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狼行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去你娘的,这他娘的还是小事,你别吃了,老子这就背你去,不要命了。”中年汉子摆下手中的饭菜招呼那些年轻士卒用饭,嘴中却是不停的向着老杨说道,箭头shijian留的过长可是要命的。

    “不去,小事儿,老子先吃,呃!”老杨言简意赅,伸手便要去抓肉夹馍,可此时却见对方眼中有着一种莫名的笑意,还没来得及反应颈部yijing被砍了一掌,这些近身搏击的技巧士卒们平日操练无数,百战老兵更是精熟,一方无备一方有心岂能不一击便中老杨一声闷哼,伸出去的手落了下来,挺立的身躯亦随之缓缓倒了下去!

    “没事,你们吃,这小子就是个犟种,这样的伤势不早治搞不好不是要腿就是要命,逞他娘的shime英雄,当ziji是将军还是二公子!兄弟们不要管了,不够吃说话,吃完等着洗澡,我先带他去了。”老杨陡然遇袭,身旁的几个年轻士卒立刻就有了反应,这yijing成了他们的本能,中年汉子见状急忙解释,安抚了营中士卒之后方才背起老杨




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战之后 下
    医疗营中的这些女护卫随着燕军南征北战,见过的生死绝不在任何一个百战老兵之下,比起寻常女子甚至是昂藏须眉她们的坚毅都要有所过之。可女性天生的感性却让她们并不能完全坦然的面对,几乎每次大战之后医护们都会忍不住落泪,看着那些身负重伤挣扎求生的伤员,力所不能及之时也只能通过女性天生的温柔去加以抚慰。泪水在铁血军营之中是受到排斥的,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流血不流泪,但惟独医疗营是个例外,这些女医护的泪水似乎都成了良药!

    龙骧烈火二军合计十一万大军,于禁的青州营乐进的陈留营加之曹仁的兖州援军,这一战可是数十万大军的短兵相接,且几乎都是乱战,这种战局在汉末本就不多见,伤者的数量自然也会远超之前,亦超过了医疗营所能应付的极限,一些重伤员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只能在医护们的怀中将自己的生命慢慢流逝,围观者却是无能为力,这个场面是凄楚的,又带着几分悲壮,可战阵之事就是这般的无情!

    大战之时士卒们杀的筋疲力網。笳街缶吐值揭搅朴囊秸哂胍交ち耍宜堑睦屠劭峙禄挂有辽侔朐拢拼舜握獍愕纳嗽笔吭谘嗑酝恼绞分幸彩遣欢嗉摹j孔涿堑纳耸撇还夤馐窃谡秸笾掀瓷彼拢褂胁簧偈且蛭旌囟吃斐傻纳撕纠匆匝嗑暮笄诒u虾褪勘堑奶逯什2换岢鱿痔嗾庋奈侍猓纱笳街猩钡暮沽麂け常苌酥蟛荒茉硕艿接跋炀秃苷a耍舱窃诖苏街螅搅朴睦┐蟊惚惶嵘狭司咏ㄉ璧囊槌蹋孀耪秸婺5脑嚼丛酱螅钟械囊搅朴獃ijing很难适应大战之后的需求!

    按如今的编制来算,三军医疗营加在一处共有六名主医官,四十八名副医官及千余名女护卫,但在两万多名伤兵及千余名重伤者的面前,任凭他们如何竭尽全力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更有士卒的伤情根本已经无法治疗,偏生最后的那段路又是痛苦无比!倘若在激战之中他会自杀或是求同袍结束他的生命,但在医疗营中一定要经过两位以上主医官的审核,燕军的药品之中是有一种可以让人无痛苦的结束生命的,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显得极为的无奈,可却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每个医者此时几乎都要面对数十名伤员,这种情况考验的已然不仅仅是他们的医术,还有体力与意志力,之所以让医疗营全体都参与燕军的日常操练,刘毅的出发点就在此处,相比于那些坐馆的医者,医疗营之中医官在战后的工作强度是极为巨大的,且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的精神始终要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疲劳亦会随之增加,因此想要担当医官除了精湛的医术之外,强壮的体魄亦是必须!

    两个时辰,整整两个时辰,从晚间至子夜所有的医官与医护都没有得到哪怕是半点的休息时间,其实在医疗营对此是有着明确规定的,医官救治一定数量的伤员之后定要休息一段时间,以恢复体力与精神方便之后的治疗!但这条规定每每在大战之后都会被直接无视,看着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同袍,有着父母心的医者们那里能停的下来,在他们看来如果那样的话,消耗的就是抢救同袍的宝贵时间,倘若因此而使得士卒得不到救治而毙命,即使军法明言没



第八百八十六章 多疑成败
    青州一战由于曹军占据先机,于禁行动迅速,曹仁乐进等接应得力,青州营冲破了徐晃龙骧军与麴义烈火军的封锁与太史慈北平军赶到之前撤到历城,完成了曹操在战前制定的放弃青州全力固守兖州的战略目标,与之相对燕军全歼青州营与境内的计划自是功亏一篑!虽然都是伤亡惨重,甚至曹军之战损还在对方之上,可双方将领此时的心情却是截然不同,燕军五员大将心中自责,深觉有负燕王所托,而于禁、曹仁、乐进等人显然要轻松一些,毕竟他们算得上死里逃生!

    不过战后总结,三将都一致认为此次能够顺利撤出青州,连续不断的纷飞大雪的确帮了大忙,倘若不是如此,燕军的骑军机动得以发挥出来,恐怕今日的战局就完全是两个模样了,养精蓄锐两年,燕军本就坚强的战力又有了不小的提高!且这个提高还是多方面的,更可怕的一点是在整体的身体素质上敌军已然压过了己方,身为大将,三人又岂能不知这其中蕴含的意义大战中燕军的优势已经展露无遗。

    且刘毅及其麾下主将的反应和对战局的敏锐察觉还是出乎了众人的预料,从战役发起到两军相对,燕军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倘若太史慈、徐晃、麴义三将之中任何人快上一步,或是大雪早两天停下!这些情形于禁等将想起已经有后怕的感觉,战场上的确没有如果,此战的战局也不容更改,可这青州一战不过是此次燕军进军中原的前哨,此次他们还有着消息上的优势可以把握先机,可接下来了兖州之战略受挫折的燕军必将更为勇猛,稍有不慎便是丧师失地!

    青州之战双方激烈厮杀之时,汉中也正打的如火如荼,张虎用马超司州铁骑先声夺人给予曹操大军不小的杀伤,可随即曹孟德对战阵运用的炉火纯青便表现出来,凭借兵力的厚势他利用各阵之间的配合与进退之间的默契就使得司州铁骑精锐再难做半点寸进而不得不退兵而走,其中马超亦是千方百计寻找敌军破绽,奈何曹军进军严谨,无懈可击,此时心中方才深信燕王及军师对当面之敌曹操的评价!

    马超方退,张虎亲领大军顶了上来,双方与六马原酣战一场不分胜负,面对曹操处于绝对优势的大军,子才妙用疑兵之计,用汉中士卒混杂张绣长安营精锐假做燕军主力张辽的燕运营,这才让曹军在大战半日之后主动后撤!燕王之言果然不差,曹孟德深谋远虑,精通兵法,想要在堂堂两军之间战而胜之极为困难,但其亦不是没有弱点,或者也可说是他的优点,那便是多疑,心理战往往能起到奇效!

    曹操的多疑在历史上是较为出名的,演义正史俱是如此,于是乎就有了诸葛亮华容道与汉水两处针对其性格做出的安排,可谓心理战的典范!但刘毅做出的判断绝对不是仅仅建立在后世对曹操的评价之上的,随着来到这个时代越来越久,朗生更为相信自己的眼光与判断,其余一切只能作为参考。今世从西园开始他和曹操之间有着很深的接触,一直将此人视为平生最大劲敌的他怎能不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对手应该说刘毅研究曹操比之曹操研究他要更为细致全面!

    对于王者或是上位者而言,多疑其实是一种极为优秀的品质,古往今来雄才大略之人又有几个不多疑便在兵家之事中这样的多疑也有着极大的帮助。疑虑越多,针对其作出的安排也就会更加的细致周密,虽则兵法之中有着“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之言,可似刘毅曹操这样的统军之人明知此理也会去追求无所不备的,因为在战场之上任何微小的失误都足以左右整个战局,而一次大战



第八百八十七章 功过分明
    (看到有书友指出最近的章节过于拖沓,小诸葛要解释两句,虽然这段时间收到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写作之时还是全力以赴的,前文提到的燕地两年方略的革新一直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在叙述大战之时逐渐将其展现个人觉得很有必要,这两年对于刘毅而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也将为他奠定最为雄厚的基础,须多费笔墨。

    感谢r兄一再的月票支持,魔方兄各方面的努力,当然还有y兄和其他投出月票的书友,小诸葛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希望书好人也好,狼三这本书能交到这么多的朋友,值了!)

    汉中青州两处大战之时,刘毅却在邺城坐看战局变幻,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身为上位者只需要详观大略,事必躬亲就是诸葛亮那般的下场。一国之事何等反复细杂,别说一个刘毅,就是十个他也难以面面俱到。当皇帝,只要不是昏君就肯定是天下最为艰苦的工作之一,这份最有前途的职业也是最有可能造成过劳死的,如今以朗生的地位声望,除了一个虚名之外在幽州各州与真正的皇帝也差不了多少,如何将精力集中在重点工作之中就是他如今要去改变的。

    在得到曹操突袭汉中的消息之时,刘毅是有过要亲自前往迎击的想法的,他虽有百战百胜之名可却从未在正面对决之中直接战胜这个今生最强的对手,徐州兖州两战双方都只能说是平分秋色,而在司州一战中曹孟德还通过策动韩张联军算计了刘毅一次,似乎朗生自从来到此世之后就尽是他算计别人了,被对手如此调动还是首次!单从战略层面而言那一次他已经败了,只是应对得当加上属下得力才能因祸得福,而运气这个东西可以期待,却绝不能等待!面对其他诸侯刘毅都可占据心理上的优势,唯独这个最大的对手始终与他分庭抗礼!

    不过稍加思索这个想法便被他断然放弃了,张虎有多大的本事他是心知肚明的,也许在战阵指挥上刘毅亲临可以发挥士卒最大的战力,可汉中一战却还要涉及到与新降张鲁之间的协调,在此中张虎的周全与细致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从地形上看汉中毕竟是西北边陲之地,如今刘毅的战略重心就在问鼎中原,身为主帅他又岂能轻离此间还有一个原因是心理上的,刘毅绝不愿被动被曹操牵制!

    青州之战后两日,赵云与郭嘉贾诩二位军师赶到了前线,针对之前的战役会同五大主力军统领进行了深入的总结,此次未能拦住青州营实在非战之罪,徐晃麴义二人已是竭尽全力!仅仅一日一夜的激战龙骧营之伤亡就达到了一万六千余人,烈火军的数字与之大致相若,按战局推测,曹军的损伤当也要在四万上下,其中仅青州营就当不下三万,已经占了起总兵力的三成,就算谈不上大伤元气亦是伤筋动骨了,这对接下来的兖州之战是极为有利的,燕军并非没有收获!

    除此之外两年方略之中刘毅与众人行之与军营的一系列变革也在此次殊死搏杀之中得到了最好的检验,燕军战力与士卒的身体素质较之两年之前都有了不小的提高,而这两者之间正是相辅相成。燕王提出的营养学这个概念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的确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这也是与幽州各州的兴旺富足分不开的,如今每个士卒五个月的伙食花费就要胜过十年前的一年还多,物质基础不足根本难以承担,且这个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向民间的普及还会越来越为明显。

    青州之战只是刘毅问鼎中原之前的前奏,亦是周密策划的青兖战役的第一部分,接下来的兖州之战才是整个大战的核心,只要燕军能够一举夺下这个中原腹地,豫州荆州随时都在北地百万大军的威胁之下,到时刘毅将会在与曹操的对决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位置,因此这一战虽然未能全歼于禁的青州营,但赵云与二位军师言语之间还是给了徐晃麴义二将极大的褒奖,大战在即军心士气不可废,便是燕王在此想必亦是同样主张,当然两军将士此番的付出



第八百八十八章 权威日重
    “青州一战,龙骧烈火二军将士奋勇拼杀,与敌青州营、陈留营等部以重大杀伤,其功可嘉!此战之失在时而不在诸将,强要究之,孤之过也,盖因有料敌不明,查事不周之忧。此战已了,三弟当要严明军纪,赏功罚过,众将宜详察战事之得失,青州事毕,兖州之战便在眼前,还望众将同心同德,前番未尽之志皆在此间也!其详若何,三弟与军师诸将会商后速速报上,唯兖州一处定再不容有失。”燕王的亲笔信到得很快,恶劣的天气或许能顾影响飞鸽传书,但猎鹰飞羽却不在此列,根据前线传来的军情,刘毅对战局的走向早就有了精密的分析,之前不言只是为了收“法乎其上,取乎其中。”之效,如今战事已了,身为最高统帅,作战告一段落之后首先便要振奋士气。

    燕王的来信使得包括赵云在内的众将在心中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肩头重担的分量,自从相随主上,燕王就从不会掩饰自己的过失,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变化,“闻过则喜”这四个字在刘毅身上是可以得到最好的体现的,为燕王效力,身为下属只需要尽心竭力的去做好自己的本分,至于一切功过主上都会看的清清楚楚,亦不需他们挖空心思的去猜度奉迎,有这样的主君对下属而言无疑是一种幸福。

    身为主上,你可以没有绝世的武勇,也可以没有战场之上的运筹帷幄,甚至可以不善治国治政,但有一点是必须的,那便是驭下之道,这要做好这一点,便会有各方面的人才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所谓帝王之道的精华亦在其中!自从来到此世,刘毅就没有停止过对自己这方面的磨练,且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他一辈子都需琢磨的事情!

    燕王大军征战在外,如今北平城与整个燕地都是由世子监政,此乃不公开的秘密,刘毅今年已然三十有六,刘桓也到了十八之龄,继承人的问题对于如今的朗生而言亦是紧要之事,古人对于传承是极为看重的。看过了原先历史之中许多的争权夺位,刘毅能够想出的应对之法就是尽量树立长子的权威,让其一众兄弟们无法也没有能力威胁到世子的地位,进而去避免可能出现的悲剧!在王权争斗之中,世俗礼法与诸般道德准则都不会适用其间,那才是裸的丛林法则,且不是全胜就是全败,人对于权力的是无穷无尽的,现在的刘毅无法去预计将来的事情,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之扼杀在未起之时。

    对于自己的一众亲子,刘毅心中最喜的还是二公子刘信,这个小子也是与他最为相像的。按照此时的礼法,蔡琰所生的刘信才是嫡长子,地位应该要在玉儿所出的刘桓之上,更拥有继承父亲一切的第一顺位,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刘毅立刘信为世子根本谈不上废长立幼而是天经地义,反之立庶长子刘桓才会为人诟病,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位出身在汉末乃是最为重要的资本,各路诸侯莫不如是!

    这些刘毅都是心知肚明,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去和当时的世俗礼法相抗衡,将之改良亦要经过一个阶段。刘桓的世子地位正是名正言顺,究其关键之处还在刘毅已然去世多年的祖父刘宇,身为上党刘家家主,在玉儿诞下刘桓之后老人家便将其长孙的地位固定下来,在宗谱之中他的母亲可是蔡氏而非张氏,这看起来对玉儿很不公平却就是当时的道理,而这样的家族确认在汉末而言是有着法律意义的。

    因此刘毅将刘桓立为王世子并没有受到世人舆论的攻击,在此之前他对长子也有着一个漫长的考察过程。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穿越而来的朗生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这个时代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被其同化,家天下在世人眼中皆是天公地道,刘毅亦不能免俗,况且以这个时代的基础也不



第八百八十九章 贵霜扬威
    幽州北平集会之前,西域使团便随大公子刘桓前往司隶的队伍一起出发,经长安出玉门关先至楼兰乌孙等西域小国,继而转向西北过吐蕃走天竺一路途径大小数十国方才折转而回自玉门长安洛阳一线返回北平,整个行程耗时两年零一个月!辗转六万多里,在宣扬大汉声威的同时对当时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在史书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黄慎、班子明、王甫等亦名垂青史,无论在后世的任何史书之中,对于这次出使都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此次西域使团的很多具体工作刘毅都是交由长子刘桓来完成的,既有借此考察其处理实务的能力,亦想将自己的理念传承下去,作为一个穿越者,刘毅所站的高度与其眼光是当时任何一人也难以与之相比的,争霸天下固然是他此生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可却绝非仅此而已。西域使团,飞虎海军,设置器具所,朗生的着眼点也并不是全在军事之上,一个强大的大汉所强的不光是政治经济武力,亦要有辉煌灿烂的文化传承,如何宣扬强汉的文化扩大其影响使团这般的文化交流是其中一种,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直接,那便是武力征服!当然在此时大汉江山尚未一统之前,这一切都还只是朗生心中的理想!

    身为张骞班超等人的后人,用现代的话来说似黄慎班子明这样的年轻人在心中是有着一份西域情节的,本来群雄并起战火不断的纷争汉末绝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可今世却有了刘毅的出现,正是由于他的强大,北方在乱世之中才能一直保持着稳定,大汉在异族心中也始终没有失去震慑力,对于能有机会继承祖上之志,二人心中都有着兴奋激动之情,而在他们与燕王深谈之后,又加上了惊讶与敬佩。

    世人皆言刘毅看人用人目光如炬,只要是人才总能在他手下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也从不吝啬给年轻人机会,张虎、郭嘉、徐庶、庞统莫不如是。此番出使西域,燕王也给了这两个年青专才很大的权力,大的超过了他们的预期,但这只是惊讶之一。更大的惊讶来自燕王对西域及大汉周边诸国的认识,很多亦都不在二人的认知之列,作为名动天下的无敌之将,刘毅的过往早就在世间传扬,不管是哪个版本都可以肯定燕王是没有去过那些地方的,可听他所言却让人不得不信。

    黄慎与班子明绝不会对燕王之言有半点怀疑,这亦是燕地之中百姓的一贯想法,燕王、将军是绝不会说错的,无数次的过往就可作为充分的例证。不夸张的说一句,假使现在刘毅效仿当年赵高之举,搞不好在燕地之中鹿就会被称作马,至少百姓们会如此,十数年的积淀,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到吃饱穿暖生活安逸,刘毅的威望确是前无古人,在燕地尤其是在幽州你绝不能用谣言的方法对付燕王,没用!

    之后的行程也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刘毅的说话,虽然具体细节方面有着一些差错,却并不能影响使团众人对燕王先见之明的高山仰止之心。此次西行使团之中最出风头的莫过两人,其中之一便是黄慎黄谨之,作为大公子刘桓的心腹之人,他是唯一得到燕王亲笔手书可在西域及各国收取妻妾之人,虽然此言刘毅有着戏言的成分,可足见他对此人的看重,尤其是在贵霜帝国的旅途之中,甚至还有一国公主看上了风流倜傥年轻俊朗的黄慎,并表达出了要和大汉正是通商的意向,而这个贵霜帝国就是刘毅在之前提到过的印度境内!

    后世世界古代史是刘毅的兴趣之一,可要将之全部记在脑海之中
1...211212213214215...3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