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星世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紫塞看门人
她的节目是高端访谈不假,但是不代表没有娱乐性,要不然还不如去主持《面对面》。
“我是十六岁就去了电影学院上学,当时整个年级里面数我的年纪最小。那个时候人还小,就觉得表演系的小姐姐们长得真是个顶个的漂亮,所以老去表演系蹭课。”
说到这里,乔含章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好像当年表演系的课比导演系上的都多。从高我两届到低我两届,表演系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我全部都认识。当时表演系的老师们还赠给我一个‘表演系编外学员’的荣誉称号。”
“年少而慕艾,这一点可以理解。不过难怪谢飛导演说起来这件事情的时候有点酸溜溜的,自家的得意门生天天在表演系上课,这不是说表演系比他们教的更好吗对了,当时天天去表演系蹭课,主要就是看漂亮姑娘了吗”
杨蓝笑着说道。
“主要去看表演系漂亮女生,不过也是干了点正经事的。当时和表演系老师学的东西后来都用上了,当导演的时候演员哪里有毛病一眼就能看出来,必要时我可以直接上场给演员示范。”
乔含章道。
“所以你去导演系其实是为了学习表演当年的知识,为了自己的导演事业做准备。”
杨蓝一副我已经找到真相的表情。
乔含章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把真相说给已经自动脑补的杨蓝听了。
他去表演系真的是主要为了漂亮小姐姐,要不然女友颜美人是怎么搞定的。
聊了聊一会儿乔含章在电影学院上学时的趣事后,话题开始切进正题,杨蓝问道。
“《飓风营救》,听到这部新电
第二百八十五章 访谈录制(二)(7/11,顺便求订阅、求全订)
“既然你刚才几次提到了市场这两个字,那么请你讲一讲你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看法”
杨蓝很敏锐地抓住了乔含章刚才话里的一个重点。
“有关中国电影市场的问题,我先和大家说一组数据吧。内地电影市场的总票房在1999年下跌到历史最低,为8.1亿;2000年8.6亿;2001年9亿;2002年10亿;2003年受到**影响,11亿;2004年17.5亿。从历年内地电影票房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复苏趋势十分明显。因此我对内地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是十分乐观的。”
历年的电影市场数据乔含章是熟记于心,这一连串的数据拿出来之后,显得十分具有说服力。
“从你给出的数据来看,内地电影市场确实是在持续向好。这样一来对导演这个群体而言是不是一道福音”
杨蓝问道。
“福音也许是这样吧!”
乔含章冷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难道不是这样吗”
大纲只是一个简单的梗概,具体的节奏都是由主持人来把握。
乔含章的那个冷笑,杨蓝觉得应该很有内涵,因此直接问道。
“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电影市场是扩大了,对于内地导演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且挑战可能更多一些。”
反正是为了《飓风营救》宣传,乔含章也不怕搞出争议来,何况他说的还是实话。
争议越大,电影的关注度越高,就当是炒作了。
“可以详细说说吗我想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也会很好奇你为什么这么说。”
杨蓝是那种精英意识比较重的人。
乔含章怎么也是一个传媒集团的老总,在她看来属于是和她一个阶层的人,她打算点到为止来着。
看现在这个样子,乔含章是自己不打算收着来了,那就深挖点有料的内容。
“杨蓝姐,现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哪个国家的电影最为强势”
“应该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
“那好莱坞电影横行于世界各地的影片是什么类型的居多”
“当然是商业片,你的意思是国内的很多导演都是在拍摄文艺片,却没有多少商业电影导演。”
要不都说好主持人都是好捧哏的,乔含章就觉得杨蓝这几句话接的就挺舒服。
“确实是这样,国内的很多导演满脑子都是艺术,却把拍摄商业电影看做是一件侮辱艺术的事情。”
乔含章倒是很想直接说国内绝大多数的导演这么想是因为根本拍不好商业电影。
不过这个话实在是太得罪人了,为了电影炒作也不能四面树敌。
尤其是还有不少抱着这样思维的人就在几个衙门中担任要职。
“太祖曾经说过,‘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这句话放在电影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在我看来再怎么高雅的艺术,都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不然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稍稍地想了想,乔含章决定引用一句名人的话来增加说服力。
“那么你是认为我们国家的电影市场是应该走商业化道路”
杨蓝问道。
“不是应该,而是不得不走。现在的态势就是好莱坞已经用他们如工业流水线一样产出的商业电影挤进了中国电影市场,就如同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一样。如果放任不管,那么这种精神上的鸦片更加难以戒除。”
乔含章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电影工业流水线”
杨蓝好奇地问道。
“现在唯一能称得上是电影工作化生产也只有好莱坞。任何事情都可以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而且都有相对应的价格,这就是好莱坞的电影工业。”
“你的《刺客情侣》也是这样的电影。看样子《飓风营救》应当也是如此”
“没错,《刺客情侣》和《飓风营救》这两
第二百八十六章 《飓风营救》首映
炒热了父亲节这个概念,并且与《飓风营救》成功的绑定在一起。
《飓风营救》的一系列营销动作算是让各大影视公司大开眼界。
除了一个贺岁档之外,也就是暑期档比较受国内电影公司重视,如国庆档、春节档等后来的重要档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或者说各大电影公司没有节日经济思维。
宣传效果还特别好。
没有经过后世电影利用情人节、光棍节等各类节日的名目进行地毯式宣传轰炸。
老百姓对这种宣传方式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主要是感觉十分新奇。
各大院线公司也在配合星河发行公司一起宣传《飓风营救》。
反正《星球大战3:西斯的复仇》的热度也已经过去了,还不如好好地宣传《飓风营救》,以期给2005年的暑期档开个好头。
至于寰亜公司,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自行调整了《头文字d》的上映计划。
与院线公司协调了以后,将本来定档于在6月19日上映的《头文字d》移档到7月10日。
到时候的电影市场上只有一部上映已经过去三周时间的《飓风营救》与一部政府包场支持的《任长霞》。
以周杰棍在学生党中的人气,应该不难收获一个比较理想的票房成绩。
铺天盖地的宣传过后,不管是一直有观影习惯的影迷还是因为父亲节概念而关注的路人,差不多都知道乔含章拍了一部叫做《飓风营救》的电影将会在6月17日公映。
6月16日,星期四,晚上七点半,《飓风营救》的全球首映礼就将在星美国际影城进行。
没错,就是全球首映礼。
《飓风营救》这一回不仅仅是在中日韩三国同步上映,包括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也将于6月17日上映这部电影。
就是为了赶父亲节的趟。
七点左右,等到《飓风营救》剧组快到电影院的时候,影院的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围了不少影迷,中间还有不少人举着楊雪鸢的海报。
“好多我的粉丝!我现在也算是个大明星了吧!”
楊雪鸢兴奋地看着正在红毯两侧等候的人们。
“是啊!你可是咱们剧组里的大明星,容洸哥、朱霖姐都没有你的人气高。”
乔含章笑着说道。
因为《枫之舞》和《天龙八部》的关系,楊雪鸢的人气确确实实是《飓风营救》所有演员中最高的。
“所以你才让我当牛做马地干活吗”
精致的妆容下难掩那丝疲惫,楊雪鸢扭头看向乔含章。
为期近一个月的《飓风营救》宣传周期,乔含章主要就是参加了《杨蓝访谈录》这类型的访谈节目。
再然后,就是接受了部分纸质媒体或者网络媒体的采访。
对比他的轻松写意,几位剧组主要演员的行程就要繁重许多。
于容洸、朱霖、楊雪鸢几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路演、电视节目等一个都不能少。
两个五零后演员的行程还好,在这几人中,楊雪鸢的任务最重。
基本上跑遍了各大票房重镇,参加每一个电视节目的录制。
谁让她已经年满十八周岁,用她干活也不算雇佣童工。
“你是不是年纪最小,资历最低,不让你多跑点,难道还让容洸哥他们上”
乔含章反问了一句。
“那我要加班费,我要年终奖!”
楊雪鸢气鼓鼓地说道。
这话还是后来的工作狂大宓宓该说的吗
谁不知道大宓宓一年十多部戏,二十来个代言,堪称娱乐圈真劳模。
估计也就是刘天王能比她更疯狂。
“没问题,等我给你包个大红包。”
话音未落,车已经停住在红毯边上。
“走了,咱们该进场了。”
作为《飓风剧组》的导演,乔含章是全组第一个进场的,女伴就是想要加班费和年终奖的小宓宓。
&n
第二百八十七章 这个老爸有点衰
《飓风营救》的片头就是影迷都很熟悉的总菊龙标,江湖人称电影市场的“准生证”。
随后就是星汉灿烂的片头动画。
在这之后,主创人员名单一一闪过。
电影的剧情缓缓展开
开头的几分钟剧情中,忍受店主的略带嘲讽的语气,周建龙在音响设备店买下了一台卡拉ok机器作为女儿的生日礼物。
多次来店里检查机器的质量,买到手后认认真真地包装。
这些无一不在体现周建龙对女儿那种深沉的爱情。
可是这一份包含心意的礼物,在前妻的口中终究还是不敌女儿的新宠赛马。
从前妻的口中,周建龙才明白这份礼物只是女儿五年前的最爱。
一个不善于如何表达对女儿爱意中年男人形象就出现在观众的眼前。
生日派对的最后是周建龙略有些萧瑟的背影。
他拒绝了周朵朵继父林奕轩的午餐邀请,保留了一个父亲的最后一点尊严。
坐在放映厅中排观影的李德生,突然对周建龙的处境有点感同身受。
因为他想到了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现年四十一岁的李德生是帝都一家小型饭店的老板兼大厨。
为了挣钱糊口,经常是忙得没白天没黑夜,反而疏于照顾自己的儿子。
他已经多久没有好好了解过自己的儿子究竟喜欢什么了,送给他一份喜欢的礼物。
自己是不是应该多招几个人手,空出来时间多关心一下儿子。
真要是落到周建龙这个地步,他的起早贪黑不是白干了吗
就在李德生发散思维的时候,电影中周建龙已经回到了自己家中。
女儿在豪宅举行十七岁的生日派对,宾客盈门。
与此同时,周建龙则是在家中翻看着记录女儿成长的相册,朵朵六岁生日,七岁生日……
最后的一页是刚刚用拍立得拍下的一张照片,上面是过十七岁生日的女儿。
两边一对比,也显得周建龙这个父亲格外的失败。
“笃笃笃!”
就在此时,一阵敲门声响起。
周建龙起身去玄关打开屋门,就见到三个同样作风硬朗的男人站在自家门口。
“老连长,你不是忘了今天有什么约定吧”
站在左侧的瘦高个男人问道。
“怎么会,每年都一样。好了,你们几个进来吧!”
周建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侧身把三个人让了进来。
在天台摆好桌子、烤架,三个战友在桌子上收拾食材,周建龙则是在烤架前烤肉。
“老连长,这都是第几回你把我们叫过来一起过朵朵的生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