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双枪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寇十五郎

    箱子打开,内衬红绸,当红绸掀开,一个铜光闪亮长约尺半鼓腹细颈口沿如碗的铳管形器物出现在元朝君臣眼前。




第二百三十二章 【忽必烈的火器(下)】
    忽必烈步下坍犀,绕着这件器物转了一圈,还饶有兴味屈指弹了弹身管,听那略带沉闷的嗡嗡声,抚着卷须问:这器物叫什么?怎么使用?威力如何?

    布伯依然保持伏丢姿势,恭敬回答:回大汗的话,此器物上月刚刚造出,尚未命名,臣请大汗赐名。

    忽必烈浓眉一挑:嗯据桑哥说,这器物也能以火药击发铅子碎石?

    正是。

    以铜铸造,其形如铳,喷火发石——就叫铜火铳吧。

    殿上诸臣齐赞道:不愧是大汗,好名称!

    忽必烈这位儒教大宗师其实没什么才情,史册记载里发布的圣旨都是一口大白话,想指望他起个威风拽逼的名字是不可能了,不过倒还算是贴切。

    忽必烈心情大好,笑容满面:布伯平身,为朕介绍一下这铜火铳的功用。

    谢大汗。布伯眼见研究成果得到肯定,欢喜起身,指着铜火铳各部位一一介绍:大汗丞相诸位那颜(大人)请看,这碗状口沿是铳口,这身管部分是铳膛,这球状鼓起是药室,最后合拢的是尾銎。发射前,先把铅子碎石倒入铳口,填满铳膛,然后在药室内倒上少许引药,使用时用烧红的铁扦伸进这孔洞

    布伯一脸得意用食指朝球形药室上的孔洞戳了戳,嘴里嘣出个拟声词:嘭!

    这时一个粗豪声音响起:照布伯万户所说,这铜火铳发射方式与宋人的火枪倒是颇为相似。

    殿上诸臣都看过李恒奏疏附上的枪形,有的还看过李恒派人送上京的火枪实物,此刻一听,果然如此。

    忽必烈微微颔首:唆都说得不错。嘿嘿,论军器研发,我大元远超宋人,就算宋人先行一步,我们也能后来居上。

    唆都笑道:狼不与兔子比速度,但有需要,随时能追上并咬死兔子。

    唆都是元朝灭宋急先锋,生性勇悍,作战常登,以怯薛出身,积功升福建道宣慰使,行征南元帅府事,连下福州等地,进参知政事左丞,行省事于泉州。一面追剿行朝,一面负责遣使招谕南海诸国。

    从唆都的任职可以看出,此人正负责征南事宜,如果不是忽必烈对他另有安排,也就是辅佐九皇子镇南王脱欢镇守安南占城,那么征伐行朝攻打琼州的重任必定落在他头上。如此,被火炮轰死的就不是张弘范而是他唆都了。

    也正因为唆都及其所部重兵被调离开泉州,许夫人陈吊眼等才趁机兵围泉州,打得蒲寿庚叫苦不迭。幸得元高邮路副总管高兴率兵来援,这才得免。

    此次唆都之所以从万里之遥的安南赶赴大都,正是受忽必烈传召,面慰其功,将遣之攻宋。唆都到得晚,前几日刚看过火枪实物,印象深刻,一听布伯对铜火铳的解说,不由得将其与火枪对比,发现二者击发原理惊人相似。

    唆都的话引得一干蒙元大臣共鸣叫好,纷纷请忽必烈下令当众测试。

    忽必烈也想看看这新式火器威力如何,当即应允。于是一干蒙元大臣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忽必烈朝殿外走去。唯有丞相伯颜原地不动,皱眉不已,眼见君臣都快走出内殿了,微叹口气,只得跟上。

    在宫城的郊祭坛庙西侧,有一片广阔的草坪。这是皇室演武场,忽必烈是马上皇帝,喜弓马围猎,这片区域就是平日里怯薛卫们演练场所,忽必烈兴致来时也会来玩上一把。在这里试验火器倒也合宜。

    在一众君臣注目下,布伯红光满面,亲自动手装填铅子碎石,估算再三,放入适量引药,最后接过随从递来的火扦。心情激动之下,手微微发抖。

    这时开始安放靶子。

    忽必烈与唆都桑哥等大臣看那平时用作箭靶的靶子,倒也满意,待怯薛们按照布伯的要求将三个靶子放置在火铳前十丈时,忽必烈浓眉微不可察地抖动了一下。

    一直注意忽必烈神情的伯颜心下摇头,再看看个个表情兴奋的大臣,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大汗布伯看向忽必烈,得到肯首后,猛地将火扦往药室孔洞一插。

    嗞!火光一闪,青烟冒出。

    轰!一声闷响,大股浓烟夹着碎石铅子喷射而出,噼里啪啦打在三个草靶上。打得草靶摇摇晃晃,草屑纷飞,看着声势煞是不小,只不过并没有出现蒙元君臣们期待的草靶被一轰而断或碎裂的场面。

    看到这样的成果,蒙元君臣大眼瞪小眼,场面诡异。原本满面得瑟的布伯也隐觉不妙,只是不知哪里出了问题,心下惴惴不安。

    忽必烈冷着脸,平静道:给草靶罩上翎根甲,再试一炮。

    很快,又换上三个靶子,只不过这次都罩上了翎根甲,模拟了实战防御。还算给了布伯面子,没有把靶子后移。

    这下,布伯开始流汗了。

    其实这铜火铳研制出来后,布伯曾呈报枢密院,丞相兼同知枢密院事伯颜亦曾到军匠万户府视察,当时就对铜火铳的威力表示失望。认为这样的威力在守城战时还可以,但野战毫无作用。大元铁骑纵横天下,向来都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何时需要窝着防守?

    布伯虽然有点失望,但心里对丞相的评价还是认可的,所以也没指望能因此得到大汗赏赐,但没想到这武器竟让大汗知晓,传旨让他带炮入宫测试,喜出望外之余也难免惴惴。现在果然

    哪个混蛋把万户府有铜火铳的消息泄露的。布伯心里咬牙切齿,恨死这个不知名的多嘴家伙。

    群臣里的桑哥眼皮子跳了跳,隐隐感觉今次马屁拍得不是地方,里外不是人

    大汗有令,布伯再怎么发虚也只能老老实实用马鬃刷把铳膛反复清刷好几遍,确认没有半点火药渣或碎石屑残留,才重新装填。

    火扦插下,轰地一震,乱石如蝗,打靶子上的翎根甲一阵剧晃,叮叮当当乱响。

    很快,连靶子带翎根甲呈送到忽必烈面前,甲片上倒是有明显击打痕迹,但这样的痕迹比重箭远射强不了多少,根本破不了甲。

    这铜火铳说白了等于原始版虎蹲炮,威力大为缩水,实战能力堪忧,别说比不得同类型火炮——宋军的虎吼炮,就是比起百余年后的虎蹲炮也大为不如。

    忽必烈面沉如水,逼视布伯:这就是你造出的铜火铳?看看李恒奏疏里写的是什么‘一炮轰出,糜烂数里’‘一枪击发,百步命殒’,你居然只能轰射十丈!连甲都破不开!

    布伯冷汗直下:大汗,以小臣造砲十数年经验看,天下岂有如此利器?这这这多半是塘报夸张

    如果不是蒙元有不杀大匠的传统,如果不是眼下用人之际,忽必烈宰了他的心都有了。

    忽必烈也不多言,喝道:来人,上火枪!

    不多会,一个怯薛卫持火枪叩见。

    火枪是当初李世安从罗甸蛮手里买来的次品,至于火枪使用不是什么难事,很容易就能刺探到。

    怯薛卫缺乏训练,操作不太熟练,不过好歹没出什么差错。他瞄准的靶子就是之前铜火统所用的草靶,而且还罩着翎根甲,距离同样是十丈。

    砰!

    都不用取甲验看,远远就能看到甲片碎裂四散。

    许多大臣都是首次看到火枪之威,无不面露惊容。布伯更是瞪大眼。

    忽必烈冷然道:再移十丈。

    砰!

    第二枪,这回甲片没碎,但明显凹陷,如果人披甲中枪,那股震荡力怕也要令人难受到吐血。

    再移十丈,去甲。

    砰!砰!

    这次距离有些远,怯薛卫脱靶一次,第二枪才击中。

    当草靶杵在布伯面前时,那足以戳时半个指节的枪眼几乎亮瞎了布伯那双灰褐眼珠。布伯眼睛鼓出,嘴唇颤抖,什么放都说不出,双膝一软,匍匐在忽必烈脚下。

    所有蒙元大臣,都被这种武器的威力震住了,与之相比,那什么铜火铳算个屁啊!

    一片压抑中,传来忽必烈暴吼:限军匠万户府一个月内,把试制火枪摆放在朕面前!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弯刀指南】
    巨大的玉屏风上,高悬着一幅高三丈阔四丈的巨幅地图。

    中心部分标注着大元帝国,北面是窝阔台汗国,西面是察合台汗国,更西边是钦察汗国,在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下方,是伊利汗国。包括大元在内,每一个汗国(帝国)的面积都广阔无比,而在这五个巨无霸汗国下方边角处,一块巴掌大小的地域,标注着宋国二字,朱砂未干,显然是刚刚添上去的。

    一袭龙袍的忽必烈负手立于这巨幅地图前,他的目光并未在宋国上停留,而是一直注目三大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这是大元帝国的三大劲敌,与之相比,刚刚掀起一点风浪的宋国实在算不了什么。

    细论起来,包括大元在内的五大汗国,皆出一脉。造成如今不死不休的局面,一切都源于忽必烈的背叛。

    在蒙古大汗蒙哥死后,按惯例所有有资格继承大汗之位的宗王都应该前往漠北参加选举蒙古大汗的忽里台,即忽里台大会。而彼时呼声最高的是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

    作为幼子,阿里不哥是拖雷一系的合法继承者,掌握着父母留下的大部分蒙古部众与军队。蒙哥出征南宋时,阿里不哥奉命留守和林,牢牢控制了蒙古政权的政治中心。蒙哥死后,阿里不哥得到蒙哥诸子及蒙古汗廷大臣的普遍拥护,以蒙哥合法继承者的面目出现。

    忽必烈非常清楚参加忽里台的结局,果断拒绝传召,并于1260年三月,在部分蒙古宗王中原汉地官僚士大夫的拥戴下,忽必烈于开平正式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并首次采用汉族王朝的年号——中统纪元。

    此前的四位蒙古大汗,政治中心都在以和林为中心的蒙古高原,中原汉地只是蒙古帝国的边疆省份。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这种格局开始颠倒过来,中原地区成为蒙古政权统治的核心地带,这不可避免地使蒙古政权的性质发生改变。

    如此另起炉灶之举,偏离了蒙古本土选举大汗的政治传统,遭到许多蒙古宗王的激烈反对并引发诸王之乱。

    阿里不哥旋即挥师讨伐,却被忽必烈大败并生擒。

    同时忽必烈还联合了另一个弟弟旭烈兀所建立的伊利汗国的支持。然而其余三大汗国却对忽必烈恨之入骨。

    至元六年(1269年)春天,成吉思汗三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系代表在塔剌思草原举行忽里台大会,成立了共同反对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系领导下的元朝与伊利汗国的联盟。共推窝阔台后裔察合台汗国实际掌控者海都为盟主。

    当年成吉思汗曾经说过,只要窝阔台有一个吃奶的后代,都比其他人优先继承。而且当时全体蒙古宗王也曾立下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子孙中出来的,哪怕是一块肉,我们仍要接受他为汗的誓言。这些蒙古宗王认为他们才是成吉思汗《大札撒的恪守者,而忽必烈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背离者。

    这次会议成为蒙古帝国最后走向分裂的标志。从此,忽必烈永无宁日,越来越多的蒙古宗王站出来向他发起挑战。历史上,西北诸王之乱,直到忽必烈去世也没有得到解决。

    蒙古黄金家族成员向忽必烈发起的挑战,并非仅仅是在争夺蒙古大汗的宝座,双方在意识形态上也存在着严重分歧。塔剌思大会后,西北诸王曾派使臣入朝质问忽必烈: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何故?

    背叛选举传统,背叛蒙古式统治,忽必烈成为黄金家族的可耻背叛者,非鲜血无以洗涮!

    同样,对忽必烈而言,他的帝位非鲜血无以稳固,那怕与三个强大的汗国再加一个小强般的宋国豁死拼斗也在所不惜——忽必烈,其实是以一国之力与四个强大的国家战斗。

    看着地图上方大元西北那三块巨大的国家图案,这一刻,忽必烈脑海里闪过汉人的一句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殿内只立着两个蒙元大臣:左丞相伯颜。还有刚坐了占城行省右丞位置没几天又被火速调回原职福建道宣慰使的唆都。

    每当看到这幅地图,两位蒙元大臣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唯有叹息沉默。

    殿内无声,良久,唆都小心翼翼道:大汗,且坐下再说罢。

    忽必烈早年坠马伤足,行走稍微有点跛,每到阴雨天便疼痛,不耐久站,所以唆都才如此说。

    忽必烈捶捶腿,摇摇头,转身对伯颜道:趁眼下草原过冬,海都一时半会闹不起来,丞相先把南人这摊事解决掉吧。

    伯颜深沉颔首:伯颜领命。

    伯颜是忽必烈安放在西北的定海神针,有这位军略大能在,海都闹得再欢也蹦哒不到哪去。好在眼下是腊月,草原一片冰天雪地,这样的季节历来不是用兵之时,彼此偃旗息鼓,以待来年开春入夏,草长马肥时再战。

    而南方正好相反,夏季酷热难耐,行军作战最易出现瘟疫,岭南更是潮湿瘴气之地,秋冬用兵,方是其时。所以借着这个时间差,调伯颜统兵南下,挟雷霆之势,一鼓灭杀死灰复燃的南宋行朝,是目下最可行的方案。

    忽必烈以一国之力对战四国不假,但绝不可能同时一挑四,双拳还难敌四手呢,更何况是八手?所以忽必烈每一次出手,都挑准时机,只盯住一个对手,以雄狮搏兔之势,迅疾猛烈灭杀之。

    他曾经最锋利的剑折断了,现在,他要祭出大元磨得最快的刀,用这把快刀,把南方这团乱麻彻底斩除——南方战事拖得太久了,反反复复,复复反反,忽必烈的耐心快要磨没了。

    此战,朕意重置征南元帅府,以丞相行府事,唆都贰之,并以两浙大都督范文虎总理粮秣事宜。湖广江西江浙诸行省兵马皆由丞相节制。丞相可还有什么要求?

    伯颜沉声道:臣下只有一个请求。

    说。

    一支由火儿赤,云都赤组成的怯薛军。

    忽必烈一怔,旋即大笑,声震殿宇:好,朕就给你一支万人队!



第二百三十四章 【朕名赵猎】
    祥兴三年二月,大都飞雪连天,而万里之外的琼州,却是一片春光绿意,其乐融融。

    自进入二月以来,整个琼州都陷入狂欢。因为,大宋即将迎来新的官家,一位人心所向当之无愧的中兴之主。

    是的,监国近一年的赵猎,即将登基,成为大宋第十九任皇帝,也是南渡之后的第十任皇帝。

    这个时间距赵猎当初与杨太后及诸臣约定的一年之期(称帝)还差两个月,只是谁也没想到,短短一年不到,形势竟是如此一片大好。元军两度南征失败,湖广兵马为之一空,各路义军闻风而动,处处星火,渐成燎原。蒙元摁下葫芦起了瓢,整个东南地区一片赤红——南宋为火德,服尚红,各地义军皆饰褚服,看上去当真是满眼火红。

1...105106107108109...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