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就算他能答应,下面等着当公民的二十几万战士也不会答应啊!
就在辽西走廊的泥泞季节过去,土地渐渐变硬的同时,幽州的援兵又一次大举开来了。
这一波开过来的是整整十个将的步兵和两个部的炮兵。其中的五个将欠编骑兵营和炮兵营,另有五个将欠编炮兵营。不过总兵力还是达到了七万七千多人,还拥有54门最新式的1000斤青铜大炮。
加上之前已经抵达乾州的十将两部,光是武好古和赵钟哥指挥的辽西军团,总兵力就超过了十五万,拥有大炮81门!
如果再算上马政指挥的辽东军团,以及依附武好古的马家军,共和军在辽东战场上的总兵力将会达到惊人的三十五万!
如此庞大的兵力汇集在辽东,对于共和军的后勤保障部门而言,无异于一场巨大的考验。
幸好辽东辽西两地本就是辽国的粮仓。而带来路党马家又长期把持着宋辽两国间的粮食贸易,利用贸易的便利,在医巫闾山的壁坞中储存了几十万石小麦,足够支持辽西军一段时间的作战消耗。
而在东路,马政指挥的东路军在辽东半岛一路打土豪斗地主,也挖出了许多渤海豪族的存粮。总算也能以战养战。
但是三十多万军队的消耗还是非常惊人的,战争一旦旷日持久,幽州军的后勤一定会出现问题。
另外,三十多万丁壮应征入伍,也让幽州的农业生产陷入了缺少壮劳力的困境。政和二年的冬小麦播种面积就比上一年减少了三成,大规模的粮食减产,是可以预期的。
辽东的这场战事如果久拖不决,幽州早晚会出现严重的粮荒。
所以武好古在送走了高清明和完颜阿离合懑之后,也不找什么借口,也不搞什么伐谋伐交了。
直接就向赵钟哥和马政下达了灭亡渤海大元国的命令!
而且还要求速战速决,要像闪电一样迅猛地击灭渤海大元国,为共和国的公民夺取足够多的土地!
前进!前进!
在辽东春季的夜色掩护下,大队大队的军队在滚滚向前运动。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在辽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上面。几路大军拖拽着足够维持大军一个月消耗的粮草还有辎重,在拼命的加快脚步,以便在渤海人和他们的潜在盟友女真人反应过来之前,进入辽阳府地界。
整个辽西兵马司的主力,分成了三个临时的军,兵分三路,从乾州附近向前急进。
左路军由一个骑兵将和三个拥有骑兵营的步兵将组成。由慕容鹉率领,先北上顺州,在顺州附近渡过锥子河(辽河的支流),然后直扑辽州双州,在双州境内渡过辽河,最后攻占辽河东岸的银州,完成对辽阳府北路的包抄,并且切断金兵南下增援大元国的通道。
而在中路,七个欠编骑兵营的步兵将一个拥有骑兵营的步兵将一个由马家的子弟部曲组成的步骑混合的将,还有两个炮兵部,由赵钟哥率领。出乾州后一路东进,在梁鱼务渡锥子河,然后在广州(辽国广州)附近渡过辽河,再沿浑河东进攻破沈州,最后折返向南,扑向辽阳府。
在右路,整整十个步兵将(其中的两个将拥有骑兵)和一个炮兵部由武好古和西门安国率领,在辽河河口沼泽附近渡唐王河,然后东下耀州和已经攻占辰州的马政挥师。顺便收服曷苏馆女真。最后沿辽河北上海州嫔州,直扑辽阳府。
另外,马政的辽东兵马司(原旅顺兵马司)还分出一个骑兵将和两个步兵将,走镇海府穆州,进入马植的地盘,再由汇合上马植的一部分兵力,由开州北上辽阳府。
一共五路大军,除了辽西军的左翼军负责警戒辽阳府北面,阻止女真南下之外。其余大军,全都以辽阳为目标,一路攻城略地而去。
为了达成军事上的突然性,五路大军,在攻破渤海人的城池前,都采取昼伏夜行的战术。尽可能隐藏行踪,推迟被渤海人发现的时间。
在东北夏季的星空下,刚刚得知退守耀州的郭药师所部已经不知去向的辽东兵马司的右路军,这时正浩浩荡荡的向前狂奔前进。十个步兵将外带两个炮兵部,再加上随军的民伕,十好几万人一路碾压过来。
沿途遇到的渤海豪右的壁坞,全都被碾得粉碎。不是交出土地粮食壮丁投降,就是在27门1300斤大炮的轰鸣声中灭亡。
在真理面前,夯土的壁坞根本就是一种过时的存在!
武好古这个时候也骑在马上,和右路军总管西门安国还有一票军事机宜一起摸黑前进。
大,执政,这个郭药师应该是发现咱们的大军了。要不从明天开始,咱们还是调整到白天行军吧?这样也可以走得快一点,儿郎们也不会那么累。
也好!就这样!武好古打了个哈欠,每天晚上不睡觉赶路的确挺累人的。
这个郭药师也太滑了!西门安国说,马仲甫的兵在辰州就没逮住他。现在又跑了
跑不跑都一样,武好古无所谓地一笑,无非就是去了辽阳府。到时候三十万大军一围城,一百多门大炮轰隆隆的一开火,还不都是灰飞烟灭?
您圣明。西门安国满脸堆笑,郭药师和高永昌螳臂挡车,必然死路一条。
哈哈哈。武好古笑着,渤海人不过是跳梁小丑,不值一提!吾所虑者,女真萌古。
执政英明,西门安国又是一句马屁,女真人凶蛮,萌古人更是野性难驯,若不加以遏制,早晚是祸害。不过有执政以天理之说加以教化,总能让他们脱夷入夏的。
这个西门安国是武好古麾下的四大将之一,不过和赵钟哥马政慕容鹉三人相比,他好像除了资格特别老和马屁功夫特别好之外,就没什么突出的了。
不过武好古这次还是把他从天津叫出来,让他带兵立功。
四大名将总是要平衡一下的
而且武好古还有求与他,要他在辽东战后带头削藩共和自有共和的规则,拥兵自重,称霸一方什么的,不是天下为公啊。而且那十一个都管州也不是封得老远,而是在幽州腹心之地,所以只是权宜之计。
武好古顿了顿,并没有马上和西门安国商量削藩的事情,而是提起了曷苏馆女真。
等咱们拿下耀州,罗汉婢去曷苏馆了,不出意外,应该能把曷苏馆的大王带到耀州。武好古笑着,这群黄头女真可不能交给阿骨打,我都得把他们雇佣了。
历史上黄头女真一直都是金朝的金牌打手,号称硬军,很难对付。
武好古并不知道这段历史,但是他知道罗汉婢的本事。不过是一个被卖掉的小丫头,也精通弓马,稍通武艺。被奥丽加调教一番后,已经达到了女骑士的水准。
罗汉婢都这样,那些黄头女真的男儿还能差得了?
而且武好古后来还知道这群黄头女真常常会充当辽国贵族的猎奴,就是陪着辽国贵族游猎的奴仆。
要是没两下子,谁会用他们当猎奴?
西门大哥,武好古想到这里对西门安国道,你挑100精壮骑兵跟着罗汉婢走一趟,不能让黄头女真的那些头人轻看了咱们。
武好古和西门安国笃定的在讨论收服黄头女真之事的时候,被他逼得走投无路的郭药师已经一路狂奔到了辽阳府。
这位也真是倒霉,他本来就不看好高永昌的大元国。还派了大公鼎去联络耶律延禧,可是大公鼎却一去不会!
这事儿怨武好古,武好古得了萧太后睡了又睡,把人家肚子搞大了才依依不舍得放走。而大公鼎正好在萧太后离开的时候跑到了唐王河边的契丹大营。
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提出的事儿又特别大。见不着耶律延禧不正常啊!而且接受郭药师投奔的事儿也得萧太后做主。
可萧太后正忙着和武好古拉近友谊,顾不上大公鼎,结果大公鼎就被带去了中京道。郭药师等来等去没等到大公鼎却等来了马政的大军。
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是不敢和马政开战的。所以就继续跑路,一路跑到了耀州。气儿还没喘匀,派出去的斥候又撞上了半甲的幽州骑兵。
郭药师用屁股想都知道是幽州大军到了!
所以继续跑,一直跑去了辽阳府。本想去和高家兄弟商量怎么脱困。却没想到撞上了高永昌的登基大典!
武好古都快杀过来了,高永昌居然还忙着做皇帝,整个过把瘾就死的意思啊!
这可把郭药师给急坏了,可是高永昌忙着没空,他也没辙,只好等着高永昌当了高皇帝,在辽阳府的皇宫里面给自己封官赐爵的时候,再和高皇帝讨论性命攸关的事情。
第1196章 辽阳出了个高皇帝
辽阳皇宫,墙环水绕,一片肃静。
郭药师跟着一个上了年纪的渤海老宦官在皇宫的廊檐下行走。这座皇宫就是原本辽国的皇宫,虽然谈不上富丽堂皇,可是面积很大,宫中到处都是无声疾行的内侍和宫女。郭药师也没心思去琢磨这些内侍宫女是哪儿来的?
高永昌那厮才当了几天皇上?上哪儿找来那么些伺候的人?该不会是原来辽国皇帝宫里的吧?
不知行了多久,连行伍出身的郭药师都有点腿酸的时候,才来到一处建筑之前。他还差点一个不留神撞上那个老阉人。
抬头一看,才发现建筑大屋顶下挂着牌匾,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崇政殿!
这是崇政殿问对?
高永昌这个皇帝都快驾崩了,还那么讲究还有个崇政殿!
这可不是好现象啊!
高永昌越讲究,越说明他把这个皇上当真了。
皇上没有弃国出奔去外国的道理吧?去了外国,皇上的架子还这么端?难道还能降级当臣子吗?
可现在大元国已经大难临头,还能不跑吗?不跑就没命了。
郭药师正琢磨的时候,那个老阉人已经在崇政殿里面转了一圈又出来了。
看见郭药师还在那里发呆,走上去便说道:郭都管,陛下宣您觐见,且莫御前失仪,免得被殿中御史弹劾。
什么?连殿中御史都有了?做戏做全套啊!这个高永昌挺会玩啊!
郭药师苦苦一笑,只好跟着那老阉人进了崇政殿。
崇政殿中的光线很暗,郭药师一下不适应,眯着眼睛到处找高永昌,结果在一张大桌子后面看见一个穿着黄袍,带着冠冕的人影。
这就是高永昌?
这身衣服怎么看着像戏台上拿来的?
见了天子,还不行揖拜大礼?
殿中有人大喊,应该就是什么殿中御史。
郭药师只好硬着头皮冲高永昌拜了拜,然后就嚷嚷道:高高皇上,大事不好了!幽州兵马杀过来了,俺们赶紧定下战守之策吧!
高永昌沉着声道:郭卿有什么退敌计策吗?
郭药师道:为今计有三策,上策是弃城而走,往投女真;中策是坚壁清野,死守辽阳;下策是汇集大军击其一路。
高永昌眯着眼睛,只是借着殿中昏暗的光线一个个打量着他的重臣们。
他当然知道共和军分路而来的事情了,武好古率领的右路军行动算是慢的。北面的左路军这会儿已经接连打破了辽州双州。赵钟哥率领的中路军也攻破了广州。
两路败报送到,高永昌一边在宫里面大骂武好古背信弃义,一边也知道大事不好了。
不过他的皇帝梦总算是圆过了只是这代价有点高了。
首先,郭药师提出的弃城而走,往投女真是不适合他这个皇帝的上策。
到了女真那里,还有皇帝可以做吗?不仅皇帝做不成,恐怕连官都没得当,只能当个平顶侯了。
原因很简单,自是女真人少,渤海人多。女真要化渤海为己用,当然不能允许一个渤海人的皇帝活下去。
而郭药师的中策,坚壁清野,死守辽阳府也不大行得通。
他是靠着渤海诸右姓的支持才当上皇帝的,现在怎么能马上派人去烧他们的田庄壁坞呢?
而且高永昌现在刚刚当了皇帝,正是应该大显身手的时候,怎么能做缩头乌龟呢?
朕可不觉得逃跑和死守是什么好办法!高永昌咬咬牙,为今之计,当集中兵马,破敌一路。
郭药师想了想,那就北上去破双州的敌人吧。
他的想法是万一打败了,也可以就近投女真。
不可。高永昌摇摇头,双州太远。如果战事迁延,大军一时回不来,辽阳就空虚了。
那就打广州的那一路。
不可。高永福又站出来反对,据败兵回报,攻破广州的敌军有数十门火炮,而且还有大量的铁骑。
又是火炮,又是铁骑,肯定打不过。
郭药师道:可是自耀州而来的敌人可是在旅顺打败耶律延禧的精锐
原来郭药师并不知道武好古还带了一路兵去和马政汇合,还以为攻占辰州和耀州的共和军是一路的。
旅顺一役是两败俱伤,而且这路幽州贼在旅顺战后一直在攻打我渤海人的壁坞,连续作战,早就是疲惫之师了。
高永昌大声道:所以朕意已决!要御驾亲征!明日就大发三军,南下迎战幽州贼!
郭药师长叹了一声,头脑已经开始转动开了高永昌已经死人一个了,自己总不能陪葬吧?不行,怎么都得找条活路啊!
郭药师的使者?
是个名叫甄五臣的汉子。
甄五臣?是汉人?西门大哥,你听说这个人吗?
听说过,此人原是铁州一带的马贼,很有一些本领,不知怎么投到了郭药师的麾下,真是有点可惜了。
哦,那就见一见吧。
武好古是在耀州城内得知高永昌率部南下拼命的消息的。而给他送来这个消息的,居然不是共和军的斥候游骑,而是郭药师的心腹甄五臣。
消息在外行听着有点可怕!不过武好古现在是内行了,听着只是高兴。
高永昌这个渤海皇帝居然有不少手下,光是辽阳城附近,就有不下二十五万兵力。大多是一帮投靠高永昌的渤海右姓带去的,还有约五万是高永昌从旅顺战场上带回去的,现在是他的禁军亲卫。
现在那么多乌合之众,都被他拉出辽阳府来送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