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想要说服马赫迪就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入手,马赫迪虽然骄傲,爱惜自己的脸面,可毕竟还是个务实的人,如果讲清楚利害关系,就算再不情愿,也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伊本出于对马赫迪的了解,很委婉的否定了自己之前的建议,同时也打消了马赫迪企图杀掉优素福的想法。
况且,现在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出,优素福有可能对马赫迪构成威胁,与其将其当做敌人,不如主动拉拢,让此人为马赫迪所用,岂不更好
听了伊本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想法以后,马赫迪也不得不点头承认。
“你说的对,是我考虑的太少,优素福虽然是叛将,可也还是大食人,如果他还心怀帝国,就应该做出最正确,最合适的选择!”
马赫迪这么说当然是为了自己有个台阶下,实际上,也是充分考虑了优素福的处境。
自从做了叛将以后,优素福再想回到帝国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希望,而马赫迪的到来则为其提供了一个机会,那就是投靠并拥护这位同样也做了叛臣的王子。
将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犹豫再犹豫
“可汗对马赫迪有意招揽,难道就没有提防我们的心思么现在马赫迪派人来,可汗会不会有意见呢”
随从口中的可汗自然是指可萨可汗阿弗里,阿弗里是个生性狡猾的人,就像草原上的豺狼一样,只要见到荤腥就会失去了人性,变得和野兽一样贪婪与残暴。
寄居在可萨汗国的一年时间里,优素福和他的手下们见过的例子数不胜数,阿弗里为了权力和财产,甚至杀掉自己的儿子与兄弟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当然,阿弗里的妃子多达数百人,仅成年的儿子就超过了二十人,杀掉个把儿子也就不算什么了。
想到残忍贪婪的阿弗里,优素福不禁打了个寒颤。
就算优素福曾经是草原上的英雄,经过一年寄人篱下的精神折磨,他也变得异常敏感与脆弱。
但是,心中的渴望最终还是战胜了犹豫,决定接见马赫迪派来释放善意的使者。
因为与使者同来的,还有几辆打车的财物,如果不是表达善意,又何必如此呢
“可萨不是我们长久的居留之地,为了以后的生计打算,这个险是值得冒的,更何况,如果我们与马赫迪达成同盟,就连阿弗里也要另眼看待了呢!”
优素福的部众在可萨草原上虽然受到诸多限制,可最核心的数千人还是紧密的围绕在他身边,以此为基础重建的卫队就成了他在可萨草原立身的根本。
当然,作为依附的一方,优素福的部众经常被征调去攻打敌国,平定叛乱。
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为可萨可汗打过的大小战已经不下十场。
优素福和他的部将们以极其英勇的表现,几乎打赢了他们所面对所有敌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可萨可汗作为奖赏,将临近呼罗珊的一块草场划给了他们,用来放牧和交换物资。
大食帝国常年对北方的劲敌可萨人实行贸易禁令,所以草原上的物资是十分匮乏的。而优素福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状况,同为大食人的身份,使得他们有一百种方法绕过大食帝国的禁令而走私物资。
所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有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呼罗珊输送往北方草原。
正是有着诸多的筹码,优素福一个败军之将才得以在可萨站稳了脚跟。
现在,马赫迪又来了,这种微妙的平衡即将被打破,对于优素福而言,既是机会,也是危机,关键看他如何把握了。
优素福决意与马赫迪建立同盟关系,以此来抗衡可萨可汗越来越过分的限制行为。
同时,也为将来能够返回泰西封留下一条路。
说到底,优素福是个务实的人。
就算老总督阿巴斯与马赫迪有着再多的不和与龃龉,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哪怕与敌人合作也是明智的选择。
很快,马赫迪的使者被请到了他居住的帐篷内。
使者先是向优素福转达了马赫迪的问候,接着又说了些嘘寒问暖的闲话。
优素福就像接待阔别多年的老友一样,热情的与之应对着,等着对方率先揭开此行的真正目的。
不过,期盼的终究没能盼来,马赫迪的使者依旧不咸不淡的说着闲话,可也没有告辞离开的意思,优素福还是有些心浮气躁了,便主动委婉的提出了双方本是一家,现在都落难了,假如重新合作,不愁将来重新返回帝国。
那使者闻言大是赞同,并明确的说出了马赫迪的意愿也是如此。
优素福大喜,看来马赫迪与自己一样多是个务实的人呢。
“将军请看,这是王子殿下请小人代为转达给将军的。”
只见使者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方盒,显然应是十分贵重的礼物。
为了表示郑重与自己合作的诚意,优素福走到那使者面前双手去接。
对方毕竟代表的是王子马赫迪,而他本人则只是一个总督手下的将军,从前与之身份相差悬殊,现在恭敬对待也不委屈自己。
岂料,就在他伸出双手之际,精致的木盒居然弹开了,霎那间只觉得数道黑影直奔面门急射而来。
不及多想,优素福本能的抬起手臂护住脸,同时又向左侧扑倒,然后就地一滚,以躲避激射而出的黑影。
那使者见一击不成,立即扔掉木盒,抽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大步上前,对准滚在地上的优素福便砍了下去。
这时,优素福的随从部将们才反应过来,有人一把抱住那使者,有人则去抢其手中的短刀。
人多势众之下,那使者终于还是被制服了,优素福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愤怒的质问道:
“我诚心诚意与马赫迪殿下合作,你们为什么还要做出如此卑鄙的事情呢”
使者仅用数声冷笑作为回应,接着就脑袋一歪,没了声息。
优素福赶紧上前查看,却见其嘴角流出一丝黑色的血水,想来是服毒自尽了。
只是此人手脚被制,应该一早就含了毒物在口中,一旦事败便……
倒是个勇士,只可惜明珠暗投,竟然为马赫迪那蠢驴毫无意义的送掉了性命。
至此,优素福已经不再抱着与马赫迪合作的幻想了,既然对方先撕破了脸,自己也就没有必要把热脸往冷屁股上贴。
在确认行刺的使者已经气绝死透以后,优素福猛然站起身,冷声下令:
“马赫迪派人送来了大礼,我们如果不回礼,恐怕为人瞧不起,从现在起,派出游骑,但凡看到马赫迪的人,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可萨出英雄
塔曼总督佐勒斯与他一母同胞的阿弗里长相很不一样,是个矮胖子,塌鼻子,偏偏嘴巴上光溜溜的没有几根胡子。而阿弗里既是个大鼻子、又是个大胡子,高高的眉框骨,让眼睛显得深邃,其身体高大魁梧,强壮程度更远超族人们。
佐勒斯从小没少遭受兄弟姐妹们的嘲笑,都说他是母亲与外族人生的野种。
只有阿弗里总是在他被欺负的时候站出来,不止一次的指着天发誓,他这个弟弟和自己永远只有一个母亲。
也因为这样,佐勒斯与阿弗里一直是最亲近的兄弟,两个人甚至连争执都不曾产生过。
后来,身为老可汗长子的阿弗里以绝对的优势继承了汗国,佐勒斯也跟着身份攀升,最终被委以塔曼总督的重任。
塔曼是汗国西部的重要枢纽地方,控制着东西方的海路与陆路交通,商贾往来都必须经过此地。
因此,控制了塔曼就等于掌握了汗国西部的财富钥匙。
阿弗里要坐镇汗庭,当然不可能亲自去控制那里,于是就将自己最信得过的兄弟佐勒斯拍了过去。
而佐勒斯也确实争气,成年以后不再像幼年时懦弱胆小,成为塔曼总督以后,不止一次的打败了企图夺取塔曼的斯拉夫人,而且还从斯拉夫人手中夺取了大片的土地。
使得可萨汗国在更北的地方声威大盛,斯拉夫人再不敢轻易对汗国动兵。
这次,佐勒斯在塔曼听说了大食帝国发生巨变,呼罗珊被来自东方的唐人夺取,就连有着残酷铁血恶名的总督阿巴斯都成了俘虏,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汗庭,希望说服哥哥,借着这个机会南下,从大食人身上咬下几块肥肉来。
不过,阿弗里虽然也有意进攻大食,但想法却与其有很大的区别。
阿弗里主张与唐人合作,一点一点的向南蚕食。
十几年前,黑衣大食的哈里发曾经对可萨草原发动的那场灭国大战,使其至今记忆犹新,战败以后无数的可萨人成为奴隶被贩卖往各地。
如果不是罗马人从西方进行的突然袭击,可萨汗国恐怕早就不存在了。
所以,阿弗里在针对大食的任何计划中都极为谨慎。
而佐勒斯不同,他那时才十几岁,跟随母亲在北方避难,并没有见识过那场战争的残酷,是以想法激进也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要和唐人合作呢这几年汗国的声势越来越大,就连大食人都忌惮示好,现在趁着他们战败,正好出兵一雪前耻,就算入主泰西封,学着大食人取代波斯人,成为那片土地的主人,也不是不可能吧!”
佐勒斯越说越兴奋,声音也越来越大。
“我在塔曼出兵,越过高加索山,可汗在东方草原攻入呼罗珊,东西两个方向夹击,焦头烂额的大食人就算有三个身躯,六条手臂也无可奈何了。到时候一举攻入泰西封,将曼苏尔的妇女孩子都卖到斯拉夫人那里做奴隶去……”
越说越是沉浸于得意之中,佐勒斯好像已经成为了胜利的征服者一样。
“好了,不要再说这些不切实际的话了,大食人是败给了唐人,而不是摆在我们手下,如果唐人退兵了,可萨汗国又将如何独自对抗残酷的大食人就凭你在塔曼招募的五六万人吗现在我就告诉你,大食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拥兵百万,不是几万人就可以轻易对抗的!”
“百万”
佐勒斯毕竟年轻,血气方刚之下可以说出一些大话来,但不意味着他是个愚蠢的人。
如果他愚蠢,又怎么可能胜任塔曼总督呢
“难道唐人就能对抗”
只是他口上就不服输,仍旧狡辩着。
“唐人他们击败了残酷冷血的阿巴斯,并把他变成了俘虏,当做了奴隶,你和我谁有这个能力”
……
佐勒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于就想转移话题,化解尴尬。
“可汗又打算如何处理马赫迪那头蠢驴”
对于这个大食王子,一开始还让阿弗里头疼了好一阵,现在见此人已经调入自己挖好的坑里,也就不再担心了。
“先看看他和优素福斗成什么样子吧,最好是两败俱伤,也省的我们动手!那个优素福最近越来越狂妄,上个月居然拒绝了汗庭的征调,也是该对他加以惩罚了。”
“大食人都是魔鬼,可汗根本就不给他们活着的机会,早就应该送他们去地狱和恶鬼作伴!”
阿弗里笑了。
“有时候活着,比到地狱还残酷呢,佐勒斯,你还不懂!”
对于优素福和马赫迪而言,死亡对他们反而是一种解脱了。
像这种生来骄傲的人,活着就必须忍受屈辱和折磨,并为此做着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努力,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更悲哀的呢
没有了!
默然一阵,阿弗里才突然说道:
“我们真正的敌人和仇人还在泰西封呢!”
……
泰西封,哈里发宫廷。马赫迪战败的消息刚刚被送到了文官们手中,在哈里发暴怒之前,消息就已经在宫廷内外尽人皆知了。
帝国战败,本该同仇敌忾才是,可笼罩在宫廷上空的气氛却十分诡异,一种隐隐的幸灾乐祸与抑制不住的喜悦竟然在暗暗的发酵着。
在落日之前,战败的军报公文终于放在了哈里发曼苏尔面前。
出人意料的,曼苏尔并没有震怒,他甚至在看完战败的军报以后还剥了一枚果子慢慢的吃着。
唯有侍立在曼苏尔身边的阉人胆战心惊,不知道哈里发的怒火何时才能爆发出来,又会不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食的命运
君主**国家,即便极为强势的君主在位,可一旦变得老了,王位觊觎者们便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尤其是继承人出现问题以后,这种情况将会更为明显。
糟糕的是,觊觎者们往往都是强势君主的亲族兄弟,甚至儿子们。
都说虎毒尚且不食子,又何况是人呢
就算君主是个再残酷冷血的人也逃不开这一规律。
而一旦君主心软了,觊觎者们就会变本加厉,更加的肆无忌惮,甚至自相残杀,有时候就连君主都会被卷入斗争中而凄惨丧命。
现如今,曼苏尔面临的正是这种情况,赛义德甚至给他举了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的例子。
李隆基是个在唐朝掌权接近五十年的强势皇帝,可在年老以后仍旧不能摆脱被皇位觊觎者折磨的命运,最终惨死于动乱之中。
听了赛义德的讲述以后,曼苏尔悚然动容。
唐朝是位于东方的大帝国,与大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李隆基的遭遇让他内心产生了不可言说的焦虑感,这种兔死狐悲的情绪也只有在身份地位都相近之人的身上才会产生吧。
当然,曼苏尔的内心活动不可能让赛义德知道,赛义德知道了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这些都不是事情的重点所在,重点在于曼苏尔接受了赛义德的意见,同意承诺不惩处战败的赛义德王子。
这对曼苏尔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妥协,他并非向赛义德妥协,而是向命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