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其它人都住在市区,回去就不用她操心了。

    胡向阳笑着接过钥匙,还借故摸了一下她的手,被叶纤红白了一眼。

    他也没在意,叫赵大成他们等一下,自己跟叶纤红一起去送人了。

    章诗萍跟温俊肖东灿坐在一起,注意力却在叶纤红那边,也看到了他们的互动,忽然发觉她们跟叶纤红之间的关系,确实比不上苏思诗、赵大成他们来得稔熟。

    忽然想到温俊跟肖东灿才是死党,跟胡向阳他们只是熟悉而已,又觉得这样也很正常。

    自己跟叶纤红熟悉,是因为工作上接触比较多,所以一下子接近了距离。

    真正从感情方面来说,自然比不上苏思诗。

    叶纤红天天开苏思诗的车,从来没有客气一下,因为已不需要。但是如果要自己帮忙,还是会道谢,这就是区别。

    看来想要跟叶纤红达到苏思诗的程度,还得继续努力啊!

    叶纤红安排好手下离开,看赵大成肖东灿姜皓这些人围在一起聊天了,根本不需要自己担心,叶纤红想了想,打算去戴老那边看一看。

    自己拿项目给肖市长的事,确实是自己疏忽了,想当然地以为戴老不会关心这些,所以连提都没有提一下。

    如果自己主动跟他汇报一下,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肖市长有胡向阳这层关系在,说是自己人也没错。但是在叶纤红眼里,戴老跟自己的关系,无疑更亲近一些。

    如果这些项目戴老要,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交给他,而选择拒绝肖市长。

    好在重生一次,这种有用的项目只要用心想一想,还是不缺的。

    叶纤红边往休息室那边走去,边思考类似于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的项目。

    忽然想到虞城这边搞的是蔬菜种植,如果戴老有需要,可以搞大棚花卉种植,要知道这个时候,像日本、欧美等国家,对鲜花的需求可是很旺的。

    国内的鲜花市场好像还处于初级阶段,看街道边的鲜花店数量就能估计出来。要知道叶纤红重生前,鲜花店可是跟西点屋一样,隔几十米就有一家的啊!

    不过最近有人结婚,婚车上也开始用鲜花装饰了,这样下去,国内的鲜花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用大棚种植肯定是个好项目。

    除了鲜花,当然还有水果,像大棚西瓜、哈密瓜、甜瓜等大量瓜类,草莓、火龙果、葡萄、奇异果等水果,都可以通过大棚种植,获得更大的收益。

    想通这些,叶纤红定下心来,推开休息室的门。

    屋里,戴老邓老正和肖东胜聊得热火潮天,没办法啊!这个项目对于农业大国的地方官员来说,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肖东胜不是傻瓜,这时候哪里还不知道戴老邓老的打算,不过他是聪明人,这个项目这么大,没必要吃独食。

    何况以叶纤红与戴老的关系,如果他感兴趣,叶纤红随时会把这些内容分享给他。

    “戴老,邓老,这个项目其实是叶小姐提供给我的,我自己哪里想得出来啊!”肖东胜看到叶纤红推门进来,无奈地把这件事和盘托出。

    “小红,肖市长说的是真的吗”戴老惊讶地问。

    对这个干孙女时时表现出来的异常,他现在也习惯了,可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是真的。”叶纤红没有扭扭捏捏,干脆回答道。

    既然心里已有了准备,接下来就是接受戴老的考验,她相信自己能过关的。

    “那你怎么从来没有跟我提过”戴老突然皱了皱眉,不高兴地说道。

    “爷爷,这真的不能怪我,我哪里知道你这样一个组织部退休的领导,会对这种事感兴趣啊”叶纤红无奈地解释了一句。

    见戴老的老小孩子脾气又发作了,




第六十三章堂哥上门陪罪
    从王子饭店出来,叶纤红陪着安安和郑兴旺一起回家。

    外面气温依然很高,就算是晚上,还有三十二、三度,两人穿得这么正式,就感觉闷热。

    “这样穿还习惯吗”叶纤红望向穿着长袖衬衫,两粒扣子系得整整齐齐的弟弟,故意问道。

    当弟弟换上这套衣服时,她就一再强调了着装礼仪,所以他到现在依然坚持着,没有挽起袖子,解开扣子。

    “有点拘束,也比较热。”安安拿出手帕擦了一下额头的汗,苦恼地回答。

    这件衬衫姐姐改了版型,收了腰身,好看是好看,动起来却没有那么方便了。

    特别出了一些汗,身上粘乎乎,恨不得脱下来光着膀子在路上走。

    “你们这样还不错了。”叶纤红笑着说道。“我上次看到有家外资公司在酒店开会,那些参加的管理人员,都穿了黑衣装白衬衫打了领带,外面三十五六度,他们照样穿得一丝不苛——”

    “啊!”郑兴旺在一边惊叫一声。

    这倒不是叶纤红瞎掰,前世在深圳时,有时候上街,经常能看到一身西服的职场精英,从出租车或地铁出来,在烈日下边擦汗边匆匆走进写字楼里。

    那些管理严苛一点的公司,对穿着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

    “你们以后想成为大人物,就得经常会出席这样的聚会,所以要慢慢习惯这样的打扮。”叶纤红笑着提醒了一句。“有句话叫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你们明白它的意思吗”

    “不明白,姐,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安安好奇地问。

    “就是说如果想要带上王冠,就需要承受它的重量”叶纤红解释道:“如果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你想获得更多,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懂了吗”

    叶纤红虽然不忍心弟弟吃苦,可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想成为人上人,必须承受相应的煎熬。

    从来没有人能轻轻松松获得成功的。

    特别是男人,需要承受的压力更大,提早尝试对他们没有坏处。

    为了给人专业、稳重的印象,穿不舒服的衣服,算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我还是不太明白。”这句话是郑兴旺说的。

    不是说努力赚钱就可以了吗,跟穿衣服有什么关系他是真的不明白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叶纤红一时之间有些懵,自己现在跟他们讲这些,是不是太早了

    经济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只要吃苦耐劳,就能赚到钱,毕竟在郑兴旺他们的眼里,能开家小作坊就是成功的标志了。

    却不知道到了叶纤红重生前,赚钱已不是你努力肯吃苦就能赚到了,更重要的靠人脉和关系。

    至于其实暗里的手段,连她自己也未必搞得清楚。

    这些社会上的黑暗面,真的有必要这么早讲给他们听吗会不会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偏激,建立歪曲的世界观

    或者只能跟他们讲一讲,学这样社交礼仪的目的,不过是想让他们将来能融入所谓的上流社会

    “算了,不说这些了。”叶纤红想了想,决定放弃了,既然她也没搞明白这些,还是先放放吧!反正他们还小,不着急。

    安安和郑兴旺都有些奇怪,姐姐说话从来不会这样半途而废的啊!

    不过他们习惯了信任姐姐,倒没有追问。

    回到家里,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半,这时候去卖衣服,就有点晚了。

    两人只好在沙发上坐下来,打开电视看会节目早点去睡觉。

    “对了,姐,那几个同学农忙都结束了,明天开始又要过来帮忙卖衣服了。”安安突然记起这件事,于是提醒姐姐道。

    “好,我知道了。”叶纤红应了声。

    明天开始,又要多准备三个人的饭菜了。这些都是小事,叶纤红没放在心上。

    倒是衣服的事,有些麻烦。他们天天五个人一起卖衣服,上次做的衣服还能多久

    暗暗算了算,暑假才过去一半,总共做了二千五百件t恤,应该已卖出一千五百多件了。

    照这个速度下去,最多只能卖十天,就没衣服可以卖了。

    好在后来又有几批衣服在做,到时先供给他们去卖好了,这样决定后,叶纤红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早上,几个孩子果然准时过来了,叶纤红心里有了准备,倒不觉得意外。

    因为在家里干了几天农活,每个人都晒黑了很多,不过气色都不错。

    除了祝郁。

    她住乡政府的宿舍里,父母是居民,老家早已没有田了,爷爷奶奶家的田,又不需要她去帮忙。

    隔了十天没见面,大家再次聚在一起,都非常兴奋,在屋里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连卖衣服的事都差点忘了。

    最后还是张建盛这个学习委员催促,大家才压下重逢后的喜悦,一起出门了。

    至于队伍了多了个郑兴旺,倒没有人在意,大家都是同龄人,一会儿就熟悉了。

    叶纤红送他们离开,急急忙忙上街,去买中午吃的菜。

    这些男孩子胃口好,在家里估计没什么油水,都比以前瘦了些,得多买些鸡鸭鱼肉给他们吃。

    提了一大袋东西回家,看到有人站在家门口。

    “哥,你怎么来了”见是堂哥郑兴华站在那里,叶纤红惊讶地问道。

    这个地方租下后,她还没有告诉过堂哥他们,他是怎么找到的

    &nb



第六十四章戴老的邀请
    “你难得来一次,就在这里吃中饭吧!”叶纤红跟他聊了一会工作上的事,就找不到话题了,于是开了电视,叫他坐一会,自己撇下他去做午饭。

    郑兴华也没客气。

    堂妹现在有钱的事,他早已知道了,想着奶奶还想叫自己找她要房子要车子,就觉得好笑。

    奶奶的观念实在太老了,以为自己是郑家的长孙,堂妹就有义务,理所当然地帮助自己

    就算是自己的亲妹妹,也未必愿意吧!

    叶纤红最终把一整只麻鸭切块后,加葱姜蒜焖成一大盆啤酒鸭,又红烧了一条鲤鱼,爆炒了一大盘回锅肉,炖了一锅萝卜玉米煲龙骨,蒸了一份花蛤水蛋,炒了盘茄子和香菇菜心,算是完成了。

    今天中午人多,所以菜的量非常足,这些半大小子饭量大,希望够他们吃。

    菜端上来时,郑兴华非常惊讶,他一直知道堂妹家条件好,但是做这么多菜招呼自己,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等到安安他们回来,又看到其它几个孩子,他才知道怎么回事

    不管怎么样,这桌菜差不多要一百块钱了,看着这些孩子一点不客气地大吃大喝,原先还有些放不下架子的郑兴华也放开肚子,加入了抢食的行列。

    等到大家放下筷子,桌上除了一堆鱼刺、玉米棒、花蛤壳和鸭骨头,没剩下可以吃的东西了。

    连大锅的汤也喝个精光。

    郑兴华满足地在沙发上休息了一下,因为下午还要上班,所以没多久,就回去了。

    剩下几个孩子继续做作业。

    叶纤红回到自己的宿舍,关上门,准备好好考虑给戴老的计划。

    以前给肖市长做方案,她还可以拖一拖,毕竟没有义务帮忙,想做了就写一写。现在是给戴老的,就不能拖拉与随便了。

    坐在窗前的写字台边,叶纤红仔细思考着大棚水果种植的方式。

    首先当然是品种选择,就前世的经验,最出名的当然是草莓和西瓜,其次是哈蜜瓜、香瓜、火龙果、奇异果等品种,最后才是葡萄、香蕉等相对普通的水果。

    有了水果品种,然后是种植方式,这些就不用她操用了,每个省都有农科院,由他们提供正确的种植方式就行。

    其实现阶段的国内,最大的问题还是销售。

    不是水果没人要,而是大家的观念比较落后,种出来了只会挑到附近的镇上卖,很少有人知道要送到外省去卖。

    当然更不知道要包装一下,打个牌子,放在纸箱里,方便储存和运输。

    所以种植这一块叶纤红写得很简单,重点在后面。

    比如在种植基地建立一个批发销售中心,以及建立一个物流中心,随时把农民采摘下来的水果装箱后,运送到全国外地销售。

    至于销售方式,可以跟各地的水果市场合作,也可以直供给当地最大的农贸市场。

    国家这么大,只要运出去了,卖掉肯定没有问题。

    叶纤红觉得她这个方案,最大的作用是给他们扫扫盲,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至于怎么样把水果种出来,又卖出去,只是举了个例子,如果想明白了这一点,相信他们就能举一反三,找到别的致富方式。

    花了近两个多小时,才洋洋洒洒地写了五页纸的字,估计都有五千个字了。

    放下纸笔,活动了一下酸痛的关节,叶纤红站起来,走到窗前。

    楼下的空地上,有一棵高大的广玉兰,一群孩子站在树荫下,正在跳橡皮筋。

    十岁出头的孩子身体最灵活,看她们轻轻一抬脚,就轻而易举地把齐胸高的橡皮筋勾下来,边跳边喊着数字,身上不断有汗水流下来,打湿了衣服。

    叶纤红忽然想些羡慕他们,童年时期能够这么快乐地玩闹。

    她在她们这个年纪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在家里,因为没有人愿意陪她玩。

    忽然发现树荫的另一边,有个比她们矮小瘦弱的女孩子站在那里,一直羡慕地望着那些跳橡皮筋的孩子,似乎她想加入却被拒绝了。

    叶纤红注意地观察了一下,瘦小的女孩子似乎才**岁,身上的衣服又脏又旧,应该有几天没有换了。
1...113114115116117...3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