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好像是北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九宫格夫妻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赵光义吃完了饭,脱口而出道:“你这菜做的可以啊,比我们家厨子强多了,宫里的厨子可没有这手艺,要不你来我家给我做饭吧,那王彦升怎么也得给我个面子,就不敢拿你们怎么着了。”
孙建国也顾不上合适不合适了,只得善意地提醒道:“二大王,这个。。。。。我听说,朝廷在拆分侍卫司。”
赵光义诧异道:“呦,你消息挺灵通啊,是有这么个事,不过跟我没啥关系,军队的事我一向都不问的。”
孙建国苦笑,只得继续提醒道:“二大王,我听说王彦升自上任京城巡检以来,行事素来嚣张,经常去各个前朝大员家里索贿。”
赵光义道:“啊,你们放心,只要你做了我们家的厨子,他王彦升就算是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来我家闹事的。”
孙建国都快哭了,他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衙门里的大小官吏全都用惊异的目光在瞅他,这二货怎么就听不懂呢
孙悦也忍不住了,只得将话彻底说透道:“二大王,当今天下虽定,但余波尚在,圣天子思安之仁德之心天下皆知,然近侍之臣多有跋扈,于官家威名多有损害,满朝公卿,尽是前朝旧臣,为官家爪牙所迫,却多不敢言,官家身居宫中,亦未必知晓,若二大王能择其一二罚之,则一来,官家感念二大王替他分忧之心必喜,百官之心必安,将士之心必定,百姓之心必附,二大王之名必能传遍天下,故,草民请二大王,做主。”
心想,老子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你特么总不至于还听不明白吧!
结果,赵光义转过头对孙建国来,颇为不好意思地说:“那个。。。。你儿子说话怎么总是文绉绉的,他说的这是个啥意思”
孙建国脸都黑了,只得解释道:“二大王,犬子的意思是,如今虽然天下已经安定了,但是宵小之辈依然还在。官家的仁义之心,俺们这些百姓也都是知道的,可是官家虽然仁义,但有些跟官家亲近的武夫,平日里杀人惯了,不懂的仁义,对官家的名声,多有损害。”
“如今,官家为了稳定,满朝文武都还是前朝的遗臣,许多人都被官家的亲信迫害,但因为身份的关系都是敢怒不敢言,官家住在宫里,也未必清楚,本想平稳过渡的计划,早晚会坏在这些人手里。”
赵光义闻言点头道:“嗯。。。。你说的有道理,我大哥说,前朝的这些老东西都不能动,他得做样子给天下人看,免得那些节度使们心虚,不听他的。”
爷俩对视一眼,纷纷苦笑,这话哪是他们俩草民该听的
因此,孙建国只得装作听不见,继续翻译道:“如此局面下,如果二大王您能以开封府尹的身份,为民做主,将其中的一两个处罚一下,那么,官家一定会很高兴很欣慰,朝中那些前朝旧臣,一定会对您
第二十二章 事了
说实在的,父子俩来找赵光义当这把刀,用王彦升当立威的对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赵光义来说,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首先,王彦升不是大佬,他只是一个赵匡胤的心腹,靠擅杀韩通上位的一个幸运儿而已,没有任何军功,军中不但没有什么根底,反而有许多不服他的人。
其次,就是这王彦升真的作死,观其弟看其兄,王彦升的嚣张跋扈只比王彦礼更甚,仗着自己是京师巡检,勒索后周遗臣是家常便饭,大晚上的敲宰相王浦的门,让王浦给他做饭吃还索贿,这心态已经不止是爆炸了,赵光义不出手赵匡胤也得收拾他。
赵光义虽然嫩,但起码这虚心劲还是有的,或者说,作为老阴哔的政治天赋还是有的,在深入的跟孙家父子求教之后,立马拍板,传王彦升过堂。
当王彦升被带到开封府大堂的时候,整个人完全是懵逼的,孙家父子上堂的时候他心里跟被羊驼践踏的感觉是差不多的。
你们特么的谁啊,完全不认识啊!
一听罪名,他哭的心都有了,他堂堂京师巡检,去抢两个草民的东西还是什么官家御赐之物赵匡胤臭大兵出身,他送的东西自己家里少说有个十件八件,我特么稀罕一个破扳指
但是,铁证如山,确实是侍卫司的人去把人家的店给砸了,叫老钱一过堂也承认是王彦礼让的,这事马上就变得说不清楚了,虽说这事真的往公平里办的话,也就是个对家属管教不严,但正所谓官字两个口,怎么判还不是赵光义说了算。
于是,堂堂京师巡检,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就被扣了,虽然原则上说,开封府尹其实没这么大的权利,这么大的官哪能说扣就扣,可谁让人家是二大王呢。
心里一万个不服,可他不敢跟赵光义发火,只得用杀人的目光刀子似的瞪向孙建国。
几天之后,王彦升因欺压百姓,抢夺御赐之物等罪状,被贬出京当了个唐州团练使。失去靠山的王彦礼又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被老方领着人打上门去,活活打折了两条腿。
事情到此,也算是皆大欢喜,唯一跟计划有点出入的是,他们父子俩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有点过于重了,本来按计划,应该是两个不懂事的刁民告状,老阴哔借势打力,巧手刷存在。
结果老阴哔变成了傻白甜,整件事几乎是他们爷俩手把手的教赵光义怎么做的,就连给赵匡胤的折子都是孙悦代笔写的,关键龙套演员变成了幕后导演,偏偏当时他们俩说话的时候半个衙门的官员都听着呢,这下想不出名都难了,日后也难免有些麻烦。
好在赵光义也算仗义,本来想让孙建国留在他身边当个幕僚的,不过孙建国却拒绝了,推脱自己久不用书,已经难以胜任,赵光义虽然很失望,却也表示理解,这年头真正有才学的人都想龙门一跃,金榜题名,很少有人愿意干幕僚的。
当然,孙建国拒绝的原因可不是因为这个,他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这活孙悦干还凑合,他可不行,他连公文都写不好,毛笔字还没练明白呢。
赵光义拿了三千贯送给孙建国,孙建国又拒绝了,推脱无功不受禄,这事怎么看都是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哪有大老爷给草民钱的。
赵光义却因此更加钦佩孙建国的人品风骨,对人赞叹曰:“此父子
第二十三章 厚礼
一场风波,随着孙家父子俩的拼死一搏而结束了,虽然房子被人家给砸了,却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南城这片地界,再也没有敢惹他们的了。
连王彦升这样的大佬都给弄下来了,谁还敢凑过来找死
不过他们也没兴奋太长时间,因为这日子还是得过不是。
每天早上,他们的生煎、拉面、炒面依然卖得很是红火,甚至因为这次的事情,不少北城的贵人也听说了他这里,一尝之下这味道果然很棒,竟渐渐的成了一个北城老饕们的必来之所。
虽说他这地方小,连个坐都没有,但吃货的心是不会被这种小事而动摇的,实在不行,可以让下人打包了回家吃么。
红砖的烧制也很成功,这东西其实技术含量并不高,孙春明这个岁数的人小时候都是自己建房子,哪有几个不会烧的这玩意的,华北平原的黄土含钙量不高,烧出来的红砖虽不算上乘,却也绝对能用。
老方等人看着烧出来的一块块红方块,乐得眉眼都笑了,宋朝时虽然有青砖建筑,但青砖这东西实在太过于笨重,造价也有点超出界限,所以并未流行于民用。
红砖就不同了,这东西相比于青砖那可真是轻便太多了,稍微琢磨一下就能感觉得出来这东西的实用性,此时看这些红砖只觉得比金砖还要欢喜,活干的也越发的卖力了。
这一天中午,因为家里盖房子的原因孙春明也不说书了,收了食摊子就在后面忙活,却见一牛车缓缓从街角处走来,边上簇拥着十数个甲士,车上之人春风得意志得意满,正是堂堂开封府尹赵光义。
“春明兄,春明兄,我来看你来了。”
孙春明和孙悦一听声音知道是赵光义来了,连忙从后院蹿了出来,给赵光义鞠躬行礼,“见过二大王。”
“不用不用,春明兄,你的学识人品我是佩服的,令公子更是神童之才,宰相之姿,不必拘泥于身份了,看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说着,赵光义跳下牛车,打开车上的厚布,竟是足足半车的书和半车的纸。
“我知道你们父子俩清高,阿堵之物是不屑于收的,但令郎要学习,这书本总是要的,我也不是那不识民间疾苦的富贵王爷,少年时家里也有穷的吃不上饭的时候,深知寒门求学之艰难,这些书送给令郎,望他能早日高中,这你总不能推辞了吧”
要说这赵光义能在历史上干出那般大的事情,就算再怎么嫩,再怎么坏,闪光点还是有的,至少这礼贤下士拉拢人心之事做起来很有天赋,说真的,还是挺有人格魅力的。
王彦升下课之后,果然如孙春明父子所说,他这个开封府尹做的越发的舒坦了,以前人们敬他只因他是赵匡胤的亲弟弟,现在则不同了,现在他是真正的士林领袖之一,宰相王浦亲自提着东西到他们家对他表示感谢,爽得他不要不要的。
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送走王浦之后,赵光义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欠缺,也越发感觉到孙家父子俩的厉害,加上他也确实心怀感激,便命人将市面上所有能找得到的书都给弄来了,打了个包就给他们送来了。
“你来看,除了这些书之外,我还弄了两套上好的笔墨砚台,你们爷俩一人一套。
你看这笔,用的料是南汉进贡而来的象牙,看这笔毫,这支硬毫用的是江南的石上老兔,万中则一而制成,唤做铁画银钩,这支软毫笔,用的乃是扬州的小湖羊毛,唤做神游天地,我大哥用的笔也就是如此了。”
“你再看这方砚台,顶级的端砚,你看这个角,颜真卿的款!这可不是让你用的,留着诗书传家吧。
&nbs
第二十四章 与虎谋皮
赵光义吃饱喝足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了,临走前,反复强调他明天会派厨子过来跟孙春明学手艺,顺便的,给了他们好几个大订单。
官家仁德,体谅百姓辛苦,从下个月开始,开封府就要管所有的河工口粮了,这是赵匡胤拉拢人心的手段,北宋著名的善政之一,由开封府负责督办。
这对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但对他们这些开饭馆的人来说就不是那么好了,但这河工的口粮也得做不是,赵光义大手一挥,这活就成他们家的了。
从下个月开始,他们家将负责近十万人的口粮问题,就算每个人每天只供应四个馒头,一天就是四十万个馒头!这买卖利润虽小,可他走量呀,尤其是食材进料不用买,直接走漕运,每月跟开封府结账还没有欠款。
这差不多就相当于赵光义每个月送大几千贯给他们花,孙春明本想拒绝,赵光义却说,他们家做的东西连他这个二大王都吃的赞不绝口,他身为开封府尹,给河工们找个好厨子,这是他分内的事,一点都没有特意照顾的意思。
这还只是开胃菜,赵光义在看了他们的红砖之后也表示大感兴趣,正好开封府要扩修,直接当场拍板,把这活包给了他们,也是下个月就开始动工。
这活能赚多少钱先放在一边,关键是这个广告效益,红砖的推广最关键的就是观念的接受,大家住了几千年的木头房子了,凭什么就要用你的砖谁知道这东西到底好不好。
现在好了,开封府都是我们修的,谁还敢说这砖房不好
最大的一笔订单却是一块地皮,官商勾结最出利润的地方在哪从古到今,这个答案都是唯一的,正是地产。
十万河工的口粮,自然不可能让他们几个人来做,雇人都不行,肯定是要开加工厂的,另外老方他们也得开一个砖窑,这都需要一个很大的地皮,投资建厂。
他们虽然这些天做买卖攒下点钱,但要说买地皮建厂子,多少还是有些力有不逮的,这个问题,也被赵光义合理合法的给解决了。
后周和北宋时,流民来开封的头一年属于客户,客户虽然要受到身份上的许多不便,却有一好处,那就是可以低价从官府的罚没住房中租买,本意是安置流民,体恤百姓。
正好,潞州节度使李筠因为不满赵匡胤,所以造反了,哦不,也不能说人家造反,赵匡胤才是造反的那个么,但不管谁占理吧,他们家在京城的那点房产田产一下子就成了无主之物了。
宅子肯定是不用想了,多少人都惦记着呢,但他们家在城西郊外的一处两百多亩的良田却没那么扎眼了,开封府决定在那片田产上建设经济房,安置流民。
正好,这活也就包给老方他们了,工期一口气给批了三年,也就是说这三年之内这块地怎么使开封府就不管了,只要三年之后能把房子交上就行,只需要把墙盖上,里面该腌酱菜腌酱菜,该烧红砖烧红砖。
工人多雇一些流民,等到什么时候他们家买地的钱够了,什么时候交工也就是了,正巧孙悦他们爷俩自己就是客户,牵头领着自家的工人联名把这廉租房拍买下来也就是了。
整个过程合理合法,没有半点徇私舞弊的行为,莫说赵光义贵为二大王,便是御史存心找茬都找不出其中半点的不妥之处。
说的直白一点,赵光义在他们家坐了会,吃了顿饭,他们家就从穷人,摇身一变成了开封城顶级的豪商之一。
要不怎么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
第二十五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
开封城下起了绵绵的细雨,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依然忙碌,街面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愈加多了起来。
转眼又是一年春节到,时间眼看着就要划向建隆二年。
这是经历了五代战乱的百姓所见过的,最好的时代,赵宋官家的仁爱之举一项接着一项,不但给河工增加了口粮,各行各业的税赋也减免了不少,城市里一片欣欣向荣,乡村也是播种繁忙,整个国家富足而又安乐。
这一年其实并不太平,李筠和李重进先后造反,新官家御驾亲征,不过打得可以说是干脆利落,落花流水。
李筠四月正式起兵六月就没了,李重进九月起兵十一月就没了,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同仇敌忾呢,仗就打完了,朝廷甚至没多收老百姓一分钱的税。
老百姓对赵匡胤的新朝廷自然更加认可了,新官家如今的民心堪称是稳如泰山,如此能打仗还对百姓这么好的官家,后娘养的才不拥戴呢,早就忘了后周是什么东西了。
随着李重进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回,开封城的百姓们心也就踏踏实实的放到肚子里去了,亏得他诺大的名头势力,也忒不经打了点,这年啊,可以放心的过了。
莫说是平常百姓,便是王公大臣也得为了新年忙活起来,孙悦他们一家自然也不能例外,这还是他们爷俩在大宋过的第一个年。
去年的这个时候因为要给柴荣治丧,大半的庆祝活动都停了,还没等反过劲来就赶上赵匡胤改朝换代,他还真没见识过新年是啥样呢。
这一年来,他们家生活的改变也是翻天覆地的,去年这个时候他们刚穿越过来,饭还都吃不饱呢,而今年,靠着赵光义的帮衬,他们家已经把半条街都给盘下了,生意火爆的不行不行的,每天闭着眼睛都能有几百贯的收入,已经是南城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了。
换上新做好的蜀锦衣裳,孙悦和曹军曹妮儿等人一起给曹母拜年,曹母笑容可掬地掏出来几个破饼子,宝贝似得给他们几个小孩分了,他们还得磕头拜谢。
过了年来曹母的老年痴呆越发严重了,糊涂的时候越来越多,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明明一身绫罗绸缎,有时候却拿着个破碗到处要饭,时不时的还会将老曹和孙春明认错,以宋代的医学科技来说,没几年活头了,全家人都在尽量的哄着她高兴。
到孙春明那拜了年,拿了正式的压岁钱,每人都有足足一封的银子,这对小孩子来说绝对算是大手笔了,曹军乐得鼻涕泡都出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