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我发现我们这些人,都喜欢吃你做的菜,要不我们成立一个固体的团体,定时聚餐,你们说怎么样”平时话最少的姜皓突然走过来,认真地提议道。
“好啊好啊!”章诗萍本来就因为不能光明正大地跟叶纤红结拜,心里很郁闷,如果能这样经常餐餐,当然最好了。“那我们得取个好听的名字,叫美食帮怎么样”
“不行,太难听了。”姜皓抛下高冷的表情,参与这件事的讨论。
“那叫什么”章诗萍的草包脾气又发作了,她没耐心认真思考,直接反问道。
姜皓和肖东灿还没回答,叶纤红先发作了。
“你们太过份了吧!”叶纤红不满地说道。“定时聚餐,却叫我做菜给你们吃,凭什么啊!”
“别小气。”章诗萍连忙安抚她。“大不了让你当帮主好了。”
在她看来,当帮主非常神气,叶纤红应该会满意。
“你以为我是黄蓉啊!还帮主呢!”叶纤红哼了一声道。
射雕英雄传大家都看过,里面的黄蓉大家也印象深刻,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子,很讨读者欢迎。
“如果你不想当帮主,那让我做好了。”章诗萍一付我求之不得的表情。
“要不,我们叫吃货团好了,小红当团长,大家觉得怎么样”苏思诗在一边没出声,这时候突然开口道。
“这个名字不错。”姜皓第一个叫好。“好听易记又跟紧扣主题,而且雅俗共赏,非常好。”
“我也觉得很好。”肖东灿想了想,也觉得是个好主意。
“那行,我们吃货团成立,小红是团长,我当副团长怎么样”章诗萍很快地给自己封了个副团长的职位,一脸期待地望着他们。
“不行,等我们召开第一次全团会议,制订出章程后,再进行民主选举。”姜皓认真地说道。
“嗳,你们是不是太过份了,怎么把我排除在外”胡向阳在那边叫道。
这个吃货团什么的,听起来很意思,怎么可以避开他讨论呢胡向阳恨不得马上走过来,加入这个行列。
这时候文娱活动少,大家下了班没事做,非常无聊。
成立一个类似帮派的吃货团,那就有趣了,可以经常一起吃吃喝喝什么的。
只要人多,就算坐着闲聊,也比一个人在家好玩,每个人都像找到了组织似的,特别兴奋。
“你别急。”姜皓叫道。“你当然也是团队成员之一,今天在场的全是正式成员,到时加上赵大成,其它人想加入,必须大家批准,可不能让阿狗阿猫都进来。”
“没错,我们可是一个高级别的吃货团。”章诗萍在一边起哄。
叶纤红和苏思诗还在厨房炒菜,看他们说得热火朝天,哭笑不得。
不过两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拒绝他们的建议。
叶纤红虽然跟大家关系都很好,但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因为一些冲突,闹僵了呢有这个吃货团就不一样了,经常一起聚餐,那是最容易加深感情的,大家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好。
何况只要人在,以后聚餐时,她还可以利用大家的人脉,合作搞些项目,赚些快钱,说不定关系会更稳固。
苏思诗通过叶纤红,就是想跟这些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如果有了这个团队,那大家的关系就彻底稳固了。
几个人在厨房门口讨论着多久聚一次比较好,每次是在叶纤红家里搞,还是大家聚集到某个城市在搞,反正脑洞越来越大,想法越来越新奇。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然后看到安安他们进来了。
看到屋里有这么多人,安安还好一点,其它几个人就有些害羞。
“你们先去洗一洗
第四章脑筋急转弯
第一项章程,就是选出副团长。
“我来当团长。”赵大成不等别人开口,首先自告奋勇地举手。
“你当团长凭什么”章诗萍立马怼过去。“你会炒菜做饭呢还是你长得最帅”
“那就选小红当团长”赵大成反应过来,迟疑地说道。
“还用你说,当然是小红当团长。”章诗萍得意地说道。“这个位置我们早就内定好了。”
似乎叶纤红当团长,她也与有荣焉。
“大家还是说说谁当副团长。”肖东灿受不了大家东拉西扯,把话题拉了回来。
他在京城工作,参加聚会的次数应该会最少,所以对这个位置兴趣不大。
何况他在京城也有一个朋友圈子,规模不比这个小,倒没过份看重这边的人脉。
“我选我。”章诗萍举起手来。
“你以为自己还在读小学二年级啊,还我选我”赵大成刚才被章诗萍怼了一句,此刻抓住机会,马上回怼过去。
“啊不可以吗”章诗萍是香港人,读的课本跟叶纤红他们的不同,自然不明白这个梗什么意思
“当然可以。”叶纤红见她没听懂,在一边解释了一句。“内地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就叫《我选我》。他在以这个跟你开玩笑——”
“哦。”章诗萍应了声,望着赵大成耸耸肩。“一点也不好笑。”
气得赵大成又是一个白眼。
“还有别的意见吗”叶纤红见没有出声,只好主动问了一声。
“我看还是诗诗姐吧!她也会做菜,至少比章诗萍可靠。”姜皓客观地说了一句。
苏思诗感激地望了姜皓一眼。
或许对其它人来说,这个虚职可有可无,争取也只是闹着玩,对她来说,却是被团队认可的象征,她很想抓住这个机会,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除了赵大成和章诗萍,其它几人兴致都不高,没有人来争副团长的位置,最后决定在这三个候选人里投票。
意外的是,竟然是苏思诗票数最高,成了副团长。
安安在屋里听外面这么热闹,坐不住了,借口上厕所,悄悄溜出来偷听,听说他们成立了吃货团,隔些日子就会聚餐,非常心动,悄悄跑到姐姐旁边,问自己可不可以参加。
“当然没问题。”叶纤红笑着揉了揉弟弟的头。
见姐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安安不好意思地搔搔头,跑回了房间。
大家继续讨论相关章程,叶纤红想了想,找来纸笔,准备记录一下。
叶纤红没上过大学,也没参加过社团,对这种格式不太熟悉,最后交给姜皓执笔。
他大学时是摄影社团团长,对这些格式比较了解。
于是,在他的引导下,吃货团的章程正式出炉。
因为带着玩闹的性质,所以没有订什么具体的条例,主要是强调了成员申请、费用的收支以及活动计划。
大家初步的意见,是每月聚餐两次,时间定在当月第一周的周末和第三周的周末。
如果有特殊的原因,可以商量调整日子。
把这些意见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之后,大家在尾页处签了名,吃货团算是正式成立了。
这份文件,当然是交给叶纤红保管。
叶纤红笑着接过,拿到房间放到抽屉里。
下午大部分人还要上班,事情谈好后,就纷纷离开了。
连苏思诗也回公司了,屋里只剩下叶纤红和胡向阳。
“下午怎么打发时间”见胡向阳因长时间坐着,闷闷不乐的样子,叶纤红坐到他旁边问道。
“要不,我们去睡个午觉吧。”胡向阳望了叶纤红一眼,一付你懂的表情。
“想得美。”叶纤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答应。“要睡你自己去睡,我可不陪你。”
弟弟他们就在隔壁房间,他们两人如果进房间关上门,谁知道他们会怎么样
最重要的是,这些房子的隔音非常差,屋里有什么动静,隔壁肯定能听到。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血气方刚,把他们带坏了怎么办
“那——我们打牌吧——”见叶纤红不同意,胡向阳有气无力地说道。“玩跑得快。”
“没意思,要不我们来玩猜谜吧!”叶纤红想了想,提议道。
记得前世有一次跟闺蜜去喝酒,大家一起猜谜语,自己说了几个她们都猜着了,她们说了几个,自己都没猜到。
后来才知道,他们那个所谓的谜语,叫做脑筋急转弯,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猜。
印象中国内九二年还没有这个,叫胡向阳猜,应该很有趣。
“好吧。”胡向阳现在最感兴趣的是跟叶纤红滚床单,对谜语什么的,兴趣也不大。
不过看叶纤红有兴趣,他也不好拒绝。
“第一个题目: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叶纤红先说了一个最简单的题目。
只要听说过脑筋急转弯的,这个问题几乎都能答得上来。
“什么瓜”胡向阳是城里人,对各种瓜本来就不太熟,顿时有点傻眼。“难道什么瓜是有毒的,所以不能吃”
“不是。”叶纤红摇头。“这个答案没那么复杂,很简单的。”
“我不知道。”胡向阳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答案就是——傻瓜。”叶纤红边说边戳了一下他的脑袋。
“傻瓜又不是种在地里的瓜。”胡向阳觉得这个答案有点瞎掰,摇头不认可。
“是你脑筋不够灵活,太死板。”叶纤红笑着,“这本来就是脑筋急转弯——”
“如果这样,那你再说一个,看我猜不猜得出来”胡向阳一直觉得自己的脑瓜还是很聪明的,不服气地叫道。
“行,我再说一个。”叶纤红听他这么有信心,决定加大难度。“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能吃”
“臭皮蛋”胡向阳想了想,回答道。“只有它才打不烂,不能吃,不过煮不熟它煮了之后,算熟了吗”
“不对。”叶纤红见他依然在常规的范围思考,提醒道。“这是脑筋急转弯,肯定不是这个——”
“你说吧——”胡向阳泄气了,他真的想不出来。
“就是考试得的零蛋。”叶纤红认真的回答。
&n
第五章戴老的心事
直到叶纤红记忆中的题目,说得差不多了,这些孩子才放过她。
安安更夸张,找来纸笔,把刚才说的这些题目,全部记了下来。
“你记这个干嘛”徐志豪惊讶地问。
“当然是去考同学!看他们谁能猜得出”安安得意地笑道。
叶纤红笑了笑,非常理解弟弟的想法。
当初自己第一次听到这些题目,也恨不得把它记下来,去考一考身边的朋友。
看着他们搔头摸耳、绞尽脑汁却想不出答案的模样,特别有优越感。
在这个娱乐项目稀缺的年代,这么好玩的文字游戏,绝对会大受学生们的欢迎。?陪弟弟他们玩一会,想着戴老帮自己解决这件事后,自己还没有当面去道谢,叶纤红想趁现在屋里有人陪胡向阳,去一趟戴老的家。
“安安,我去一趟戴老家,你们在家陪向阳哥吧!”离开前,他叮嘱了弟弟几句。
“你放心吧,姐。”几个男孩子都挺直身子,一付我很可靠,你尽管把事交给我们的自信模样,恨不得拍胸脯保证。
胡向阳无奈地斜了叶纤红一眼,自己这么大个人了,只是腿受伤,又不是全身动不了,还需要他们陪
“好。”叶纤红没理会胡向阳,对弟弟他们放心地笑了笑,回自己的房间换衣服。
实际上她已进了空间,准备在空间找一找,带什么东西给戴老。
葡萄上次拿过了,这次就没必要再拿,那就换一种水果吧。
在果园里走了走,除了葡萄,还有枇杷和杨梅,果子都已成熟了。
叶纤红摘下来尝了尝,杨梅酸酸甜甜的,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估计摘一篮都吃得完。
不过虞城这边习惯用杨梅浸烧酒,盛夏酷热中暑,喝点杨梅烧酒有解暑的作用,叶纤红打算买些烧酒回来,泡一大坛再给戴老送去。
家里的父母当然也要送一点,这颗树不算大,摘一百来斤应该没问题。
这些枇杷的个头也是又大又圆,表面逞橙红色,比外面买来的明显好一些。
叶纤红剥了一颗尝了尝,甜度很高,不像市场上买来的,味道淡甚至有点涩,没什么甜味,还带着股中药味。
现在已近八月,这两种水果早过了季节,市场上买不到,拿出送人有风险。
不过前世一些高山地区,因为温差大,确实有八月成熟的枇杷。
那就送枇杷吧!如果戴老问起,就用这个做借口好了。
不过跟戴老交道打多了,她清楚他是特别睿智的老人,即使有疑问,也会选择难得糊涂,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追究。
做了决定后,叶纤红摘了半袋枇杷,用深色的塑料袋装了,提出房间。
只要她不说,别人也看不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开门下了楼,叶纤红匆匆往前走。
到了戴老家门口,只见院子里静悄悄的,没了上次来的热闹景象,看来戴叔叔一家已回滇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