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星世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紫塞看门人
电影的时长和电影的票房很有关联,放映时间长就意味着放映场次少,票房自然就会要少一些。
乔含章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一直很注意这个问题,一旦超过两个小时,对于大部分观众的耐性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一段不太妥当,我和寒羽哥也交流过这段戏,他也是这个看法。”
看到胡戈欲言又止的样子,乔含章笑了笑。
“说吧!还有谁”
“何正军老师,廖繁哥他们几个人也是这个看法。”
“你们的意见很一致嘛。等我想想再说吧。”
……
第二天的拍摄中,乔含章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集结号》的剧本改编自杨金元的短篇小说《官司》,而杨金元的故事灵感则是来自一位冀北省的老军人——常孟蘭。
原故事中发生在1948年的华北,是一个班的八名战士被连长安排阻击任务。
结果在阻击战中被打散,其中两名战士牺牲,五名战士下落不明,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只余下排长常孟蘭冲出了重围。
一路寻找队伍,寻找自己的战友。
寻找无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讚皇县。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寻找自己的部队。
 
第三百一十六章 剧本修改
考虑了几天时间,乔含章还是决定对《集结号》的剧本进行调整。
既然想要拍摄一部足够经典的战争大片,那还是要有所取舍的。
如果因为片长问题影响了电影的质量,那还不如时间拉长到两个半小时。
是的,最多拉长到两个半小时。
一旦超过这个片长,《集结号》亏本的可能性就有点太高了。
虽然在趣游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以后,乔含章在未来几年内应该不怎么缺少资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乔含章就可以无限制地浪了。
如果《集结号》的票房失败了,还是有损他一直以来执导的影视作品从不亏本的威名。
这玩意在圈子里也是金字招牌,对投资方、对院线方、对演员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随后的一段时间,乔含章是一边拍摄,一边修改。
时不时还和王景琰、张寒羽、何正军、廖繁等人讨论《集结号》的这部分剧本的修改。
改了七八天,在十一月下旬终于改出了一个让乔含章满意的版本。
谷子地摔给王金存一个急救包,让王金存给龚良国包扎。
王金存手忙脚乱地想要救回龚良国,结果还是无能为力。
还是一个怂包的王金存因为没有能挽救龚良国开始了一步步的蜕变。
这一段剧情正符合人物的心里变化,乔含章并没有修改。
随后的防守中,渐渐地鼓起了勇气,参与到战斗中去。
一个又一个战友的死亡,让他变得更像一个合格的战士。
在一次战斗中,还被一排长焦大棚救了一命。
那段有关集结号到底响没响的戏到了实际拍摄中就成了下面的样子。
廖繁举着燃烧瓶去共计国民党军队的坦克。
却被子弹击碎了燃烧瓶,半个身子都燃烧了起来。
打退敌人的进攻,张寒羽等人拽着一块桐油布兜着被严重烧伤的焦大棚回到堑壕,准备回到窑里。
一只近乎烧焦的手从抬了起来。
廖繁含混地说道:“”等…等等…”
直勾勾地盯着张寒羽,夹了夹两根手指头。
张寒羽抖着手点燃了一支烟,送到廖繁的唇边。
嘬了一口烟后,廖繁说道。
“老谷…我刚才听到了集结号了。”
张寒羽一愣,俯下身去大声问道:“你说什么你听见什么了”
“集结号,他们吹集结号了!”
张寒羽直起腰来,眼睛扫向了旁边的人:“还有谁听见了”
在场的战士没有一个回应的。
张寒羽:“老刺猬,你听见了么”
饰演老刺猬的赵绍康面皮轻抽,依旧沉默。
张寒羽大声道:“你tmd到底听见了没有
赵绍康:“我听见了,集结号响了…一直在响。他们一直在吹,你们聋了你们就是听不见!”
说到这里,他紧张的神经瞬间崩溃了。
“连长,咱们走吧!你带大伙儿走吧!”
张寒羽起身问了一圈,几个战士们相继摇头,集结号确实没有吹响。
廖繁向一直默不作声的胡戈招了招手:“指导员…你给连长再报个数!”
胡戈翻出廖繁曾经一直拿着的那个小本子:“全连阵亡三十二人,重伤六人,还剩九个人能动换。”
廖繁吃力地说道:“一直都听你的,这次听我一回…快走吧,再不走就打光了……”
胡戈突然大声地说道:“连长,我也听见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胡戈布满黑灰的脸上,一个个神色各异。
张寒羽唰地拔出手枪,顶着胡戈的脑门。
“你说!我让你来九连是干什么的就是让你关键时刻掉链子吗王金存,你个胆小鬼。”
胡戈的气势也上来了,没有丝毫示弱的意思。
“我是怕死,可是焦排长是什么人你也清楚,他也怕死吗”
张寒羽又环视了一下其他人,表情十分地纠结,最后疯狂地撕吼道:“可是我没听见!”
整个阻击阵地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气氛沉寂如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 烟火师
从拍摄难度上来说,战争戏尤其是爆破戏从来都是最大的那种。
不是埋个火药引爆这么简单的问题。
炸药的配比,就连飞起来的砖、石头、土等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按照正常的流程,在爆破之前,爆破师要先测定演员的安全距离,然后进行试爆,最后还要与演员深入沟通并进行走位。
完成这一系列步骤之后,爆破戏才能开始拍摄。
拍摄的过程中,医疗工作人员还有医疗设备都要就位,以应对紧急情况。
具体到中国影视作品的制作,往往会省去烟火师试爆的这一步。
因为这样能节约成本。
或者干脆为了省钱请了一些半吊子的烟火师。
也难怪会发生因为爆破而出现的事故。
在演示爆破炸点时,《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烟火组组长被弹片穿胸,不幸去世。
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因为时间误差造成爆点提前爆炸,演员郭佳明从脖子到脸都被炸伤,布满大大小小的伤斑。
《锦衣卫》的拍摄过程中,一场爆破戏本应该在吳樽射箭出去五六秒后炮才爆炸,但是在箭射出去不到两秒炮就提前爆了,险些造成吳樽失明。
……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国内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绝不是一次两次了。
烟火师一旦出现疏忽,那可能就需要付出人命的代价。
所以干这一行的烟火师都需要经验丰富,没有多部影视作品的锻炼,根本不可能完成这种危险性比较大的工作。
为了保障安全,五年的烟火师只能做助手,十年的烟火师才能进行独立操作,而且还要从小场面开始做起。
而乔含章的《集结号》在剧本修改完成后,战争戏戏份占到了60%的篇幅。
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离不了烟火师的参与。
这也是乔含章为什么要找八一厂入伙的原因。
中国又不是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干嘛舍近求远找外国的团队。
说起来乔含章的运气还不错,通过云顶投资那帮二代的关系,请来了八一厂中最优秀的烟火团队。
而且有足够的资金,一直按照流程进行试爆。
《集结号》的战争戏开始拍摄了一个月时间,最大的伤员就是袁宏这个因为不小心胳膊摔脱臼了衰仔。
11月末的一天,《集结号》剧组在这一天拍摄的戏是汶河阻击战中一连的第二次战斗。
因为袁宏在之前拍摄中受了点伤,乔含章直接跳过了剧情最开始的那场已经拍摄了一半的攻坚战,直接从汶河阻击战开始继续拍摄《集结号》的战争戏。
拍摄休息的中间,乔含章端着盒饭和《集结号》剧组的烟火组负责人——尹星雲坐在了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这位尹星雲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技术部特技车间的主任,从业近三十年,工作经验十分丰富。
“尹老师,这段时间可真是多亏你们团队了。”
尹星雲笑了笑,说道。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乔导这次给的报酬够大方,《集结号》这一部戏的报酬,都顶的上我们几个之前两三年的收入了。”
“那是你们的工资太低了,我给的这个薪水在现在的圈子里也就是和灯光师相当。相对于你们承担的风险而言,这个片酬真的不算高。”
乔含章说的这话,也是有事实依据的。
之前他也想过能不能从八一厂挖角几个资深的烟火师。
所以专门打听过烟火师的收入水平,打算用钱解决问题。
一打听,就可以知道在剧组中烟火师的收入基本是最低的,比不上摄影师,也及不上灯光师、化妆师,属于典型低薪高危职业。
拿出来足够诚意的待遇招揽八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关于未来的一点规划
“还是辜负了乔导的好意。我们这帮老弟兄都年纪不小了,都是更想过安稳的生活。而且在八一厂工作了几十年,也舍不得这个地方了。”
尹星雲说道。
这也是乔含章最无力的地方。
乔含章招揽他们的时候肯定不会全下手,只是挑了一两个骨干和他们的徒弟。
挖的多了,那就是在和八一厂结仇了。
乔含章可不敢赌明镇江不会跟他翻脸。
就算明镇江不翻脸,后面的八一厂领导不会找后账吗
在接触的过程中,乔含章遇到的不仅仅是待遇的问题。
国营和私营之间的区别,在尹星雲他们心中分的也很清楚。
而且烟火团队的成员对于八一厂还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些人可都是军人出身,舍不得八一厂这个地方也很正常。
“尹老师,其实今天找你,也是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您。”
乔含章说道。
“有什么事情乔导可以直说,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
尹星雲就差拍胸脯作保证了。
乔含章出手阔绰,这次给的报酬是以前的好几倍。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这个道理他还是很清楚的。
只要不是太难办的事情,他并不介意给乔含章帮个忙。
“我想要安排一些学徒跟着尹老师你们这些经验丰富的烟火师学习烟火方面的本事,同时也能跟着你们在各大剧组锻炼一下。”
除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外,其他几个电影厂的烟火部门都已取消了。
也就是说,国内最大、最强的特效烟火团队就在八一厂。
目标很明确,选择范围很狭窄。
“这个嘛,我们倒是不介意收几个徒弟,就是厂领导那边不一定会同意啊!”
尹星雲倒是没有什么门户之见。
现在从事烟火师工作的人已经开始减少。
一方面是因为烟火师这个行业确实很危险,一个不慎就可能重伤或者死亡。
另一方面就是有的人想当烟火师,却不知道怎么入行。
像尹星雲他们当时都是学徒出身,在电影厂里学徒几年自然就拿证了。
而这几年,八一厂除了任务安排以外愿意做烟火师的年轻人显然不多了。
挣得又不多,还有危险。
至于古代匠人敝帚自珍的思想,在他们身上根本不存在。
特效烟火是一门手艺,但是现代社会又不是古代那会儿,一门手艺就是饭碗,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