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谢谢董阿姨。”见她说得这么掏心掏肺,叶纤红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今天过来,是想跟阿姨商量一下,能不能把采玉和我表哥的婚事,提前办了——”
她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把董玉怀孕的事,马上告诉她。
“能告诉我什么原因吗”董妈妈原本以为跟母女俩有关,没想到却是结婚的事,这让她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难道未来女婿得了急病,需要马上结婚去冲喜
那样的话,女儿嫁过去之后,会不会吃苦
不能怪她这样猜测,一般来说,婚期变化,大多是这个原因。
“这个——”望着董妈妈紧张的脸,叶纤红最终还是说出了答案。“董阿姨你别紧张,想提前办喜事,是因为采玉有了——”
与其让她往坏的方面去猜测,不如让她知道真相。
女儿未婚先孕,让外人知道虽然有些丢脸,这样补救一下,好过让所有人知道后议论纷纷。
“啊”董妈妈吃了一惊。
她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原因。
女儿的性格她清楚,不是那种轻佻的女孩子,难道是女婿用强了
又觉得不可能。
以她的眼光来看,女婿明显是妻管严,什么事都听女儿的,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难道是两人一时冲动,偷吃了禁果
“董妈妈的意见呢”见她听了后没有说出结果,叶纤
【第十卷揭开真相】第九十八章外公一家来了
第二天早上,叶纤红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外公来了。
她开车回到家里,不但见到了外公,连舅舅一家也全部来了。
叶纤红这才明白,外公一家对这件事的态度,比自己想像得还要重视。
“小红,你快过来,跟外公说一说具体的情况。”看到外孙女赶回来,外公急不可耐地问道。
他一直觉得小红年纪虽小,处理事情却很老到,所以想先听听她的意见。
说完,瞪了大孙子一眼,怪他碰到事没有跟家里商量,没有担当。
又觉得他未婚把人家姑娘的肚子搞大,丢了叶家的脸。
春节发生的事,虽然已经揭过,还是给老人留下了坏印象。
叶纤红见表哥叶祺信低着头无地自容的模样,猜测已经被家里的长辈狠狠教训过一顿,不好再说什么,把表哥告诉自己后,她接下来的安排说了一遍。
听说她已去过董采玉的家,跟家里的长辈商量好结婚的日子,舅舅和舅妈都松了一口气。
倒不担心未来的儿媳那边有什么问题,两人恋爱到现在,已经情投意合,作为长辈都看在眼里。
主要是听说董妈妈性格有些古板,万一她着恼了,那这桩婚事说不定会有变化。
没想到小红已经把这些工作全部做通了。
“你也是瞎搞,怎么乱作主,把婚期也定了下来”叶知书听完后,骂了女儿一句。
这种事得有哥嫂上门去跟董家谈,她一个做表妹的,怎么可以自说自话
“你怪小红做什么”老爷子不乐意了,瞪了女儿一眼。“小红这样安排,我觉得非常好”
“是啊!”连一向有心思比较重的舅妈也回答了一句。“她这样做,也是希望这件事早点也有结果——”
站在董家的立场,肯定不乐意女儿没嫁出去,肚子就被人搞大。
如果没有小红出面,她们拖着不同意,他们也没办法,谁叫儿子不争气
但是叶家就不一样了,还没结婚,已经有了小孩子,这对叶家来说,反而是大喜事。
所以他们才会全家人都敢过来,无非是希望多个人商量。
郑建国在一边只是憨厚地笑着,没有说什么。
最后有外公作主,让叶纤红跟董家约个日子,他们这边长辈上门去道个歉,然后交换生辰八字,把婚期正式定下来。
至于聘礼什么的,当然得当面谈,这时候没必要说出来。
叶纤红自然没问题,给董采玉打了个电话,把这件事说了一声。
董采玉一听,就有些羞涩,最后答应回家跟妈妈说了后,再给回音。
这件事决定下来后,大家才安心地坐下来。
叶知书照例希望父亲和哥嫂多住几天,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她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
现在已进入九月,双抢已经结束,农村暂时没有特别忙的事。
最后外公作主,答应住两天。
“小红,我们下半年也打算学你们,搭大棚种蔬菜,就是怕种了卖不出去,你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舅舅突然开口问道。
虽然儿子和老父亲在欣昌县城开店赚钱,家里的生活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不过他今年也只有四十多岁,不可能在家种几亩田混日子。
可是他习惯了农村生活,做不了生意,只能学妹妹一家,搞特色种植了。
他们可是听说了,妹夫在外甥的指点下,今年又是种草莓,又是种西瓜,可是赚了十多万块钱了。
在农村里,一年有一万净收入,就已经了不得了。
他们的要求不高,只求能有一半的收入,那就喜出望外了。
“你们想种大棚蔬菜,当然没问题,至于卖出去的问题,有两个办法解决。”叶纤红想了想,给了答案。“第一,你们在国道线附近交通便利的地方,租几亩地,到时我让人跑一趟弯好了,大不了多花点运费。第二,舅舅学会开车,再买一辆货车,到时把货运出来就行了。”
要温俊或者其它采购商,去欣昌收购,肯定不现实。
除非欣昌也大面积搞大棚种植。
问题是这个对虞城的种植会造成竞争,叶纤红不是圣母,肯定不会去鼓励他们那边也一样做。
 
【第十卷揭开真相】第九十九章婚前准备
最后两家决定,叶家出两万彩礼钱,董家再贴一万块钱,全部用来买嫁妆。
这时候的大件家电都非常贵,一台彩电就要好几千,有这三万块钱打底,精打细算一下,基本上都能买齐了。
“董阿姨,你就不用贴钱了,这一万块我来出吧!”叶纤红想了想,觉得董妈妈一个人不容易,主动开口说道。
虽然相信表哥和董采玉就算在欣昌生活了,也会给她养老。
但是她的年纪大了,手里多握几个现钱,总归更安心。
“这怎么行”老爷子连忙开口道。“这三万块还是全部我们出吧!亲家就不用陪嫁妆了。”
叶家自从开店后,每个月也能赚几千块钱,一年下来,也存了三四万块钱。
加上以前家里的积蓄,三万块根本没问题。
这一万块钱是董妈妈主动提出来的,他也不好拒绝,毕竟有的人家嫁女儿,愿意出钱陪嫁,也是做父母的一番心意。
“外公,你别跟我争了,这是我一番心意。”叶纤红阻止了外公,又对董妈妈说道。“董阿姨心疼女儿我理解,不过采玉嫁过去后,陪你的时间肯定少了,你身上多带些钱,有事也不用担心。”
两人见她这么说,也没有再说什么,算是接受了她的一番好意思。
郑建国和叶知书自然也没意见,女儿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他们也没底。
不过拿出一万两万的,肯定没问题。
就算以前她小姑结婚,她也出了不少钱,没理由表哥结婚,什么都不管
中饭是在董家吃的,董妈妈亲手下厨,做了一桌好菜,大家都说味道好。
“表哥有福了,采玉既会赚钱,做菜水平也不错,可以说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啊!”叶纤红当着董妈妈的面,夸了一句。
也只有这样的家庭,才培养得出董采玉这样的性格。
“叶小姐客气了。”董妈妈笑着回答。
在母亲的眼里,女儿自然是千好万好,可惜老公当初招了麻烦,早早过世,还牵连了母女俩。
如果没有这件事影响,女儿说不定早嫁到名门高户了,毕竟两人一直以淑女的标准,在培养女儿。
不过现在能认识叶小姐,并嫁到她的外婆家,也是不幸中的大幸。
否则被混混流氓看上,说不定一辈子糟蹋了。
吃了午饭,大家告别董妈妈,回到叶纤红的家里。
一家人坐下来,商量去哪里买电器,并买什么型号规格,毕竟不同尺寸的电视机和家电,价格天差地别。
叶纤红拿来纸笔,让他们去计算,自己去房间拿出一只玉镯,交给表哥,让他送给董采玉。
“小红,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叶祺信接过后,吓了一跳,连忙还给她。“我给采玉买只金戒指就行了。”
每个人都知道黄金有价玉无价,特别是小红拿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普通的玉器。
“这算不上顶级的玉器,你收下就是。”叶纤红笑着解释道。“再说采玉也是我的得力手下,就算送给她也是应该的,交给你只是给你挣个面子。”
男人给女人买首饰,容易带给女人好感,她是真心希望两人能一辈子恩恩爱爱的,白头偕老。
“是啊!既然你表妹拿出来了,你就收下吧!”叶知书也在一边劝了一句。
女人大都这样,夫家亲戚再好,终归不及娘家人亲。
女儿有本事了,没理由不照顾一下哥哥家的孩子。
“那谢谢你了。”叶祺信见姑姑也开口了,这才开心地收下。
他也是爱极了董采玉,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买下来,送到她面前。
可惜家里的经济能力有限,自己开店还不到一年时间,没赚多少钱,还得留一部分用来办喜酒和其它开销。
父母存的钱,也不可能全部拿出来,还有留一半给弟弟结婚用,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比所有同村的家长好了。
舅舅和外公都没有出声,只是脸上的笑容里,透露出来的感激和喜悦,让叶知书非常满足。
接下来的日子里,外公一家在虞城看家电和其它婚嫁用品,计算需要的费用,务必合理用好这笔钱。
而叶纤红则
【第十卷揭开真相】第一百章文娱委员
周末到了,安安放假回家,一同前来的还有徐志豪和张建盛。
三个老同学,现在又在春晖中学碰头了。
当然安安和张建盛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上去的,徐志豪则是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低分进去的。
因为都来自樟塘镇中,到了新学校后,他们的关系依然最铁。
“你们不用回家”见两人坐在沙发上,没有像以前一样急着回家,叶纤红好奇地问道。
现在高中的周末休息时间很短,周六下午放假,周日下午又要回学校,只能在家呆一天,时间非常紧张。
“小红姐,我们是来向你求助的——”安安还没开口,徐志豪抢先嚷道。
“什么事”叶纤红疑惑地望了他一眼,问道。
“我们进了春晖中学后,分到同一个班级,现在安安是班里的文娱委员,我是体育委员。”徐志豪有些得意地说道。“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说今年元旦有场全市中学生文艺比赛,班主任要我们准备节目——”
以前读初中时,碰到这种活动,都是班主任在操心,他们只要听他安排就可以了。
没想到这次把任务直接丢给了他们,让文娱委员和体育委员商量着报上节目,两人一下子晕了。
“准备节目参加比赛”叶纤红疑惑地反问。
今年好像不是什么特殊的年份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
印象中碰到建国几十周年,或者建党几十周年,才会有这样的活动,这是国内中小学的传统了。
或者香江和莲岛回归年,也会举办这样的活动。
叶纤红前世读高一时,正值建国四十周年,就参加过盛大的文艺会演,她艺术细胞不多,只参加了大合唱。
“是啊!”安安接口道。“班主任梁老师说了,最好准备两个集体节目,两个单独表演节目,到时在全校选拔后,再决定哪个节目参加比赛——”
虽然初中时当了团支部书记,组织过一些活动,但是像梁老师这样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他还真的没有方向。
“那你跟其它班干部商量了没有”叶纤红问道。“这种集体活动,你们两人直接决定肯定不行,要学会发挥集体的力量——”
倒不是说这些高一的学生,有多少见识,她这样提醒,是想让弟弟明白一个道理,碰到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事,要学会集广思益。
不管是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靠单打独斗,永远无法成功。
除非像自己一样,有重生经历,才敢自己拿主意。
当然碰到不是太了解的事情,她还是要跟别人商量才行。
“噢。”安安一下子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决定周日回学校后,跟班干部商量一下再说。
“你们两个是班干部了,那建盛呢”叶纤红也是八卦,随口问了一句。
安安是虞城高考状元,不是班长和学习委员,只得了个文娱委员的职位,想来是大家觉得他文艺方面厉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