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庭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应如故
李太易之前在凉亭当中的一番胡言乱语之后,情绪愈发低落起来。
少年并不知道在他走之后,已是九里村下任教书先生唯一人选,亲口对那群令他羡慕不已的读书种子所说的名额之事。更对他应得的读书名额文运,被人占据之事一无所知。
李太易抱着消沉的思绪,不知不觉来到,心下有些空落,便掏出了在和丰城当中刘仙侠赠予他的两本书籍,其中一本看了起来。
少年此时手中所拿的那本正是名为《三十**锁》的拳谱。
仅仅认真看了一页,李太易心思便沉浸其中。
书中那些墨迹鲜明,活灵活现的小人儿,在心思沉郁地少年脑海中逐渐清晰。
一招一式,逐渐‘活’了过来,少年端坐在青石之上,身体纹丝不动,神识之中,却翻天覆地。
这本购买自看似仅仅是一座名声不响地小城书店之中,实则应该来历不凡的拳谱,在少年仔细观看之下,在每张纸页最下方,发现了从一式到三十六式的简单字样。
李太易猜测,这些购买之前并未出现的字样,应该是在他出了书店之后,才显像而出。应该是这本拳法的拆招。
每一页六个小人,六种古怪动作,为一式。总计三十六式。
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李太易,并未立刻着身开练,而是投神其中,想要先将其所画小儿的动作刻在脑海当中。
循环渐进。
这个词当经常在刘仙侠为他所讲故事当中出现。
李太易虽然大字不识得几只,可也对这四字成语所包含的深意,明悟颇深。
当年听偶然间在老太岁一次醉酒之后,“酒后吐真言”,说他毛孩儿命苦,命格却硬,福缘也深。
自从打小知晓太和峰是仙人飞升之地,又在近几年当中刘仙侠充当说书先生,为了给他解闷,讲的书本故事内容,那些天赋平平的凡夫俗子,在一次掉落悬崖以后,侥幸不死,之后就成为高手的江湖人。令得少年不得不怀疑,他家老太岁是否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山上神仙。
此时又念及已逝去多年的老太岁,少年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又有那位神仙如同凡人一般会轻易地生老病死
李太易死记硬背书中那些令他摸不着头脑地动作之余,又分心胡思乱想起来。
连身后传来的脚步声都未曾听到。
刘仙侠双手负后,风度翩翩走近少年,轻轻拍了拍少年肩膀。
李太易神色茫然的
抬起头,便看到了一脸笑意的书生。
“怎么了”
少年反应略迟缓地问了一声。
书生却并未回答,笑眯眯地伸出手指,向上指了指,示意天色已晚。
李太易这才回过神来,哦了一声,赶紧将手中书本塞进怀中,笑容勉强道:“天色不早了,那些小家伙们应该饿了,我们回去。”
书生笑着点点头。
两人一路无话,片刻之后少年便来到了和丰县城外那座凉亭处,两人返回之时,剩下两位担任护道之人的九里村村民并未返回。
李太易随着向李广亮问了两人所处何处之后,便开始在刘仙侠的帮忙下,支起了铁锅,着手生火煮饭。
一行人食用过粗糙晚饭之后,便紧接着支起了军庭帐篷。
武纪王朝以武立国,虽然近几年战事减少许多,可王朝版图之上百姓雷厉风行,务实地风格依然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这种军帐搭建方式,便是当年那只附近邻国难以抵挡地玄甲重骑军中流传而出。
几十根拇指粗细,箭式长短的白杨杆,以有序的排列方式支撑起一顶顶可供三四人栖身其中,阻挡蚊虫蛇蚁不厌其烦的“偷袭”。
安置好那十四个年龄大小不一的读书种子前去睡觉,李广亮和神色恍惚地李静初便四处巡视起来。
两人在凡夫俗子江湖豪客眼中,尽管是那真实身份与那山上神仙无疑,一位纯粹武夫六境,一位练气七境,可在近乎几十年的克制修为,不动用修士手段,两人便养成了难以磨灭的俗世之人警惕手段。
待两人在周围附近巡视离开后,凉亭当中便只剩下李太易和刘仙侠二人。
书生背靠亭柱而坐,望着今夜格外明亮的碗月,轻声道:“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古难全。笑看风对雪,他寒任他寒。”
旁边双眼紧闭,手指掐决,盘膝坐在长石凳之上,一直在悄悄默念老道长教他修行口诀的李太易闻言睁开双眼,望着月光下的书生,问道:“前面两句还稍微能听懂,后面的‘笑看风对雪,他寒任他寒’是什么意思感觉不太押韵哎!”
书生笑了笑,双手食指紧扣,抱着微曲地膝盖,“胡言乱语罢了,并没有什么深意。”
李太易摇了摇头,大感不信,少年语气揶吁道:“大名鼎鼎刘仙侠,堂堂九里村十六岁的教书先生,岂会会在此情此景下胡言乱
第四十七章 白日见鬼
小镇名为闵兰镇,人口聚集密集,大街小巷环绕着一条笔直宽阔街道。
李太易一行今晚落脚之处的客栈,便在街头街道一侧地山乐客栈当中。
正值半晚时分,街道之上人头攒动,叫卖声络绎不绝,对几日未曾见过这么多人气,一路过于清冷的李太太易来说,犹如天籁。
少年除了将背后那把杨木弓丢给小李逵之后,身后依然背着出门所带的那个包裹,两本刘仙侠赠送书籍一本塞进包裹之中,另一本名为《三十**锁》地图画书籍,仍然在少年怀中,方便随时拿出来翻阅。
李太易紧了紧包裹,向小镇当中走去。
街道两侧的店铺,红砖瓦,泥胚墙,飞檐之上镇兽雕刻的惟妙惟肖,褪色严重的店铺木门。倒是木门之上的牌匾擦的一尘不染,灼灼生辉。
入眼一观之后,李太易便在心中拿起了家乡小城与之相比,和丰县到底是人口破十万地小城,虽说地处偏僻,也不是区区一座小镇所能比较的。
正式进入小镇当中,入眼的便是各类木质小推车,一些小商贩衣着虽旧,打扮的倒还算干净干练。
李太易摸了摸怀中铜钱,瞥了一眼远处插满红彤彤地糖葫芦,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丝甜味。
少年在原地踌躇了一会儿,这才大步向着糖葫芦所在摊位走去。
“老板,多少钱一串”
那位四十来岁,衣着之上满是布丁的中年汉子闻言赶紧笑道:“呦,公子,不贵不贵,才一文钱。”
李太易从怀中摸出两文,大气道:“来两串。”
走近了才看到,这位四十来岁的汉子,微微有些驼背。
从驼背汉子手中接过木签之上的糖葫芦,李太易心细,一眼发现此人掌心布满老茧,手背手臂之上满是刀痕。
李太易一愣,冷不丁问道:“这位大叔莫非曾是我朝士卒出身”
脊背微弯地中年汉子也是一愣,旋即以奇特的目光望着少年,笑问道:“公子是从外地来的吧”【!最快更新】
李太易神色惊疑,凝视着这位面容刚硬的中年汉子,“大叔为何由此一说”
驼背汉子搓了搓手,笑道:“这有何奇怪的,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我闵兰镇多是一些从朝廷边缘守军当中退下来的士卒,咱们镇长大人可是武纪王朝唯位打破‘皇权不下县’律条地县教授。”
汉子一整日内,好不容易见到个不知所谓的外乡人,便唾沫星子飞溅,滔滔不绝的给少年吹嘘起来。
经过驼背汉子的讲解,李太易大致明白了这座远远看上去,房屋建设秘籍,附近也无甚村庄地小镇,这种奇怪布局的由来。
这座名为闵兰镇的小镇,原来曾经是千年之前那位荆氏皇帝打下江山地第一
步军对聚集地。方圆百里曾经还是一处古代战场遗址,据说还是一座万人坑。
那些从战场之上退下来的军卒后代便再此处生活,附近又有一座不大不小的湖泊,四面群山怀绕,也算一处“风水宝地”。
如果不是除了朝廷刻意下令压制,让其名声不显,这座小镇绝对是那些山上修士寻求机缘的风水宝地。
不仅仅因为此地是一处万年之前的古战场遗址,还是那位荆氏皇帝如同蛟龙之属,“走水”成龙起源之地。
闵兰镇居民仍旧保留着少壮必从军地风俗。
此地民风淳朴粗犷,距离四周其他城镇距离约莫六七十多离地。
至于此地存在如此之久,为何还未曾从小镇变为小城,与此地全民皆兵地彪悍民风有关,更是对朝廷那道秘旨有着莫大干系。
据汉子所说,曾有不少修士得到消息,飞蛾扑火一般来到此地寻找古代战场遗址痕迹,欲找那玄之又玄地机缘福运地脉,最后皆一无所获。
别说是那些古代神仙留下的福缘,就是一些特闻此地是那曾经陨落过万人,地下埋藏着无数尸骨地阴灵聚集之地,前来捉妖除鬼的天师道人,都察觉不到丝毫的鬼物影子,就是阴都极少。
再之后,无论何种修士,来的便少了。
不过近几年那些外乡读书人倒是来的多了。有成群结队,还有孤身一人的,到达此地也不寻花问柳,而是在此地建私塾开学堂,做那巷中教书先生。
之前李太易还有些纳闷,这条商贩店铺奇多,应该极其热闹才对的街道,为何极少见到大人带着小孩四处逛,原来此地三岁以上的孩童,皆被那些外地来的读书人收入学堂念书挑灯夜读而去。
此地居民虽说尚武,却也极其尊重读书人,对后辈有没有读书人特别重视。
后来那位买糖葫芦的驼背汉子自来熟的告诉少年,他姓闵,名为闵匀净。
汉子得意洋洋的告诉少年,闵姓在闵兰镇当中属于十大姓氏,别看他是买糖葫芦的,其实家中还有一家染布坊。因为从小爱吃糖葫芦,便在傍晚空余光阴,推着小车,在小镇上又干起了这般聊胜于无地营生。
驼背汉子曾经是边缘守军当中的一名斥候,特别擅长在复杂山地之间地纵横如无人之地,后来一次判断失误,身体受了重创,这才退伍,回家开起了染布坊。
闵兰镇一大部分本地居民皆是以养蚕为生。
虽地处群山怀绕当中,可从此地通往周围城镇的驿道还算宽阔,小镇外一二里地的那座湖泊周围田地还算肥沃,栽满了桑树。
那些枝干粗壮的桑树绿叶一年四季长绿,用来养蚕,最是合适不过。
李太易一边一口一个糖衣蜂蜜包裹地糖葫芦,一边听
着健谈地驼背老板讲着“故事”。
第四十八章 收徒与最恶之人
正当少年踌躇不前,犹豫不决该就此回去还是忘记方才所见之时,前方街道上,有两位眉须皆白,一身长衫地老者,交谈而行。
两人所谈论内容,引起了李太易的注意。
两位老者谈吐举止间,分外儒雅大方,文气极重。
身穿紫长衫地老者,嗓音浑厚,气度不凡。
只听他对那位一袭灰绿长衫老者笑言道:“闵兰镇风情所致,皇帝陛下虽不曾来过此地,可依然对那位十几年前不知所踪地陆地神仙之事,一直耿耿于怀。每年皆在暗地里派送一些为人迂腐,学问却极好地年轻读书人,前来此地任教。能不能得到那位老将军的原谅,或者说能不能被看到,都是未知数啊。”
一袭灰绿长衫,眼神浑浊地老者闻言摇了摇头,“怕不尽然。”
身穿紫色长衫的老者停下脚步,瞥了一眼站在远处地少年,微笑着冲李太易点点头打了个招呼。
一直注意那边两人谈话的李太易,被两位老者身上那股不凡气度所震慑,笑容尴尬,有些僵硬的作了一揖。
老者收回视线,笑着拍了拍老友肩膀,哈哈道:“陆北山,老夫还不知你所思所想儿孙自有儿孙福,陆家小儿受命来此筹办学堂,无论从那个方向来说,是福非祸。”
老者从怀中拿出一块儿墨色玉佩,巴掌大小,光泽圆润,非是凡品。
老者将手中玉佩递给名为陆北山的老儒生,玩笑道:“这块儿太平无事碑,先借你一用,算是报酬”
陆北山望着这位昔日同窗,浑浊的眸子蓦然间放出怒火,愤愤道:“家中小孙儿年幼无知,仅凭一腔热血行事。背后操控之人的一次推波助澜,定然会嗷嗷叫着往前冲,不考虑后果严重不严重,哪怕是刀山火海,不碰的头破血流,决不认错。这些,你张景当然不在乎。”
老者重重一挥袖袍,衣阙翻飞,并未去接名为紫色长衫张景手中的墨色玉佩,而是满脸怒容的盯着这位‘说客’。
身为皇城后宫君子学之首,专为皇家子孙教德地紫色长衫老者张景,还有另一个名满朝堂地称号‘和事佬’。
这位气度不凡地老者,在朝堂之上,除了天子之师外,还身兼祭酒一职,隶属于武纪王朝正三品大臣。
名为张景地老者,神色讪讪的将那块儿在琉璃洲当中,拥有之人,相当于额外多一条性命地玉佩,收入袖口之中,望着陆北山地老者说道:“且不说这座天下如今地风起云涌,乱象将至。先说功德林那几位文庙圣人泥像,在近百年内被人抬出来摔碎,被人背后吐唾沫,骂的一文不值。意义何在”
曾经是一位书院君子,后来因为一件影响天下的“小事儿”而站错了位置,被逐出书院地陆北山,
年轻之时,也曾一腔热血。
身为读书人,立志要为天下谋太平,不为错。
可被人当做棋子,任人摆布,到最后事不成,独背骂名,就超出他陆北山的初衷范畴了。
他陆北山愚钝归愚钝,可又不是那满脑子只有圣贤书籍死道理地迂腐书生,他读了一辈子的书,学了几十栽春秋的道理,到最后,一言还未发,就被人踢出局,他如何能甘心
如今,为了谋划那对某些人还有些价值地破碎福地,就又将主意打到他陆北山的身上了,他如何能不愤怒
可他愤怒之余,又无可奈何。
老人仿佛转瞬之间老了十几岁,原本浑浊的眸子,更加浑浊,高大身躯也愈发佝偻起来。
不远万里赶来充当说客地张祭酒,见昔日好友这般模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