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攻击汉中从军事角度上而言不失为一招奇兵,为此曹操甚至不惜士卒连续作战的疲劳而连续作战,他希望能用兵家的变换莫测取得对燕军战场上的胜利来弥补双方之间综合实力的差距。但从那一刻开始其实曹操心中已然失去了与刘毅相持下去的信心,他知道双方各自发展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超越燕地的成就的,这种优劣对比几乎无法改变,但兵家之事的强弱就并非这番明显了,更是他最大的机会所在。
燕军开始反击是必然的,对此曹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刘毅在养精蓄锐两年之后所发动的反击其力度还是超过了曹操的估计,仅仅是两年时间在正面战场上的对战中燕军对曹军已然有着不小的优势了,无论这种优势是因为体质还是器械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甚至以往百试不爽的坚城固守战术也不能阻挡燕军的脚步,乐平、鲁国等雄城皆未撑过一月时间,而最令他倍受打击的无疑是汉中的失败。
曹操刘毅皆是汉末风头最盛的兵法大家,这两个人之间的较量比的就是谁的准备更为全面,谁的细节处理的最好,此处曹军所为不可说不精细但比之敌军却还是差了一筹,魏延走子午谷奇袭米仓山在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抗命之举
刘毅御驾亲征将声势造的极大,其目的就在给身在荆襄的曹军与孙策军造成巨大的压力,就如今的小霸王而言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他是亲眼见识过刘毅的强势与能力的人,更知道有他前来会给汉军提升多少的士气!说汉军有刘毅在无刘毅在是两支军队可能有些过分,但战力士气的提升是无人敢于加以质疑的。【最新章节阅读】 曹操对此绝不否认但在战场上他的信心也不会因此而动摇,就要刘毅即将前来荆襄他也不会仅仅为此而提前发动反击,对峙的战局中比的就是谁更具备耐心。
但现在他的坚忍却被葭萌关失守的消息所打破了,两地的战局便像是一个天平在左右着战场的形势,其中一侧被打开局面就会向着一方倾斜。此时除了荀彧镇守剑阁的三万士卒及曹洪败退回此的两万余人之外蜀中的曹军已然不过五万之数且其中还有不少是新招募的士卒,用之于守成倒还勉强合用可要用之反击却是差强人意了,经过兖州与葭萌关之战后天下还有何人敢面对汉军的攻势一味采取防守
假若有后悔药吃的话曹操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也会暗中解决刘璋而不是将之送来南郡安置,此人被汉军救出之后便会成为对付蜀中的杀手锏!尤其是在他强行征募士卒之后,可以想象倘若剑阁再度失守蜀地的那些城池怕是要被刘璋一呼百应,因情造势的功夫刘毅向来一流!剑阁是天险不假,荀彧亦是曹操最为信任的谋臣,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士气和力量对比再加葭萌关的前车之鉴他很难再对这座雄关报以充足的信心,可身在荆襄此时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以往无论战场形势如何严峻如何窘迫曹操都能想出应对的方法,但今日那种绝望的情绪升起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茫然,荆襄之处只剩下了江陵与襄阳两郡,此时反击能有多大成算葭萌关陷落之事是定会被刘毅抓住加以宣扬的,这个机会她绝对不会放过,说不得本来就显得有些犹疑的孙策在闻讯之后又会踌躇不决,曹孙两军是否能达成战术配合上的一致此时在这个问题上的问号也是越来越大了。
襄阳城州府之中曹操的那间厢房灯火一夜未熄,竟是一人在其中苦思了一夜,便连程昱司马懿等谋臣都未召见,眼下的危局并不是一两条妙计就可以挽回的。到得次日一干下属前来拜见主公之时却震惊的发现原本曹操一头黑发已然斑白,尤其是两鬓犹如染雪看上去苍老了许多,当年伍子胥一夜白头今日这个景象又在曹操身上重演了。
伍子胥白头是因为过不得关,但无疑他还有着退路,此时的曹操面临的形势比之从前更险恶十分,这场荆襄之战更成了确确实实的决战,一旦曹军输掉这场战役他们也就输掉了整个天下!就算荀彧曹洪等人可以在张虎大军面前力保剑阁不失去可丧失了所有精锐的曹操在刘毅不间断的攻势之前还能支撑多久谁也不敢对此给出答案。
曹操、程昱、司马懿、荀攸、于禁、曹仁,即便到了此时曹营之中仍然称得上群英荟萃,可集合众人之智商议半晌在葭萌关丢失的形势下他们也找不出可以立刻解脱危局的方法。汉军肯定是先于曹军得到了蜀中战况的信息,太史慈的北平军和徐晃的龙骧军停止了对江陵襄阳的一味猛攻该为监视待机,很显然赵云郭嘉贾诩等人是在等着蜀中方面先行打开缺口而将荆襄的攻势改为守势,除了永安官道之处依旧在进行着激烈的厮杀之外荆州江北最后的两郡反而陷入安静之中。
暂缓攻势仅就荆襄战场而言对汉军是不利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他们会放弃很多之前付出极大代价所取得的优势,假使没有蜀中的战情变化曹军一定会乐见其成,说不得多疑的曹操还要仔细考量赵云等人是否在运筹着什么阴谋,这怕是算得上一个颇为低级的失误了!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看似低级失误的一手放在天下大局之中考量的话却变成了一招妙手,将会彻底瓦解曹军予以反击的可能!
牵一发而动全身,汉军在战略的使用上显得十分的灵活,曹操等众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乃是眼下汉军的最佳方略,他们不会再有援军可麴义的烈火军和刘毅亲领的人马却还在不断加强这汉军在荆襄的力量!更为让他们担忧的是赵云等人既然敢于如此就是对汉中张虎方面的攻势有着十足的信心,自己的同袍一定可以再下剑阁雄关!
&nbs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一脉相承
(感谢熊兄的礼物与月票,将军威武。<冰火#中文 )
永安官道,一天的激战过后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攻击,四五日连续不断的厮杀是人就会累,身经百战的双方精锐也是人,自然不可避免的需要休息,但谁也不敢放松对对方的警惕,于是在战场上出现了极为有趣的一幕,两军分别有数队士卒互相对峙防止敌军夜间突袭,这些天来的战斗可是不分日夜的,而今夜双方都在保持着默契。
在负责警戒的士卒身后不远就是辽东军简易的营帐,身在夹击之中高顺忙的甚至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安排营地,李典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两者比较还是能看出汉军装备的优势。此时已是十一月十分,荆襄之处的天气虽不比汉中的异常但也是极为寒冷,又是在夜晚的旷野之中,可想而知经过一天激烈厮杀的士卒处境如何浑身的大汗被冷风一吹便是一阵哆嗦,这样的情形及其容易感染风寒。
两军的营地之中都点起了星星点点的篝火,曹军士卒们聚集在一块相互取暖,单薄的营帐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多少的保障,这一刻在两军营地之中最受欢迎的便是姜汤。很多的汉军士卒躺在地上已然发出了酣睡之声,几乎人人身上都裹着一件外皮内毛的大衣,这是他们冬季下发的必备装备之一,战时脱下休息时可以用来御寒,便在空旷之处也可半垫半盖就此入眠,保暖效果也很是优秀。
汉军的这种制式装备被士卒们称为“四尺半”,外间的皮革乃是牛皮内里为羊毛,且还是经过幽州赵家的精心缝制质量绝对过硬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多的负担,这些原本都是刘家之手,内中蔡琰风若曦等都贡献了不少的力量,后刘毅登基将刘家的很多产业交给了赵海,涿郡赵家一跃变成为了汉军衣物甲胄的最大供应商。当然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赵家的作坊都走在时代的尖端,刘毅亦会保证它的利润。
以朗生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些衣物每一件都价值不菲,虽然是量产化作业却丝毫未能影响它的品质与美观,普通士卒穿戴起来也显得美观实用。畜牧业与养殖业的发达为那些作坊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以军营为中心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本来赵海经营这些给汉军根本不想获得利润,在他看来自己的一切都是大哥所赐,可刘毅却言在商言商,朝廷参与商业运作之时也是他的客户不必给予太多的优待,对此之言赵海叹为观止,但只要是刘毅所言他必定全力以赴。
小小的一件“四尺半”此时在两军混战之时却形成了很大的优势,相对曹军汉军士卒在寒冷的天气之中便能得到更大的保障,对他们的战力而言亦是一种促进。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安然入眠恐怕也就这些百战雄师们可以做到了,当年将军就说过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好,要吃得下睡的香,更要一遇到情形就能醒的过来投入战斗,在幽州的训练之中绝不乏数万人同时在旷野入睡的场面,“练为战,不为看。”刘毅的这句名言早就被汉军一干战将奉为经典!
疲劳的士卒们在同袍的戒备之下可以安心入睡,可身为主将的高顺却是不能了,这几日敬方最多就是原地冲会儿冷,完整的睡眠时间根本没有,此时他的眼窝也不免深陷下去,双眼布满血丝!孤军深入遭遇敌军夹击,他的神经每时每刻都要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需要他不断调整战略战术来应对敌军的攻击,将战事稍稍交代他便从辽东军的营地来到了白虎营之处,说是两地此时相隔也就一里来路罢了。
“二公子,日间交手我看那许虎痴要不是退得快再有十合肯定要败,打死这只老虎曹军不溃才怪!”在白虎营的营地中,刘信正在一群身负轻伤的士卒之中与他们一道用餐,还不时为军中的医者担当下手,这些医者的辛劳程度亦可说绝不在此战的主将高顺之下,敬方主要是操心费神,他们却是忙的几乎停不下手脚,守护神之称名副其实,此时一个正在缝合臂上伤口的士卒与刘信笑言道,根本不惧疼痛。
除了亲卫营之外老四营中的白虎营长年守卫边疆,刘信与裴元绍之间很是熟悉,后者只有两个女儿对二公子可说爱护之极,白虎营中的士卒刘信也并不陌生!本来刘毅登基称帝之后刘信贵为鲁王那些士卒们多多少少要去在意上下之分,不过这种差别随着刘信的平易近人很快就被打破了,在他们眼中现在的鲁王就是当年刘毅的翻版!将军每逢战后第一个去处必是伤兵营,刘信在激战之后也不例外!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先发制人
开元皇帝诸子之中现今成年的只有太子刘桓与鲁王刘信,其余似刘仁刘礼尚还年幼,单从天赋而论后世的刘毅也可以算得上上选,否则也不能赤手空拳打出亿万家产,而今世与其结亲的女子们亦无不是才貌双全之辈,这遗传基因无疑是极好的。不管刘毅如何去确立维护刘桓的地位,可在众人心中还是免不了将兄弟二人做上一番比较。太子成熟稳重颇有其舅张子才全才之态,而鲁王则是不折不扣的武学及兵家天才,只从性格待人接物而言后者往往能够赢得更多人的认同。
对此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天子刘毅,在他心中刘桓与后世的自己十分相像,具有上位掌权者所需的很多素质,而鲁王刘信则更像刚刚穿越前来的他,从不缺乏激情与冒险精神以及让手下效死的人格魅力。二者的优点几乎不相上下但显然以刘桓的性格比之刘信更为适合担当一国之主的重任,后者当可为纵横沙场的不世统帅,这兄弟二人只要能齐心合力将会最好的延续刘毅的理想,也是他的希望所在。
永安官道的汉军营帐之中高顺、刘信、裴元绍、樊稠等战将还在为即将延续的恶战做着精心的准备,眼下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并不简单,其一就是士卒连续作战的疲劳,日以继夜的奋战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便是这些身经百战的精锐亦会因疲惫而难以发挥出十成战力,必须要有一个安排周全的轮换制度,谁也不敢肯定这场仗还要延续多久,但却可以确定今后的战斗将会比之前还要更为激烈艰苦。
当然疲劳对双方而言是同样的,汉军诸将无不对自己麾下士卒的坚韧与士气有着充足的信心,尤其是在葭萌关大捷之后!更让众人头疼还有物资补给方面及曹军接下来的动向。高顺领军前来行军的速度很是快捷,否则也不可能与李典齐头并至,但快速的行军并非没有代价,那便是无法携带太多的物资,即使以汉军超越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他们的粮草也就只能维持五日之用了,而在樊稠与刘信人马的加入之后这个数字还要有所缩减,这一点也是此行最大的险情之一。
身为一军主将不但心中要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全面的考量更要去分析对方将领的心思,这个过程存在于所有大战之中,它的基础除了大将本身的素质之外更取决于他们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就此而言刘信的前来是极为及时的,他给高顺带来了整体战局的消息,基于此敬方当然有着自己的分析,在他看来曹军有极大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对付他深入的孤军,毕竟此处可能是整个战场上曹军唯一有利的地方了。
汉军张虎之处在拿下葭萌关后会有如何的动作来对蜀中构成威胁对此汉中诸将在商讨之后已经有了结论,张合率领虎卫军士卒偷渡阴平将会是一把插入曹军心脏的尖刀!当敌军雄关在手的时候此法可能还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但形势一旦改变其效用便更为凸显出来!张合的行军此时的高顺肯定难以知晓,不过偷渡阴平之策当年提出之时是经过汉军集体的群策群力的,善攻的高顺也曾参与其间,对蜀中战况加以分析他当能略知一二同袍的动作,偷渡之举当势在必行!
如此一来荆襄蜀地的战局攻守却是发生了转变,突破口向着西侧倾斜已是必然,高顺可以预预料假使蜀中战局能够迅速突破的话只要荆襄一处的汉军能够缠住曹军就是眼下的上上之策!对整体战局也会更为有利,不过这也意味着在永安官道这个局部自己将承受更为巨大的压力,并不排除全军尽墨的可能,这些想法敬方对樊稠裴元绍刘信都没有隐瞒,此时此刻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他的决心已下,哪怕是全军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让曹军打开陆路的通道,主将的决心一下,樊稠裴元绍包括刘信在内都坚决的给予了支持,剩下的就是实战了。
他们的第一步就是对手头仅存的军粮进行严格管制,这里的情况常山王及两位军师定能知晓,亦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提供后援,但站在军事角度上高顺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他要竭尽所能的将自己坚持的时间更加延长,从而给予荆襄乃至整体战局最大的支持!死战不退是一种决心的表现,但这绝不代表汉军会一力硬拼,相反他们的战术组合还要更为多变实用,只有如此才能为自己赢得更长的时间。
高顺与众将的判断没有失误,第二天天刚放亮曹军在夏侯渊许褚等将的统领之下对汉军发动了更为猛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后发制人
自黄巾起义到如今将近二十年时间,刘毅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将商人的地位提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改变大汉王朝对外的态度,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着人们的思想,也必然会在今后的历史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就军事而言他亦有着更多的创造,轰天炮的革新,步炮协同战术的推广,各种新式器械的发明,不过在朗生自己心中最为重要的还是飞虎军,它将是今后大汉迈向世界的重要依托。
在刘毅之前可能唯一对大海做出尝试的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但徐福的船队却因大风而不知所踪,虽说这并不能抹杀嬴政的功绩可今世成功到达倭岛促进人流的驱动使得刘毅在这方面定要超过秦皇。与大汉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同,朗生的眼光绝不会仅仅局限在内陆,海路终究会是他将来的发展方向,如今交州之变不过是牛刀小试。
而在此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除了刘毅本人之外就不得不提甘宁甘兴霸,如今想来二十几年前二人在市集之中的相会似乎就是宿命的安排,上天给了朗生一个水战的王者,而刘毅用自己的影响使得这个王者的眼光气度均超越了这个时代。在兴霸的率领之下飞虎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精于海上行船的人才,其中声名最盛者莫过于抵达倭岛的张荣,此次在交州行孤狼战法的熊山厉兄弟亦是其中翘楚之辈。
这几人都是当年甘宁江海庄之中的伴当,老大熊山大善于观测水流动向,老二熊山亚则长于行舟,老幺熊山厉更是兼得两位兄长之长,不但精于水战更在幽州书院之中受过陆战指挥的熏陶。此次交州之战他带领麾下数千士卒在面对荆南大将朱桓手下的万余人马之时打的是有声有色,将敌进我退等刘毅总结出的游击战精要发挥了十足。
谈判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实力的差别和手中拥有的筹码,在刘云与孙策初步接触并不顺利之后刘毅就有了对之给予打击的想法,恰逢荆襄之战小霸王将全军精锐集中在此意图联合曹操与汉军一战,那空虚的交州正可为汉军所用,身为兵法大家,在战略允许的情况下刘毅是绝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打击敌人的机会的,借着孙策周瑜全神贯注与荆襄战局的同时在交州打开局面更是对付孙伯符的最佳战术!也许他的实施比之刘毅预料之中要提前了不少,可以眼下形势正是汉军所需。
熊氏兄弟奉天子之命在交州发动突袭可说是打中了孙策的软肋,荆南军在此虽说不无防备可以他们的思维这个防备绝对称不上周全,当然将之归咎于孙策周瑜鲁肃等人谋划不够细致显然是责之过苛了,绕行万里海岸线登陆大批军队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很难会有人料及,这已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范围,除却刘毅又有谁能在此时做到这一点
交州之处有朱桓率领的荆南士卒一万五千,熊氏兄弟手中的兵马不过五千之数,且其中正规军的人数更不会超过两千,单从数字上而言后者无疑处在下风,毕竟此次突然发动与刘毅之前交给他们的任务有了很大的变动。不过考虑到汉军强悍的战力以及交州宽广的纵深这个优势却很难被运用在实战之中,熊山厉在兵力不占优势之前是绝不会与朱桓正面交手的,孤狼战术的精髓就在一口一口咬下对方的血肉,当其遍体鳞伤之时才会给予致命一击!交州方定不久人心不稳,荆南军需要防守的重点亦不少,这些都让他们难以集中兵力与汉军交手,也为孤狼战术的行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是汉军优势所在。
游击骚扰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会成为交州之战的主题,可能熊山厉能够取得的实际战果与歼敌数字都不会很大,但将战火烧到对方腹地,能够在心理上给敌军带来的压力却是非同小可!既然汉军可以运送几千人到交州,就不能排除再来万人的可能,这将使得孙策在荆襄调兵遣将之时不可避免的受到干扰,对刘毅而言就达到了目的。
曹操看重永安官道之战不惜冒着削弱襄阳防守的风险派出于禁的青州营一部再度加强此处的攻势,英雄所见略同,刘毅的眼光也看在了这里,为了整体战局的需要他不会在意一支部队的得失,哪怕那是上万条士卒的性命!听上去这似乎颇为残忍却是兵家必备之道更是身为统帅和帝王必须具有的素质!可以眼下的形势还不到舍弃士卒来换取整体利益的地步,只要指挥得当,相信荆襄之处便是全胜之局。
待得大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