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哼,你倒是一副老好人,那薛延陀不过一蛮夷小邦都敢如此无视朝廷威严,若不严惩,朝廷颜面何在?”魏征听了却是不爽,一揪胡子便是上前瞪眼喝问道。
李破军恨不得给他拍拍巴掌点个赞,太刚了,这话听着得劲。至于那温老头的话越听越不爽,什么叫太子殿下消息无误的话……你这叫什么话!
“咳、咳咳,你、刚过易折,一味的穷兵黩武便如那汉武帝一般……”,温彦博虽然身子不咋的,但嘴皮子却不含糊,说着又被李世民拍桌打断,看向沉吟许久不说话的侍中杨师道:“景猷,你怎么看?”
一直微闭眼睛,状若犯困的杨师道闻言精神一震,睁开眼睛,捻须笑道:“此事不可急,可先如陛下所言,派遣使者前往,一查究竟,不管契苾将军因何滞留不返,大唐威严不可犯,可晓谕真珠可汗,即刻将其奉送归来。纵是真降,也得归还,交由大唐处置,若是恶意扣留,呵呵,那陛下便要去与朝中将军们商议了”,说着不失风度的一笑,端的有气势。
一世唐人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占城稻有消息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314.占城稻有消息了
听了杨师道的一番话,众人都觉得有道理,连那温彦博都是不可反驳,李破军更是觉得这个杨师道有大才了,怪不得拜为宰相,那隋杨皇室还是有能人啊。
李世民斟酌一番,“景猷之言老成谋国,甚好”。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说罢想了想,便吩咐下去:“兵部侍郎崔敦礼甚有节义,通晓诸番形势,便遣他持节前往薛延陀,查清缘由,晓谕夷男,即刻送还契苾何力,下去行文吧”。
诸位宰相应声拜下,待得几人退下之后,李破军颇为不满的说道:“那温老头眼看就是老糊涂了,阿耶还留他在朝堂作甚?还居右仆射高位”。
李世民闻言瞥了他一眼,“温大临是仅剩不多的老臣之一了”。李破军听了顿时有些明白。
李破军还想说什么,李世民却是摆了摆手,指着桌上的一堆奏疏道:“闲的没事就把这些处理了。上十万将士的封赏,移民吐谷浑,还有南边开发岭南,一堆事情呢”。
看着这堆积得半人高的奏疏,李破军眼睛发黑,有些想跑,但看着李世民已经坐下执笔认真的批示,还是老老实实的坐下来。
随手拿起几本,一一批示,发现都是一些州郡请奏的小事,大唐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县,每天都有着无数的事情发生,可想而知有多少奏疏了,虽说有政事堂在,但是除了大事情需要商议外,一般李世民都是亲力亲为。
正在翻看着,忽的,李破军顿住了,待看完之后便是大喜,不由得笑出声,“阿耶,大喜事啊”。
李世民抬头看来,只见李破军喜笑颜开的把奏疏递过来,“交州刺史说王玄策找到了占城稻,已经在交州试种成功,亩产近两石,而且在岭南之地可以一年种三次!”说着李破军都已经眼睛发红了。
天知道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如今大唐上好的水田亩产也不过一石,那占城稻亩产却是两倍,而且在江南之地可以一年种两回,在岭南之地一年可以种三回,这可以让百姓早上数百年吃上三餐了。
如今的百姓还是一日两餐,一直到宋朝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开来,才有些富余的农户能够吃上三餐的,想起这个占城稻的意义所在,李破军不由得兴奋不已。
李世民听了也是一怔,继而一把夺过奏疏,看罢有些惊疑:“亩产如此之高?竟还能一年三种?”
“这个亩产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一年三种那是在岭南气候湿热的地方,在江南之地可以一年两种”,李破军信誓旦旦的说道,“王玄策临行前我特意嘱咐过让他挑选颗粒饱满的上好稻穗试种,不断优化种子,时隔五年,料想种子已经是非常优良,亩产两石是不足为奇的”。
听了李破军的解释,李世民握着奏疏的手不由得有些颤抖,“亩产两石,一年两种…亩产两石…”,低声念叨着,竟是哈哈大笑,噌的起身就一巴掌呼到李破军肩膀上。
“大喜,大喜啊”李世民兴奋的笑着,“王敬忠,召交州刺史权士通遣精锐府兵护送王玄策及粮种回京”。
说罢又是不放心,“另召荆州都督武士彠派兵接应,沿途护送进京”。
王敬忠依言下去传旨了,李破军又在甘露殿批改了一个多时辰的奏疏方才腰酸背痛的告退,只是刚走到殿门口,便是看见须发皆白的王珪气冲冲的走来。
王珪昔日本是建成太子的人,随着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矛盾加剧,李渊认为王珪身为太子属官却没有劝导李建成,导致兄弟不和,便将其贬出长安,直到李世民登基,念及王珪的才干便将他召回朝,加以重用,一度拜相。
可是这家伙虽是忠直,但性格太过偏执,说白了就是一根筋,李破军也是与他发生过数次争执,后来李世民借着王珪泄露禁中密语一事,将其贬出京外放为刺史,前不久才将其召回,让他做魏王李泰的老师。
看见王珪一副气急的模样,李破军也是好奇,本着敬老爱贤的美好品德,上前便是行礼:“叔玠公这是怎么了?何事如此着急?”
王珪见状,顿下脚步,看了李破军一眼,终究是气哼哼的回礼:“太子殿下有礼了,老臣求见陛下,还请代为通报”。
李破军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王珪怎么感觉对他也好像有气一样,虽说之前有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也过去这么久了,又没有深仇大怨的,不至于吧。
虽是不解,但仍是陪同他一起进殿去了。
李世民抬头一看,李破军去而复返,还和气哼哼的王珪一起,这是怎么了?
“给叔玠公赐座”,李世民抬手道,这才问道:“叔玠公有什么事吗?可是魏王犯了什么过错?”
王珪坐下,平复了一下气息,方才拱手道:“魏王敏而好学,并无过错。老臣这次来是弹劾齐王,不尊老敬贤,老臣请奏。日后三品以上大员以及致仕老臣见着亲王宗室,不必行礼,此乃周汉古礼,理当恢复”。
李世民听得一愣,看到王珪怒气难耐的模样,也是不由得有些上火,这王珪真是不知尊卑,岂敢如此跟我说话,看向王珪道:“说清楚些”。
李破军也是有些惊疑,李佑那小子怎么惹到他的,怎么这么大火气,三品大员见着亲王不用行礼?这倒是挺厉害的。
“方才老臣与虞永兴从弘文馆出来,刚到恭礼门便正逢着齐王车驾,虞永兴耄耋之年,仍不得不下车见礼,而齐王却是视而不见,不仅没有露面还礼,反而车驾不停,横冲直撞,直将犬子撞伤,扬长而去,如此不敬老爱贤,毫无礼仪,还请陛下降旨责罚”。王珪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虽是须发皆白,但声音洪亮,一如他那刚烈的性格一样。
李世民听了也是怒了,却不是怒的王珪,而是怒的李佑,李佑平时就不守法度,经常纵马在街上超速,撞伤不少行人摊贩,已经被御史弹劾过好多回了,没想到这次这么离谱,竟然面对虞世南的行礼视而不见,还在宫内横冲直撞,撞伤了王珪的儿子。
一世唐人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赐婚太原王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315.赐婚太原王氏
虞世南是什么人?那是多朝的老臣啊,历仕南陈、隋、唐三朝,侍奉过陈文帝、陈后主、隋文帝等等数位皇帝,每朝每帝对他都是颇为看重的,李世民更是将其列为十八学士之子,爵封永兴县公,所以世人尊称他为虞永兴,而从不敢直呼其名。
乃至李世民当面也得称呼他一声伯施公,更是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而且人家近八十高龄,堪称人瑞了,满朝文武见了他谁不躬身行个礼啊,那李佑何德何能,胆敢冲撞。
“王敬忠”李世民听得火冒三丈,当即喝道:“传旨,齐王失德,着其闭门思过一月,不得出宫,鞭笞二十,抄书三十卷,罚俸一年,责令阴妃严加管教,齐王府长史薛大鼎,管教无方,罢其齐王府长史一职,迁沧州长史”。王敬忠听罢丝毫不敢耽搁,赶忙去传旨。
鞭笞皇子,这已经是很重的惩罚了,往日皇子犯错顶多就是斥责之类的,基本没有体罚的,看来这回李世民是真的气到了。
“太子”。
正当李破军为李佑那浑小子默哀时,李世民忽然喊他,“赐虞公钱百金,绢百匹,你稍后代朕去虞府慰抚,再领太医前往王府,探望王家二郎”。
李破军赶紧应着,王珪闻言也是拱手拜谢,谁知王珪拜谢完毕后又是说道:“陛下,三品大员见着亲王宗室便要下车拜见,实在不符合礼仪,还请陛下下旨,废除此礼”。
李世民听罢刚降下去的火气便是又起来了,身为父母谁愿体罚自己的孩子,更何况天潢贵胄,这王珪有些得寸进尺了,当即便是拍案道:“只为彰显尔等高官尊贵,便轻视我皇家子嗣吗?”
这一怒吓得李破军也是眉头一挑,心有怯怯,王珪却是毫不动容,正欲说话,门口内侍怯怯来报,知门下事、特进魏征、给事中张行成、侍御史张玄肃、监察御史马周等人求见。
李破军听得一惊,事情闹大了。本来只有王珪一人进宫告状,现在这些朝中刚正的官员齐齐求见,在这个时候,定是为了李佑一事。
果不其然,这四人进来之后,便是齐齐拜倒,弹劾齐王李佑。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李破军这时候也不好干看着了,至少为了表现兄长友爱也不能看戏了,“诸位,方才陛下已经下旨了,责令齐王闭门思过一月,罚俸一年,鞭笞二十,抄书三十卷。另外齐王府长史薛大鼎也已被罢免了”。
四人一听,看向王珪,顿时了然,当即也是一松,忙道陛下圣明。
可这王珪见着队友来了又是提出请求废除三品大员向亲王行礼这一事,顿时便得到了魏征的赞同。
看着李世民脸色阴沉,魏征那是丝毫不惧,直道:“虞公耄耋高龄,满朝敬重,齐王虽贵,但不过舞象稚子,安敢不敬,我大唐以孝德治天下,若不敬老爱贤,与那蛮夷何异?”
此话一出,众人齐齐变色,李世民勃然大怒,“大胆”。
李破军也是有些怒了,与蛮夷何异?这不是说李佑跟蛮夷差不多嘛,李佑是蛮夷,那他李家是什么?这魏征说话,真是一心为名不为命啊。
当即便是出口驳道:“巨鹿郡公何敢诽谤天家,我四弟不过十五孩童,难免无知,可不敢当不敬老爱贤之恶名,陛下已对其鞭笞惩罚,稍后孤也将向虞公致歉,尔等还要如何?莫非要我天家贵胄自戕谢罪不成?”
李破军声色俱厉,魏征听了也是眼皮子一跳,微微躬身:“臣等不敢,但此事影响低劣,引起士林非议,若不有个交代恐难平息”。
“陛下,三品大员不向亲王行礼,并非折辱亲王,反倒彰显天家敬老爱贤之心啊。有利于推行文教,更让世人敬服天家德行”。旁观的马周见得气氛凝固,也是暗叹一声,出列轻声道。
马周说话到底是温和的,李世民听了默不作声,良久,看向李破军,“太子以为如何?”
李破军见此,也是心累,这明面上只是一个礼仪之争,实际上还是皇权与贵族的争锋啊,更是削减诸王威势的做法,李世民将问题甩给他,一旦他表示同意,那就成为了宗室亲王的众矢之的。
但站在自身的立场上看,实际上还是有利的,削减诸王威势,有利于保障他储君地位,另外还让这些贵族承他一个人情,传扬出去,定是说他太子有德,想到此处,抬头看向李世民,却是看见李世民眼神莫名,微不可查的颔首。
当即会意,略一斟酌,直道:“昔日信陵君礼遇侯赢,方有窃符奇计;张子房为黄石公取履跪穿,方有太公兵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乃我华夏美德。位列三品大员者,无不是德高望重,我等宗室子弟仗先辈遗泽,外无守土扩地之功,内无治政安民之能,实在不敢受下车拜见之大礼。叔玠公所奏,臣附议”。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既然太子也有此意,那便如此了。从此,三品大员路遇亲王,不必见礼,亲王须执后辈礼”。
说罢之后又看向王珪,“叔玠公幼子尚未婚配吧?”
王珪一怔,便是意会,这是要赐婚了,当即道:“幼儿年方十八,尚未婚配”。
“甚好,朕之三女南平公主,二八年华,将要出阁,叔玠公世代名门,书香门第,今日便为二后辈赐婚,你看如何?”李世民脾气来的快,去得也快,听了王珪的话捻须大笑道。
王珪听了心底一沉,只得拜谢。
毕竟不是从前了,太原王氏经上次突厥一事的清洗,已经是元气大伤,没有拒绝皇帝的资本,搁着以前,堂堂太原王氏嫡系,娶妻也得是五姓嫡女,谁肯娶皇家公主啊,毕竟娶了公主那不叫娶,那叫“尚”,尚公主就跟入赘皇家一样了。而且方才硬刚了皇帝,再要拒绝,雷霆之怒也不好随便撩拨的。
见得李世民变脸如此之快,李破军也是有些错愕,待得四人退下之后,正要询问,李世民却是收起了笑容,看着殿门摇头道,“五姓,不过如此了”。
“阿耶为何要将三妹赐婚啊?”说实话,李破军绕是土生土长的大唐人,但他的思想仍是很不感冒这种赐婚的,毕竟有种卖女儿的感觉。
一世唐人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禁卖婚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316.禁卖婚诏
听了李破军的话,李世民眉头一挑,气哼哼说道:“朕继位之初,人心不稳,本着拉拢关东六族的想法,欲纳一名五姓女进宫”,说着呵呵冷笑,眼露凶光,“可那五姓是如何说的?五姓女不外嫁哈哈”。
说着李世民已经极其愤怒了,“千年世家,百年王朝,多少公侯将相恨不得舍尽家财凑够陪门财来娶五姓女为妻,而对皇家金枝玉叶避之不及,试问这种状况哪个帝王能忍?当初你的一本《百家姓》虽是略有影响,但还远远动摇不了世人千年来的固有观念。可现在,那高高在上的太原王家又如何?还不是乖乖伏低了,尚公主还好似强逼他接受一样,简直岂有此理”。
李破军张了张嘴巴,终究是说不出什么话来,在他看来,拿自家儿女来做这个试探未免有些太过不近人情了,但在李世民看来,王珪次子也是嫡子,现如今能够接受赐婚公主,这明显就是世家的姿态放低了的表现,完全没有觉得委屈了自己女儿,说白了,这种思想还是深受千年来的固有观念,五姓嫡子嫡女是高高在上的。
想到此处,李破军不由得念头一动,想起了前段时间关于许敬宗的一件事,正好可以打击这个奸佞。反正他也只是对付世家的一颗钉子,现在的许敬宗连把刀都算不上。
“阿耶,前段时间许敬宗嫁女一事,不知阿耶可有听闻?”李破军眉头一挑问道。
李世民还在愠怒昔日五姓对他的不敬呢,忽的听得李破军话题一转,说起许敬宗,略一思索,“可是将长女嫁与岭南冯家了?”
“正是,想不到阿耶日理万机,还知道此事”。李破军赶紧说句好听的。
哪知李世民却又是重重一哼,“那许敬宗过于贪财,索要三十万巨资彩礼,早已经妇孺皆知了”。说着对许敬宗的行为颇为不耻。
这正是在前不久发生的事情,岭南冯家的家主高州都督、耿国公冯盎替儿子求娶许家之女。
许敬宗乃是高阳许氏的嫡系,高阳许氏虽然不能跟五姓七望相比,但也比偏居岭南的冯家的门第要高一些,在中原世家看来,岭南冯家就是蛮酋而已,但岭南冯家位高权重,冯盎本人是上柱国、执掌十二州军事的高州都督,爵封耿国公,算是一方诸侯。又有嫡庶子共计三十余人,其中六个嫡子个个身居高位,不是大将军就是一州刺史,许敬宗是断然得罪不起的,既然不敢拒绝,干脆就狮子大开口,一开口就是三十万贯彩礼。
幸亏是冯家在岭南经营数代,家资丰厚,才能拿得出这巨额彩礼,要知道现在是国内安定,经济平稳,斗米不过四五钱。
而最搞笑的是许敬宗得了这三十万巨资之后,又去眼巴巴的替儿子去向范阳卢氏求亲,还在三十万贯巨资上面又倒贴十余万,凑得如此巨额彩礼,只求儿子能够娶得范阳卢氏女,结果人家范阳卢氏不鸟他,这就很尴尬了,许敬宗“卖婚”之事人尽皆知,不过人们也都是在五十步笑百步,毕竟,像许敬宗这么干的人真不少。
“许敬宗卖婚一事固然是惹人耻笑的,但是多少人仍然是一边笑话着他,一边又在埋头攒彩礼,只求与高门大户结亲啊,如此天价彩礼的卖婚热潮,流传于后世,简直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我大唐秉承隋制,礼仪曰:“后齐聘礼,一日纳采,二日问名,三日纳吉,四四纳征,五日请期,六日亲迎。皆用羔羊一口,雁一只,酒黍稷米面各一斛”。可是现在,一个正五品的中书舍人嫁女都敢索要三十万贯彩礼,那得买多少只羔羊大雁,多少斛黍稷米面啊?”
说到这,李破军深吸一口气,重重说道:“贞观六年的《氏族志》虽限定五姓大肆通婚,但并非明令,效果不显。还请阿耶下旨,申饬许敬宗,明令禁卖婚诏,也好限制这股卖婚恶习,打击高门望族的姿态”。
说到这,不由得恶趣味的道:“让他们那些高高在上的千年高门嫁女也只得收取羔羊大雁,黍稷米面去吧,而且还得根据官阶品级规定数额,真金白银的陪门财就别想了”。
李世民听到这也是眼睛一亮,虽然在他想来,这样也不会对千年世家产生多少影响,但至少有些影响,谅他们这些自诩熟读礼法的士人也不敢明着违反诏令,而且此举必会迎得大批寒门庶族的附和。
当即便是拍板道:“此举可行,稍后便召集政事堂诸公商定”。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得到李世民的认同后,李破军也是暗笑,提前数年将这个诏令提出来,应该效果不会差,历史上就是因为李世民的这个诏令,导致五姓女不敢抗旨去收天价彩礼,而他们自身的高傲又不肯仅收一些羔羊大雁啥的就将女儿贱嫁给寒门庶族,认为这样对不起他们的高贵身份,所以许多人宁肯不嫁,进一步导致五姓女在婚姻市场上的奇缺,而多数寒门庶族见攒钱也没希望娶五姓女,也是死了这条心,慢慢的,寒门庶族就崛起了,形成了与五姓的对峙,在武周时期尤为明显。
看了看屏风一侧奋笔疾书的起居郎,心底一爽,史书上又添一笔,怪不得魏征总是喜欢堂而皇之的硬刚皇帝,这种被记录史策的感觉果真美妙。
暗爽罢了,李破军便是告退,他心里还想着一事,齐王李佑,在印象中,这小子就是改封齐王,出宫建府之后变得越来越坏的,平时从未去齐王府看看,这回犯大错了,再不去露脸教育一下,有失长兄身份。
但在此之前,还得分请轻重,先领御医去看看他未来的妹夫,也就是恭礼门车祸事件的苦主王敬直。
这王敬直乃是王珪次子,李破军也并不陌生,因为王敬直是国子监的学员,年少聪颖,好学不倦,颇有名气,昔日李破军在国子监就读数月的时候也有见过。出身名门,腹有诗书,外形俊郎,着实是夫婿的上佳人选,抛开其他因素,对这个人李破军还是比较满意的,而且王敬直也是李承乾的死党兄弟,二人经常往来,历史上他便是因李承乾而被流放岭南。
一世唐人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宁绕十里路,不过齐王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317.宁绕十里路,不过齐王府
王珪虽然经过了数次贬谪,但仍然是太原王家在朝中的顶梁柱,所以他家是住在太原王家在长安的本宗府邸的,来到了城东王公贵族集聚的坊间,径直来到王家。
见得太子车驾到来,王家门丁也是训练有素,麻溜的进去禀报,待得李破军下车之时,中门大开,王珪一身褐色圆领常服快步走出来。
“叔玠公,孤奉圣上之命携御医前来探望令郎,另赐绢帛若干权当替齐王赔礼,还请叔玠公海涵”。看着这高门大户,还有王珪身后那一溜凤仪整齐的家人仆役,李破军也不由得感叹世家的底蕴了。
王珪见得李破军这么给面子,骨子里的礼制也是让他不敢无礼,“谢圣人隆恩,殿下言重了,犬子之伤只怪那牵车畜生野性难驯,齐王亦是无辜”。
看见王珪知道下台阶,李破军也是点点头,见礼罢了便进府,刚刚进得第一进院门,便是见得一名包扎着小腿的年轻男子在两名仆役的搀扶下前来。
不等李破军说话,那年轻男子便是微微躬身道:“王敬直见过太子殿下,恕有伤在身,不能全礼”。
李破军眼睛一亮,好个王家二郎,果真是美姿容,目光中正,声音清亮,一身月白长衫,配着那俊郎脸庞,任谁看了都得赞一声翩翩美公子,还有天下顶尖世家王家嫡子的光环,若是上街走一圈,那得收获多少芳心。
“二郎不必多礼,齐王犯此过错,圣人已严厉处罚了,特命我今日来探望”说着又是上前拍拍肩道:“而且以后咱们就是亲戚了,何必见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