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飞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温言对酒
“才不是呢,明明是他们先动手。”姜徽音急道,“你爸欠钱又不是你的错!”
&nb
第六十二章 与人为善
姜慕白一贯将“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十六字奉为行事准则,但在门外听到田主任那句“一个巴掌拍不响”时,他打消了与人为善的打算。
有些事情,过去多年也难以忘怀,当年姜慕白饱受校园欺凌之苦,不负责任的老师却总摆出“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蛋”之类的狗屁道理,要么各打五十大板,要么口头教育了事。
讲出这些歪理的老师,未必不知道那些挑事的学生以捉弄、欺负同学为乐,未必不知道受害者只是不幸被选中的倒霉蛋,他们之所以满口屁话,只不过是找个借口,给自己省事。
比如教师办公室里这位教导主任,他未必是非不分,未必看不清事实对错。他很可能只是觉得王鸣等人比张赤远的家长更难应付,于是草率地将责任推到张赤远身上,对其记过处理,以求息事宁人。
对他来说,只不过张张嘴,动动笔,就能省下不少麻烦,多享受几个小时的清闲。至于张赤远因此受到的负面影响,恐怕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面对这种人,姜慕白做不到心怀善意。
一掌拍开木门后,姜慕白指了指门板上的掌印,问:“挺响的,不是吗”
说完,又补了句话:“虽然我看不出这扇门有什么问题,但它肯定有问题,要不然,为什么只有它出事,其他门却好好的没事呢”
“哐”
田主任把茶杯重重放下。
在他看来,那掌印不仅是拍在门板上,更是拍在他脸上,可他又想不出该怎么反驳,只能用拍桌的动作和洒出杯子的茶水来表达不满。
然而,没人在意他的情绪。
姜慕白无视这位不负责任的教导主任,转头看向姜徽音的班主任。
正巧,临初雪也在看姜慕白。
毕竟是个直男,四目相对之时,姜慕白仿佛一头撞进冰山,怒火全消。
对视片刻后,姜慕白挪开视线,看向身旁几位家长,提起装有伤药的袋子,拱手道:“我是姜徽音的哥哥,姜慕白。各位,我先为舍妹道个歉,她功夫没练到家,把握不了轻重。不过,同学间小小矛盾,说是斗殴,言过其实。我看,就是彼此开个玩笑,打闹一番而已,你们觉得呢”
王鸣立即出声附和:“小孩子嘛,以前我们小时候不也天天打架么,没什么。一场误会而已,怎么算得上斗殴”
说完,王鸣扭头对着几位武道班学生的家长猛打眼色。
其实不必王鸣提醒,其余几位家长也认出了姜慕白。
最近两周,姜慕白这三个字一次又一次钻进城内武修同道耳中。
几位家长都是武人,既然是圈内人,哪能不知圈内事
抛开聚英馆关门弟子的身份不谈,他们都听说过姜慕白的战绩:从龙津街八面汉剑斩魔犬,到避雨亭以寡敌众杀开窍,再到听春苑门前木剑对单刀,轻取无尾猴,无不让人震惊。
武修的名声做不得假,要么一拳一脚打出来,要么一刀一剑杀出来,能用一柄木剑击败血刀帮无尾猴的新晋武修,岂容小觑
几个壮汉彼此看看,自忖不是对手,也知道是自家理亏,于是纷纷点头,顺着姜慕白给的台阶往下走。
“是这么回事,小孩子不懂事,闹着玩,说斗殴就太过了。”
“没错,要我说,这样才对,习武之人,血气方刚,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用拳头讲道理,没毛病。”
“话倒不能这么说,不过,反正是一场误会。既然说清楚了,我看,这事儿就算了吧”
“是是是,以和为贵啊,田老师,临老师,我先带我家小子回去,不给学校添麻烦了。”
“我也有事要办,两位老师,我先带孩子回去啦,再见。”
家长们并不在意田主任有何感受,七嘴八舌一
第六十三章 大力宝
目送张赤远离开后,姜徽音瞄了眼姜慕白,心虚地问了一声:“哥,你没生气吧”
“没有。”姜慕白摇摇头,对小丫头竖起大拇指,“路见不平,出手相助,这是侠义之举,我怎么会生气再说,王子帅加上四个武道班学生都打不过你和张赤远,这说明你们俩进步很大,我该表扬你啊。不过,以后遇事不要冲动,要谋定而后动,量力而行,明白吗”
“明白!”姜徽音重重点头。
这丫头未必是真的明白,但有些话说得太直接也不好,姜慕白习惯性地揉了揉姜徽音的头发,说:“回家吧,饿不饿晚上想吃什么”
“想吃渣渣面”
姜徽音看出哥哥没有生气,很是活泼地绕着姜慕白蹦了两圈,笑着说道:“哥,我没骗你吧,临老师是不是很漂亮”
姜慕白坦然点头:“嗯,很漂亮,五官很好,皮肤也很好。”
“是呀,毛大可说临老师这样的皮肤就叫冰肌玉骨,温奥宇说是因为临老师不晒太阳,所以她皮肤才这么好。我觉得有可能喔,临老师每次上课都带着一把纸伞,用来遮挡阳光。那把伞也很漂亮诶,上面还画着雪梅,画得特别好!对了对了,临老师是第二境法修呢,她的伞能像法宝一样飞起来……”
姜徽音开启话痨模式,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最后装作不经意地说道:“哥,我听说临老师今年二十一岁,跟你同龄呢,而且她是单身喔。”
“嗯你想说什么”姜慕白总算听出小丫头话里有话。
姜徽音蹿到姜慕白身后,搂着他的腰,踮起脚尖把小脑袋从姜慕白右边臂窝里探了出来。
“嘻嘻,哥,毛大可说临老师是她见过的除你以外最好看的人,我们都觉得你和临老师很般配喔”
姜慕白哭笑不得地摇摇头:“你们还小,懂什么情情爱爱。”
“才不小呢,我都十一岁啦。”姜徽音缩回脑袋,“我们班都有同学谈恋爱了呢,他们说读完七年级就结婚。”
如今可没有早恋的说法,虽然冀州法定结婚年纪是十八周岁,但确实有不少年轻情侣会在年满十八周岁之前设宴成婚,甚至同居生子,等到年纪够了再去户籍管理部领取结婚证和新的户籍本。
冀州正府对这一现象非但不禁止,反而在政策上予以便利,原因也不难猜,在能养活的前提下,人口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听小丫头这么说,姜慕白笑着打趣:“嗯,好,你不小,你是大姑娘啦,可不能再跟哥亲亲抱抱了,快把手撒开。”
“不嘛不嘛”姜徽音抱得更紧,开始撒娇,“哥,你不喜欢临老师吗我们都觉得你跟临老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呐,你们都长得这么好看”
“才见过一面,哪说得上喜不喜欢”
“咦,不是说有个成语叫一见钟情吗”
“还有个成语叫一厢情愿。好啦,不说这个了,你小小年纪还想操办哥的终身大事还是操心你的期末考核吧,上礼拜数学考试又没及格,这样可考不上大学哦。”
姜慕白没有丰富的两性情感经历,在这方面没什么主动性,于是强行更改话题。
“还早呢,读完六、七年级还有两年自修,再学四年,我一定能学好数学!”姜徽音信誓旦旦,“不就是加减乘除吗,哼,有什么难的!”
然而,数学并不只有加减乘除,还有代数、几何、函数、微积分……
姜慕白实在不
第六十四章 大侠梦(为止境无涯盟主加更~)
姜慕白猜不出吴迪的来意,放回热水瓶后坐到吴迪身旁,等着他先开口。
吴迪用满含羡慕的目光把姜慕白从头到脚打量一遍,嚷道:“你真不够意思,这么痛快的事情,不叫上我就算了,还藏着掖着不告诉我!”
“嗯”姜慕白眨了眨眼,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
“今天中午你在三全巷跟血刀帮的无尾猴单挑,你用的是木剑,他用的是单刀,最后你赢了,对吧卧槽,太帅了,太牛比了!血刀帮横行霸道,除了止戈派谁都不放在眼里,他妈的,总算有人站出来收拾他们!我下午听说这事的时候,真没想到居然是你!”
说到兴奋处,吴迪挥动双拳,恨不能身历其境。
故事配上好酒,方显味道。
桌上没酒,于是吴迪拧开瓶盖,把鼻尖凑到瓶口,陶醉地深吸一口气,接着咕咚咕咚痛饮半瓶大力宝,最后打了个长长的嗝,露出满足的笑意。
姜慕白不由地联想到可口可乐电视广告,忍不住发问:“味道很好”
“我觉得好喝,呃,先别打岔,让我说完。”
吴迪顿了顿,接着说道:“我去拾海楼吃酒的时候,只知道你小子鲤鱼跃龙门,进了聚英馆内门,今天我听说你干翻无尾猴,到处找人打听,才知道你拜师之前就在城郊杀了两个血刀帮的杂种,都是开窍期的好手,杀得好,杀得痛快!嘶,你什么时候变这么厉害了生场病就把你任督二脉给打通啦”
避雨亭一战没有登报,过了这么些天,也只在武修的小圈子里流传。
严格来说,吴迪没有开窍,不算武修,只是个狂热的武侠爱好者。
任督二脉属于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时,气血便会溢入任督二脉,当任督二脉气血充盈时,则会反馈十二正经脉,形成循环。
几乎所有大小周天吐纳法,都会运用到这种循环作用,因此,打通任督二脉是武修的必修课,也是开窍前的基本功。
所以在武修眼中,任督二脉既不神秘也不神奇,只有像吴迪这样深受旧时代武侠小说影响的人,才会用“打通任督二脉”来形容武功突飞猛进。
姜慕白笑了笑,说:“厚积薄发而已,这么多年的基本功,不是白练的。”
“练基本功真的有用吗”吴迪咂舌不已,“我听人说,开窍期打开人体秘藏,就能突破生理极限,淬体之后更是全方面大幅度提升生理机能,所以基本功练得再好,淬体之后都是一样,还得靠药浴和功法,那淬体之前苦练基本功,不是白费功夫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姜慕白委婉表达他的异见。
在姜慕白看来,淬体之前苦练基本功,就像是高考之前遨游题海。
过了高考这一关回头再看,之前点灯夜读狂刷试题似乎都是无用功,可要是没有这份“无用功”,又怎么过得了那一关定武城开窍武修四五百号,又出了几个淬体呢
再者,基本功练得不仅仅是肌肉,就像读书做题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为了培养解决问题的多方位思维和补充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诚然,淬体之后,苦练基本功所换来的回报,可能低于那几千个日日夜夜的付出。
但若是连练功都要带着功利的心思去计算得失,那倒不如放弃修炼,拿起算盘去做生意。
“也是。”吴迪点了点头,“要不是你基本功扎实,怎么赢得了肾虚猴,对吧啧,你现在当得起一声‘
第六十五章 特殊考核
纸伞悬浮半空,随着主人的动作微微飘动,光束穿过老树枝叶,投进教室窗户,映着伞面上朵朵雪梅。 x
学生们对这番景象已是见怪不怪,整个班级的注意力都聚集在讲台之上。
目光焦点处,临初雪合上课本,伸出食指轻轻敲点粉笔盒。
白色粉笔仿佛被那葱葱玉指赋予生命,自行脱离粉笔盒,缓缓飞向黑板,随后翩然舞动,留下一副飘逸俊秀的硬笔书法:但使龙门大将在,不教魔潮过阳关。
“同学们,明天开始期末考核,这是本学期最后一堂语文课,前面四十分钟我们总结复习了之前所学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句七言诗。”
临老师的声音像一泓环绕教室的冰泉,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清楚,而且让他们神清气爽,注意力高度集中。
“大家都听过这句诗,对吗请问,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来历呢”
“我!临老师,我知道!”
坐在第一排、梳着麻花辫的女生高举右手。
“嗯,毛大可同学,请说。”临初雪做了个手势,示意她起身发言。
女生站了起来,双手撑着课桌,既紧张又兴奋地说道:“这句诗改自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是《出塞二首》里的第一篇,原文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对吗老师”
“不错。”临初雪身后的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拇指。
毛大可受到表扬,开心不已,接着喊道:“老师,我还知道为什么后来改成了‘但使龙门大将在,不教魔潮度阳关’。”
“喔”临初雪对此感到诧异,一双月眉微微上扬。
“第二次全面战争刚刚开启的时候,联邦全线溃败,各大域防线一再收缩,几万万难民无家可归,形势危急到极点!”
说到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毛大可稚嫩的嗓音陡然变得高亢激昂。
“眼看大半个第二域就要被魔域吞并,冀州、青州、淮州、幽州、荆州、梁州六州守卫军放弃防守,驰援兖州!”
“兖州守军得到消息后诱敌深入,配合援军在凉山龙门设伏,歼敌二十万,史称龙门大捷!龙门一战守住了兖州,稳住了防线,为第二域争取到宝贵的缓冲时间,后来各州重整旗鼓,一路打回阳关,那是魔潮爆发以来,我们人类首次收复失地!”
“因为人们把时任冀州、青州、淮州、幽州、荆州、梁州、兖州守卫军统帅的七位将军统称为龙门大将,于是就有了‘但使龙门大将在,不教魔潮过阳关’!”
“说得很好。”临初雪点头赞许,“毛大可同学,能不能告诉老师,是谁给你你讲了这段历史”
临初雪听得出来,毛大可是在复述,十一岁的孩子,也许会在课外书里看到“龙门大将”的来历,但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叙事水平。
毛大可不假思索,脱口答道:“是住在我家隔壁的大哥哥,我妈说他是天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嗯,请坐。”
临初雪示意毛大可坐下,随后踱下讲台,环绕教室几圈,最后站在门边,轻声道:“关于这句七言诗的来历,毛大可同学说得非常详细,不必再做补充,但我想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我们再次面临魔潮,第三次全面战争爆发,十一岁的你们,能做什么假如二十年后我们再次面临魔潮,第三次全面战争爆发,三十一岁的你们,能做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