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星世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紫塞看门人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土豪朋友的再见
天穹传媒集团对维塔数码的收购案,算是好莱坞最近比较热门的消息。
一家来自中国的传媒集团想要收购好莱坞一流的特效公司。
这个消息在中国企业没有开启买买买模式的2006年还是很新鲜的。
不过到了中国,这个消息连朵水花都没有溅出来。
2006年的夏天,不只是中国,全世界最热门的话题当然只有一个。
那就是正在德国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杯。
和这种全球性的大型赛事想比,一个十几亿美元的收购案根本不值一提。
世界杯上一场比赛的博彩总额都可能远远超过这个看似庞大的数字。
结束了《集结号》剪辑的乔含章也出现在了德国世界杯的观众席上。
中东土豪朋友谢赫拉希德盛意拳拳,向远在中国的乔含章发出了一同观看世界杯的邀请。
乔含章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就当给自己放了个暑假。
最终带着颜美人在6月下旬来到了德国,和曼联主席当得有滋有味的王子殿下一起看球。
至于为什么没有更早来德国,也是有原因的。
小组赛阶段的比赛没什么意思,还是去看淘汰赛的那些强强对话比较有感觉。
……
法兰克福金融银行球场,德国时间7月1日晚上九点五十分,球场的屏幕上显示着0-1的比分。
这场比赛的主队是巴西,客队是法国。
“巴西的魔幻四重奏居然没有能够战胜这支老迈的法国队!”
谢赫拉希德以一种难以置信的语气地喃喃自语道。
“怎么,你还是巴西队的球迷吗”
乔含章看完这场比赛也是颇为感慨,扭头问道。
“当然了,我最喜欢的球员是大卫没错,但是在他之后就是罗纳尔多了。俱乐部最爱曼联队,但是英格兰国家队你也知道的,所以最爱的俱乐部就是巴西队。”
当然知道了,欧洲中国队,三喵军团,英格兰国家队的外号多的很。
几乎每一届都是巨星云集,是舰队街口中的夺冠大热门。
不过每一次大赛都发挥的很稳定,也就是本土刷了一个世界杯。
这样一只伪强队,中东土豪不喜欢也是正常的。
“这支巴西队攻强守弱,当然不是攻守更均衡的法国队的对手,现代足球本来就是防守称王。”
所以史上运动战丢球最少的意大利成为了这届世界杯的冠军。
后面的这句话,乔含章只是心里想了想,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对于出生于八十年代,从九十年代开始看组球的乔含章而言,第十八届世界杯就是和曾经的足球回忆道别的过程。
他现在已经看到曾经无敌于世的罗纳尔多打破了盖德穆勒保持的世界杯十四球记录,以十五球的纪录独占鳌头。
但是大罗终究已经变成了肥罗,没有能力带领巴西跨过法国这一关,失去了连续四届打进世界杯决赛的机会。
这场比赛中最近几年风光无限的足球精灵罗纳尔迪尼奥也失去了他的神奇。
巴西队的失败也真是蛮遗憾的。
讲道理,除了中国队之外,乔含章最喜欢的一支国家队也是巴西队。
不过法国队也没有能最终问鼎成功。
发挥惊艳的齐达内在决赛中的惊天一顶被罚下场,法国只能眼看着意大利拿下他们的第四个世界杯冠军。
半人半神的齐祖也失去了问鼎球王的最后机会。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对于乔含章而言,足球场上的新陈代谢好像没有比这届世界杯更直观的体现了。
前世熬夜看过这场比赛的乔含章只是稍稍感慨了一会儿。
又对还在唉声叹气的谢赫拉希德说道。
“谢赫,你觉得卡卡怎么样”
“球技很不错,而且还长得很帅。”
&
第三百四十章 不如你买下罗纳尔多(9)
“舍甫琴科、内德维德、皮尔洛、伊布拉希莫维奇……”
谢赫拉希德开始一个一个地盘算起神圣同盟麾下的那些巨星球员。
好不容易遇到可能会变成球员超市的尤文图斯和ac米兰,只有一个圣婴卡卡怎么能满足他的收购。
“舍甫琴科你就别想了,听说阿布拉西莫维奇很欣赏这位乌克兰前锋,想要将他带到切尔西。他们都是前苏联的人,算是老乡,而且阿布也不缺资金。”
而且舍甫琴科在离开ac米兰之后就不再是那颗“核弹头”了。
风格、踢法都不是很适应英超。
内德维德、皮尔洛,这两位巨星可都是比较安稳的忠臣。
一个跟着尤文图斯降入乙级,2009年在尤文图斯退役。
一个是因为跟主教练的矛盾被扫地出门,这才离开了ac米兰。
乔含章也没有打扰谢赫拉希德的碎碎念,反正这两位他多半也不会成功的。
“伊布你就别想了。曼联队内还有鲁尼和c罗,再加上一个顶级前锋伊布,爵爷肯定会被你逼疯的。”
不要忘记那句老话,“得奉先者得联赛冠军”,后面几年的曼联可是一直不缺联赛冠军。
但是伊布拉希莫维奇好像真的和欧冠无缘,别再把曼联本来该拿的欧冠也扇没了。
“曼联之前在中场、后腰两个环节比较薄弱,好像买下卡卡和马斯切拉诺后,阵容没什么太大缺陷了。难道我应该再买几个位置的替补球员吗”
被乔含章否决了多个人选的谢赫拉希德稍稍冷静了一下,然后又开始考虑曼联的替补阵容。
也不知道这么考虑这些事情,是不是很有玩足球经理的感觉。
“罗纳尔多怎么样他的名气绝对够大。”
乔含章状若无意地提出了另一位当世巨星的名字。
“罗纳尔多,买他来会不会也像伊布那样影响爵爷的排兵布阵,他的地位可是比伊布高多了。”
谢赫拉希德问道。
“要是四年前的罗纳尔多,我肯定不会劝你买。那时候的他是可以让欧文当替补的。但是他一直以来的伤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真到了曼联应该也是替补球员的可能性的居多。已经三十岁的罗纳尔多显然没有那个能力让c罗、鲁尼当替补了。而且他和皇马的合同就剩下两年时间,转会费也高不到哪里去,更不用说他的影响力了。”
可以说在最近十年中,再没有哪位足球巨星能比罗纳尔多的影响力更大。
这样的一个巨星对于迪拜酋长国在曼联俱乐部的计划还是相当有用的。
而且卡卡这位米兰城的上帝之子将会在2007年翻开他人生当中最辉煌的一页。
甚至于曼联在07年的欧冠半决赛就是被卡卡的爆种给淘汰。
一只本来就不弱的曼联再加上一个当年第一人卡卡,想必拿下07年的欧冠冠军也是很有可能性的。
罗纳尔多说不定也能跟着拿到欧冠冠军,弥补一下他荣誉上的缺憾。
谢赫拉希德想了想,倒是觉得乔含章的这个建议挺不错的。
他最喜爱的球员大卫贝克汉姆因为和爵爷的矛盾肯定是不可能回归曼联了。
买来一个他十分喜欢的罗纳尔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正如乔含章所说,罗纳尔多的影响力巨大。
如果罗纳尔多能够甘于作为曼联的锋线替补,那么就算是罗纳尔多不能上场踢球,现在这个刚刚打破世界杯进球纪录的外星人的影响力也足够巨大。
乔含章在德国一直待到了7月9日,直到那场经典的世界杯决赛结束后才离开。
看到了齐达内略带遗憾的退场,法国人在点球大战中落败。
也见证了“银狐”里皮的执教生涯巅峰和意大利男模队最后的巅峰。
这一次为期半个月的德国之旅,总体来说过得还算是轻松愉快。
吃住行这些都是由谢赫拉希德提供,没有太多的琐事需要操心。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塔入手
李颍为了这起价值十几亿美元的收购案在美国那边忙活了小三个月的时间。
从六月初开始,直到八月下旬,天穹传媒对维塔数码的收购行动才算是尘埃落定。
人这种生物,甭管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从来更多的还是可以共富贵而不可以共患难的。
放到维塔数码的三位创始人这里也是这种情况。
彼得杰克逊前几年拍摄的《指环王》系列横扫了全球各地的票房,并且还在奥斯卡等各种电影奖项上拿奖到手软。
连带着制作了《指环王》后期特效的维塔数码也声名鹊起,一跃成为了好莱坞的一流特效公司。
另外两位股东理查德泰勒、吉米塞尔柯克也没有少跟着赚钱。
那时候的彼得杰克逊肯定是他们两个人最为要好的朋友,说不定比亲兄弟都亲。
现在《金刚》的票房失利了,2.07亿的巨额投资砸了一半进去。
参与投资的维塔数码也跟着亏本不少。
曾经的好朋友在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当然是各顾各的。
彼得杰克逊打算卖出一部分维塔的股份渡过难关。
理查德泰勒、吉米塞尔柯克也抱着一样的念头,甚至于比彼得杰克逊更急迫。
因为一旦彼得杰克逊出手的股份先被人收购,他们的那一部分很可能无人问津,或者被迫降价出售,这是一个先后手的问题。
这就给了李颍各个击破的机会。
李颍在这次收购行动中也正是先从两位小股东开始着手的。
手中掌握了55%维塔数码股份的大股东彼得杰克逊则是被她放在了一边。
在和维塔的两位小股东的接触过程中,李颍一点一点地摸清了他们的大致底线。
他们两个人又不是家里面有矿。
当初和彼得杰克逊一起成立维塔数码也是白手起家。
维塔数码的这次亏损,让他们损失不小。
在谈判中也就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急于止损的心态。
毕竟他们没有彼得杰克逊的导演才华,在技术上也是彼得杰克逊更强一筹,更不用提他们的股份也没有彼得杰克逊多。
在维塔数码中,她们两个人实质上是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
李颍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一边和他们谈判,一边一刀一刀地砍价,报价的尺度恰到好处。
在摸清理查德泰勒、吉米塞尔柯克最终底价的时候,李颍也透漏出天穹传媒此次收购的真实目的。
一个稍高一些的价格,打包收购两个人手里维塔数码的全部股份。
对于两位小股东来讲,天穹传媒给出的价格和其他有意收购的好莱坞公司的报价比较已经算是很有诚意了。
至于手里的股份全部卖掉,这个对于他们反而不是什么大事。
有买主出钱,只要价格合适,他们没有什么不可以卖的。
你要是给的价格够高,他们就是和你交易也不是不可能。
正所谓“没有绝对的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没有所谓的高贵,只是买尊严的出价还不够。”
金钱社会,人际关系就是这么的裸。
考虑了三天之后,两位小股东要求在李颍给出的报价基础再上浮10%。
6亿美元,他们手里45%的股份顺利拿下。
签下合同的时候,查德泰勒、吉米塞尔柯克的面部表情也是十分轻松,钱财这玩意还是尽快落袋为安比较好。
这边和维塔的两位小股东谈判结束之后,李颍才以天穹传媒谈判代表和维塔数码股东全权代表的双重身份找到了正在和其他收购方谈判的彼得杰克逊。
打了彼得杰克逊一
第三百四十二章 盗梦者谁
维塔数码的收购行动完成,让乔含章对自己接下来的那部电影计划变得更有信心了。
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一流特效公司,对乔含章的培训学校计划帮助巨大。
同时,对于公司旗下的几个导演如宁皓、乌而善等人也是一个福音。
很多原来有过想法,但是不敢动手的电影类型也可以进入实际的操作阶段,比如特效大片。
国内的很多导演不是不想拍摄属于自己的特效大片,而是客观条件不容许他这么浪。
一个是没有这个资本。
在国内只有老谋子、陈恺哥这样的大导演才有这个地位,能拿到足够的投资去拍摄大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