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狼行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寿春城下军营之中,赵云与黄忠一番大战历经百合,数度攻守转变之后亦是难分轩轾,二人全力争胜,酣畅淋漓之后都是赞许对方了得,若是真要见输赢只能在战场之上,这切磋之间以他们的功底耐力的确难以分出胜负,如今惺惺相惜正是最好的结局。

    “哈哈哈哈,痛快、痛快,我于荆襄纵横十数载,今日方得一展平生所学,却还是难耐三将军分毫,将军神枪黄某佩服之至。”大笑声中黄忠率先出言,语气豪爽真诚,叫人大生好感,这也是赵云平素带人便是谦虚抑己,毫不张狂,换了旁人黄忠未必便有此说。

    “黄将军谬赞了,将军刀法尽得自然之道,圆转如意为云生平仅见,自问不能胜将军之刀,难怪大哥当日便曾有言,南阳黄汉升勇冠荆襄,乃豪杰之士,不输古之英杰。”赵云亦是朗声言道,言语中毫不掩饰对这员虎将的赞赏,当然接好荆州也是大哥的交代。

    “哦,想不到刘将军也知我名真乃黄某之幸也,他日若是有暇,必定请将军指教一二,方才不负武人之志。”黄忠闻言显然极为欣喜,刘毅现在在天下武人的心目中已经隐为第一战将,加上位高权重,坐拥三州之地,带甲数十万,如此声威他的夸赞怎不让黄忠受用

    “云此次前来,大哥数次提到将军之名,让云有暇与将军多多结交,兄长驰骋沙场,最喜便是猛将豪杰,云可不敢妄言。”

    “哈哈哈哈,好了好了,二位也不用太过客气了,这一点老张也和刘将军一般无二,最敬的便是武艺高强光明磊落的英雄豪杰,三将军自不必说,汉升兄刀法精湛,老张也是极为佩服,本想请教一二,只是今日你耗了力气,待休息一日却也不迟,来来来,老张这有上好的美酒,可共谋一醉,二哥。。”见二人还要言语,这边张飞已经走了上来大声言道,言语虽是直白却自有一股豪气,看得一旁刘备连连微笑点头,此时这黄忠在他眼中可是比寿春城更具吸引力。

    “翼德你那儿什么都缺,唯独不会缺酒,汉升兄你可要当心,翼德兄武艺惊人不提,这份酒量更是盖世无双,除了我那二哥甘兴霸外全无敌手。”这句话赵云绝对是言出由衷,当年刘毅甘宁二人攀上绝壁一日而下汜水关,联军以兴霸为首功,推为上座,那酒可是喝得没边,可甘宁来者不拒实是千杯不醉,后张飞上前讨战,这一番拼酒更是天昏地暗,观者无不惊心,后刘毅曹操联手赠二人酒神酒豪之名,满座皆服,赵云的酒量虽也不差,却哪能与张飞相较,看黄忠的形状恐怕亦是豪饮之人,当下微笑出言,引来一片笑声。

    “呵呵,多谢三将军夸奖,可惜二将军此番未能来此,张某却是少了个好对手啊。”张飞闻言却是不住感叹,甘宁确是难逢的酒友。

    “哦,想不到张将军亦好此道,说不得黄某今日定要讨教一二。”这些虎将哪有不善饮的,黄忠也是海量之人,又见张飞话语间意态豪雄,不愧豪杰之姿,心中更有结交之意,语气中便见亲热。

    “好好好,各位请。”张飞一听更是心中欢喜,当下手持黄忠臂膀便往营中而去,这一幕看在赵云眼中却是心中一动,此人虽是长相粗豪却绝非粗心之人,此举虽说出自天性亦未尝没有结好荆襄之意,再观刘备神情更是心中了然,当下也不多言,快步随二人前去。

     




第三百二十九章 治军之才
    更新时间:2013-02-27

    徐庶在幽州书院应刘毅所请之后第一次出使冀州便表现出了非常的能力,虽说几位军师都认为孔融对于袁绍来说留之无益却又不能杀之。可袁本初毕竟是汉末豪雄,手下智谋之士甚多,想从他手中将人带出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本来此事应是贾诩或是郭嘉前往,徐元直却是恰逢其会,其中一番精彩舌辩备叙厉害之处,终将孔融安然无恙的自冀州救出,此外其护卫武安国也随同其一道前往幽州。

    孔北海虽非立业之主,可在汉末士子之中他的影响力之大犹在刘虞与蔡邕之上,献帝见他前来很是欢喜,当即命为御史大夫,刘毅也亲自设宴加以款待。这番死里逃生,孔融也算看透世情,加上幽州书院名声在外便向刘毅请求加入书院,对此朗生及刘虞蔡邕等人自是欢迎,有了这个名士的加入幽州书院更成了天下士子向往的所在。

    此次顺利完成出使任务的徐庶也向这个新主公初步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正逢袁术称帝,赵云代表朝廷前往征讨,因此刘毅便也安排徐庶与赵云一同前往豫州,一来辅助赵云应对各路诸侯,而来也方便他回荆州拜见恩师及将老母请来北平供养。

    一路上赵云与徐庶多有交流,二人在性格上很是相近,加上刘毅一再叮嘱子龙要以礼相敬,相处下来极为相投,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徐庶便在刘六和一干白马营军士的护卫之下奔赴荆州。徐母闻儿子已经被朝廷正式任命且又得到当朝骠骑将军刘毅的信任心中大喜,对儿子请他去北平的要求满口答应,并一再叮嘱定要忠君爱国,此番徐庶探母刘毅赏赐极多,徐母在荆州很受司马徽等人的照顾,便让儿子备上重礼要好生谢过恩师的授业之恩与待己之德。

    这本就是元直心中的心思,第二日便去拜访师傅,汉末消息传递的途径并不迅捷,司马徽等人也是此时方才得知徐庶已经投入刘毅麾下,当日为友杀人一事也得到了解决,皆为他感到欣慰。徐庶也将他与刘毅详谈以及幽州书院出使冀州等事详尽的禀告了师尊与一干师兄弟,尤其说道刘毅那番如狼似虎直言更是引得在座一片莞尔。

    通过徐庶的言语,司马徽等人对于刘毅治下的军政民生及其本人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其大力发展幽州书院的举动更为赞赏,尤其是刘毅借助后世所学引入的一些教学机制与诸门学科引起了他们很大的兴趣,让徐庶定要描述详尽,这等名士聚集的治学场所,又在天子脚下,也让一种学子心中有了一些向往之意,庞统便提出要随师兄往北地一行,以观究竟,顺便一见那位声名远播的大汉名将。

    对此徐庶是极为欢迎,虽与刘毅接触时间不是太长,可幽州精简有效的行政效率和主公唯才是举,敬才爱才的行为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个师弟才华横溢犹在自己之上,想来以主公的识人之名必定欢喜。而司马徽等人斟酌再三,庞统现在缺的已经不是学识,而是经验与见识,加之他们对幽州书院颇为好奇,因此此次方能得行,临行前庞山民与侄子夙夜详谈,至于谈论的内容徐庶就不便相问了。

    寿春之战虽已大半定局但毕竟是刀兵所在,徐庶不敢大意,请天耳诸人将其母护送回京,自己则带着庞统先来见过赵云,他探亲之事已了,还当相助三将军将袁术之事处理妥当,庞统便与他一同前往寿春。可说赵云的举止风度还是给他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初步印象,看着



第三百三十章 生路何处
    更新时间:2013-03-01

    穿越到今世这个乱世,刘毅已经弥补了前世的很多遗憾,亲情的温暖,红颜知己的陪伴,而当年在山林之中他除了收获一具天赋异禀的狼王身躯以外,最大的所得便是猎鹰飞羽!这还是当年他攀上绝壁之后救下的遗孤,也许是因为狼王身体的缘故,那只小鹰一开始便和他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虽然他们互相之间听不懂对方的言语,可却似乎可以理解互相之间的意思,为了自己当世的目标,刘毅还曾下了一番功夫去刻意的培养飞羽,后来黄巾乱起,刘毅起兵之后大小百战都有着它的功劳,对他而言,飞羽就是这个时代的人造卫星。

    有了它的存在,很难有敌人可以在暗中对他进行伏击,也能让他更为透彻的掌握敌方的军情与动向,尤其是后来与乌桓众人成为好友之后,他又学到了很多草原上熬鹰的秘法,飞羽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他百战百胜的背后也隐藏着猎鹰的身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日兖州之战,明明是曹操的腹地,兵势又弱于人,可他仍然敢让徐晃引军奔袭陈留,不怕曹军可能会有的合围,猎鹰飞羽便是他最大的依仗。

    飞羽的重要性对于刘毅军而言是不用言喻的,这样的利器隐藏在暗处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对此朗生自是心知肚明,因此除了他们三兄弟之外,飞羽不会和军中任何人亲近,用他传递紧急军情也只能在三人之间,其余就算跟随他及早的徐晃杨明等人也只是隐隐知道有这么一个存在罢了,暗处的杀手永远要比明处更能收到奇效。

    这些年来,刘毅不是没有尝试过去培养这种可以用于战事的猎鹰,可也许由于他接触人类社会的时间太长,熬鹰的过程又极费时日,此后再也没有成功过,这也更加显示了飞羽的与众不同,这么多年相处下来,飞羽已经成了刘家当然的一份子,如果不是赵云的飞鸽传书中提到凤雏庞统这样一个重要的大才,它是绝对不会出动的。

    接到三弟的传书之后,刘毅心中很是激动,在三国灿若星辰的谋臣之中,他最为欣赏的便是庞统与郭嘉,当然论智谋,诸葛、贾诩等人不会在他们之下,像诸葛亮、张虎、荀彧这样的谋臣适合为一国丞相,贾诩、司马懿等心机深沉无比,若是单单用于战阵之上,郭嘉、庞统这样的谋臣却更能用他们的智计为军队带来绝大的战力。

    自郭嘉投奔刘毅以来,可说为他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最让朗生叹服的便是他在战场上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冒险精神,兵者毕竟是诡道,尤其是在纷争乱世之中!而凤雏庞统在刘毅的眼中显然是能与奉孝并驾齐驱的人物,前世刘玄德二贤并得,连称汉室可兴。卧龙凤雏的确是一个完美的组合,这不光体现在他们深远的智谋上,性格上的互补亦是很大的原因,就像刘毅军中的几大军师群策群力。

    当年并州一战,鬼才毒士首次联手便迸发出了璀璨的光芒,九万对十三万,半月之内歼敌大半,这是何等震撼的功绩后两地出兵的奇正之论又有张虎戏志才等人作为郭嘉的后盾,为他查漏补缺,可谓计出万全!几个顶尖谋士的组合绝对可以大于简单的相加。

    可惜那世凤雏半道而逝,尚未完全表现出他出众的才华便飘然而去,徒使后世拥刘的一众皆呼奈何,更有甚者认为刘备之所以没有一统大汉江山就是因为庞统的早逝,此说虽然有过却不为无理。

    在乱世中,一个顶尖谋臣对于一方势力而言是无比重要的,因此刘毅对于刘备在落凤坡的失误难以原谅,一个如此重要的军师人才,换了自己哪怕输掉一场战役也要保证他的安全,怎能让其亲冒矢石的去攻城这绝对是一个笑话!关于此事的种种议论刘毅不愿去想,在他心中,人才就要各司其职,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效果。

    庞士元一步三计,深通兵机,想想他与郭嘉的组合刘毅心中就是兴奋难言,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大,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第三百三十一章 怀璧其罪
    更新时间:2013-03-01

    玉玺,自秦皇以来便是华夏帝权的不二象征,当年董卓为避诸侯联军的威胁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大汉数百年来精心修建的皇家宫殿被付之一炬,令人扼腕叹息,而这个代表着皇权的珍宝亦是不知所踪。穿越而来的刘毅自然知晓此事,当日他不顾伤势主动请缨前往仍在大火中的东都便是为了此事,可惜历史的车轮没有被他这只小蝴蝶所扭转,到底这件至宝还是落入了孙坚手中,他当夜即不告而别,也造成了诸侯联合军人心相疑,分崩离析,讨董之事半途而废。

    后孙坚跨江攻击刘表,兵败身死,其子孙策势穷而率残部投奔袁术,不久便向袁术借兵重回江东,打下一番基业。能让袁术借兵与他就是以玉玺相质押的,孙策建立势力之后在外不归,二人因此反目成仇,江东还曾向袁术讨要过此物,一番口舌之后并无结果。

    这个时代的人深信天命,“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民间谶语成了袁术称帝的依仗,当然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传国玉玺的作用。在刘毅看来,时代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玉玺的象征意义对于霸业而言无疑也有很大的作用,但这也要看你的实力,袁术虽是兵精粮足,声名广大可还没有雄视诸侯的实力,此时玉玺在手中就是怀璧其罪了。

    可纵是如此,此物在各路诸侯心中都是有着极高的地位的,对大将军袁绍而言亦是一般,袁术此时已是末路,放眼大汉除冀州外再无他的容身之处,虽与这个兄长一向有隙又曾刀兵相加可此时玉玺就是他最大也是唯一的依仗,因此突围进投奔袁绍便顺理成章了。赵云沉思片刻之后已经想清了此中缘由,亦可见他现在的见识远胜当初。

    “三将军能见此处,足见眼光深远,孙策号为小霸王自是骁勇善战,不过日前他与刘繇大战方歇已是人马劳乏,若非此次主公以天子诏书相命,他定要休养生息以求再徒扬州,此处方是其紧要所在。而袁术一旦全力突围,士卒一心求生战力势必大涨,况其手下也乃大汉精锐,若是此番征讨袁术的是刘将军一人,他此举反而不妙,就因各路诸侯互相之间并非完全同心合力,到时恐怕这孙朗未必便会全力阻截,一旦袁术残部进入青州,便是游鱼脱钩了。”徐庶此时侃侃而言将当前的局势分析的滴水不漏,一派胸有成竹的神色。

    “先生言之详尽,云受教了,若是如此被这逆贼逃出升天,岂不是云之失职有负大哥所托既如此我与伯符有旧,当往他营中相商,将袁术这条退路彻底堵死。”赵云虽也隐约想到了这里,却不如徐庶所言这般详细,心中对于二人的眼光更为佩服,他此趟来此便为讨逆,自然不能让袁术奸计得逞,故此方有这番言语。

    “将军此言,一片忠心可见,可以眼下形势,却不必如此,当今天下群雄并起,孙策此人志气非凡,又聚得一方英杰,欲谋大事,与他而言,保存实力进取扬州才是上策,在此损兵折将绝非他之本意,即或三将军与他点醒也未必便会有效,寿春城下虽是军势强大奈何令出多门,曹操行此围困之策亦是看出此点,否则纵使寿春城高沟深,又岂能与当日的汜水虎牢相提并论”徐庶继而言道。

    “若是如此,难道便让袁术有机可趁不成还望先生指教。”赵云闻言一想便觉徐庶之言有理,现今几路诸侯该得到的利益已经到手,自然不肯在这坚城之下有所折损,故此曹操围困之言一出皆是欣然应允,哪怕多耗些钱粮也不愿轻举妄动,徐庶分析孙策之言更为通透,他既然目的已达又怎会在乎袁术能否逃出生天只是明知如此让他坐视终究心中有点不甘,因此还是对徐庶出言问道。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刘将军戏
    更新时间:2013-03-03

    春夜的月色显得格外的迷人,银色月光笼罩下的北平城上灯之后仍是一副热闹的景象,大街之上依旧有着众多的人群,各种酒馆、食肆甚至于妓馆赌场都是生意兴隆,这一幕在大汉别的城市中可是难得一见的场景,在刘毅及一干能臣齐心合力之下,现在的北平不止是大汉都城,经济文化中心所在,他的夜景也是为人称道。【最新章节阅读】

    这一切取决于北平城商业的兴隆,城西城南拥有全国最大的坊市,众多商家在此处都建有重要的分号,城东的仓库亦是大汉首屈一指的货物集散中心,在官府的精心治理之下,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当然百姓生活的富足更是北平如此热闹的原因,寻常人家只有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才会有些余钱去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消遣。

    现在的幽州,商业税收已经在总收入中占到了将近三成的比重,在这个时代可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加上大汉第一学府幽州书院的存在,北平城更是天下士子向往的中心,亦是他们游学之时必去之处,按照各门守卫的统计,每日进入北平的外地人数以千计,而城区的人口也达到了十一万户近四十万人,为大汉诸州之冠!

    人口增加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城市建设的兴旺,从刘毅击败公孙瓒占据北平到逢迎天子于此作为大汉国都,直到现在北平城已经经过了三四次的扩建,使它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向四方展示天子脚下的气度与兴旺。城市建设的主体除了征招来的百姓及一部分被严格监管的囚犯之外,军队便是其中最大的主体,几乎所有幽州军的士卒们都曾参与过这座都城的建设,也是他们的骄傲所在。

    其实当日刘毅奉迎天子之时,很多老臣对于把都城放在这么一个他们心中的险地还是有意见的,可随着刘毅东征西讨,异族一一降服,这些言论的效力被降到了最低,如今北平城的兴旺更是铁一般的事实,就算上次刘毅拿下西都洛阳迁回故都的言论也只是一星半点。

    古人以东为上,皇宫便处于北平城的城东,一干文武百官包括刘毅的骠骑将军府也在此间,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难以改变的东西,并不是朗生靠着个人的威信就能做出调整的,相对与城中的其它地方,城东这区巡逻的士卒比其余的地方也要多出许多,他们衣甲鲜亮,纪律严明,一丝不苟的在夜幕下保卫着这座大汉都城。

    这里不像城中其余地方那般喧闹,巡逻士卒们整齐的步伐在安静的夜空下有着更为清晰的频率,不过每当他们路过朱雀街拐角的一处大宅时,总是会刻意的放轻这种沉重的脚步,望向那红色大门的目光中更带着一众崇敬,因为这里是将军家的宅院,在他们心中,领着他们百战百胜又给了家人安康生活的将军不啻是天神一般的人物!

    其实针对刘毅现在的身份权势而言,这处宅院并不宽大,也谈不上奢华,朗生一向觉得家这个概念还是小一点更为温馨,而且随着治下的繁华与富足,他也需要给众人建立一个榜样,充足的府库是用在各州百姓身上,用在争霸天下的大业之上,起码此时还不应该成为享乐或是炫耀的资本,这一点也是书院中那些学子敬佩将军的地方。

    作为一个前世的孤儿,今世家庭的温暖是刘毅极为珍惜的,说句实话他现在忙于大业能在家中逍遥的时日本就不多,不过每日忙完了所有的公务之后回家欢聚天伦也是他现在最大的享受之一。

    恰如徐庶庞统对赵云所言,袁术会冒死突围去投奔袁绍也是几位军师的一致判断,那么如何运用此事让刘毅能在其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便是这几日详细相商的重心!不过日前蔡琰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郭嘉已于三日之前完婚,其妻乃是司徒杨彪宗族中的一位远房侄女,称得上是品貌端庄,性行淑良,又是门当户对,自然好事得谐。看着这个自己倚为长城的股肱之士完成人生大事,刘毅心中也有着一种满足,这几天一应事务都没有叨扰奉孝,让他能轻松享受一下新婚之喜。
1...7677787980...3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