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他们是政和二年刚刚入学的骑士学院的学生!

    他们这一届骑士学院的学生,非常特别!

    不仅和寻常的宋军小武臣不同,就连早年间从骑士学院毕业的军官,和他们也有着相当大的不同。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真正属于天津市的,是真正属于共和时代的人!

    因为他们是第一代从新式蒙学骑士小学一路晋升,终于进入骑士学院的学生。

    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大多是在天津市(界河商市)度过的,他们从小就被告知是天津市(界河商市)未来的公民,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天下为公,什么是共和!

    在骑士小学的那些年中,他们更是被灌输了要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共和制度,捍卫天下为公的思想。

    他们,在精神上已经不是宋人了,而是属于一个正在孕育中的共和国!

    他们是第一代真正属于共和国的战士!也许还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而第一代,往往是最纯洁,最有信仰,最有奉献精神的。共和的种种不足之处,并没有充分的暴露出来,他们这一代人看到的,感到的,只是一个相当理想的,蒸蒸日上的共和制度。

    在界河商市(天津市)成立的第十四个年头,真正的第一代共和国公民,终于被养育出来了,而且还是武装起来的!

    已经在两年前经历过初阵的武义勇,现在就是这群武装的共和国小公民中的一员。他和吴玠赵翼米友达西门子休慕容彦马扩张轩周风宇这些曾经在燕山北部之战中上阵厮杀的骑士小学的小学生,现在都是骑士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了。

    别看他们仅仅是骑士学院的一年级新生,但是他们这一代一年级的小骑士是从骑士小学升上来的!而且在蒙学(相当于的小学)念书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严格的六艺教育。所以他们不仅拥有天下为公的信仰,而且军事素质和文化素质之高,也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代骑士学院的一年级新生。

    特别是在骑兵技术这方面,他们的能力尤其突出。所有骑士小学毕业的学生,现在都掌握了骑射和墙式冲锋的本领。如果要打堂堂之阵,连生女真的敢达也不见得能在他们手上占便宜。骑士学院中公认的难度最高的骑术课程,他们这些人直接就达到了毕业生的水平。

    所以在进入骑士学院之后,他们这批学生首先接受的就是为期两个月的步兵训练。然后就将开始接受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军官课程,包括骑步辎工炮军事机宜等等,还要学习云台学宫的几门基础学科,如儒学文学算学自然学等等。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会几次部队实习的机会,说不定还会上战场去历练一番。

    等到他们毕业,成为共和军的中坚力量之后,呵呵,那就是颠覆天下的力量了!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大辽天庆二年的三月底了。时间过得飞快,但是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大辽昏君耶律延禧却没有虚度。他终于振作了起来,就快成为他的心腹国族们心目中的明君雄主了。

    首先,耶律延禧又成功的从变得越来越昏庸的成吉思皇帝赵佶那里要到了一大笔钱帛都是用太原府的百姓交换的!

    有钱好办事儿嘛!捞了一笔的耶律延禧马上给下面一群因为燕地沦陷和连年征战而叫苦不迭的国族亲贵们分了一部分钱,寺庙里面也打赏了一些,明君雄主的名声马上就起来了。在这权贵还有高僧们的蛊惑下,点集自干辽的工作进行的也比较顺利。

    从两月份开始,大契丹的勇士们就陆陆续续从各自的部落宫卫头下军州向辽阳府集中。到了三月底的时候,辽阳府城周围,已经出现了连片的营区。

    如果登上辽阳府城,往四下一看,入眼的就都是一顶顶好像扣在地面上的包子仿佛的帐篷。无边无际的,也不知道有多少!

    那么多契丹国族的精兵聚集到了辽阳府,北面的阿骨打,南面的马政他们是怎么想的不好说,但是辽河两岸的渤海右姓和汉人大族,是不敢把恁多的契丹老爷当透明的。

    他们打不过阿骨打,打不过武好古,还打不过辽河两岸的土豪劣绅吗?他们这帮人就算要粮尽饿死,也得等到北上黄龙府后!现在可不能怠慢了,要不然他们在辽阳府周围打起草谷,大家伙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辽河两岸的财主们纵有千般不舍,也咬着后槽牙把自家库存的粮食一车车一船船的运到辽阳府,献给大辽明君耶律延禧了。

    哦,顺便提一下,黄龙府城这个时候已经被阿骨打攻破了。萧嗣先突围而出,跑到了威州和高永昌汇合。然后又接到了耶律延禧让他们暂时撤退的命令,现在也退到辽阳府来领罪了。

    和他们俩前后脚抵达的,还有大公鼎和马人望率领的团练军。两个老翁也真是够卖力气的,各自发动了亲族好友,还在所管辖的州县中强拉壮丁,东京道留守司也全力配合,征发了不少京州兵给他们凑数。总算凑出了数量庞大的团练军!马家的奉先军人数达到了六万之众。大公鼎的渤海军人数更是多达八万!

    只不过这两支团练军的装备很差。只有劣质的刀枪毡甲充数,弓弩铁甲百无一二,根本就是一支送人头的叫花子部队。

    不过马人望和大公鼎二人也没想过真的用这些叫花子兵马去打硬仗,他们只想把这两支兵当成手中的本钱。

    可耶律延禧却不想让他们如愿以偿。

    已经当了一段时间明君的大辽皇帝,整个四月中就天天穿着盔甲,在一群同样甲胄齐备,看着就彪悍的御帐亲军的簇拥下,在叫花子兵的营地中转悠着。不时还要校阅兵马。看到叫花子兵的甲械皆无,少不了还要斥责几句,严词督促马人望和大公鼎尽快整备。也不要什么铠甲皮甲,纸甲木楯总要凑齐的!弓箭和长枪也是必不可少的,角弓什么的不想了,木弓总不困难吧?辽阳府城附近就有树林,尽管去伐木造械吧!

    训练的事情也要抓紧!

    没有军官和老兵带着是吗?那就把高永昌的渤海部和马植的奉**拆了做骨干,总能把队伍拉起来了吧?

    另外,团练军还得学会宋军步步为营的绝活!得多多准备木锹木镐和麻袋,随时准备变身施工队!

    对于耶律延禧的这些吩咐,马人望和大公鼎虽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还是一一照办。不照办也不行啊,耶律延禧可是带着二十多万大军来的!收拾大公鼎马人望这两条地头蛇还不和玩儿似的?

    只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就到了四月初夏。可是耶律延禧这位明君却愣没有一点动静。丝毫没有率领他的二十多万大军北上去找完颜阿骨打干一架的意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耶律延禧是害怕了?觉悟了?还是又准备回头去当昏君了?

    现在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辽阳府周围集结的兵马都突破四十万了!算上马匹还得增加七八十万张嘴,一百多万张嘴一起开动,人吃马嚼的每天都是海量的粮食在消耗。粮食当然供应得上了,可是辽河流域的渤海右姓和汉人大户供着那么人,那么多马白吃白喝的,谁心里能痛快?

    到了眼见快到六月的时候,大公鼎和马人望终于有点忍耐不住,开始在上朝的时候拐弯抹角套耶律延禧的话了。

    也不敢大明大方的问耶律延禧什么时候出兵送死,而是谎报军情,说完颜阿骨打部正在袭扰通州!他们俩请求带兵北上,驱逐完颜部反贼

    htt: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1156章 共和国的崛起 二
    驱逐完颜部的反贼,还是加入完颜部一起做反贼?恐怕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耶律延禧坐在东京辽阳府的皇宫大殿之上,听着两只老狐狸的瞎话,心里面却不怀好意的思量着。

    他现在也不管两只白毛老狐狸到底是真的忠心还是在忽悠自己,总之是不能放过他们了。没有他们手中的十几万团练兵,固若金汤的旅顺府城就得用契丹国族的命去填。

    契丹国族多宝贵啊!除了耶律延禧拉出来的二十多万精锐,就只剩下留守漠北可敦城的两万精兵,留守西京道和太原府的五万大军,以及守卫上京中京,还有布署在通州监视完颜阿骨打的兵马了,全加起来也就十几万人。

    也就是说,汇集辽阳府的二十多万人一旦拼光了,无论能否占领旅顺府,大辽国都玩完了。

    那么大一个帝国,那么多的敌人,没有一支可以东征西讨的机动兵团,怎么可能维持下去?

    既然契丹国族命贵不能拼光了,那就只能用汉人和渤海人去拼了!

    现在已经有六月份了,战争准备也差不多了。北面的阿骨打也没南下的迹象(人家在等耶律延禧北上呢),看来是时候南下去旅顺府找武好古的麻烦了。

    想到这里,耶律延禧只是冷冷一笑:完颜阿骨打是被人蛊惑,才会造反作乱的。现在首先要对付的是蛊惑阿骨打造反的奸贼,然后才是阿骨打。

    什么?

    不打阿骨打了?

    马人望和大公鼎都是一惊。

    两个老头不约而同的用眼角四下一扫,已经将殿上一群契丹重臣脸上的表情都看了个分明。

    没有谁显得特别惊讶!

    这说明他们早就知道他们都知道了,咱们俩为什么不知道?不用说,一定是天子不相信他们俩了。

    他们一个是汉人,一个是渤海人,应该是靠不住的!

    看来这事儿一定要小心应付,要不然老命休矣!

    陛下,是要讨伐幽州?大公鼎的军事素质不如马人望,所以问出来的问题比较天真。

    陛下一定是要讨伐旅顺吧?马人望马上就猜到了答案。

    打幽州是不可能的!几十万大军在东京道可以靠着辽河两岸的肥沃大平原供应,去到幽州附近,不论是西京道还是中京道,都养不起四十万大军。

    养都养不起了,还打个毛啊!

    所以耶律延禧在辽阳集结起来的大军,不是北上打阿骨打,就是南下去打旅顺了。

    而旅顺是武好古不惜重金打造的坚城啊!依着大黑山和旅顺地峡修了两道防线。

    大黑山防线以旅顺府城黑山堡东关堡为防御核心,构筑了三十多里绵延的城墙防御体系。

    而地峡防线则是在辽国的镇东关长城基础上,修建了十五里长的砖石城墙,还用旅顺府附近出产的石灰石砂岩,以及冶铁的炉渣(旅顺府附近的铁州出产铁矿,旅顺又有的是木料,所以黄植生就在旅顺半了个铁厂)制成的旅顺泥灰粘合石材(旅顺出产石头),修了一道铜墙铁壁般的石墙。

    想要攻破这两道防线,真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血肉怪不得耶律延禧让自家和大公鼎大办团练,原来是想让辽东的汉人渤海人去填旅顺的城防啊!

    真是太狠毒了!

    耶律延禧目光阴冷地看着马人望和大公鼎,朕正欲踏平旅顺城!

    臣愿为王前驱!马人望马上表态。

    他现在是做贼心虚,必须得表现得积极一点。而且他也想好了,如果耶律延禧真叫他打先锋了,他就马上遣人去医巫闾山老家,让亲族都入山躲藏。然后自率大军去辰州和马植汇合,再一起撤往旅顺。

    这天下眼看就要大乱了,什么都能没有,唯独手中的实力不能没有。只要有实力,到哪儿都吃香的喝辣的,要是没了实力,马家就只能寄身幽州,当个食客了。

    耶律延禧却不置可否,只是看着大公鼎。

    相比马人望,他更怀疑大公鼎。

    因为马家再怎么闹,也就是一方诸侯。当皇帝是不可能的,马家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样的号召力。而且马家是汉人,汉人在东京道西京道的地盘就是沿海的一长条,最多在医巫闾山里面还有点人。靠这点基本盘,也就是在幽州和辽国间的夹缝中求生存。

    可渤海大氏就不一样了!大氏是王族!为渤海诸右姓所仰望,登高一呼,万众响应。而且渤海人在辽东占据了肥沃的辽河流域,辽阳城附近都有一大堆。如果大公鼎夺下辽阳,得到渤海右姓的拥护,就可以堂而皇之登基称帝了!

    大公鼎被耶律延禧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得有点发毛,但他终究是老实人,而且对大辽也是忠心耿耿,真没有自立造反的心思。既然没有做贼,心也就没马人望那么虚。

    所以他首先想到的,还是旅顺府不容易打。

    陛下,旅顺坚城难攻,又有海路可以调集援兵粮草只怕一时难以攻拔啊!

    耶律延禧笑着:大卿言之有理,诸卿可有良策能绝旅顺海路之援?

    陛下,还是马人望表现积极,旅顺海路之援是不可能断绝的!但是据臣所知,幽州的兵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再让幽州有限的力量无法发挥,就等于卡住了旅顺的援兵。

    哦?耶律延禧终于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马人望道:据臣所知,幽州兵制的基础乃是公民制。武好古向来主张‘天下为公’,不过他主张的‘公’却不是普罗大众,而是为数有限的公民。只有服兵役或是纳税达到一定的数目,或者学问出众者,才能成为幽州之公民。他怎么做,就是把公民当成了国家的之柱,同时也将国家变成了公民的国家。

    这不和咱们以契丹国族为腹心部一样吗?一旁的萧兀纳插了句嘴。

    萧相公所言极善。马人望恭维了一句,然后又道,不过幽州的公民之制也存着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公民之数太少,只有区区八万。

    这八万公民,才是幽州的根本。马人望接着忽悠道,幽州军的基础骨干,也就出自这八万公民。

    那么说了武好古心腹部众岂不是比我契丹还要少一些?耶律延禧问。

    陛下圣明。马人望笑道,在这八万公民中,至少有三万是不适合当兵的商工商之民。所以幽州的公民兵,最多就只有五万。虽然武好古还可以花钱雇兵,但是幽州的财力人力终究是有限的。如果宋国的朝廷再向幽州施加一定的压力,牵制住一部分幽州兵。同时在靠近幽州的沧州清州河间府等地出高价雇佣壮士。就能让幽州无力向旅顺调派援兵。仅靠常驻旅顺的兵力,咱们大辽就是用人命堆,也能把城池堆下来!

    好!耶律延禧一拍巴掌,马卿果然是朝廷栋梁!

    他环视殿中臣子,诸卿谁能走一趟开封府?

    耶律俨出班请命道:臣愿意往开封一行。

    好,那就有劳南院枢密了!耶律延禧又将目光转向了大公鼎,大卿,朕命你和高永昌为正副都统,以八万渤海健儿为先锋,出辰州宁州复州,沿辽海(渤海)东岸一路向南,直抵旅顺城关之下。

    臣领旨。大公鼎纵有千般不愿,现在也不敢吐个不字儿,只得老老实实的领兵先行。

    马卿,耶律延禧又对马人望道,你的奉先军随朕同行,七月初一祭高天地后便出兵,先去辰州驻扎。

    这下遭了!马人望心中叫苦,不过嘴巴上还得恭恭敬敬的领旨。

    耶律延禧接着道:再传旨给马植,叫他务必加强海防,万万不能让幽州军从海上登陆骚扰。特别是辽河河口,一定要严密防护,不可有丝毫懈怠!
1...658659660661662...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