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狼行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不管身为穿越者的燕王对于这些刑罚与逼供手段究竟是有着什么样的态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的确是行之有效,在甘宁的临时军事会议结束之后,苟昌与暗三已经从那敌军探子的口中“问”出了他们想要知道的军情,就在甘宁飞虎军到达江口之前的三日,建业城与扬州水军已然进入了战备状态,江面之上的巡视极为严密。

    恰如此行之前庞统与二将军的一番深谈之中所言及,以孔明之智当可看出徐州军一连串行动背后包含的用意,飞虎军在力求控制长江水道之时首先便要顾及自身的安全,扬州水军的实力天耳在情报之中有所描述,但士元却始终相信其真正的战力绝不止军情中打探到的这些,身为燕军徐州这一路实际上的战略掌控者,他不会允许自己有着半分的轻敌之意,且飞虎军初到?初到大江是有一段无后方作战时期的。

    庞统大胆向燕王上书正是建立在曹操大军突袭汉中的基础之上,就整体战略而言,曹军的这一手不失为奇招,可因主力分散造成兖州战场的薄弱亦是此计带来的后果。对种种变化仔细揣摩之后,士元就有了将中原会战规模扩大的想法,汉中张虎处牵制了曹军近三十万大军,与此处燕军完全有能力同时和兖州扬州两处开战!按刘玄德占据扬州之后的发展速度,此时已经很有必要要对其作有力的限制了。

    不管诸葛亮是否能看清自己的用意,庞统都会坚定不移执行既定战略,此战二人的起点并不对等,以身下中原各处的战局而言就算孔明可以看清又能如何徐晃兵出徐南、甘宁远来大江就是要逼刘备表态,徐南三郡看刘玄德当年的安排就隐有放手之意,燕王想以此来牵制其兵力的图谋很难实现,可扬州就算能坐视燕军拿下徐南,还能坐视飞虎军控制长江吗真若如此士元绝对是乐见其成,只要飞虎军在长江沿岸建立了稳固的基地,扬州就算想要对兖州战局做出支援亦是无能为力,除非他们能在水上击败燕军的这支雄狮,而就算将扬州水军的战力估计到最高怕也无此可能,大江的控制权一入燕军之手,兖州之处便可放手为之,扬州之地更会随时处在燕军大军的威胁之下。

    刘备隐忍不动对燕军有利,但他若是主动出击呢相对而言庞统也就在等着对方的这一手,尤其是在飞虎军房山分部与白虎玄武二营加入徐州战场之后!他手中可以掌控的兵力更为充足,集合龙骧军与烈火军两大主力之力,辅以白虎玄武二营就算刘备倾扬州之兵前来庞统也有着与之纠缠不落下风的把握,此战他并不用求胜,因为此时甘宁的飞虎军集全军之力便可截断扬州军过江之后的退路,且一直会保持着对建业等处的巨大压力。孔明想要求胜而且还要在短期之内有所作为就必须弄险,而说起此处又正是庞统之长,他只需一力稳守骚扰消耗扬州军的战力,待到燕王拿下兖州腾出手来再转守为攻给对方致命一击!那时刘玄德进不能进退亦无路,战局对燕军便是有利之极!

    燕王在幽州武院之中多次提起过换位思考之法,庞统对此也是极为赞成,按照他与徐庶甘宁后来还要加上毒士贾诩等人的商讨,此战刘备扬州军无论出于不出燕军似乎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求胜,那除此两法之外他是否还有第三条途径可供选择站在扬州军的角度,无论是庞统还是贾诩徐庶都会对燕军的攻势感到沉重的压力,可说在战事开始之前,燕军已经处在了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上,纵以刘备只能辅以孔明之智这种优劣之间的对比亦无法加以忽视,庞、徐、贾三人更不会让他们将此态势翻转,当然最关键之处仍然在飞虎军身上。

    对此徐庶曾经提出过一个想法当时就得到了贾诩的支持,扬州水军面对甘宁完整的飞虎军就算有一战




第九百六十二章 吴下阿蒙
    凤雏庞统、毒士贾诩以及颍川徐庶皆乃当今一等一的智谋之士,他们集三人之智推断出只要飞虎军能够控制长江水道,则扬州刘备论出于不出燕军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个结论疑极为准确,便是孔明心中亦是一般想法,且在扬州之处能对战局及燕军的用意做出jing准判断的还不止他一人,建业太守陆逊便在给刘备的书信之中指出了此战的要害所在,对于甘宁飞虎军的前来是言之凿凿!与孔明之见可谓是不谋而合,让刘备感叹其人才之时亦察觉出了形势的严峻之处。免费电子书下载

    这两年在麾下一众干才的齐心合力之下,扬州各处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水军作为重点是战力增长极,此时徐盛张允在建业江岸水寨已然拥有两万水军大小战船数百艘,此外他们还隐藏着一支配备了式战船的水军编队,亦有士卒近万,战船九十余艘!相比两年之前扬州水军的规模足足增长了数倍,这个法阵已然是近乎于奇迹了。

    但刘备与刘毅之间毕竟实力相差过大,就算扬州水军在建军之中创造了奇迹也法抹平这个巨大的鸿沟,对比燕军飞虎军,他们论在人数和战船上都要处在下风,便是统军大将徐盛张允与锦帆甘宁相比怕也要稍逊一筹。如此一旦刘备大军过江单凭扬州水军的力量绝对法保障后路的安全,兖州此时已经在燕军的重重围困之中,而豫州之地当年被袁术一番横征暴敛,这两年曹军又忙于东征西讨恢复的极为缓慢,想与此处得到足够的补给应也难能,此时扬州军的困难就显得极为明显了,后勤保障,没有充足的后援他们如何与燕军交手

    凤雏庞统在燕军之中已然建立了自己的声名,且从诸葛亮的口中刘备亦多次闻听过这个名字,孔明坦言若论奇谋之处自己尚要逊此人一筹,且不管此言之中是否有着自谦之意庞统的才干都是不可忽略的,他的身边还有鹿门之中仅次于二人的徐庶相助,便连毒士贾诩也到了徐州坐镇,论及名声战绩此人尚还在前两者之上!刘备相信自己在后勤上的弱点定会被他们抓住加以打击,飞虎军甘宁、龙骧军徐晃、烈火军麴义一不是燕军名将,如此与之交手胜负可想而知!

    但此时不出坐视刘毅击破兖州曹军也不是他能接受的局面,倘若兖州崩溃,豫州之地对燕军而言几乎全防御之力,曹cao在汉中再所进的话刘毅的下一个拳头就极有可能落在自己身上。就算扬州现在实力大涨,麾下良才亦是众多,可两年的时间对刘备而言还是太短了,面对百战不殆的刘毅以及燕地雄厚的基础他又能有几分胜算飞虎军的存在使得长江天堑对燕军而言并非不可逾越的阻碍,一旦被其大军登陆,数十万燕军jing锐会是自己此时的扬州可以挡得住的吗

    对徐晃出兵徐南之举刘备一直在保持着沉默,刘毅站在朝廷大义的名分上他又是大汉宗亲的身份,丝毫没有半点的置喙余地,此时加以反驳反而会授人以柄。可保持沉默并不代表刘备心中就不再筹谋应对之法,诸葛亮和陆逊都给他提出了相同的建议,对荆南的孙伯符晓以利害让江东水军前来助战,如此两军联手才有击败甘宁飞虎军的可能,想要让曹cao在中原将刘毅牵制的久一些以利于扬州的养jing蓄锐,这出兵之举便不可动摇,而若要如此为之此法便是唯一途径!

    刘毅、曹cao、刘备,这三个汉末之雄都是杀伐决断之辈,孔明与陆逊已然将战局分析的很是透彻,而此时孙策灭掉士家之后迅速回军荆南足见在他心中刘曹之间的中原汉中两处战局是有着极重的地位的。只要将利害之处一一摆明,三家联手此战便大有可为了。刘备定下此事这前往荆南的人选便非诸葛亮莫属,除了其才堪大用之外其兄诸葛瑾亦是孙策信重之人,而孔明对此欣然受之,乘一叶扁舟便往荆南而去,而他起行之ri正是徐晃进入广陵之时,反应极为迅捷!

    说起来庞统谋划针对徐州的主动攻击之势乃是一种借势而为,他所借就是朝廷大义之势以及燕地强大的基础,此亦是刘毅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智深如孔明也法做到这一点,他也要借势来对抗凤雏此计给扬州带来的压力,抛开敌对的立场不言,诸葛亮对庞统这一手先发制人还是很欣赏的,而在两面开战汉中战局难测的情况下燕王刘毅依旧能让士元一展所长便足见其信重之心绝不在主公待己之下,昔ri同为鹿门学子,知己好友,如今不能齐心合力可对战沙场亦是男儿乐事,便以此战作为他们的第一回合。

    长沙乃是荆南四郡之中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当年孙策之父江东猛虎孙坚孙文台便在此处担任太守之责,也正是以此之身加入了诸侯讨董的行列之中,与天下英豪齐会共襄义举!孙策自然便以此处作为他的治所所在,此番从交州回军他与周瑜鲁肃等人皆在长沙城中!三人每ri所关注之处还在刘毅曹cao的这场中原大战,从眼下形势而言处于上风的疑便是燕王,倘若说汉中之战此时还是胜负难料的话,燕军在兖州



第九百六十三章 紫髯碧眼
    更新时间:2013-11-20

    这吕蒙吕子明从军的经历倒是和颍川徐元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徐庶乃是为友杀人,吕蒙则是不堪受辱,后托熟人出而自首又投到孙策麾下,伯符见其有能,便以之为军中别部司马,后随孙策周瑜南征北战亦是屡建战功,其人作战勇猛且颇有军略渐渐的便是更受主公器重。只是子明一心为将与军中之事及其认真却是不通墨,因此才有了一场孙策劝学的故事,比之另一个时空之中更提早数年。

    说起此事却又与刘毅有关,当年孙策父子被朗生所救得以在西凉铁骑之下逃的性命,小霸王对于朗生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一面是救命恩人,一面争夺天下却不得不与之为敌。当然孰轻孰重孙策心中自然分的清楚,但他一直对燕王有着一份仰慕之情亦是事实,便是身为一方之主他的很多言行也在像朗生学习。燕军整军之时刘毅对众将的要求之中便有博览群书一事,孙策闻之便觉极为有力,亦在军中加以效法,此时看来也在吕蒙的身上得到了回报,又一个大将之才!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公瑾之言果然精妙,观子明此番所言胸有大局,所思缜密,果然不负策之所望,善、善!”孙策亦是爽朗的笑道,他身就是武者,与吕蒙这般的将领向来就极为亲善,如今见其长进与自己所言不无联系,日后又可再添一得力臂助岂能不喜坦率的说便是孙策自己也并没有似吕蒙这般想的那么深入。

    “主公与周都督谬赞了,蒙不过浅见而已,且无主公当日教诲怕亦不能有此所见,其时之言确是金石珠玉……”被孙策周瑜这么一唱一和的夸赞下来,倒将吕子明闹了个大红脸,幸好他面色黝黑,却也并不明显,当下急忙谦逊道,刚说到一半便有一人自中门而进,看清来人为谁之后吕蒙立刻打住话头,微一躬身重又退在一旁肃立。

    入门之人身材高大,行动之间颇有龙行虎步之姿,虽不过弱冠之龄却给人成熟稳重之感,其膀阔身健,面如冠玉,尤其一双眼睛与众不同,隐隐有湛蓝之光,晗下微须亦带淡紫,此等样貌在其幼时便有异人言道乃是大富大贵之象!能有这般长相此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正是孙坚次子孙策亲弟在另一个时空之中能与曹操刘备这汉末双雄鼎足而三的一代雄主孙权孙仲谋了,后还号称东吴大帝位尊九五!

    “仲谋不在寨中观水军操练来此却为何故”孙策等四人在堂中议事四周的警戒自然很是严格,不过孙权所来并无人会加以阻挡,主公是有言在先的,此时伯符出言问之语气之中便透着一份亲热,两兄弟之间的感情极为融洽,且孙仲谋亦是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干!

    孙策年长孙权八岁,对这个弟弟一项照顾有加,但身为长兄他的照顾可不是溺爱,对其学习武之道是督导极严的,而孙权与此也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学习起来往往都是举一反三进展神速,令得兄长常常自叹不如。待到其十五岁之上孙策便让二弟为一县之主一来对之加以磨砺二来也更想看清孙权的领!显然仲谋没有让兄长失望,以十五之龄便将百里之县打理的井井有条政通人和!后孙策与刘备争夺扬州失利,退来荆南之后便开始教授孙权军中之道,希其有所建树。

    在二弟身上孙策是寄予厚望的,常言:古人云三十而立,如今吾第仲谋十五而立,稍加历练便可为吾之左膀右臂!与地方之上孙权如鱼得水挥洒自如,到了军中亦是一展所长,不光各种实务学习进境神速与一干将领也是相处和睦,并没有任何主公之弟的架子,待人和善有礼敬重有加,很快便赢得了几乎所有军中战将的一致称赞,诸葛瑾、鲁肃等一干臣对其更是看重,论及声望怕仅在乃兄与周郎之下。

    “大哥,弟与军中操练之时忽闻士卒来报言及扬州有使者前来,来人自称扬州刺史刘玄德帐下治中诸葛孔明!弟在兄长与公瑾兄长口中曾多次闻听此人之名,称为当世俊才,往之一观其人风采果然非凡,亮言他此来要求见兄长商议军机大事,弟不敢怠慢故特来通传。”孙权闻言答道,听其出言语音清越,沉浑有力,更有从容不迫之感。

    “诸葛亮如今刘毅兵出徐南,并斥责刘备私迁徐州民众之举,似有对其兴兵问罪之意,此人乃刘玄德之股肱之臣,不在庐江为其主出谋划策却来长沙有何用意”孙策闻言面上稍有讶色,之后出言却是在对周瑜发问了,对于自己的这



第九百六十四章 出使长沙
    更新时间:2013-11-21

    另一个时空之中刘备在新野被曹操击败而兵退夏口,曹丞相龙行虎步与荆襄之间大军云集气势鼎盛,大有扫清一统寰宇之势!其时鲁子敬渡江北来已然有联刘抗曹之意,不得不说那一场传唱千古的赤壁之战固然有着周公瑾的雅量高致,雄姿英发,可在之间却是鲁子敬为两军联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他“车不过一乘,从不过数人”之言打动了孙权因而坚定抗敌之心!诸葛亮便是在此时随之前往江东之地,用其辩才无碍使得孙刘联盟最终得以成立挽弱为强!

    在罗大大的三国演义之中这一段被描写的花团锦簇精彩纷呈,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孔明的形象立刻无比高大起来,江东群臣似乎都成了他的陪衬。诸葛亮的才华毋庸置疑,可如此描述便是小说家的艺术夸张了,舌战群儒或许真有其事可激将周公瑾却是虚构,在江东诸臣之中他与鲁肃二人的抗敌之心是最为坚定的。鲁子敬是站在大局的角度劝说孙权,周瑜就具体到了兵家之事中,一番详尽的分析让孙仲谋对眼前一战信心倍增,亲抚瑜之背而言:此乃天以卿赠孤也。

    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乃是一部三国之中最大的所在,罗大大下笔有神将一干将领刻画的入木三分,观之令人废寝忘食。孙刘曹三家在此战之中各出奇谋针锋相对,并又穿插诸葛周瑜二人的斗志,两家合作之中亦有争斗,情节的安排可谓独具匠心,使得紧张的气氛始终贯穿全篇!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此后的很长时间之内孙刘联盟抗曹都是时代的主题,在此中鲁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周郎的真实想法无人可知,但从其行动而言至少算是个强硬派,不过在大战之时说他会对诸葛亮动手就有失偏颇了。两家联合双方的诚意是非常重要的,身为一军之帅的周公瑾又怎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甘宁飞虎军战力强悍,燕地更有战船之利,前番江心洲之战我等便有切肤之痛,差之令策损失公奕这般的良将,刘郎生苦心积虑两年之间养精蓄锐,甘兴霸在徐州对水军消息封锁的极为严密,但以燕地那器具所之能,此番大军前来想必又有革新之处,扬州水军倘若不敌长江水道一旦为其所控再想夺回便是极难,此事策倒是不能坐视,仲谋……”乱世之中敌友的变化是极为迅捷的,之前的仇敌立刻展开合作并不是稀奇之事,关键还在利益二字之上,孙策身为一方之主对全局的把握自然十分敏锐,此时已经将对刘备的不满暂放一旁了。

    “兄长且慢,我兄所言固是,可要与燕军飞虎军交手却还需细加筹谋,兹事体大,先观诸葛孔明之意再定我军方略不迟,待瑜与子敬先行与之相见,明了其意之后我兄见之方才为周全之法。”见孙策对孙权出言,周瑜一旁言道,自己这个大哥在战阵之上乃是不可不得的帅才,有着令一众战将效死的魅力,可其临大局虽能决断却仍旧稍稍欠缺了一些沉稳耐性,这可能与他的性格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这番见识的确是真知灼见,但要具体行之时就有着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了。

    “主公,公瑾之言善也,刘郎生带甲百万,臣谋将勇,又有朝廷大义名分在身,与此人争锋定要谨慎行之,刘玄德能让诸葛亮此时到长沙,徐州建业之处想必局势已然颇为紧迫,如此便算主公要照应全局可仅以此事论却是急在庐江而非在我长沙!”显然鲁肃对周瑜的意见也持支持的态度,说到底双方合作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利益得失之上的,眼下的形势与另一个时空之中赤壁之战前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因势利导为己方谋求最大的利益正是他们身为谋臣应为主公所谋之事。

    “恩,公瑾子敬都如此说,那便照此而行,就与孔明言及策出城行猎去了,明日或后日方能回返!”对二人之言孙策是从善如流,其实他自己亦是知道自身的这个缺点,可在战场之上他能做到冷静沉稳往往在如此事上就未必能够了,因此听取下属的意见亦是良方。想来这孔明一到自己便即与之相见的确也颇份,此法正为稳妥。

    “呵呵,自讨伐交州日起,兄长之猎弓已然蒙尘颇久,今日既然有此雅兴不妨便往之一行,来人,先传诸葛子瑜去与其弟相见,子敬,待到晚间你我再会一会这位卧龙先生!”孙策的行猎之言只不过是一个托词,可周瑜微笑出言却要其照常行之,对于天下大局应该时刻关注,可那根弦绷得太紧也不是什么好事,所谓武之道一张一弛,若按燕王刘毅之言,会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大战中亦是如是。

    “善,闻听城外南山有猛虎出没,待策前往射之,亦可为子敬作上大氅一件!”孙策周瑜二人多年兄弟,一统征战沙场同生共死,之间自然极有默契,义弟之言伯符当是闻弦歌而知雅意,没有丝毫犹豫的便点头称是!在此时猛将都喜射杀猛虎来证明自己的勇武,小霸王亦不会例外,恐怕天下虎将之中唯一例外的便是风云第一将刘毅了。

    这当也是孙策再刘毅面前很有心理优势的一处,记得当年讨董之时他就很是奇怪为何从未见过这当世虎将张弓搭箭!一般而言武艺高强的战将都会是弓马娴熟,虽说不是各个都有黄忠太史慈那般的水准但几乎也都是一流,当年刘毅为献帝组织秋猎之会时燕军众将便有过一场极为精彩的斗箭演出,最后太史慈技高一筹得到了天子御赐的“神射”玉牌!后来孙策才知道了真正的原因,刘郎生武艺惊人将略不凡唯独这弓箭之术与其他绝不成比例,凭借他的勇武便如典韦一般生杀猛虎也并不令人意外,可要其将之射杀便是强人所难了。

     



第九百六十五章 合则力众
    更新时间:2013-11-21

    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描述诸葛亮“身长八尺、器宇轩昂,观之有神仙之姿”,其刻画可谓入木三分,端坐与长沙府内堂之中的孔明峨冠博带,英伟不凡,与之相对便觉一股俊逸轻灵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由自主的便心生好感,确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且此时二十二岁的他可不是当日那个初出茅庐的书生,与荆州之处精彩绝伦的设计步步进取天衣无缝,在扬州建武力,招贤才,平山越,定民生,这一切都让他在这乱世之中声名鹊起,便是比之周瑜鲁肃二人亦不遑多让。
1...229230231232233...3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