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这时,薛万彻已经冲到了阵前,一挥长槊,“我乃大唐右领军将军,武安郡公薛万彻,阵前何人?出来搭话”,马蹄高扬,其声震天,端的是威武霸气。
“吐谷浑汗国大宁王慕容顺率吐谷浑诸贵名王携百万族人,向大唐天军请降”,见得这将军竟是那万人敌薛万彻,慕容顺久在长安也是多有耳闻,也是毕恭毕敬的行礼拜道,甚至因为自己的汗位还没有得到大唐册封,他也不敢自称可汗。
说着双手举起了一个托盘,“这是吐谷浑汗国金印及各部图册,还请上使接受,万望饶恕吐谷浑子民”。
慕容顺还以为薛万彻就是唐军来的使者,而且薛万彻的名气也足够大,向他投降也不无不可。
薛万彻愣了愣,没想到自己真的能够受降,有些激动,这可是接受一国君主投降啊,这是名流史册的,看看昔日蜀汉孝怀帝刘禅献上印玺图册向邓艾投降,邓艾因之有灭国之功,何等威风,想到这,薛万彻有些激动。
噌的翻身下马,走向前去,看那模样竟是想接受。
正在这时,薛万均反应过来,又急又怒,高声喝道:“四弟且慢”。
说罢急中生智拍马在阵前跑马喊道:“大唐太子殿下兼西北安抚大使驾到,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到”。
一众唐军闻言也不明所以,但是既然有人喊话通传了那就得见礼啊。
顿时,震天的拜见之声响彻云霄,“拜见太子殿下,参见大帅”。
一世唐人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受降礼,再分兵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290.受降礼,再分兵
震天的呼喊拜见之声响彻云霄,伏俟城上值守的吐谷浑士兵都是齐齐变色,一阵慌乱。
慕容顺也是一惊,大唐太子竟是来了,那个年纪虽小,却是文采武功卓然的太子殿下竟然来了。
继而便是脸色一转,有些愕然的看向不知所措的脸色讪讪的薛万彻,慕容顺可不是莽撞无知的胡夷,他是在长安长大的,精通汉学,懂得受降礼这些道理的。
原本他还以为薛万彻是领军主将率先到达伏俟城的,向他投降也是在理的,现在居然太子和李大帅都在这儿,那哪里轮得到这薛万彻来受降啊。
当即挺直了身躯,收回了手中托盘,看了看薛万彻直道:“还请薛将军引荐,小王拜见贵国太子殿下和大帅”。
薛万彻也是脸皮子直抖,满是不甘,却也是醒悟过来,这灭国受降之功是轮不到他了。
也是冷哼一声,翻身上马,打马回阵,跑马来到李破军二人面前翻身下马拜道:“禀大使,大帅,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携吐谷浑金印图册请降”。
李破军脸上笑盈盈,饱含深意的看了看薛万彻,直道:“薛将军探路辛苦了,且去营后歇息吧”。
薛万彻听了脸色一变,探路、歇息……牙口直磕碰,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怎么,但也只得低头回道:“谢大使”。说罢薛万彻噌的起身,一甩长槊,骑上马气哼哼的回了后营,灭国受降之功没抢到不说,还不能在场见证。
“大帅,慕容顺来了,前去受降吧”。李破军后退两步,向前伸出手面向李靖笑道。
李靖哪里肯去,忙是说道:“大使贵为太子殿下,又是安抚大使,这受降礼合该大使来”。
二人好一番推辞,只是李靖坚决不去,众将也是劝道这受降礼合该安抚大使前去接受,李破军这才打马向前。
慕容顺在长安生活十余年,时间上算是跟李破军一同在长安城长大的,李破军的所作所为,慕容顺早有耳闻,也是认得李破军,看见果真是大唐太子前来,慕容顺心里百感交集。
昔日在长安城的宴会之上,他也是作为一国大王子出席的,明面地位上他是和李破军等同的,只是如今,时过境迁,他却成为了请降之人。
大步向前,双手奉上,恭敬下拜,“番邦小国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拜见上国太子殿下,前番国有逆贼天柱王犯上作乱,已致两国交兵,罪莫大焉,今携吐谷浑汗国金印及各部图册请降,万望受降恕罪”。
李破军眼睛一亮,看着这儒雅俊秀的慕容顺也是心里感慨,这个自幼在长安长大的大王子果真是精通汉学啊,汉话说得顺溜而且言辞得体,也算是胡夷之中的另类了。
翻身下马,扶起慕容顺,却是并没有接受托盘,直问道:“大宁王有礼了,吐谷浑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何在?”
慕容顺闻言脸色一阵不自然,继而也是悲伤说道:“昨夜父汗病重不治,已经归天了”。
李破军眉头一抖,其中定有蹊跷,怎么早不死玩不死偏偏这时候死了,而且这慕容顺的神色也不对劲,不过这时候已经不需要考虑那个了。
当即李破军也是表示哀悼慰问,继而郑重的接受了投降,阵前简单的受降礼完成了,接过金印以及各部图册,这一刻,称霸西北高原数百年的吐谷浑汗国宣告灭亡。
数万唐军发出热烈的呼喊之声,灭国擒王,他们做到了,这是载入史册的功绩,想到回国之后丰厚的赏赐令他们激动不已,比之战死的同袍,他们是万分幸运的,活到了这一刻,见证了这一刻,也将拥有他们应得的赏赐。
兵不血刃的进了伏俟城,一众唐军个个都是面带喜色,区区三个月时间,他们完成了灭国擒王的壮举,一路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事进展之快可谓是令人惊叹。
伏俟城内,王宫之中,体现着汉家文化的王宫让众将都是很惊奇,高甑生那夯货还一直骂骂咧咧的说道这是哪个没骨气的狗贼给吐谷浑修的王宫,让他逮着了一定抽筋扒皮之类的话语,搞得慕容顺尴尬不已。
可汗之位是没人敢做的,毕竟是一国之主,在其下摆的案桌,李靖端坐上首,李破军在其一侧,慕容顺没有得到大唐朝廷的册封也是不敢坐在可汗位子上的,在李破军下首坐着,其余诸将段志玄、高甑生、苏定方等人左右分列而坐。
“大宁王,吐谷浑太子尊王何在?”李靖坐下便是开口问道,此次战争的主要原因虽然是天柱王不服王化,一直劫掠边境,但是最直接的导火索却是那位吐谷浑太子尊王的。
本来大唐都答应了慕容伏允的求亲了,就派遣使团来宣诏,顺便带着尊王回大唐完婚,结果天柱王层层阻挠,扣押使者,而那尊王也是怂得一批,生怕大唐把他宰了死活不肯去,于是,矛盾彻底爆发了。
“昨夜城中骚乱,我弟尊王已惨死于乱军之中了”,慕容顺面色悲戚的说道,
李靖愕然,与李破军对视一眼,都是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意思,慕容顺这人不想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再简单的会面之后,慕容顺便退下了,说白了他虽是主动请降的,但是地位已经是跟阶下囚差不多了,除非得到了李世民的册封。
接下来李靖又是悬挂起了那张暗影提供的吐谷浑地形图及布防图。
“现在吐谷浑成建制的大批军队就只有伏俟城西南的蜀浑山和东北的居茹川两处了”。李靖指着地图上伏俟城一南一北两处地方道,“下面你们谁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
话音落下,段志玄噌的起身,“禀大帅,末将在任兰州都督期间,对蜀浑山多有了解,蜀浑山乃是吐谷浑名王蜀浑王的封地,蜀浑王势力颇大,原是前吐谷浑可汗慕容世伏的亲信,伏允继位之后,蜀浑王退居蜀浑山,不理国事,天柱王曾对其数次拉拢无果,但对伏允也不甚亲近,颇为中立,其部约有青壮两万余人,占据伏俟城西南门户蜀浑山,易守难攻”。
“这蜀浑王乃是老将,昔年面对隋将宇文述的进攻也是未曾溃败,不可小觑”李靖闻言点了点头,也是面色凝重说道,“而且他如今是吐谷浑境内仅剩的名气较大的名王,周边小部落定是纷纷投靠,聚小成大,现在可战青壮或许不止两万了”。
这时执失思力也是说道:“方才樊国公说这蜀浑王多年来不理国事,退路蜀浑山,依大帅看来,有没有机会将其劝降呢?”
话音落下,李破军和李靖都是齐齐摇头,李破军笑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执失将军想法是好的,但是昔日吐谷浑被前隋灭国,打得比我们现在还有惨烈,那蜀浑王都是未曾投降,如今他手底下尚有雄兵数万,又怎会投降呢?”
“哎,这点某家倒是和殿下有不同看法”,李破军说罢,高甑生却是大咧咧的摆手道。
虽是有些无礼,但李破军也知道这是他性格,再说行军打仗本就是集思广益,更何况这高甑生是一道行军总管,一州刺史了。
“我大唐可不是当年的前隋了,当年那是有慕容伏允这个首领在,即使战败,但是慕容伏允还是逃到了西南雪山,后来东山再起了,只是现在伏允已死了,他们的太子也死了,唯一的继承人慕容顺献印投降了,算是真正亡国了,这蜀浑王都是无主之人了,投降也是不无可能的”。
高甑生歪坐着大声说道,看其言辞,有理有据,倒也不是莽夫一个,粗中有细。
众将一听也是有几分道理,都是看向李靖,李靖也是点头道:“高将军所言有理”。
思虑片刻,李靖直正声道:“高甑生,段志玄何在?”
“末将在”,二人齐齐出列,高甑生也是一脸肃然。
“着你二人领本部人马速往蜀浑山一线,接应南路大军,会师之后,一应行动,皆听副帅李道宗指挥”。
“末将领命”。二人领命而去。
这时候,苏定方会意,起身请命道:“禀大帅,末将随且末道李总管从北路征战月余,熟悉北路地形,愿领军前往居茹川一线,与李总管会师,合击居茹川”。
见得苏定方会意,并且说得有理有据,李靖也是捻须微笑,直点头道:“苏将军确实是最佳人选”。说罢脸色一肃,“苏烈听令,着你领本部人马速往居茹川,与且末道李大亮所部会师,合击居茹川”。
“苏烈领命”。苏定方铿然应着,朝微笑的李破军点点头,正要转身离去。
又听得李靖嘱咐道:“居茹川中敌军虽少,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还需多加小心”。说到底人都是有着私心的,李靖年过六十,一辈子的兵法就苏定方这么一个传人,叮嘱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苏烈郑重应着,道一句,“大帅珍重”,又朝李破军深深一拜便是毅然离去了,坐上的两人都是他苏定方的贵人、恩人,绝不能负其所望。
一世唐人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蜀浑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291.蜀浑王
蜀浑山,位于吐谷浑王城西南,南面冰川,北面是草原,连绵百里,为伏俟城挡住了来自西南雪山的风雪冷空气,可谓是伏俟城西南门户。
当年前隋宇文述西征吐谷浑,攻破伏俟城,慕容伏允仓皇西逃,就是逃到了蜀浑山另一侧的茫茫雪山里得以苟存,也是蜀浑山占据着这险恶的蜀浑山,让隋军止步于此,由此可见这蜀浑山的重要性。
蜀浑山的南边是高山,翻越高山便是那无尽的山南雪域,高原冰川之地人迹罕至,而北面一马平川,直望西海,在这个险要的地方驻守一位实力强大的吐谷浑名王——蜀浑王。
蜀浑王在吐谷浑算是一个超然的存在,无论是天柱王还是可汗伏允对他都是极力拉拢,但他都是左右逢源,那一边都不靠拢,靠着强大的实力中立着。
只是如今吐谷浑国破将亡,一向不问国事的蜀浑王也是坐不住了。
蜀浑山主峰之下,背靠着西南高山,白茫茫的雪山脚下,竟是有一座冰城,若不仔细看,还看不见这座城,这就是蜀浑王的城池——蜀浑城。
蜀浑城本是一座低矮的土城,若再中原,即使一座县城也比他高大雄壮,只是蜀浑王在这土城建成后便往上泼了水,蜀浑山高寒之地,从此冰城不融,坚固非常,便是刀斧劈上去也只是一道浅引,着实是一座坚城。
在这骑兵纵横的雪原草地上,这么一座坚城倚着险要高山伫立着,不善攻城的吐谷浑人和吐蕃人,显然是拿这座冰城毫无办法的,更别说蜀浑王手底下还有数万强兵了。
冰城之中,中心地带有着一个大大的院子,四周却是团簇的营帐,这座城里,只有属于蜀浑王的一个宅子,其他贵族将领还是居住在帐篷里,保持着鲜卑人的习俗。
大院正厅里,富丽堂皇,金银饰物光彩夺目,厅中的胡汉女子卖力的扭动着,两排的将领贵族肆意的谈笑着。
正中上首坐着一个昂藏大汉,须发微白,脸上已显褶皱,浅笑着饮酒无意间露出几丝威严,这就是此间的主人,吐谷浑名王——蜀浑王,已经年过半百的蜀浑王,身材高大,团坐着俯身看着坐下将领,丝毫不见年迈的佝偻。
在蜀浑王的身侧,略低一点的位子,还坐着一名长相俊秀的中年人,虽是穿着鲜卑胡服,但是那股子气质倒像是读书人,显得格外的另类,这人便是奉慕容伏允最后的命命前来协助蜀浑王抵抗唐军的南昌王——慕容孝俊。
饮宴正酣之时,忽的,只听得门外马蹄声声,一名骑士匆匆入内,跑到前头高声拜道:“大王,乌海方向发现大批唐军,正向大非川而去”。
屋中的众人听闻具都是失色,有的是惊讶,有的是惊骇。
在座的虽然有十数位名王,但是骑士口中的大王只能是此间的主人蜀浑王了。
蜀浑王一听也是大惊,“乌海方向?那里遍布着冰碴沙碛,是个死亡之地,唐军怎会从那里出来?”说着脸色一狠,瞪向那骑士,“可是你误判了方向?”
一众名王将领也是这样的想法,都是看向那骑士。
毕竟乌海在吐谷浑可算是禁忌之地了,人迹罕至,难以生存,牧民的牛羊若是走丢了进了乌海就没有回来过的,唐军怎么可能从乌海里出来。
那骑士闻言大急,直道:“绝对不会有错,唐军人马困乏,身上破破烂烂,就是从乌海出来的”。
蜀浑王闻言一双眼睛阴晴不定,看着一侧的慕容孝雋,“南昌王以为如何?莫不是这一股唐军迷失路途误进了乌海?”
慕容孝俊摩挲着下巴,似在琢磨,“本王猜测这股唐军应该就是突破树墩城、汉哭山防线而来的”。
说罢眼睛一亮,直看向那骑士,“唐军有多少人马?”
“回南昌王,不满万人”。
慕容孝俊一听,眼中火热,转头看向蜀浑王,蜀浑王也是精神一震,二人相视一笑。
“可行否?”蜀浑王挑眉问道。
对于这位不显山不漏水的南昌王,蜀浑王还是很重视的,他可不是莽夫一个,是深知智谋的重要性的,慕容孝雋孝俊这两兄弟的智谋在吐谷浑就是上上等的。
见得慕容孝俊重重的一点头,蜀浑王也是喜不自胜,噌的起身,“诸位,无耻的汉人侵入我们吐谷浑汗国,杀我族人,毁我草场,本王……”。
正说话间,忽的,门口又是一阵马蹄声,数名勇士狼狈下马,踉跄进殿,为首一人是吐谷浑的贵族打扮,蜀浑王正欲大怒,定睛一看却是认得这人,见得这人如此模样不由得吃了一惊,“阿古鲁?你这是?”
“蜀浑王,可汗……可汗他被害了”那名为阿古鲁的贵族一脸悲戚的哭嚷道。
众人闻言又是一惊,忙是询问。
“慕容顺,是慕容顺那个汉家杂种”,阿古鲁咬牙切齿的道,“慕容顺先是杀了太子尊王,然后又联合大宝王、白宁王和白玉王那三个贼子逼宫,将可汗害了,现在已经向唐狗投降了”。
这一消息对于众王来说是晴天霹雳,可汗和太子竟是都被害了,还是慕容顺那个软懦的汉家杂种害死了,一时间,众人都是大怒,骂骂咧咧的要杀回王城,拿慕容顺的人头祭奠可汗。
慕容伏允毕竟是一代雄主,昔日被隋军灭国了还愣是跑到山南雪山里蛰伏数年成功复国了,而后南征北战,不断扩张,吐谷浑汗国的国力在其手中达到了顶峰,虽是晚年被天柱王蛊惑,被天柱王把持权柄,但是伏允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蜀浑王脸色一阵变换,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慕容孝俊,也不知道他的心思,“南昌王,你认为眼下该当如何是好?”
慕容孝俊闻言心神一凛,看着蜀浑王沉重的神情,还有那眼中灼灼的精光,也是有些慌乱,这是逼他表态了。
可汗已死,太子已死,剩下唯一的可汗继承人慕容顺又向唐国投降了,也就是说他们吐谷浑算是灭国了,已经没有了可汗了。
一世唐人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蜀浑王的野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292.蜀浑王的野望
这是一个抉择的问题,现在慕容王室的嫡系已经死的死,降的降,而国相高昌王慕容孝雋和南昌王慕容孝俊也是慕容王室的,蜀浑王不过是一个外姓名王,骨子里流淌的并不是鲜卑慕容的血液。
若是慕容孝俊有些势力,倒是也想自立,或者推举其兄慕容孝雋也好,奈何形势不由人,蜀浑王拥有三万精锐,牛羊无数,而他慕容孝俊只有从王城带出来的一万兵马,远不如蜀浑王的兵马精锐不说,而且也没有粮草,一应粮秣全靠蜀浑王供给,至于其兄慕容孝雋,虽是国相,名望确实大,而且也有权力,但那个权力是政权,不是兵权,手里没兵,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谁听他一介书生的。
“慕容孝俊,愿听蜀浑王差遣”,慕容孝俊是聪明人,看着蜀浑王压迫的眼神终于做出来抉择。
蜀浑王也是大喜,“得南昌王相助,大事可期”,当即拍案而起,拔刀叫道:“誓杀唐狗,本王绝不降唐”。
座下一众名王将领虽然心里或许有些惴惴不安,毕竟唐军兵锋甚猛,但奈何蜀浑王那寒光凛凛的弯刀就在眼前,可不敢有任何异议,纷纷附和。
看着座下一众名王俯首顺从,蜀浑王更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野心这个东西很多人都有,更别说手握重兵的蜀浑王,高高在上的可汗之位便是他梦寐以求的,当年世伏可汗在时,蜀浑王便是蠢蠢欲动,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动乱世伏可汗莫名其妙的死在乱军中了。
离得伏俟城这个权力中心太远的蜀浑王还没反应过来,吐谷浑大权便被慕容伏允给抓过去了,蜀浑王又没机会了。
眼下,他苦等数十年的机会来了,伏允死了,伏允的两个儿子一死一降,整个吐谷浑一片混乱,没有一个撑大旗的,蜀浑王心中燃起了一股舍我其谁的野望。
“南昌王,如今局势,依你看来,本王该当如何行事?”冷静下来,蜀浑王也不是莽夫一个,机会的同时也是危险,如今唐军势如破竹,吐谷浑一败涂地,没有一个好的计策,蜀浑王想要实现愿望那是极难的。
“大王,当务之急有三急”。慕容孝俊捻搓着下巴上那一捋尖须,高深莫测的说道,这却是学习他兄长慕容孝雋的习惯。
可是他不是慕容孝雋,蜀浑王也非是慕容伏允,蜀浑王见状,眉头一皱,直接大手一挥嚷道:“快说,莫要学着汉人装神弄鬼”。
慕容孝俊一噎,只得老实说道:“其一,如今可汗被害,慕容顺投降,吐谷浑勇士群龙无首,大王当首举大旗,号令吐谷浑”。
蜀浑王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正是他想要的。
“其二,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唐军来势凶猛,不可直面其锋芒,大王应当效仿当年可汗退守山南雪山,休养生息,待唐军撤军之后,再图复国”,慕容孝俊继续说道。
“其三,可上表唐廷,称臣纳贡”。说完这句,慕容孝俊有些不定的看着蜀浑王。
果然,蜀浑王听到这句话便是皱眉,好歹没有发怒,直道:“你的意思是让本王向唐狗投降?”
帐下一众名王将领闻言也都是怒目相对。
人在屋檐下,慕容孝俊只得急道:“非是投降,而是暂时低头,古时候,汉人有个君王叫做勾践,便是忍辱负重,暂时向仇人吴王低头,休养生息十年之后起兵将吴国灭了。唐廷自诩仁义,大王表示臣服,断不会赶尽杀绝,甚至会赐下重赏,只要唐廷对大王放下戒心,数年过后,大王兵强马壮,便可回师复国啊”。
听得慕容孝俊这般解释,众人方才大悟。
“哈哈,南昌王果然智慧超人,本王看不比汉狗的诸葛亮差”,明白过来的蜀浑王豪气冲天,顿时觉得自己的宏图大业充满了希望。
帐下众人也都是豪气填膺,当即举杯畅饮,慕容孝俊也是举杯相贺,场面一派和气,觥筹交错,浑然不像刚被灭国的亡国之人,只是慕容孝俊脸上虽是笑容,但眼中却是没多少笑意,只有担忧。
当下便由如今吐谷浑的第一智慧人物慕容孝俊书写了降表,派人向唐军主帅送去,而蜀浑山的吐谷浑兵众则是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撤退事宜。同时蜀浑王也打出了国相的旗号,暂摄吐谷浑国事。
再说那大唐中军出来的段高二人,李靖命段志玄高甑生二人率部前往蜀浑山,与李道宗所部汇合,合击蜀浑王,段志玄世代官宦,为人虽是放荡不羁,但也是腹有韬略,而那高甑生则完全就是绿林出身,虽会战阵,但到底说白了就是格局不够。
整合人马,出了伏俟城,高甑生便是下令队伍急行,想要快速前往蜀浑山,段志玄则是劝道蜀浑王实力雄厚,说不得会领兵前来伏俟城勤王,说不定半路相逢,应该多派斥候探路,小心前行。
但是立功心切的高甑生哪管这许多,他为一道总管,只听中军主帅的号令,便是扔下稳重的段志玄,只管前行,段志玄见此也是无奈,一路紧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