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照诸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春诵夏弦
“师兄与他说那么多作甚,先把人救出去再说!”
很快,便见裴浩的身影冲了进来,只是看了一脸死志的谭嗣同一眼,也不多说,直接就是一掌砍在他的脖颈处,将他打晕过去,扛起来就走。
“诸位也一起走吧,至于出去之后能不能逃出生天,是生是死,就要看大家的造化了!”
既然来了,裴浩自然也不会只救谭嗣同一个人,很快就让胡七手下的兄弟,将那群维新派的成员也全都从大牢中放了出来,然后带着他们往外面冲去。
甚至为了引开清兵,他还让让胡七等人将其他牢房的锁全部砸碎,将其中的犯人全都释放,并大声吆喝道:“大伙赶紧跑啊,要是等官兵反应过来,可就没机会再走了……”
听到这般喊话,整个刑部大牢登时乱作了一团,一个个犯人激动无比,纷纷
第七十五章 救国之论
听到谭嗣同的问话,就连李存义师徒和程家父子,都是不由自主停下了进食的动作,将目光投到了裴浩身上。
见自己的言语起了作用,裴浩也就放下碗筷,正色说道:“纵观这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每一次社会变革,都必定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理念替代旧的社会制度。就好比奴隶社会淘汰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淘汰了奴隶社会,而我们中华的封建社会,已经历经了两千多年历史,早已陈旧不堪。正所谓绝对的权利会使人绝对的腐化,这种以一人决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命运的制度,早就不能顺应整个世界的潮流,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而谭先生你所著的《仁学》中,不也提出过对君权的质疑吗你们期待变法维新,无非是觉得当今皇上是个明君,可是光绪之后呢而且即便是明君,乾隆五十之前不也算得上是明君么,五十之后却是个大大的昏君,所以这种一人而定国家的兴亡的封建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诸国,这才导致我们陷入了挨打的局面。所以当前最正确的救国之法,不是什么去搞什么变法维新,而是要推翻这种社会制度!”
裴浩知道历史上的戊戌变法,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因为变法维新,必定要触动那些顽固守旧派的利益,而光绪帝手中的势力,又怎么比得过那些顽固派谭嗣同他们这些维新派人,在这个大清帝国中根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
而且西方变革的主力,乃是城市新兴的商人阶层,也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级,但是清朝的大地上却完全没有现代商业的土壤,缺失了这个代表着改革最为主要的群体,是以压根没法形成气候。
以清朝目前的国情来说,想要变法成功,就只能依靠底层的农民,这也是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但是康有为他们的变革,无论口号和目的,都不符合这个阶层的利益需求。而资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工业革命,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甚至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试问这样的情况下,维新派又如何能变法成功
况且,这个时代的农民阶层大多愚昧而松散,以个体生产为基本生存方式,也不具备现代资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觉悟,长期的封建统治,早已让他们变得麻木不仁,这场维新变法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出事不关己的闹剧罢了!
“谭先生若是真想救国的话,那么前往南方加入革命党才是最好的选择。目前的中国,只有像法国那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以霹雳手段推翻所有的顽固守旧势力,重新订立一个民主的选举机制!正所谓天下事由天下人说了算,以民主制度推选一届议会,再由议会制定宪法,推选官员,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不同政治机构、群体、力量之间的责任关系,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救国之道。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民众从皇权至上的观念中转变过来,而且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兴办教育,开启民智,如此方能使得有外敌入侵时,人人都能奋起为自己的国家而战,这样我们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泱泱华夏,将能战胜一切想要侵略我们的敌人!”
裴浩的话,令屋内所有人的神情都变了,毕竟他的话,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太过震撼。
其中受到震动最深的人,自然是谭嗣同,他脸色不断变化,显然心中正在挣扎不已。沉默了良久之后,他才道;“可是我们真要走法国大革命
第七十六章 再遇尹福
听完裴浩所说的方法,李存义等人全都一头雾水,不明白他所说的热气球为何物。
倒是谭嗣同对西洋的事物十分熟悉,对于这种传说能载人升空的东西略有耳闻,好奇之余却也十分赞同这个方法。毕竟他们先前将他从刑部大牢中救出,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让他既感动又担心,如果不用为了自己涉险的话那是再好不过,甚至连裴浩告诉他乘坐热气球说不定有一定危险也没在意,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既然连谭嗣同这个当事者都不介意冒险,裴浩也就不再多说,用完午饭,让他一会自去看望旁边屋子卧床的王五之后,便与李存义和尚云祥一起出了门,打算去寻找和购买制作热气球需要的材料。
他也是郑重考虑了一番,才装作若无其事的跟着李、尚二人出了程家。毕竟明面上,他只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而且许多京城的武术家也都知道他是形意门弟子,却是不惧清兵盘查,毕竟从外貌上来看,任谁也不会将他和刺杀慈禧的刺客联想到一起。
只是令他意外的是,他们刚刚出了程家不久,还没有离开崇文门,就见有一队清兵迎面走了过来。而前面几人的衣着和普通清兵大为不同,裴浩一眼就认出那是大内侍卫的制服,并且他还认出了其中的两人,赫然便是行刺慈禧那晚,在皇宫中和他有过交手的尹福,还有他的弟子宫宝田!
看到尹福和宫宝田出现,裴浩眼皮不由猛地一眨,心道这真是冤家路窄,自己千算万算,却是没有料到会撞上他们这对师徒。
尽管裴浩那晚与王五都化了妆,而且还是一身太监装扮,但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够瞒过尹福这等宗师级别的人物,何况自己当时还曾跟他交过手。
可是裴浩知道,自己此时绝不能表现出任何异样,否则以一位武术宗师的眼力,必定会惹来他的怀疑,于是他只好强迫自己镇静下来,紧跟在李存义和尚云祥身后,从容不迫地向前行去。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没有他期望的这般顺利,大概是从他们的步伐和身形中看出了他们是武者,尹福眼睛微微一眯,便上前拦住了他们,拱了拱手道:“三位且慢!”
李存义虽不知道眼前这人就是打伤王五的尹福,但也瞧得出他们是清廷的人,脸色立刻就是一沉:“你们是何人,为何拦住我等的去路”
他虽然只是平民的身份,但身为练拳的人,又岂会惧怕官兵,反而十分看不起这些朝廷的鹰犬。
尹福也不在意他的态度,抱拳道:“兄台稍安勿躁,在下乃是八卦掌门下尹福,拦下三位别无它意,只是有些事想问问你们。”
“你就是尹福”
闻言,李存义脸色立刻就是大变,眼神更是猛地变得如鹰隼般凌厉,死死盯住了他!
然而李存义这样强烈的反应和冰冷的语气,以及他身上隐隐约约透露出的那股敌意,立刻就让尹福和他身边的宫宝田,还有其他几个大内侍卫打扮的人神情一变,目光如电般向他望了过来。
见状,裴浩心里立刻就是“咯噔”一跳。担心李存义的反应会坏事,他忙站了出来,微微压低着头问道:“请问这位官爷,想问我们什么”
尹福先是深深的看了李存义一眼,接着才将目光放到了裴浩身上,静静问道:“看你们都是习武之人,不知道是哪派的弟子”
“我们都是形意门人,这位是我师兄李存义,旁边这位是他弟子尚云祥。”裴浩强装镇定地答道。
&nb
第七十七章 暴露身份
裴浩心中蓦地一惊,他没想到自己没被尹福怀疑,却被他的弟子宫宝田给注意到了。
这个宫宝田,上次同样仅仅只与他交手了一招,就被他一下擒住了手腕,夺下了手中长刀,以致慈禧太后身死。
也是因为那一招的意外,使得宫宝田对那名刺客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虽然此事无人知晓,尹福事后也未责罚于他,但这对宫宝田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他心中更是暗暗发下誓言,一定要找到那名刺客,洗刷他和师傅的耻辱。
宫宝田此人日后在历史上成就不小,不但将尹福所授的八卦掌融会贯通,还演变成了自己的“宫派八卦掌”,并且还受到后来的东北头子张作霖的赏识,做了张作霖的私人侍卫长。
可这样一个武术奇才,当日却被裴浩一招夺去长刀,令他自信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故这几日的搜捕,他比谁都要用心,几乎不眠不休,跟着师傅满城搜捕那两名刺客,几乎都要魔怔了。
正因如此,宫宝田对那名刺客的记忆比尹福还要深刻,所以看到裴浩,他立刻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虽然前面的裴浩,面容与那日那名太监打扮的刺客不尽相同,但是两人身材却是如出一辙,于是,当下宫宝田就起了试探之心。
待到裴浩从他跟前路过之时,只见宫宝田直接就蓦然抽刀而出,一刀狠狠地向着裴浩当头劈下。所用的刀法,跟当日在乐寿堂时劈向裴浩的那一刀一模一样!
“嗯”
见宫宝田一言不发,抽刀就砍,李存义和尚云祥二人神情立刻就是一变。但裴浩却是临危不乱,隐隐猜到对方或许是在试探于他,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他知道自己要是本能的像那晚一样,强行以自身力道去夺他手中长刀,只怕不止是宫宝田,就连尹福也立刻就能断定他就是当日的刺客,是以他在电光火石间便想到了应对之法,一个晃身闪到了宫宝田的右侧,避开了刀锋,同时抬手就是一招形意拳中的劈拳打出。
宫宝田脚下一动,避开了他的拳头,立刻反手又是一刀横削上去。而裴浩脑袋往后一仰,便使他这一刀落空,接着身子往前一窜,就要贴身上去猛攻。
但下一刻,只见尹福人影一晃,便在瞬间闪到了裴浩和宫宝田二人中间,接着一手抓住了宫宝田的手腕,一手接住了裴浩的拳头,沉声一喝:“住手!”
说完,他看了怒视着宫宝田的李存义一眼,才转头对裴浩道:“对不住了小兄弟,这是个误会,你走吧!”
见自己并未暴露身份,裴浩倒也没有纠缠的意思,便从尹福的手中抽回了拳头,还故意冲宫宝田冷哼道:“莫名其妙!不要以为自己是官差,就能随意砍人。”
说罢,裴浩装作气鼓鼓的样子,招呼了李存义和尚云祥一声,转身就走。
等到他们一行三人离开之后,宫宝田才脸色极为难看地道:“师傅,那小子……”
尹福抬手打断了他继续说下去,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个少年虽然身材和当晚那个小太监很像,但应该不是那个刺客,他刚刚和你交手用的是正宗形意拳,与那晚刺客的路子完全不同,想来不会是刺杀老佛爷的人。而且李存义和你师公还有程师叔关系极近,也算得上半个八卦门传人,没必要得罪他。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赶紧再到各家武馆查查,如今距离荣禄
第七十八章 义正言辞
就连裴浩也没想到,自己瞒过了尹福,却竟然栽在了宫宝田的手上。
“程廷华,没想到你真的和这帮反派有勾结!”
宫宝田身后,一名同样大内侍卫装扮,身材极胖的中年汉子举着火把上前一步,冷冷地道。
“李瑞东”
程廷华脸色铁青地望向那人,却是立刻就认出了那名大内侍卫的身份。
而听到这人之名,李存义等人心中亦是重重一跳,明显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裴浩更是大吃了一惊,没想到这身型胖胖的大内侍卫,就是武林中大名鼎鼎的“神鹰”李瑞东!
此人祖籍山西,祖上于明朝永乐年间,伴随人口大迁徙辗转而定居在武清,后来得益于晋商的盛兴,李家又谙熟中草药材生意,时有“草药李家”之称。
李瑞东五岁随塾师诵经,七岁师从“大刀孙”开蒙武学,十二岁时更被县城关帝庙道长举荐至城东三里东马房关帝庙韩道长处习少林武功。同治年间,河北饶阳武侠李老遂来东马房传戳脚翻子,韩道长再荐李瑞东向李老遂学戳脚。
而对李瑞东一生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太极名家王兰亭。此人乃是端王府的总管,也是一代太极大宗师杨露禅的大弟子,极为赏识李瑞东,认为他幼师文武,性命双修,读经诵史,禅佛参道,恭师笃武,博学广识,定将成为“弘扬吾门之垂范者”。于是先后举荐他向岳飞一脉的后裔岳青山,八卦掌宗师董海川,以及嵩山少林寺海川高僧等从师,广纳各方名家武学精髓于一身。
后来到了光绪二十年,也就是数年前的1894年,清廷于颐和园正殿为慈禧举行六十寿辰的盛大庆典,在端王载漪的介绍下,李瑞东得赴现场进行助兴表演。在演练了一套拳术之后,他忽施身法绝技,翻身上了颐和园大殿顶梁,并身轻如燕地穿行于殿梁间,向慈禧行礼祝寿,当场令慈禧大声叫好,脱口喝彩道:“真乃神鹰也!”
这便是李瑞东“神鹰”之名的由来,也是因为如此,他很快就受到了慈禧的封赏,受邀入宫,担任四品带刀侍卫兼武术教官。
说起李瑞东,不得不提到在后世的历史中,在经历了庚子之乱,也就是八国联军事件后,他便对腐朽的满清感到了寒心,心灰意冷下,主动辞去了宫内二品领衔侍卫的差事,返回了武清老家,专心闭门练拳之余,还时常周济下乡里穷人和江湖的朋友,故又有人称他为小孟尝,在武林中的名声极佳。
这一闭关,便是八年,后世所谓的李派太极拳,也正是李瑞东在那个时期所创。
所谓李派太极拳,乃是李瑞东基于杨氏太极拳神意而发,将平生所学内外拳法融会贯通,熔冶于一炉后所创,按“天”、“地”、“人”三才,分为“天盘拳”三十六式,“地盘拳”七十二式,“人盘拳”一百零八式。
其中天盘拳算是李瑞东一身最高的拳学,将拳术和器械都归为天盘,只是对习练者要求过高,到了后世三代便已失传。而地盘拳即后世所谓的太极八法奇门拳和地趟圈七十二式,在后世广为传播。
李瑞东退隐之后,直到清廷覆灭,才重新生出了出山的心思,后来更是与他两位师兄李存义,张占魁并称为“北方
第七十九章 动手!
慈禧的罪状,绝不止裴浩以上所说的那些,如果真的要细数下来,更不能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
然而仅仅只从国家的主权角度出发,慈禧便称得上是千古罪人!
1885年,清朝在对法战争中赢得了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了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慈禧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
此外,慈禧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挪用军费修缮圆明园,以致甲午战败,更签下了空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致后来酿出了辛丑和约,庚子拳乱之大祸,也为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埋下了伏笔。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情,慈禧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后来著名的两句名言“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以及“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使得人神共愤!
所以杀死慈禧这个腐朽满清的统治者,裴浩没有半分后悔,一番话更是说得正气凛然!
听完他的话,李存义立刻就是轰然叫好,神情猛然变得坚定起来,再没有刚刚被张蜀锦喝斥时那种不知如何应对之感,虎目一瞪道:“阿浩说得没错,慈禧不死,简直天理难容!我李存义恨不得同入皇宫,亲手宰了这老妖婆,又何惧一身罪名你们想要拿人,冲我来便是!”
而宫宝田那方的张蜀锦和李瑞东等人,根本没有想到裴浩竟然说出了这等充满大义的话语,仿佛他们才是正大光明的一方,一时间全都脸色铁青,愣在了当场。
“动手!”
趁着他们愣神的功夫,裴浩立刻就是大喝一声,随之而起的,便是他身体蓦地一动,虎形劈劲出手带风,伴随沉闷的虎吼之声,直逼宫宝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