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星世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紫塞看门人
8.2亿、6.7亿、9亿、5亿,再按照市盈率20倍计算,这个数字让台下的高层都是心潮澎湃。
张向东顿了顿,继续说道。
“另外,趣游网络游戏公司已拟定于2005年上半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具体的上市方案将由李总来宣布。”
李颍毕竟是后来居上,直接正位了天穹传媒的集团总裁,在公司内部的威望还是不足。
趣游公司的上市方案是有李颍牵头制定,最终的期权激励方案也是李颍提出的。
这样一系列的方案的执行将会有效增加李颍的个人威望。
“公司将于近期引入战略投资者云顶投资、高盛集团,两家拟投资3.5亿美元,占有公司40%的股份。拟于2005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共发行30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6000万普通股。上市后趣游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如下改变:乔总名下继续持有40.2%、云顶投资拥有12.7%,高盛集团持有14.1%,社会公众持有25%。”
最终上市的时候,从乔含章手中拿出的股份要多一些,从绝对控股股东变为相对控股股东。
如果相对于纳斯达克的市盈率而言,出售给云顶投资和高盛集团肯定是亏了不少。
这不正是双赢的精髓吗
40.2%,只是乔含章的名义上的持股。
李颍、杜杨、张召、张向东四人每人实际持股2%,只是挂名在乔含章这里。
这也是乔含章对四个干将的工作奖励。
“剩余8%的股份,将成立期权池,1920万的原始股将是未来一段天穹集团的员工期权池。这一次将会拿出其中500万的原始股,入职一年以上的员工,将按照员工的入职时间、公司级别、贡献等多种因素进行分配。剩下的期权在上市后转化为公司的股票,作为吸引高端人才进入公司的条件和后进员工的期权奖励。”
期权激励机制,这是由李颍参照美国那边的高新技术公司制定的。
目的就是为了将人才与天穹传媒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剧本
人们通常会把几千字到三万字的小说称为短篇小说,三万字到十万字的小说称为中篇小说,十万字以上的小说称为长篇小说。
《集结号》原著小说《官司》一共不到一万字,从字数标准来上看是一篇不折不扣的短篇小说。
小说里的出场人物也十分简单,作者杨金远的笔下就是谷子地、团长、警卫员、救了他的女人、童养媳等,加起来一共不到十个人。
篇幅虽短,人物虽少,但是小说的内容却显得意味深长。
谷子地在狙击任务后就踏上了寻找部队的旅程,从鲁南到闽南,然后还辗转到东北。
这一路就是为了给他的弟兄们向老团长讨个说法,一整连弟兄的生命就因为没吹号而在阻击战中全没了。
直到四十多年后,谷子地七十来岁才寻到了以前的团长找到个结果。
原来老团长当年让他们执行的阻击任务本来就是让战士们送死,知道朝鲜战场牺牲,老团长都耿耿于怀。
谷子地也只能在坟前对去世四十五年的老团长念叨着,“团长,咱找你找了几十年,咱找得好苦,咱不怪你,咱本来是要跟你打一场官司的……”
不足万字的小说中,一个顽强寻找真相的老兵形象就被塑造了出来。
战争期间,曾经有过多少类似谷子地连队战士这样的无名英雄为解放事业而牺牲。
从杨金元的手里拿到小说改编权之后,乔含章自己先草拟了一个剧本梗概。
有冯钢炮的《集结号》这个现成样板作为参考,大纲写起来并不困难。
就在拍摄乔含章《仙剑奇侠传》的过程中,就完成了《集结号》大纲的撰写。
战争戏剧情的大体框架,乔含章还是按照冯钢炮的那个版本来写,只是有一小部分的细节做了修改。
例如最开始九连的原指导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谷子地也因为老搭档的牺牲而违犯了军规杀掉放下武器的**。
但是在具体情节上,对原指导员的形象处理就很有问题、
开头的攻坚戏,九连在进攻的时候遭到了敌人的伏击,战士们伤亡惨重。
指导员却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部队强攻,一再强调这是上级领导下的命令,谷子地不同意这种白白送死的行为,指导员就斥责他属于畏战行为。
这样一个不通人情的指导员,感觉好像不足以让九连的战士们为他痛哭,谷子地为他下达杀俘虏的命令。
对于这段剧情,乔含章略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在九连遇伏后,指导员向连长谷子地提议迂回包抄解决敌人,以避免战士们更大的伤亡。
指导员亲自带领部队去执行包抄任务,结果被一发炮弹给炸成了两截。
这样一来,指导员和谷子地以及战士们的感情就显得更加真实。
谷子地和战士们对此事的真情流露也就显得更加的真实可信。
对《集结号》中的战争戏方面乔含章做出了修改,文戏方面自然也不会放过。
电影中间和后面那两段甄别谷子地身份的戏,被乔含章直接删去了后面的一段。
战地医院中,政治部门派人对此事进行甄别还算正常,战时期间需要认清敌我。
但是后面那段部队驻地政府盘查谷子地身份就显得毫无必要,且有重复之嫌。
冯钢炮这么拍是对谷子地为什么身穿服装被俘做出解释,可是实际效果反而有点强制煽情。
另外,政府不仅不在谷子地找回九连烈士的过程中提供帮助,却反而屡次来甄别谷子地是否是俘虏的问题。
总觉得这段戏中,冯钢炮是有意无意地黑我党一把。
朝鲜战场,小分队遭遇美军的戏份也被乔含章顺手删掉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集结号》的投资
《集结号》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一部绝对意义的战争大片,往前往后各十年都称得上精彩。
众所周知,拍摄战争电影必不可少的就是大场面,而大场面往往意味着大投资。
冯钢炮当时拍《集结号》这部戏的时候,就是一心冲着翻身去的。
2006年的古装大片《夜宴》,虽然票房达到了一亿三千万,创下了冯钢炮的票房新高。
但是口碑败得实在太厉害,堪称是冯钢炮从影以来的最差。
一个馒头的血案、满城尽是大波妹版的雷雨、中国版哈姆雷特的晚饭。
内地三大导演,陈恺哥、老谋子、冯钢炮不约而同的在2005和2006年栽在了古装大片上。
也因此才有了王中钧抵押房产贷款8000万让冯钢炮拍摄《集结号》。
作为华仪兄弟的定海神针,冯钢炮需要公司鼎力支持拍出一部好电影来挽回口碑。
这才有了2007年投资1亿人民币的战争电影《集结号》。
不像是10年以后的国产电影,上亿人民币的电影项目投资实属司空见惯,没有这么高的投资就仿佛都不好意思见人一样。
00年代的上亿人民币的投资说起来在电影界也是一个相当震撼的数字。
冯钢炮要不是因为有着国内三大导演和贺岁档王者的地位,哪怕是最为支持他的王氏兄弟也不见得敢再陪他玩这么大。
因此,乔含章在决定投拍《集结号》的时候,就没有省钱的打算,一亿投资拍出一部足够震撼的战争大片。
怎么也不能冯钢炮拍得差,要不白瞎了截胡的剧本。
一分价钱一分货,没有足够的投资,《集结号》这部电影不可能呈现出他想要的效果。
不提《九州》、《热血传奇》这样的网游每年十几亿的收益,还有趣游公司刚从云顶投资和高盛集团拿到的融资。
仅仅《刺客情侣》和《疯狂的石头》两部电影产生的营收就足以支撑这个项目。
2004年,《刺客情侣》和《疯狂的石头》两部电影就为公司在国内外创造了超过两亿人民币的营收。
当然,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由于《刺客情侣》在海外的大卖而产生的。
亚洲地区一亿美元,欧美两亿美元,外国人的美元就是挣得爽。
在中国国内的票房市场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怨不得很多公司都抢破脑袋想着打开国外的市场,毕竟这都代表着票子。
相对而言,《疯狂的石头》这种喜剧一般只能在国内卖出票房。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喜剧的很多梗都不能引起其他国家的共鸣,自然也就卖不出票房。
所以对于乔含章打算花费1亿人民币拍摄《集结号》,公司的高层们也没有什么意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再说了,自打乔含章从帝都电影学院毕业以后,无论是拍电视剧还是电影从来没有亏过本。
……
“这是你的新电影剧本”
韩三坪在拿到乔含章提过来的一沓稿纸的时候,饶有兴致地问道。
“新剧本,这次准备玩一把大的。谢谢!”
后面的两个字是对一个给他奉上一杯白开水的漂亮小姐姐说的。
是韩师兄的秘书,不知道韩师兄有没有干什么一树梨花压海棠的风流事。
“玩一把大的,上一次的《刺客情侣》就不小了。”
《刺客情侣》投拍的时候预算是五千万,最后略超了一点也没有超过五千五百万。
2003年的时候看起来,这个投资规模是真不算不小了。
不过2004年上映的几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就没有一部低于四千万投资。
投资最低的就是冯钢炮的《天下无贼》,也花了四千万,不过相对而言也是票房最低的。
虽说不是大投资必定有大回报,但现在圈子里的老总都很迷信大制作。
根据韩三坪掌握的情况,2005年将要投拍的电影平均上涨了15%的成本。
说完,韩三坪就看起了手中的《集结号》剧本。
刚开始,韩三坪还翻得比较快。
&nbs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又多了一个投资者
不得不说,韩三坪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第三天就促成了乔含章和八一厂厂长明镇江的见面。
乔含章直接拿着去八一厂拜访这位挂少将衔的厂长同志,看看能不能谈成这桩买卖。
很可惜的是,这次面见的最终结果比冯钢炮要好一点,但是也好的有限。
冯钢炮拍摄《集结号》的时候,特效烟火指导是请的韩国团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会说《集结号》的战争场面特别像《太极旗飘扬》,因为它本来就是同一个团队搞出来的烟火爆破。
倒不是说韩国团队的技术就好得不得了,他们的技术跟好莱坞比起来还是有着相当的差距。
国内的八一厂在这方面本来就是一把好手,人家可是有军方作为依托的,条件之优越根本不是韩国那种团队可以比拟的。
很自然的,冯钢炮最初也是打算让八一厂来帮助拍摄《集结号》的战争场面。
几十年的老厂子,用起来放心。
结果因为剧本的问题,直接就被八一厂的领导层给否了。
《集结号》的剧本被否决的原因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两点:
第一,任何军队都应该将执行命令视为军人天职,这一点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更不用说一向纪律严明的解放军。
团长下达命令,让谷子地的连队掩护大部队撤退,这是就是谷子地必须执行的军令,根本不存在欺骗谷子地的问题。
第二,解放军军史上也从未发生过一个建制连队失联后,上级一直不闻不问的事情。
乔含章的《集结号》中,在这两点问题上的改动也并不大。
这个锅,原著《官司》的作者杨金元需要背上一大部分。
他的原版小说中,就是这么个情节。
甚至于《集结号》这样的故事,如果缺少了这样的情节,在戏剧性上就会相差甚远。
严格来说,《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好莱坞标杆式的作品也很扯,属于严重不符合史实的那种类型。
不过这并不妨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拿下第二次拿到最佳导演奖。
甚至于如果不是哈维韦恩斯坦的公关,最佳影片也不至于花落《莎翁情史》,成就奥斯卡历史上一起有名的冤案。
被明镇江婉拒了之后,乔含章又去中影集团找到了韩三坪,指望神通广大的韩师兄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不好办啊!我们中影集团和八一厂之间又不是直接隶属关系,人家要是不搭理你,我这里也没什么好办法。”
韩三坪也没辙。
他们中影集团在电影界再牛逼,也牛逼不到八一厂头上,人家可是总政治部直接管理的电影制片厂。
你又不敢卡人家的排片,总菊也没见敢对人家动大剪刀。
“如果找不到八一厂帮忙,这片子可能就要用国外的团队完成战争戏了,好莱坞那边的太贵,只能用韩国的团队凑合了。”
乔含章颇为无奈地说道。
鬼知道事情还是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如果不是韩三坪的面子,他在八一厂那边的待遇也许还不如冯钢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