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孽债梧桐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立云
“小超,不是妈妈突然改变了态度,而是妈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尽管香菱长得很漂亮,也会做家务,说话得体,但她毕竟是初中生,文化层次太低了,将来你们不会有共同语言的。”
“学历不高不要紧的,以后可以上电大,可以自学的。”
“她是一个市民之家,可以肯定小市民的习气一定很浓,将来怎么会融入我们这样的家庭因此,我觉得她不适合做我的儿媳妇。”
“妈妈,你怎么能这样看人呢,门当户对才是小市民的势利眼光呢。”
“不管怎么说,妈认为香菱不适合,你应该找一个有大学学历,在机关工作的姑娘,将来也有利于你们孩子的成长。”
母子俩针锋相对一阵对话以后,许超很不高兴的甩袖而出,到了一家茶社喝起了闷茶。
我到家,插上门,立刻开始了一场严厉的自我审察。认真回忆了在他家的情景,并没有什么过错啊,怎么李阿姨的态度突然转变了呢我很困惑,更是担心和许超的恋爱成为《牡丹亭》式悲剧。
我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坐在沙发上发呆。脑海里一会儿是许超爽朗的笑声;一会儿是李阿姨阴沉的面孔;一会儿是许超深情的眼神;一会儿是李阿姨犀利的目光,搅得心神不定,一股莫名其妙的不祥之兆袭上心头。
大概是美丽的母亲多倾向于选择漂亮的儿媳妇,都喜欢按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吧。可是无论是五官长相,还是三围标准以及身高体重,可是我并不比李阿姨逊色,她虽然身材高挑,婀娜多姿,可我也有166厘米的个儿,体重55公斤,毫不逊色于她呀。
可能是两家的条件差距太大,一个是有权有势的官宦之家,一个是救死扶伤的中医世家;一个是呼风唤雨,众星捧月之家,一个安分守己,苦心经营门户,这样的差距怎么能走到一块呢也可能是我自身的条件太差,一个初中生怎么能与大学生,一名工人怎么能和官员相结合,想到这里,我泪流满面,胸口沉闷,伤心不已。
不要哭鼻子,香菱,佛祖是不相信泪水的,李阿姨也不会因为你的泪水而大发慈悲。人格是平等的,只要我们真心相爱,只要许超没有改变态度,只要佛祖保佑,或许忠贞的爱情都要经过一番曲折……
就这样我还抱着一线希望,虽然许超被李阿姨管得越来越紧,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可是他还是那样爱着我。
终于有一天,接到了李阿姨的电话,按照她约定的地点,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谈,李阿姨冷若冰霜,一扫以往的热情和笑容,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很严肃说出了她的意见,实际上就是最后通牒。她犹如一个官,高高在上,宣判一对男女青年恋情的死刑。
我就想不明白,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整天心乱如麻,愈发强烈地思恋许超,尽管见面的次数少了,却在努力地寻找时机,好像一个勤劳的蜜蜂,不放过任何一次采蜜的机会。每次见面都像蜜蜂细心观察花蕊的那样观察许超。哪怕许超有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都要问个明白,这种敏感到了神经质的地步,许超说我变样了。可是我反而认为是他变了。
一天,我刚到班上,开抽屉的时候,才发现钥匙丢在家里了,于是赶紧回家取钥匙。当我走到房门口的时候,听到爸爸和一个女人的谈话声。凭着一个女孩特有的敏感,我站在了门口,听听爸是在和谁说话。
“你知道不知道你家的香菱现在和我家的小超谈恋爱”这不是李阿姨的声音吗。
“不知道,孩子的事情我基本不管。”
“你呀,糊涂呀,小超是你的儿子,难道你心里就没有数”
“小超怎么是我的儿子那不是你和许县长的”
“你真是个糊涂虫,你还记得那年我们剧团到新海市演出一个多月,你不是还唱红了新海市吗那一个多月,我们哪天不是在一起你像饿狼似的哪天放过了我这孩子就是那次有的。你算算,亏你还是医生。”
沉默了好一会,才听到爸爸的声音:“哦,不错,怎么没有听你说过啊。”
“你傻啊,从新海市回来以后,你家管你那么紧,老许不是也提拔了,我们还能再来往吗这次不是小超和香菱发生了恋情,我怎么也不会说的。不是香菱那天到我家,我还不知道儿子的对象就是他自己的妹妹呢。现在两个孩子正在热恋当中,怎么反对也不听,实在没有办法,我才来找你商量的。你说说这兄妹成为夫妻不是罪孽吗”
“那你说怎么办”
“你们夫妻找香菱说,赶紧给香菱找对象。我呢,这边劝小超,抓紧给他介绍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拆散开。”
“好,那就这么办。”
“那我走了,哦,我还要提醒你,这小超的身份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你放心,绝对不会的。”
听了爸爸和李阿姨的对话,我的脑子“哄”的一声,眼前发黑,几乎瘫倒在地。知道李阿姨要离开了,我无力地走到了另外一间屋里。
原来爸爸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京剧,人长得漂亮,又有一个好嗓子,悟性又高,成为一个京剧票友。
梨花阿姨是当地剧团有名的花旦。她身材修长,皮肤细腻,有一副金嗓子,非常有名气,只要她出场,剧场就会爆满。
许超的爸爸许前进,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宿县中学做语文教师,因为文章写得好,被文化局长看上了,于是调到文化局做办事员。许前进为人忠厚老实,处事低调,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平时看不出什么能力和才华来。倒是艳福不浅,经朋友介绍和剧团的
第五十章 峰回路转
和许超分手以后,我如同在严寒的冬天里掉进冰窟窿里,看不到光明,得不到温暖,爱情的血液被凝固了。我虽然没有像杜丽娘那样一命呜呼,但整天萎靡不振,厌倦生活,厌倦身边的一切。
妈妈看我整天打不起精神来,就关心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担心病了。我爸知道内情不能明说,只好悄悄地对妈妈说,女孩大了,由不得娘。你请人给二丫头找个对象,她这样子不是生病,是缺少情感的交流。
“哦,我说这丫头怎么会这样呢。”妈妈好像悟出什么道道来了。
一天,我的同学春兰抱着一岁多的儿子来看病,妈妈看到了说:“这不是小兰吗”
“吴阿姨,这孩子咳嗽,找吴叔叔看看。”
“有年把没有看到你了,瘦了。”
“阿姨,现在忙儿子,一天到晚闲不住。”
“什么时候结婚的,有儿子了”
“呵呵,去年结婚的。”
“去年结婚,今年就生儿子啦,真快。”
“哈哈,哈……”春兰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那香菱到现在还没有对象呢,你有什么好的头绪,帮香菱介绍一个。”
“好的,我记在心上。”春兰满口答应。
妈看着春兰抱着儿子走了,羡慕死了。“哎,我们香菱什么时候有孩子就好了。”
临近高考了,两个弟弟学习很紧张,每天晚自习都要11点以后到家。我便做一顿夜餐犒劳他们。我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他们如愿以偿考上大学,圆姐姐的大学梦。
对于学子来说高考的7月,是希望的7月,梦想的7月,同时也是艰难的7月,关口的7月,黑色的7月。这个7月决定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否顺利涅槃。
临考的前一天,我对两个弟弟说:“休息一天吧,轻松轻松,姐姐今天带你们下馆子。”
“那太好了。”两个弟弟非常高兴。
“但有一个条件,必须考上大学,给姐姐争口气。二姐这辈子没进过大学的门,但希望你们考上大学。”
“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上大学问题不大。”大弟弟很有信心。
“小亮,你怎么样,有信心吗”
“我的成绩没有哥那么好,但上大学没有问题的。哥你说对吧。”
“你的成绩比我扎实,考的成绩肯定比我好。”
听了两个弟弟的表态,非常高兴,好多天没有这样高兴了,于是我带着两个弟弟上街了。
两个弟弟顺利通过了高考,因为没有接到通知书,在家人面前表现出谨慎的乐观。全家都相信他们一定能够考上大学,相信大学通知书就是爷爷开的药方,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不过在报考什么大学以及专业上,爷爷和孙子还是闹点不愉快。
没有想到大弟从骨子里就有家庭的叛逆,对中医的厌烦。他不知怎么搞的,与生俱来对中医就不感兴趣,每当听到药杵声,他就感到特别的烦躁,而全家人听了是那么的悦耳。
吴明根本不听爷爷的忠告,不知是什么力量吸引他对法律的兴趣,报了华东政法大学。就是班主任也为他捏一把汗。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线很高,并且招收的名额不多,有一定的风险。
不过爸爸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悄悄地鼓励他。为了弄清小明的想法,爸爸单独和他谈了一次心。
“小明,我们是中医世家,这个家业要靠你们传承,你这次考的是政法大学,这个家业不是要失传吗”
“爸爸,将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法制的社会,法律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所以我想了解法律。”
“是啊,法律对于我们太重要了,平时没有遇到重大的事情,看不出它的重要性,一旦遇到了非常规的事件,就会感到我们这些人就是一个法盲,面对法律两眼漆黑。
“当今的社会,文盲无法生活,其实法盲更可怕。
“我两次坐牢,实际是一些人利用法律在整我。他们之所以那样得心应手,不就是因为我们是法盲吗,法律掌握在他们手里吗”想到这里,他深有感触,“嗯,有志气,有远见。”
“爸,我知道考这个学校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勇气去努力,就一点希望也没有,努力了才有成功的可能。”
“是啊,不知道你的成绩怎么样,有这个实力吗”
“我有信心。但我不能保证。”
“如果没有录取,怎么办”
“大不了,再复读一年。”
“有志气。爸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如果考取了,好好地读,将来做一个正派的、不欺负老百姓的法官。”
切肤之痛让爸爸回忆那不堪回首的岁月,他意识到这是个有志气的孩子。在他身上继承着他妈妈的那股灵气,那股不墨守成规的活力,那股热爱生活的朝气。他头脑灵活,反应敏捷,聪明活泼,唯一的不足就是多动贪玩。他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不过还是有丝丝的遗憾,中医世家的孩子,学法不学医。
因为他的妈妈不在身边,爸爸以及全家对小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爱,似乎全家都要弥补他缺少母爱的空白。妈妈不管小明做了什么错事,从来没有骂过一句,更舍不得碰他一个手指头。
在小明的坚持下,尽管爷爷口头上不答应,但内心还是让步。
一个月以后,我家接到了两份入学通知书。
小明虽然没有考上华东政法大学,却接到了苏州法学院的通知。小弟考上了徐州医学院。梧桐巷里没有一个女孩子读完高中,现在一家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这在我们那个街道还是个新闻,很多人投以羡慕的眼光看待“三剂神医”诊所了。街坊都认为是乾隆御笔题字的那块匾的功劳,是托乾隆帝的福。爷爷奶奶则认为是老佛爷帮的忙,妈却认为是观音菩萨的保佑,只有我爸认为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
大家免不了要庆贺一番,就在小吃铺里,奶奶张罗着,摆了五桌饭菜,朱奶奶、韩叔叔、荷花阿姨、肖大头、小雪、爸爸的朋友以及街坊邻居热热闹闹地吃了喜筵。悠悠知道了,寄了1000块钱来,表示祝贺。
时间不久,全家欢欢喜喜地送走了两位大学生。
快过年了。一天晚上,刚到家我还没有吃饭,同学春兰来了,做个鬼脸叫我出去。
“你干什么啊,鬼鬼祟祟的。”
“给你介绍个对象。”
“我现在不想谈对象。”
“怎么不想谈,人就在我家呢。”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当兵的。”
“天啦,又来个当兵的。我和你说吧,这半年光当兵的就见三个了。现在还有人给介绍人事局的,我都不想看了。”
“怎么不想看了”
“家里人不想让我找当兵的,况且现在心烦的很,不想谈。”
“你算了吧,你知道吗这个小伙子个子又高人又英俊,还是军官,保你能看上。”
“他家是那里的”
“乡下的。”
“乡下的,他家是个什么情况”
“他家里有父母,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今年军校刚毕业的,你到我家看看再说嘛。”
 
第五十一章 贤妻三要
赵海回到了小兰家,小兰的丈夫孟斯椿,把他叫到一边,问:“怎么样,第一印象如何”
“我看很不错的,人很温顺,长得也很漂亮,工作单位也说得过去,家庭条件挺好。”
“你呀,看问题还是很肤浅的,找老婆,要看实质,不能只看一般条件。”
“表哥,我没有经验,你说哪些才是本质的东西”原来孟斯椿是赵海的表哥,他担心我有疑心,就说赵海是他的战友。
“看女人关键是三条。”
“表哥你说说看,哪三条,我听你的。”
“妻不贤,子不孝,酒色徒,瞎胡闹。故人生三大不吉利,以不贤妻排头位,可见贤妻的重要性。”
“是啊,老婆是一生的伴侣,要终生过日子的。”
“选择对象,一定要看关键,贤妻的条件有三:
“第一要入得厨房;第二要出得厅堂;第三要乐于上床。
“入得厨房,就是说,要像秦香莲那样照顾家庭,相夫育子,孝敬公婆,关心丈夫,疼爱孩子;能够妥善处理好家族邻里的关系;能够让老公感到家庭的温暖。
“出得厅堂,女人不仅要做好家务,知道收干晒湿,而且还要像王熙凤那样理好财管好钱。女人就应该是男人的财务总管,所谓男无女,财无主,就是这个道理。女人还要会待人接物,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早已过时了,现在的女人也要会外交,而且是一张王牌。女人是家庭的门面,是家庭的名片。现在就很风行女人外交,女人外交往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