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战马的速度渐渐提了起来,马蹄轰鸣,大地颤抖,骑士们喊出了存天理,卫共和的口号,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涌向前面的敌人!

    黄家沟山坡下,辽军的步兵已经勉强列了出了阵型。不过由于早先的情形太乱,萧奉先和萧兀纳又急于将部队投入决死冲击,所以没有认真整理队形。长枪兵和刀盾手,正兵和守铺辅兵全都混杂在了一起。而且辽军的长枪兵所持的大多是马枪他们本来就是骑兵嘛,当然不会装备共和军长枪兵的丈八长枪了。另外,辽军的骑兵是分轻重的,只有作为重骑兵的具装甲骑才会装备加长的马枪或马矟,普通的轻骑只有截短的马枪。这种马枪的长度比不上共和军骑士使用的马矟或加长马枪,所以在抵挡共和军骑兵冲击时极为不利。

    不过刚刚死了爸爸,红着眼睛冲锋的吴玠却没有能冲破辽军的阵型。哪怕居高临下的重骑凭借着巨大的冲击动能,直直冲入了辽人纷乱的阵型深处,还撞飞了不少辽人的战士,但是都不足以将兵力密度极大的辽军大阵撞个对穿。

    现在可是两万多步兵挤在一起,哪怕没有多少章法,阵型总是够厚,有多少排那是数都数不过来。根本不可能被几十骑的突击打穿!

    吴玠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没有因为父亲的阵亡而不顾一切的厮杀。在撞击结束后,趁着辽人的混乱,用手中的马矟一番抽打,迫使辽人纷纷闪避,然后就调转马头,带着他的部下如同一阵旋风似的离开。也没有再往山坡上退走,而是奔向冰封的大海,通过冰面绕到大牛山的另一面,从那里上坡,等待下一轮的冲击。

    在冲向海面的过程中,他又背起了长矟,取出弓箭,一阵连珠射,把二十多支利箭全都抛射到了密集的辽兵人群中。当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在马背上开连珠射,那些骑士小学骑士学院的学生,骑射的功夫都不差。四十余骑每人都射出去十几二十箭,加一块就是七八百箭,辽军阵前,顿时就是死伤惨重。

    辽人当然也有弓箭,但是他们不装备弩,只是普通的弓。正兵通常有一张顽羊角弓,辅兵一般只有草原牧民使用的马弓。这两种弓射出的箭镞穿透力都不足,对于披着全装瘊子甲的共和军骑士没有什么杀伤力。

    吴玠所率领的骑士只是第一波,在他的身后,超过一百队骑兵,次第而来,一**的冲击着混乱的辽军。

    不过被逼上绝境的辽人也爆发出了少有的顽强。在具装甲骑的冲击下,居然死死扛住!与此同时,黄家沟山坡上,共和军第九将却陷入了苦战,被数千辽人的重骑压迫的节节后退。

    原来具装甲骑是辽人宫分军的核心,成员都是宫分户中的壮士,现在又是绝境,所有的潜力都激发到了极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打得共和军的战士们有点难以招架了。

    双方的生命,在黄家沟山坡上不停的消耗,在激战最烈的地方,尸体一层又一层的堆积起来,鲜血横流,染红了被白雪覆盖的山坡。

    眼看着黄家沟方向上的共和军将要不支,共和军第一骑兵将的5000名具装甲骑护卫着一个炮兵营抵达了辽军的左翼前方。

    这个炮兵营的准备将名叫刘询,是燕四家中幽州刘氏的旁系子弟,早在界河商市开张的头几年,就跟着家人移居到商市,之后又入南开书院(现在的南开小学)和骑士学院,骑士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再后来又转到了罗冈麾下搞炮兵。成了幽州军第一代的炮兵指挥官。在刚才用铁砂弹轰击顺国部女真的时候,罗冈和他算是目睹了炮兵近战的威力。

    所以罗冈在黄家沟战斗进入胶着后,就命令刘询率领自己的炮兵营,在骑兵的掩护下一直推到了辽军战线的二百多步开外,在那里架设大炮,近距离轰击辽人左翼的下马骑兵。

    在大炮移动前,一枚牛皮外壳的铁砂弹已经填入了炮膛。所以9门摆放好以后,立即就是一阵轰鸣。9枚填装了大量小铁柱小铁块和铁砂的炮弹被火药喷出了炮膛!

    这可是近距离挨炮轰啊!而且还是霰弹,搁谁都受不了!

    辽军的左翼,顿时就是一片混乱。原本还死命扛着的辽兵,一下子又到了奔溃的边缘,眼看就要奔逃,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大契丹的男儿还惧妖法吗?冲上去抢了他们的法器!

    这一喊,终于把这些辽兵心中最后的一点余勇都激发了出来,一阵发喊就往前扑过去。

    刘询手下的炮兵动作也真够快的,在辽兵冲上来之前,又完成了一轮填装。有不等刘询下令,炮兵们连瞄准都省了,直接就点燃了药引。

    九发铁砂弹喷出炮口,随机就化作无数的铁弹铁块铁砂,将冲到跟前的辽人全部打倒!场面血腥无比,也惨烈到了极点。

    可是绝境中的辽兵,却死战不退,前赴而后继!

    这下轮到刘询和他的炮兵跑路了,他们也不破坏大炮,也不点燃火药,直接撒丫子就跑。

    九门火炮,居然落入了辽人之手。

    这下可把这些绝境中的契丹人高兴坏了,围着大炮就欢呼起来:咱们终于也有法器了,再不怕幽州军的妖术了!

    可是这法器是怎么用的?要不要念咒?也没有人教啊?

    就在契丹人刚刚想到自己不会使用法器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又嚎了起来:铁骑!铁骑

    幽州军的具装甲骑发起突击了!

    就在刚才辽军发足狂奔来抢大炮的时候,护送刘询的炮兵营的具装甲骑没有迎战,而是向后闪了两百多步,拉开了一个冲击的距离。

    等到刘询的炮兵跑下来后,这营骑兵立即发起了反攻,也不是分成小队,而是一次出动一个部,1500余骑一拥而上,趁着辽人围着大炮欢呼的机会就冲了上去,将才高兴到一半的辽兵冲了个七零八落,撞死踩死用马矟捅死了好几百人,剩下的都抱头鼠窜回去了。

    他们刚跑,刘询就带着自己炮兵又跑回来了,跑回来后一看,大炮居然都完好无损,那就继续装弹发射铁砂弹吧!

    在这9门大炮近距离发射的铁砂弹轰击之下,辽军的左翼,终于再也支撑不住,陷入了全面的崩溃!

    htt: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1180章 共和国的崛起——大辽还有救
    败了!败了!败了

    萧奉先的耳边都是仓惶凄凉的呼喊,作为辽海冰原之战中辽军的主帅,他真的已经尽力了。除了在迂回突袭的初期不够果决,他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并不算差。指挥五万六七千人,和六万多共和军,生生扛了七八个时辰!

    人家共和军是有大炮的!而且还卑鄙无耻下流的轰碎了冰面,让万余契丹勇士落水淹死了

    即便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萧奉先依旧组织起一场决死冲锋。而且眼看就要冲上黄家沟高地了。

    可谁能想到,幽州军居然有来了个近距离发射霰弹的招数。

    大家都是血肉之躯,怎么扛得住霰弹?一死就是一大片啊,而且个个血肉模糊,还有些没死透的,还在雪地上翻滚嚎叫,真是再凄惨都没有了。

    这样的死法,还不如掉在海里面冻死淹死干净。

    在黄家沟山坡下苦战的辽军,这回终于绝望崩溃了,纷纷丢了兵器,一路发足狂奔,又跑到冰面上去了。也不列阵布防,只是坐在冰面上嚎啕大哭,喊着败了,败了,真个是太凄惨了。

    不过他们还没有完全失败。因为这伙人跑到了距离海滩较远的冰面上等死,但是那里的冰层比较薄,共和军的步兵骑兵不敢去那里作战现在胜券在握了,要是淹死几千,那可真是个笑话了。

    与此同时,幽州军的大炮也够不着他们。这年头的大炮也就打个几里地,再远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马政和陈剑只好派人去劝降。

    派了一个刚刚被俘虏的契丹军官,名叫耶律秦的去和萧奉先萧兀纳分说。

    两位相公,幽州军的大将马政陈剑说了,不要俺们的性命。只要俺们肯降

    降什么?太祖皇帝的子孙怎么可能投降?

    萧兀纳厉声打断了耶律秦。

    也不是真的投降,耶律秦摇摇头,他们答应在和谈后放俺们归国

    和谈?

    放归?

    萧奉先和萧兀纳都有点不敢相信。

    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什么好谈的?

    他们可说了和谈的条件?

    说了,耶律秦道,幽州方面只要咱们割让复州宁州辰州镇海府穆州开州定州保州宣州曷苏馆部耀州锦州岩州隰州来州迁州润州等地,便可议和,交还战俘,再结盟好。

    这样的条件当然是骗人的

    在幽州劳动人民挺身而出,保卫新生的共和政权前,这些地盘倒也足够了,哪怕再少几个州,武好古也满意了。

    可是现在为了二十多万新入伍的幽州贫下中农也能得到一人二百亩,幽州共和政府得尽可能多吞些地盘才行了。

    怎么可能只要那么点?那么多贫下中农都等着当地主老财呢!

    不过马政和陈剑在大儒武好古的教化下,都心地善良,不愿意多造杀孽,所以就编造了这么个和谈的借口哄骗萧奉先和萧兀纳投降。

    萧奉先和萧兀纳互相瞧了瞧。

    如果幽州军的将帅没有忽悠人,这条件倒也不是不能结束这一战,大家都尽力在打了。打不过,那是天不佑辽,没有办法的。那些误以为耶律延禧是昏君的契丹贵族,应该也没什么话好说了。

    所以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多少保全一点契丹的元气了。如果能和幽州议和,集中兵力应付北方的完颜女直和萌古合不勒,也许还能缓过口气儿。

    看到一丝希望的萧奉先和萧兀纳现在又不想死了,两人先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两人都是一叹,也不说话。

    兵败如此,非战之过。再搭上两万多契丹儿郎的性命,实在有点不值得啊!

    而且现在是正月的天气啊,辽海上的冰结得那么老厚,水该多凉啊不是个落水淹死的好季节!

    可要是束手就擒,让那么多人都当了幽州的俘虏,哪怕是暂时的,也总归对不起耶律延禧的大恩。

    就在两人难以抉择的时候,忽然有人大喊了起来:海上有船!是船队

    耶律秦忙补充道:是幽州军的炮船队炮就是咱们说的大筒,一条船上有18门大炮,一共12条炮船,在界河封冻时全都停泊在旅顺口军港里面!

    二位相公,再不让儿郎们去谋一条生路,那些炮船就要开炮轰击冰面了!

    要让老夫和萧枢密束手就擒总是不可能的!萧兀纳咬咬牙,提出了条件,耶律秦,你去给幽州军的大将带个话,老夫和萧枢密可以替他给我大辽天子带去和谈的条件和诚意。不过他得放我们两人和千余护卫离开这里,返回旅顺府城去和天子分说

    行啊,马政在大牛山上听到萧奉先萧兀纳的条件,和陈剑稍一商量,就点头同意了,就让他们带走千人,本官向天理盟誓,绝不阻拦。不过其他的辽军兵将,得交出兵器,在旅顺圈禁,直到和议达成。

    他们肯答应放走萧奉先和萧兀纳,一来是攻心为上。

    把敌人都杀了当然一了百了,可问题是杀不完啊!契丹人好几百万,怎么可能都杀光了?如果马政陈剑屠光了辽海冰原上的两三万人,别的契丹人也许就会以为共和军凶残无比,死拼到底了。

    不如放走一些,让他们去宣传共和军的仁义。

    而且萧奉先和萧兀纳这两个家伙百战百败的,在耶律延禧身边肯定对共和主义事业更有利。

    二来嘛,那两万余契丹战俘,用处也是很大的。在辽东半岛很多工程需要劳动力,契丹人就是免费劳力啊。而且碎叶镇的耶律大石那边,也需要契丹打手。

    武好古和这位弟子可没翻脸,双方还有使臣往来。耶律大石也遵照武好古的指示,继续奉行汉化和天理路线。

    所以武好古也希望耶律大石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但是耶律大石的本部人口太少,真正可以倚为心腹的,只有为数不多的河西汉人,连定居七河的契丹部落也靠不住。而在碎叶的河西汉人不过八千多户,而且一户只有一个壮丁。至少十五年内,耶律大石是没有足够的打手可以使用的。

    因此武好古就有一个设想,在辽国崩溃后,输送一部分契丹人去碎叶加强耶律大石的力量。再支持耶律大石向西向南开拓,有可能的话就进军波斯,去和哈里发当个睦邻友好的邻居。

    现在被旅顺军团逮住的契丹人,不是正好可以送过去?

    就算暂时去不了碎叶,也有不少可以去的地方。比如北海道,比如日本国,比如库页岛用处大着呢,最主要还免费,连补给都不用多少,人家自己会打草谷!

    第三嘛,马政和陈剑还憋着个坏,想要和谈为诱饵,暂时钓住耶律延禧。多钓一天,全歼耶律延禧主力的机会就多了那么一点儿。

    就在马政和萧奉先萧兀纳商量投降条件的时候,之前从冰原战场逃跑的那一万多人,已经哭着回到旅顺府城了。

    到了旅顺府城,这帮临阵脱逃的败兵,给耶律延禧和辽军主力带去了超级可怕的消息。

    幽州军用大筒轰开了冰原!五万六七千大军大多掉海里淹死了,就他们腿脚利索,跑回来了。

    淹,淹死了四万多人这是天要亡我大辽啊!

    耶律延禧只觉得眼前一黑,嗓子口一甜,一口鲜血就喷出来了!然后就晕菜过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耶律延禧只听见有人在喊陛下,声音还挺熟悉的,好像是萧奉先和萧兀纳的。

    耶律延禧哼哼了一声,睁开眼睛一瞧,果然是他们俩!

    都哭得跟个泪人似的,真可怜,一定死得太惨了!不对啊,死了怎么还能哭呢?难道是

    耶律延禧想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立马就是一个激灵,朕,朕难道是死了?

    听到这个问题,萧奉先和萧兀纳都愣住了,连哭都忘记了。

    陛,陛下您活得好好的

    是啊,您只是为国操劳过度,晕了过去。

    操劳?

    耶律延禧这时才想起来,不是说冰面被幽州贼用大筒轰碎,朕的四万多大军都淹死了吗?

    没,没淹死那么多。萧奉先抹着眼泪,只淹死了万余人,臣的儿子那野也在其中

    万余,那剩下的都回来了?耶律延禧也顾不得问女婿是怎么死的了。

    只有臣和萧枢密带着千余人回来了

    这和全死了有什么区别?

    那,那耶律延禧眼前一黑,眼看着又要晕。

    萧兀纳连忙道:陛下,陛下莫及,还有两万多人没死。
1...672673674675676...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