖战将,此时的魏延比之还稍有不如,但其招法之中的精要却都是十数年之功,刘信纵是天纵之才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吃透,更别说
第七百零七章 静中有动
请牢记
地址
大汉建安元年公元二零零年八月初三,西域诸国使节到达大汉京城北平,对他们而言,这一路之上的行程已经是大开眼界。<-》宽阔平坦的道路,整齐有序的农田,繁华喧闹的都市,鸡犬相闻的乡野,这一切都在无言的向他们宣示着大汉的富强与兴旺,而当今燕王世子的亲自相迎更使他们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北平城则像是梦幻一般的都市,单只这一城的雄伟与富足便几乎能够抵得上他们整个国家。
在亲卫营士卒雄壮队列的护卫之中,西域使节们也感受到了大汉百姓的友善,他们中的很多都在街道两旁欢迎着自己的到来,而城东那座巍峨庞大的宫城,它的壮丽这些使节便在梦中也不曾想到,这就是那些商人与使节们口中强盛的大汉,无疑已经出了他们的预期!
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西域使节们见到了如今代表大汉最高权力的那个雍容华贵的女子,也见到了大汉最为强大的男子,无论在汉人还是匈奴人的口中,提到此人都是十分的敬畏,只不过汉人以敬为多,匈奴人则以畏为主,这种情形在进入司州之后变得更为明显!对于这些西域使节而言,可能一时还弄不清代行天子之权的伏皇后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不过他们对于女子掌权的接受度还要过中原,不过对强大力量的敬畏却是人人一般,那个面容威严气势惊人的如山男子给了他们最大的震撼,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对待他们虽是客气但完全是一种上位者对待下者的感觉,但西域使节的心中却没有任何的不满,关于这个男人的传言他们已经听得太多了,能让他们心中畏惧不已的匈奴人俯帖耳,显然他有着这样做的资格。
不可否认在刘毅的心中是一直存在着大国情节的,待他一统江山之后万国来朝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倒不是忽视,而是那种自信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华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但今世的刘毅想要将之稍作调整,对内仍旧是礼仪之邦,而对外便是一字之差,威仪之邦!大汉的威严是第一位的,之后才能去表现他的礼仪。
这一点不单单是对这些西域国家,便是匈奴与乌桓刘毅在程序上也是一般的待遇,一切以我为主,到了大汉境内就得接受他的安排,眼前的这个接见过程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在接受了各国的国书与礼品之后伏后便下令退朝,至于回礼要到他们离开之时才有。这是西域使节们此行第一次见到燕王刘毅,也是最后一次,直到他们离开大汉都城这个强大的男子也没有在他们的面前出现过,可使节的们的敬畏之心却未因此而有所减弱,这似乎也是强者的表现之一!<
西域各国的使节被安排在皇宫东侧的万国馆内,据内中侍者而言这是为了迎接他们的来到而新建的,此处环境清雅,设施齐全,对于数千里奔波的他们而言更是一种难得享受。而之后的行程也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燕王世子带着他们参观了北平城内外很多的地方,硕大的粮仓与兵器库,读书声随处可闻的幽州书院,万马奔腾的幽州马场,大汉的富足在此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最令他们记忆深刻的便是那支强大的军队,他们有着最为齐整的队列与极为严明的军纪,远离百步都能感觉到那些士卒们身上散出的彪悍凛冽之气,这种气质使节们并不陌生,那是尸山血海之中摸爬滚打而出的!
看着这样一支雄师的操练,他们国中那些勇士似乎都变成了孩童,就连强悍的匈奴与鲜卑之人与眼前的战士们相比也颇有不如,除了强悍的战力之外,这支军队中还有着种种神奇的器物,他们的石车可以将百余斤的大石抛出数百步而精准的命中目标,更有着一对对全身都隐藏在铁甲之内的恐怖存在,见到此处这些使节们不仅暗中在以他们的国都做比,得出的结论是很沮丧的,倘若眼前的这支百战雄师去进攻他们的国家,恐怕支持的最久的也不会过半月!
那些堆积如山的粮草,寒光闪闪的军械让他们很是羡慕大汉的富足,而这些精锐勇悍的士卒更让使节们将大汉的强大牢牢记在心中,这样的军队绝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可如果能够得到大汉的保护不要说乌孙与龟兹,就是强如匈奴鲜卑也不能给他们带来eixie。
这一切都是之前刘毅带着刘桓一一设计的,当然燕王在此中只是起到了提点的作用,更多实际的操作都是刘桓去亲力亲为的,这些西域使节还不值得燕王花费太多的精力,也许在刘毅的心中也没什么外国使节值得他去劳心劳力。通过这种手段很容易就能让对方产生最为直观的印象,比之任何言语都要行之有效,事实证明父子二人的安排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些西域使节
第七百零八章 坐立难安
请牢记
地址
(感谢“亚历山大熊”书友投出的宝贵月票,将军本月也是惊雷三杀手了,将军威武!本月初小诸葛的心愿应该可以实现了。<-》)
现在的汉中与益州二处乃是天下最后的两处变数,刘毅也不是不知刘璋的暗弱无能,更知道他眼下在蜀中的所为,但关键在于此时的他实在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一心想要谋求汉中之地也是为了更快的能将此事解决。毕竟攻击张鲁他还有着充足的借口,可对益州用兵却是心存顾忌的,刘备当年至少还有一个出兵援助的理由,刘毅的用意也是如此,他的重点是先汉中而后蜀中,只有在他能够得到汉中之后才能打开通往蜀中的门户,到那时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不过这一切也要等到他的实力恢复之后方可进行,两年方略乃是基本。
这在蜀中群臣的心中也是一般道理,谁都知道燕王势力乃是当今天下最为强悍的,可这汉中之隔也是现实,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刘毅对刘璋这个族弟一向是极为支持的,想要在此处做文章他们还缺乏这个胆量,似乎燕王对于背主之人一向极为鄙视,如此一来他们的心思也就用到了别处,恐怕就算刘毅此时得知亦要感慨天意难测了。
西域使节团到达北平之后不久,魏延受甘宁之命也快马赶到了京都,兴霸本来就对此人极为看重,得到大哥书信之后便更是如此,刘毅的眼光是不容置疑的,这十数年来被他看重之人无不在各种领域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这一点便是曹操刘备等人都深为知之。曹操在拿下荆襄之后还特地寻找过诸葛亮的踪迹,那便是因为荀彧告诉他郭嘉在襄阳城中与之年青人有着多次的相会,足见对其的重视,郭奉孝此举多半来自刘毅的授意,他看中的人才肯定不会错,曹孟德的反应可算十分机敏,奈何天不从人愿,诸葛一家早已行踪渺渺了,而在得知那明修暗度之计便是出于此人之手时,可以想象他的后悔之意。
北平城的雄伟气度令得魏延也是十分感叹,当然最令他心动的还是可以在此地见到大汉燕王,风云第一将刘毅,也就是他现在所投效的主公。而刘毅待他的方式也算是较为特别,谁都不知道当晚在亲卫营的帅帐之中燕王与那个二将军派遣而来的年青人谈了一些什么,只知道一个时辰之后刘毅便将他任命为亲卫营副统领,负责全军的操练与整编。这个任命就是将其置于亲卫营最高军事主官的地位上了,此时亲卫营的统领乃是管亥,但他更多的则是担任燕王的护卫之事,这个副统领的任命加上实际的职权已经宣示了此人在燕王心中的地位。
与刘备当年任命魏延不同,亲卫营中没有人会去质疑燕王的决定,徐公明将军之语还音犹在耳,刘毅看人的眼光是绝不会错的,他们只会对这个年青人感到十分的好奇,也更想一见他可以令燕王欣赏之处,这无疑使得魏延在心存感激的同时背负上了巨大的压力,倘若他不能证明自己,不光难以服众还会对燕王的声誉有所影响!他绝不想成为那个例外,因此唯有拼命努力去在军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既然是将才,就要压上重担,在与魏延一番交谈之后刘毅便做出了这个决定,他相信史书的记载却更为相信自己的眼光,眼前的魏文长不单有着成为大将的潜质更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压力只会让其奋进,当然这其中还需要自己加以提点,使其迅成长。
让史书上所载的那些战将出更为璀璨的光芒对刘毅而言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情,自起兵以来便乐此不彼,亦是卓有成效,二位义弟就是最大的例证,此时在刘毅以及天下众人的心中,甘宁赵云绝对是幽州军不可或缺的大将之才,便抛开他们的身份不论其统军之能与彪炳的战功也绝不在徐晃张合之下,而若是按照史书的记载,除了武勇与胆略之外二人还是无法与曹孟德的五子良将相提并论的。
其余的例子还有更多,太史慈、周仓、裴元绍、管亥,他们比之另一个时空也有着极大的进步,刘毅深信魏延也绝不会例外,甚至比之前者还会有着更大的提升空间。当然对于那著名的反骨言论他心中也是颇为好奇,只是极为细致的观察之后却没有现任何的异常之处,难不成孔明的双眼还带有透视功能抑或是罗大大的故弄玄虚。
大汉建安元年八月十五,今日乃是中秋佳节,此时月饼与团圆饭的习俗已经成为了民间惯例,都市之中人们在院中欢聚饮宴同赏明月,乡村田野之间农民们亦会在家门前的空地之上吃上一次丰盛的晚餐,除了美丽的月色之外,农田中那些茁壮的作物也会使的他们有着一种自内心的喜悦!可说在此时,大汉子民都在享受着欢畅。
&n
第七百零九章 再往雍凉
请牢记
地址
(感谢魔方的打赏,转眼就是月底了,感觉时间过的好快。【最新章节阅读】<-》)
张师君台鉴:孤与师君素未谋面,却颇知五斗米教之名,汉中民生之富,与乱世之中师君可独撑此局,足见治地安民之能。前番天戮之事孤不愿述之,司州之战,师君虽受曹孟德韩文约之挑唆,心中亦未必无争雄之念,此处师君自知,令弟之死乃是咎由自取,倘若易地而处,孤想君亦会同为,似之此前种种孤亦不致放在心间。
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诸侯并起,皆怀称雄之心,师君有之亦是常理,可非是孤小视师君,人生而便各有长短,论及此处,师君扪心自问比之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如何况当今天下尚有乱世奸雄曹孟德之存,孤向来将之视为劲敌,引百万雄师对决两军阵前师君比孤与孟德又如何此番司州大战孤亦与师君一般为此人所算,致使一时之间尚需休养生息,孤与师君不必讳言,可以幽州各州之富,其只在年余之间,而有孤亲领大军坐镇,虽天下诸侯联手又能如何
君有汉中之富,阳平之险,可但请君细细斟酌,此二者足可为凭乎凉州汉中皆乃我大汉之地,孤不忍见生灵涂炭,将士殒命,闻师君向有推自教与大汉天下之念,如能放手为之,孤亦当倾力相助,汉中之地仍可由师君坐镇,但忠汉之心不可有变。孤愿师君悉心解之,是与孤联手消除大汉逆贼还是一意孤行要凭汉中之险继争雄之心一切唯君自觉,孤亦不会强人所难。大汉燕王刘毅刘郎生!
这份手书张鲁在数日之内已经看了不下十遍,刘毅丝毫未加隐瞒其得汉中之心,且信中之坦率令人相敬,他甚至直言自己不如袁绍曹操,但言中之意却是极为恳切,如今他有汉中之险,精甲数万,可与袁绍曹操相比确是相差极远,便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亦在刘毅手下落个而亡,他张公祺当真可以凭借汉中一地与之对抗吗
想要与燕王抗衡,必要为合纵之举,此乃天下之共识,张鲁自不会不知,可于此时他又能信得过谁人兖州曹操非此人他岂会将精锐亲弟尽丧与司州之地自己不过是他与燕王相争的一颗棋子,且用完之后便再无音讯,他又岂能与此人联合益州刘璋素来与刘毅交好,二人有宗亲之义,倘若燕王当真统领大军来取汉中,那刘季玉说不得还有趁火打劫之举,刘备、孙策更是远水难救近火,加之韩遂一去,凉州早就是一盘散沙,如今放眼天下他竟无可以并力之人。
以汉中一地对抗燕王六州之地数十万大军,恐怕就算张鲁再有雄心也不敢如此去想,诚如刘毅信中所言,以如今天下之势他想要驰骋争雄只会是痴心妄想!倘若此事不济,他也必须为自身打算,燕王在信中说的已是极为清楚,他愿意全力相助自己传教天下,而纵观各路诸侯,何人之言语能有燕王之信义况且自己仍可执掌汉中一地!传教天下亦是他张家一脉的心中夙愿,并不弱争雄之心分毫。
燕王直言此次司州之战他与自己一般乃是受曹操所算,并言自己一时之间确难以对汉中用兵,可张鲁并未因此就可安心,反而更能体会刘毅言中那股不可动摇的信心,自己在他眼中甚至不能成为对战疆场的敌手,但这一切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尤其是在司州大战之后。
以燕王的信誉与一向所为,倘若自己此时投之必能得其重用,至少在其平定天下之前不会有改,可若是与之硬抗他就不得不为家族的命运考虑,一旦阳平失守汉中陷落,恐怕他的结局还比不上袁绍,左右逢源这刘毅曹操皆乃一世人杰,只怕最后还要落个两不讨好,到那时他连声名都要尽丧,此时张鲁心中的天平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倒向刘毅了,毕竟抛开燕王的声威不说,他还是大汉正统的代表。
可此时让他直接投效刘毅张鲁却还是不愿如此,一来是心有不甘,就算燕王可让自己坐镇汉中可与如今还是相差甚远,处处都要受人掣肘,还有一个关键便是此时刘毅与曹操之间并未分出胜负,虽然燕王的实力处在上风,可乱世奸雄又哪会因此便俯称臣此二者之间的胜者才会是最后的天下雄主,而他此时却还是不宜轻动!
“来人,传富儿前来。”手持刘毅书信又再斟酌半晌之后,张鲁忽的将那白绢放在案几之上,高声出言命人请长子张富前来。
大汉建安元年八月十七,汉中太守在府中再度与朝廷使臣崔琰相会,很是谦恭的表示愿依燕王之言将长子张富入朝随驾,并言攻伐司州之事乃自己之失,愿上诏请罪,甘听燕王落,言罢亦是将早有准备的上书交与崔琰,并在之后大排筵席亲自作陪!待到三日之后张鲁令一众官员及城中家人将崔琰的回转之队送出十里方才止步!
“呵呵,看来这张公祺还颇有自知之明,不但以长子为质,还弄出个上表请罪,这份应对算是颇为巧妙了。”张鲁此举在当日便由随在崔琰队列之中的天耳之人传到北平,郭嘉闻之立刻报与燕王,刘毅当即召集三位军师详议此事,此时燕王府书房之中四人尽皆在座。
“上表请罪以嘉观之,这张公祺或许有倒向燕王之心,但亦不无观望之态,否则他便不会不提那天戮之事,燕王在信中早有明言,此所谓上表请罪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他知燕王此时定是不会对其加以追究,倘若他是真
第七百一十章 文坛盛事
请牢记
地址
(感谢“亚历山大熊”兄的月票,五箭连珠,将军神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