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看到照片后,她特别喜欢,很想带回家给爸妈看看,然后装进相册里。
当然也可以偷偷拿到学校,向同学好友炫耀一下。
可惜这一张要贴在橱窗里,不能给自己。
“没问题。”安安从小长到这么大,哪里碰到过这样的情形,
第六十二章批发加盟
“那你现在方便吗我们找个地方谈一谈怎么合作!”男青年迫不及待地说道。
“你稍等一下,我找人跟你谈。”朱亚婷拖过一把椅子,叫男青年先坐一坐,又递给他一瓶饮料,自己去给小舅打电话,问他这件事怎么处理
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这种事自己搞不定,所以最好交给小舅。
“我来跟他谈吧。”乔昌智想了想,谢建奇现在在工厂那边,跟王茂琳一起试验货架的事,叫叶小姐出面没必要,其它人都不适合,只要自己出面了。
“那好。”朱亚婷挂了电话,叫男青年稍等,马上有人过来跟他谈合作的事。
男青年点点头,表示没关系。
乔昌智挂了电话后,才发现一个问题,现在潮牌店里在卖的衣服,全部是叶小组姐弟俩自己设计开发的,没有经过楼上的工作室,也就是说,它们的成本自己也不知道,到怎么定批发价,就有些困难了。
虽然他也可以根据卖价,反推出一个利润比之后,用来定批发价。但是这毕竟不合规矩,所以需要跟叶小姐商量一下。
“这件事确实是我疏忽了。”叶纤红接到乔昌智的电话,扶额苦笑道。“那就暂时照你说的,以现在的卖价为基准,减掉一定比例的零售利润,做为批发价吧!”
以前的衣服,是弟弟自己设计自己卖,反正只要有钱赚就行,不会在意这些误差。
以后的数量大了,一点点的误差,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必须规范化管理,做到一切数据都得有依据。
现在工作室新设计的衣服,包括物料成本,加工成本,设计部以及各个相关部门的分摊成本,都会记录得清清楚楚,那样一来,不管交给谁来计算成本,都不会出差错。
“好的,叶小姐。”乔昌智打这个电话,只是拿不准这样合不合理,并没有埋怨老板的意思。见叶纤红主动承认自己失误,反而不好意思真情为,笑着回答道。
“你今天的计算方式,得全部记录下来,下次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参照这一条执行。”叶纤红知道公司开得久了,总会出现在一些意外状况,所以提醒了一句。“公司现在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大家都得边摸索边执行。”
“没问题。”乔昌智说完后,挂掉了电话。
匆匆赶到潮牌店,跟等在那里的客户见了面,乔昌智领着他上了楼,来到楼上的工作室。
在会客室坐下来,负责设计的小周见朱亚婷不在,主动泡了两杯茶过来。
“我姓乔,叫乔昌智,请问先生贵姓”乔昌智主动向对方问好。
“乔先生客气了,免贵姓陈,全名陈思源。”男青年回答道。“我是嵊市人,在城关镇开了家规模还算比较大的服装店,今天过来看朋友,无意中看到虞城流行起一种特别漂亮的款式,一路打听,才找到你这里”
“是吗陈先生真敬业。”乔昌智笑道。“不过你来得也真巧,我们这家店昨天才开业,如果早来两天,你就碰不到了。”
“那真是太巧了。”陈思源深有同感地回答。“对了,你们这间工作室,也是刚开的吧”
这种风格非常有特色,如果开得时间久了,自己应该听说过。
“是的,开了还没到一个月。”乔昌智回答道。
两人年纪差不多,长得又都非常出色,所以聊起来非常投机。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两个老朋友在聊天呢
“真厉害。”陈思源赞叹道。“你们这家工作室规模看
第六十三章董洁的主意
乔昌智带着他来到陈列区,拿了纸笔记录他的款式的尺码数量。
心里暗暗想着,等一下客户离开后,要设计一些专用的表格出来,找间印刷厂印它几百本,下次有顾客来批发,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拿着白纸记录,这样太不专业了。
当然还得把这个流程记录下来,教给外甥女,现在她负责这一块,下次有人来批发,就不用自己出面了。
脑里这样想着,动作一点也不慢,陈思源看中的款式,快速记录下来。
这种工作对他来说,完全不费什么脑筋,太简单了。
陈思源原本计划只拿一些回去试试,可是看了样品,实在太漂亮了,很多都舍不得放弃,最后一算,挑了近三十个款式的衣服,算上颜色和尺码,都有一百二十多件了。
自嘲地笑了笑,他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些衣服全部带回去。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能让自己舍不得放弃的款式,拿回店里,肯定卖得出去。
乔昌智快速算了一下零售价,然后减掉三折五的零售利润,把价格报给他。
“这么贵”陈思源看到金额后,有些惊讶。
“陈先生,这个价格其实很便宜吧!”乔昌智笑着解释。“我们是照品牌货的标准做的,不但用料做工远远强于其它店里的服装,而且款式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你也看到了我们的生意,还怕卖不起价格”
“我承认你们的货不错,可是这个价格,还是高了点。”陈思源是生意人,就算给得再便宜,也会要求更多的优惠,所以不死心地跟他磨。
“那我把这些零头抹掉吧。”乔昌智认真地回答。“如果你这样还接受不了,那我们也没办法了。”
服装生意他没有对方熟,但是眼力肯定强过对方,陈思源是聪明人,不可能为了这么一点点钱,放弃跟他们合作。
“那,行吧。”陈思源见乔昌智真的不肯让步了,也只好放弃。
两人一起来到楼下,乔昌智开了收据后,交给朱亚婷,叫他去备货,自己接了钱之后,把钱放在一边,一边接手朱亚婷的工作,一边陪等货的陈思源。
潮牌店的生意依然非常火爆,这种感觉非常容易影响到进来逛的顾客。
看到别人不要钱似的买,而衣服又这么漂亮,只要口袋里有钱的,就会忍不住试穿衣服,然后带几件回去。
这很容易理解,九十年代的衣服,款式上亮点真的不多,有的家庭赚了些钱,想穿得好一点,可是上商场一看,那些流行的牌子,像梦得娇、花花公子,质量是可以,但是价格贵,款式老气,像中年人穿的,年轻人穿了,一点不帅。
而叶纤红姐弟设计的羊哥和安琪儿,款式好不说,质量也不输于商场货,更重要的是价格不贵,特别适合爱靓的年轻人。
所以才会一天时间,一传十,十传百,风靡了虞城。
……
叶纤红这边正为好生意而兴奋,而宋保国下班回到家,一个人躲进书房里,拼命砸东西出气。
也难怪他会这么恼怒,今天的常委会,他被谢市长搞了个措手不及。
高书记还没展开今天的议题,他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拿出一叠举报信,让大家传阅了一遍。
这些举报信最后几年的都有,很多地方被他用红笔划了出来,内容大多是相关人员用不正当手段,打压对手,爬到现在的位置。
还没等大家传阅完,谢市长又拿出几张被举报者的行贿受贿证据,里面不但详细记录了时间、地点和数量,还把相关人员的工作调动日期并列在一起。
这些人通过什么手段,获得这个升职的机会,原因已一清两楚。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些人后面站着是谁,但是大家都是聪明人,怎么可能猜不到呢
宋保国昨天刚去见了高书记,希望他在这时候挺一下自己,打击谢市长的嚣张气焰,高书记当时也答应了。
作为一把手,绝不希望自己退下前,看到自己的接班人咄咄逼人。
可是现在有了这些证据,他怎么还敢明确表态,表示支持呢
大家又不傻,高书记更不糊涂。
所以这些人,注定要成为他跟谢市长斗争的牺牲品了,宋保国连替他们说话的勇气都没有。
望着以前跟自己站在一个阵营的人,现在都装聋作哑,他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发冷。
更让他心寒的是,作为一个在虞城深耕几年的本地官员,下面早已布满了他的亲信和棋子,虞城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但是谢市长暗地里搞这些阴谋的时候,他居然一丝风声都没有收到,这实在太反常了。
会议结束后,他顾不得别人诧异的眼光,当先一个人走出了会议室。
正常情况下,离开的次序也有讲究,一般都是高书记宣布散会后,端着杯子先离开,然后谢市长紧跟身后。
“怎么啦,老宋”正从外面回来的董洁,听到书房传来摔东西的声音,担心地推门进去,问道。
两人结婚十八年,感情已被时间慢慢地消磨得差不多了,但是亲情却越来越浓。
所以双方尽管外面都有人,但是只是贪恋年轻的,丝毫不影响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两人恩爱夫妻的形象,也一直保持得很好。
特别是宋保国跟董洁认识时,他还只是一个乡里的小干事,直到他们确立关系,在她的出谋划策之下,他才步步高升,爬到了现在的高位。
董洁是个有野心和心机的女人,年轻时就心狠手辣,当初还在欣昌当知青时,因为恋上钟修贤,为了达到目的,把情敌直接送到别的男人的床上了。
第六十四章混水摸鱼
肖市长家里,此时也是高朋满坐。
市委市政府现在乱糟糟的,宋保国和谢市长斗了个旗鼓相当,谁也看不出谁会赢。
原因很简单,谢市长虽然是本地人,但是调过来时间短,还不到一年,下面基础不牢靠。
最主要的是,听说他省里地区里没有后台,所以想接高书记的班,机会非常小。
而宋书记虽然排在谢市长的后面,但是他在虞城已深耕多年,亲信遍布虞城,自己的势力范围经营得像铁筒似的,别人根本插不进钉子。
大家普通认为,他接高书记的班,可能性反而更大。
但是局势没有明朗之前,他们谁也不敢下注,万一下错了,前途可是尽毁了。
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还是躲远点比较好。
今天肖市长邀请大家过来,说是有工作上的事跟大家商量,作为各个处室的负责人,他们也没有推脱。
原因很简单,肖市长现在在市里面,算是中立派,谁也不帮,这样可以避免卷进上面的争斗里。
而他这个人行事比较磊落,他的事过来听听也好,不会有什么后果。
更何况肖市长来自京城,背景深厚,虞城肯定只是镀一下金,早晚会调回去,所以大家客客气气就好,没必要把关系搞死。
肖东胜自然也知道大家的心思,他也不在意。
小红提供的这个项目,可是非常容易出政绩的,他相信大家听了之后,肯定感兴趣。
同为官场之人,没有谁不想往上爬的,而往上的基础,就是出政绩。
所以他等于用了一个阳谋,把这些人收拢过来。
你们谁要政绩可以,我会提供给你们,但是大家一起合作之后,你们跟我的关系就不会原来那样简单了。
所谓上船容易下船难。
肖东胜把反季节蔬菜基地的完整计划书打印了十几份,分发给每个人,让大家看了之后,提意见。
所有人看完之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实在是这个项目太庞大,如果完成,虞城说不定会成为全地区甚至全省闻名的县级市了,到时经济总量,说不定会超过几个兄弟县市,成为全省数一数二的县级市。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计划书的完善,连每一步会怎么操作,现在有谁投资,投资多少都列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说,这是肖市长给大家分功劳来了,他们只要加入,百分百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功劳。
“肖市长,这个——”没有人舍得拒绝,但是大家都是要脸的,没有人好意思主动表态。
“没关系。”肖东胜笑着点点头。“我只是担心做得不到位,所以请大家来帮我参谋一下,毕竟一个计短,二人计长,你们很多人都是我的前辈,有你们把关,肯定会让这个项目更加完善的。”
“不是——”有人想说我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有人不感兴趣,也没关系。你们今天愿意过来,我就非常感谢了。”肖东胜依然笑眯眯地说道:“我会继续找感兴趣的同仁,一起完成这个项目。”
“肖市长,我的意思是,我愿意加入。”终于有人受不了,直接开口说道。
“是吗那太好了。”肖东胜笑着点点头。“前段时间我搞了个书报亭项目,效果非常好,现在省里地区都来取经,说想在全省推广,可惜当初跟我一起搞这个项目的同事,有的被地区挖走了,否则有他们在,我就轻松多了。”
“肖市长放心,我们也会尽力协助你干好这个项目,争取为虞城老百姓谋福利。”众人七嘴八舌地说道。
肖东胜的话,没有掺假,确实有几个负责书报亭项目的科室一把手,已调到地区,据说被上面看中了。
“那就感谢大家的支持。”肖东胜笑着朝众人点头示意。“我们以后精诚合作,把这块工作抓紧搞好。”
对于下面这些人的表态,肖东胜暗暗满意。
这次他大费周章,叫来了这些人,就是想趁上面混乱之际,混水摸鱼,招揽他们。
他们大多是虞城各个处室的一二把手,平时滑不溜手,想叫他们帮忙做点事,得使点手段。
没想到今天自己还没有开口,他们就主动要求合作了。
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不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