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第一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言归正传
等两人中有一人的气势提升到顶点,剑意再无法压制,就不得不出手。
而先出手之人,便容易先露出破绽。
王升始终还是修为、心境略差了一筹,双眼之中划过两道锐利光芒,闻渊剑一声剑鸣,脚下向前迈出一步。
仅是一步,就打破了两股剑意之间的对峙!
王升之势折损小半,而高始行道长的剑意忽而暴涨,双目精光暴闪,一剑东来!
这一剑,剑身有璀璨光华,其上蕴着精纯真元,将疾、准二字演绎出了另一重境界!
王升似早有预料,脚下连续踩动,身形极快的横向挪移,手中长剑一抖,数道剑影迎向高始行。
便听兵刃相交之声不断响起,王升接连后退、平挪,脚下施展出七星步法,倒退的步伐从容不迫。
高始行紧随不舍,出剑快若疾风,剑影如骤雨一般,散发着迫人的威势!
两人之间不断切磋,高道长的剑招早已不在局限于七星剑法,此时更是将生平所学信手拈来!
王升却并未因此手忙脚乱,他沉心静神,知道自己唯有以变应变;继续施展起一人的剑阵,摇摆出道道虚影。
高始行的剑招越发凌厉,手中长剑带起阵阵尖啸;
王升的剑招却依然延续着那股延绵不绝的韵味,七星剑阵依然在按照王升掌控的节奏运转。
能做到这一点,已是颇为难得。
剑光剑影之中,那两道身影起、落、冲、转,看似互攻不守,一招一式尽显精妙。
第三十六招,高始行道长平刺一剑与王升擦身而过,急速迈出三步,转身时身形直接一跃而起,左手并起剑指,右手握紧长剑,对王升急速扑来。
犹如白鹤展翅,好似苍鹰扑食。
王升脚下步伐丝毫不乱,闻渊剑斜斜上指,却是用出了太乙金仙剑中的一招醉仙望月。
便听乒乒几声,两把宝剑在短暂几瞬之间冲撞数次。
王升的身形向后倾斜,贴地倒飞出七八米,随即翻身站稳,持剑主动前
第七十一章 突破!结胎境!
这场切磋若论输赢,自是王升败了。
但此时却不会有人在乎这些,年轻弟子们都沉浸在两人所展露的韵、意、招、法、形之中,越去体会,就越发难以自拔。
这群年轻修士此时大气都不敢喘,唯恐坏了院中残留的道韵。
而喝茶的老前辈却颇为感慨的摇摇头,又扶须轻笑,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老前辈身后,迟雯此时的感触也是颇深。
原本她觉得修行就是拿到功法、花费时间去修炼就会有成的事,如今却渐渐明白,修道需要的不只是法与财,还有天资,还有师承,还有道境、道法、道心等等诸多限制。
拿到一些基础都不齐的功法就开始修行的,根本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修士。
且看场中。
高始行轻轻一叹,叹息声中却带着几分满足,转过身来看向王升。
圆朴真人感觉王升那边也体会的差不多了,刚要招呼周遭这些弟子过来一同听他讲道;这位老前辈今日心情不错,就想指点下道承年轻一辈的修行。
但圆朴真人刚要开口,忽有所感,有些惊讶的看向了王升站在那的背影。
一缕缕天地元气环绕在王升身周,似乎想进入王升体内,却被拒之于门外。
王升浑身被一股蕴含圆满之意的灵念所包裹,只是静静的站在那,就仿佛有一片狭小的天地便只属于他一人。
他竟然在这时突破,迈入了结胎境。
天地本无我,得方寸之地以容身;
天地应有我,融此身之心魂气神。
这,就是结胎境
王升感受着体内经脉中奔涌不息却与外界断了联系的真元,內视着已经开始初显其行的灵台,感受着灵台之内流转的玄妙道韵。
灵念在不断增长,真元越发精纯;
像是推开了一扇阻拦在自己面前许久的大门,前方已是一片坦途。
那种舒爽,那种欣慰,那种满足甚至可以说是快感,让人畅享期间,难以醒悟。
仿佛有人在自己耳旁轻声呢喃着什么,像是天边的仙子,又似是幽冥中的孤魂,直到王升心底响起一声剑鸣,这呢喃声顷刻消散。
内周天已成。
在结胎境中,王升可不断‘洗净’自身,让自身道躯渐渐溯反先天,做好登临金丹大道的准备。
今后,凭此内周天,王升就可‘朝饮露’,可短时间内不呼吸,仅凭一口真元在体内游走。
而从此刻开始,王升有关道境的经验将完全作废,因为他迈入了自己上辈子苦苦追求却始终不得的境界。
一切都是这般自然,一切都令人如此满足,却又想踮着脚去眺望更高的山岳。
大概,这就是修道本身的魅力所在吧。
此时此刻,王升当真无法顾忌周围的环境如何,自顾自的盘腿坐了下来,体会着自身种种变化。
每次突破对修士来说都是一场机缘造化,若能把握住,自是受益匪浅。
王升对周围的环境也算放心,而圆朴真人起身走到王升身旁,随手一挥,真元化作一抹圆罩,将王升罩在其中,避免他被周围环境所影响。
而后,这位老人轻轻摆手,众弟子尽皆行礼离开。
高始行道长看了王升几眼,而后对自己师父做了个道揖,与这些年轻弟子一同出了院门。
这位道长似乎没什么留念,持剑朝着山下行去,走时步履十分轻快,能看出他心情十分不错。
今日之后,高始行便要沉心闭关,不会再来与王升切磋剑道;而王升因为自身突破的缘故,却是来不及跟这位道长再道一声谢。
这半个月来,王升所获匪浅,对他今后修行之路都有莫大的影响。
院中很快只留圆朴真人、迟雯与周应龙。
圆朴真人闭上双眼,并未多说什么,周应龙退去了院门处守着,迟雯则是有点范懵,不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二师兄受伤了
她略微有些紧张,但只是盼着师姐早些练完功回来,也不敢大声喧哗。
圆朴真人此时不走,自然也是有意留下指点王升;正如前日来此地观摩王升与高始行切磋的几位道爷一般,圆朴真人也起了爱才之心。
王升虽非武当道承,却也算是武当山上的修士,今后都与武当山也脱不了关系。
武当道承年轻一辈大多中规中矩,虽有不少资质上佳之人,却唯独少了一位能够站出来担当三代弟子门面的‘奇才’。
圆朴真人在王升身上,不只看到了‘剑修奇才’,更看到了难能可贵的‘灵性’二字。
只要不传道承功法,只是赠予王升自身感悟,也不算坏了祖师爷定下的规矩。
王升并不知外面还有一场机缘等着自己,他一心沉浸在迈入结胎境时的道境之中,体会着内周天的种种玄妙之处。
结胎境其实是打开道躯宝藏的第三步,也是自身之道开始凝成的关键一步。
灵台中的古剑虚影已经开始凝实,虽尚未凝出剑刃、剑锋,但已经有了大概的形状。
体内经脉随着真元不停运转,在不断拓宽。
单单迈入结胎境,就让王升的实力提升了三成不止;再加上他这半个月以来剑道的精进,实力还真是猛蹿了一截。
内周天封闭了一阵,王升发觉身体已经渐渐适应,又开始试着将内周天与天地建立联系。
他运转纯阳仙诀,缓缓打开周身‘门户’,耳中突然出现了一阵轰鸣之声,周遭一股股天地元气争先恐后涌入他道躯之中!
仿佛水坝开闸泄洪,不过几分钟就让王升浑身真元满溢。
灵念自行朝着周围扩散,眨眼笼罩了小院附近数百米,仿佛站在小院上方的空中,马上就要凭虚御风而去。
他‘看’到了在林间修行的师姐,看到了在院门外的大石上打坐的周应龙,也看到了在身旁站着的老前辈,心底稍微一惊。
&n
第七十二章 剑道六境
老道爷门前安坐,三弟子左右听候,这道爷一开口,话语便是滔滔不绝。
周应龙听着听着,也没听到有什么对修道有关的指点,这位师祖一直都是在扯些跟剑修有关的杂谈。
王升倒是听的津津有味,上辈子别说是听这种世外高人讲故事了,想见这种修为在修道界顶尖、本身境界又奇高的白胡子老爷爷一面,那都是千难万难。
其实话说回来,王升并不觉得自己现如今和上辈子的自己有什么变化,本我依然,只是有了点先知的优势,自己改了命途,得了机缘,这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辈子他搞网络修道时也跟入了魔怔似的,甚至为此抛下了一切;或许正是这般,才有老天之怜,让他又能重来这一遭。
人老了,就是喜欢多说话。
圆朴真人一开口就什么都讲,说完门派说流派,说完流派说高手,甚至连师爷的师爷对师爷讲述的那些西洋、东洋的用剑好手都提了一些。
提起一百五六十年前的‘西洋’,也就是现如今的欧美地区,周应龙又有些好奇,故开口问了句:“国外也有修士啊”
圆朴真人顿时笑了,把茶杯递了过去,周应龙连忙斟满。
老道爷轻声反问:“道门之外,岂无门乎”
王升笑道:“佛门便是起源于古天竺。”
“不错,”圆朴真人轻轻点头,缓声道,“据我钻研古籍所知,修道最为盛行时,是在两千多年前至千年前。
春秋百家其实有相当一大部分都是修道宗门,但老子李耳前辈所传《道德经》最是玄妙高深,后道门兴盛,延续至今,成了修道的正统。
两千年前,如今的西方尚未繁盛,却也有不少修行之士,当时他们与咱们神州大地接触不多,其实略有些不熟。
但传入中土的佛门当时却与道门起了不小的冲突,两门修士曾有数百年争执,但不知为何,古籍中并未记载两门有过正面交锋,佛门也入了中原,与道门同样流传至今……
似乎,在当时修道界之上,尚有仙人调和此事。
仙人之说原本总觉得只是无稽之谈,但此时来看并非虚无缥缈,或许是修道有成之士不愿见血流成河,故出面调停。”
周应龙索性提着茶壶,又问:“那师祖,东边呢”
提起这个,圆朴真人脸上笑容隐去,反而流露几分正色,言道:“秦时有彭祖出海,携五百童男童女去而不归,此事并非虚构。
后东有小国而起,窃我道门修道之皮毛,却不以道门外门自居,反以窃之物为荣,实为可笑。
唉,前些时日,我还听山中有弟子言说风火山林是别国之物,却不知那便是兵家之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此时每每提及,我心之幽憾。”
王升和周应龙对视一眼,都能感觉出圆朴真人提到东面那岛国时,情绪都有些变化。
仔细一想,这位道爷年幼或少年时,不正是神州大地遭外敌侵略,道门诸多修士出山救国死伤大半的年岁……
当下,王升和周应龙都面露正色的点点头,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圆朴真人轻叹了声,略微波动的情绪很快就恢复平和,“罢了,提这些也不合时宜,我刚才说到哪了应龙,你莫要再打岔了。”
“哎,是,”周应龙低头应了声,提着的茶壶也不敢放下。
便听这位老道爷继续开口,缓缓言说。
王升和周应龙倒是听到了不少往日的趣事,也听到了天地元气尚未回归的这千年里,守着道承在山中寂寞一生的这些前辈的无奈与辛酸。
总算,讲了一个多小时闲话,圆朴真人讲到了‘剑’,原本都有些昏昏欲睡的周应龙立刻精神奕奕。
王升更是一字不漏的听讲。
圆朴真人此前便说过,他数十载岁月都沉浸在剑道之中,若这都不是剑道宗师,又有何人敢领此称谓。
“说回剑道本身。
剑,本就为兵刃,哪怕经常跟君子扯上关系,它依然是用来杀人的兵器。
凡兵皆凶,凡以兵行凶事,自会影响自身道心道性,若杀孽过多,必会影响自身修行,心魔乱纵。
故,我先将此话说与你们二人听。
修剑道,可行,但真正要得道的,却是你自己,而非你手中之剑。”
王升满脸正色的点头,一旁周应龙也是面露思索。
这道爷站起身来,负手而立,缓缓踱步。
那白发与白须随风轻轻飘舞,仿若下一刻便要羽化飞仙而去。
“剑道在我看来,总共有六个境界。
其一,便是剑有招之境,此境并非会几套剑法,而是要将剑招融会贯通,对敌时可信手拈来,着实要花费一些苦功。
其二,剑无招之境,又可称之为剑意之境。一切剑法皆有其意,修其套路招式,便是领悟其剑意。我这般说,非语应当明白才对。”
王升顿时点头,他此时正处于剑意之境,但因修行日浅,尚不能做到剑无招。
这般对剑道境界进行划分,其实并不完全准确,但能让王升少走许多弯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