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另一边拿了些面条过来,加了些肉丝,同样加油把洋葱爆香后,加进去炒。
叶纤红一心两用,边烧铁板豆腐,边炒面条,很快都熟了。
在豆腐上洒上一把葱花,又浇了一些鲜酱油,加上一些烧烤用的胡椒粉,豆腐的香味就扑鼻了。
“小红,没想到这铁板豆腐也能搞得这样香,你快分我一点尝尝。”章诗萍闻着香味过来,向叶纤红讨东西吃。
“这是给我爸妈做的。”叶纤红夹了两块给好,说道。“你想吃,我等一下给你做。”
“好吃。”章诗萍也不怕烫,夹起一块咬了一口,嘴里被烫得咝咝地叫着,却舍不得吐出来,边吹边嚼下去,嘴里回答道:“好,你等一下帮我做。”
叶纤红把面也铲进一只盘子里,端过去给爸妈吃。
看到戴老已吃完面条,跟姐夫卫谨言坐在葡萄架下喝茶聊天。
“姐夫,你想吃什么,我帮你做一点”屋里的人几乎都是她的朋友,已不需要她照顾,只有姐姐和姐夫是客人,她得特意照顾一下。
“不用麻烦了,我已吃了一些,等一下随便再烤一点就行。”卫谨言刚才跟戴老爷子聊了一会,感觉受益非浅,所以没心情吃东西,向老爷子讨教工作的事更要紧。
“那行。”叶纤红也不勉强,笑着跟戴老说道:“爷爷,姐夫今天是客人,你帮我招呼好了。”
“爷爷难道不是客人”戴老故作生气地瞪了她一眼,下一刻又心情愉快起来。挥手叫道:“去吧去吧
第二十六章共同的利益
今年才是九二年,只要你肯用心做,其实做什么赚不到钱呢
忽然想起那个反季节蔬菜项目,就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在座所有人都参与,也吃不完。
何不趁现在人多,商量一下怎么投资
她自己看中的是蔬菜批发中心这一块,主要是因为它涉及的环节小,管理简单,并不是因为它最赚钱。
只要抓准自己的强项,人人都能从中赚到钱。
比如开一家大型的反季节蔬菜超市,或者开无数家小型的生鲜连锁超市,不管哪一种形式,因为有了独一无三的货源,和零渠道费的价格,还怕赚不到钱
也可以成立一个运输公司,将新鲜蔬菜送到全国各地,赚钱也很容易。
也可以在本地开一家食品加工厂,将蔬菜洗净包装后,供应给虞城周边省市的酒店饭店。
这些项目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开公司,叶纤红相信进入越早,机会越多。
把这些想法好好组织了一下之后,叶纤红站起来叫大家静一静,把这个庞大的计划说了出来。
等叶纤红说完,屋里有了刹那的安静,然后就像油锅里加了一勺水,顿时沸腾起来。
大家都跟叶纤红熟悉了,知道她不会无的放矢,特别是她等于把赚钱方式都介绍给了大家,只要把钱投下去,几乎百分百就可以赚钱了。
这样的好事,只要脑子正常的,都不想错。
即使身上拿不出这么多钱,也可以贷款来做,要知道在座的人谁没有一点关系网,借钱最容易了。
“小红,这个我有兴趣。”章诗萍第一个站起来激动地嚷道。
自己开了家服装厂,她总觉得也就这样了,所以总想另外找一个项目,赚点快钱,而叶纤红的设想,正好符合自己的要求。
“你想做哪一块”叶纤红望了一眼有些兴奋过度的章诗萍,冷静地问道。
她是希望大家把这些项目瓜分掉,这样既帮了肖市长,给自己也找了条很好的赚钱路子。
最要紧的是,一个项目往往是有很多环节组成的,如果某个环节没有跟上,整个项目就难以启动。
“我想跟你一起做。”章诗萍把叶纤红说的几个项目都想了一遍,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只好耍无赖。“你做哪个我就做哪个,你只要给我一点股份就行——”
“这怎么行”胡向阳出来唱反调。“小红的项目,当然是我跟他一起做,你就别来凑热闹了,去挑一个别的吧——”
这件事他早想好了,自己跟小红的关系,肯定不是他们能比的,所以必须站在一起,胡叶两家合作,把生意做大。
“不是你跟小红做,是我们跟小红做。”胡向慧在一边听清楚后,与卫谨言交换了一个眼色,纠正弟弟的方法:“我们也会一起加入,当然大头还在小红那里,你占六成,我们姐弟一起占四成就行。”
做为京城的大家族,胡向慧同样清楚,他们夫妻都在官场,需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少,像小红这样的赚钱方式,清清白白,又没什么风险,他们当然不想错过了。
“行。”叶纤红望了胡向慧一眼,见她当众说出这样一番话,自然不好反对,只好应下来。
她原先想一个人做这块,没打算跟胡向阳合作。
不过又一想,反正这个项目不是一天两天能搞起来的,等到它赚钱了,自己在其它项目上赚得钱,肯定也不少了,手里有了足够的资金,可以另外找新的项目去投资,没必要计较这些。
还是一句话,她现在最不缺的是投资项目,所以他们感兴趣,分一点给他们也没所谓。
章诗萍见自己的话被胡向阳反驳,不满地瞪了他一眼,重新落座,眼睛扫向温俊,想让他想想办法。
“要不,我和章诗萍搞那个食品加工项目吧。”温俊想了想开口道。“反正我自己也开饭店,这样既保证了菜源,降低了成本,还可以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由他们带头,屋里其它人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很快就把这些项目瓜分光了。
“既然大家都有兴趣,那我们下次聚会,把各自的投资金额和具体操作计划拿出来商量,争取早日启动这个项目,大家觉得怎么样”叶纤红站出来做了总结。
“好。”大家一齐答应。
这件事谈完后,大家的关系似乎更亲近了一点,于是开始天马行空地聊天。
一直到晚上九点多,看时间不早了,才纷纷散去。
屋里只剩下自家人和胡向阳姐弟三人,
“小红,你把这么好的赚钱项目随便就给他们了,不觉得可惜吗”胡向慧悄悄问道。
“有什么可惜的。”叶纤红笑着反问。“这个时候只要努力,做什么赚不到钱何况大家都是朋友,有利益一起分享,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相信一个群体有共同利益时,友谊才能更牢固,不是吗”
“没错。”卫谨言插嘴道。
“看来姐夫也是支持我这样做。”叶纤红笑着说道。
“当然。”卫谨言点点头。“你这句话说得非常对,朋友有共同利益时,友谊才能更加牢固。以前我一直没想明白这一点,所以工作中才会遇到这么多挫折,如果早点明白这个道理,说不定早就混出头了。”
他是真的觉得自己有点后知后觉。
作为卫家的旁支,他虽然有卫家这么好的资源,但是跟同事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可以说是失道寡助,说到底,还是性格太天真了。
他一直觉得朋友与朋友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
慢慢地才发现,他错了,而且错得非常离谱。
所谓君子之品也好,人淡如菊也好,是建立在你已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基础上。当你已踏上高位,对身边的人已无欲无求的时候,才能维持君子之风,关系淡如水。
而一个还处于底层的人物,需要身边的人抬举和支持的时候,怎么能清高呢
&nbs
第二十七章说服三叔
“既然你也这样说,那订亲的事,你不反对吧”胡向慧望着叶纤红,认真地问道。
她还真的担心叶纤红不答应,那她这一趟就白来了。
“反对做什么”叶纤红朝胡向阳望了一眼,嘴里笑了笑。“胡向阳这么帅,我求之不得呢!”
跟胡向阳认识到现在,她可以说非常满意,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
即使像胡向慧说的,有别的更出色的男人追求自己,她也不会动心。
作为一个活了四十多岁的女人,她非常清楚,好男人世上多的是,但是并不一定能当老公。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男人,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姐,你听听。”被叶纤红当面夸帅,胡向阳尾巴都翘上天了。
“行了。”胡向慧受不了弟弟不要脸的模样,“小红客气几句,你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以后多陪陪小红,别老想着跟你那些死党出去玩,知道吗”
“你真啰嗦。”被姐姐当着叶纤红的面,像小孩子一样教训,胡向阳觉得非常丢脸,边说边回房间去了。
胡向慧无奈地望着弟弟的背影,有点尴尬地朝叶纤红笑了笑。
叶纤红倒不觉得什么,她自己也是做姐姐,有时候也会像胡向慧一样管弟弟。
只不过胡向慧就像姐夫刚才说的,有点过于较真了,不知道弟弟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有自己的尊严和面子。
特别是在他的女朋友面前,一定要给他留面子。
叶纤红和胡向慧姐弟在聊天的时候,郑建国夫妻在一边看电视。
刚开始的时候,两人还时不时地关注他们的聊天,后来被电视剧的情节吸引,就完全投入到剧情里去了。
胡向慧邀请叶纤红中秋节去京城,顺便订亲的事他们也没听到。
不过这么大的事,叶纤红也不会完全自己做主,等胡向慧去楼上休息,她坐到妈妈旁边,把这件事说了。
“啊今年就订亲”叶知书惊讶地问道。
自从知道胡向阳的身份后,她就一直患得患失,担心女儿跟胡向阳的事会黄,毕竟两家地位差得太远了。
直到女儿认了戴老这个干爷爷,她才稍微有了点底气。
可是这个干爷爷年纪大了,今年已超过七十,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还能活几年
万一女儿到了适婚的年纪,他已不在了呢
以两家的地位差异,到时他们如果要反悔,自家也毫无办法。
让他想不到的是,胡向慧居然这么看好女儿,一付恨不得现在就娶回家的模样,比自己还着急。
这当然是好事,她是求之不得。
唯一遗憾的是,京城离虞城这么远,如果女儿嫁过去了,将来想见一面都难了。
事关女儿的幸福,这种话她当然不能说出来。
女儿找了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婿,他们开心还来不及,怎么能因为这个原因,让女儿起别的想法呢
“你们不同意”见妈妈迟迟没有回答,叶纤红有点不相信地反问。
“怎么会”叶知书连忙地开口。“胡向阳这么好的小伙子,能成为我家的女婿,我是求之不得。如果错过他,想再找一个这么出色的,可没那么容易了。”
“那你们是同意了”叶纤红不放心地再次问了一句。
父母在犹豫什么,她其实也心里有数。
还不是担心她嫁得远,到时见不到面不过叶纤红相信,到时如果自己的生意重心在虞城,胡向阳肯定也会跟自己在这边定居,那就不用担心了。
何况将来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十几年后,虞城坐高铁进京,不过五六个小时的事。
“当然同意。”叶知书白了女儿一眼。
等女儿离开,叶知书叹了一口气,对郑建国道:“以前家里穷,总担心小红嫁不到好人家。现在胡向阳这么出色,我怎么又舍不得她嫁那么远了”
“哪个做父母的不是这样”郑建国重重呼出一口气,叹息道:“把女儿养得这么大,谁舍得她嫁出去呢何况嫁得这么远——”
叶纤红不是自己亲生的,把她养到这么大,他都舍不得她离开,何况老婆了。
“唉,不想这个了。”叶知书自我安慰道:“她今年才十九,离结婚还有两年多时间呢!”
“就是。”郑建国自我解嘲地笑了笑。“有时候我都忘了小红才十九岁,都是我这个当爸的没用,没本事照顾好这个家,才逼着她这个年纪,就要赚钱养整家了——”
“你怪自己做什么!”叶知书埋怨道:“这个家如果没有你,我们娘三个哪里活得下去你看看小红,对你跟亲生父亲有什么区别她心里明镜似的,念你的好呢!”
郑建国点点头,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小红对自己这个父亲,真的比别人家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否则自己哪里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两人在这里感慨,叶纤红回到房间后,给肖市长打了个电话,把今晚的情况跟他说了。
听说叶纤红为这个项目,拉到了这么多的合伙人和投资人,肖市长喜出望外。
有这些人的加入,下半年的重头戏——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这件事,就出不了差错。
“第一块试验田你打算建在哪里现在有目标了吗”肖市长想了想,又问道。
既然投资有了,这件事也得提上日程,等晚稻割好,就得考虑搭大棚种植蔬菜了。
“我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要不我问一下老家的亲戚,看谁有兴趣”叶纤红想了想,回答道。
脑中突然想起了三叔三婶。
下午郑兴旺希望他妈开店赚钱的事,当时自己拒绝了他。
原因很简单,三叔三婶没出过门,见识有限,如果盲目开店做生意,她还真怕他们搞不好。
特别是饮食店,就更复杂了,她不希望自己好心办坏事,害了三叔三婶。
种菜就相对容易了,如果他们愿意,自己可以帮他们贷点款,把蔬菜大棚搞起来,这个赚钱方式,风险肯定比开店小得多。
不过没当面问过他们,自己也不能替他们做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