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且这种变化,还发生在五月初四之乱后的不到一个月内。

    只要有点政治头脑,就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了

    将襄阳府变成南京,一定和不久之前发生的变乱有关。

    大宋官家怕是不再相信开封府的子民了!

    宣德楼外,长长的御街两侧,这时也挤满了来看热闹的汴京百姓。其中的不少人,表情很有一点复杂。

    将近200年来,开封府都是天子之城!天子脚下,自然是天下首善之区。而且赵宋官家又比较仁厚,对于开封百姓也算照顾。如果不是这些年房价物价暴涨,又有不少河北河东的穷人涌入开封府抢饭碗,还有朝廷裁撤禁军,编练新军这等事情。大家伙儿又怎么会闹将起来?

    可这一闹,官家怎么就有要逃跑的意思呢?难道是五月初四那场闹得太过分?吓着官家了?

    这位官家的胆子,也忒小了一点吧大家伙儿又不是针对官家的。官家是好的,都是奸臣奸商不好!

    官家的胆子,的确是很小的。所以今天御街上面是戒备森严。大批的新军昨天晚上就入了城,穿上各色军服,戴着范阳笠,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沿街而立。个个都持着枪尖磨得闪亮的长枪,杀气腾腾。

    这样的场面,可以说是大宋立国一百多年来所少有的。

    除了太祖太宗两朝,后面几朝的开封禁军都是非常亲民的,根本没有这样的杀气。

    护卫赵佶车驾南巡的主要也是新军,一共调用了两个将(军),一个开封第一将,一个是昭义前军。总共9000余人,分别行进在天子车驾的前后。浩浩荡荡,军容严整。

    赵佶的车辂,这时已经在十六匹白马牵引下轰然而出。车辂之内,黄罗张盖,当今官家着通天冠,穿红绛纱袍,端坐其中,好一副宝相庄严。

    车辂之后,就是大群或乘车,或骑马的亲贵官员相随。这次可是天子出巡外镇,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自然要多带点亲信和妃嫔上路了。

    不过整个朝廷并没有一起迁走,那样就是迁都了为了将襄州变成南京襄阳府,赵佶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了,什么坑蒙拐骗的招数都出来了。

    如果不是五月初四的变乱,连这个目标都还达不成呢!

    所以正式迁都什么的,赵佶就不想了。他要是真的敢提出,恐怕根本出不了城,就被大臣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了。

    现在能在开封府南700多里的形胜险要之地,有一个随时可以去避难的陪都,他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因此今次陪赵佶南巡的仅仅是少量朝臣,包括两府十位集议宰执在内的绝大部分重臣,都会留守开封府。

    另外,定王赵桓也得到了监国的名义。可以在集议宰执处理一些不重要的政务。至于军国大事,则用600里加急直接送往行在。

    唉,官家这一走,只怕这天下就要大乱了

    不至于吧?又不是迁都,只是巡幸南京襄阳府罢了。

    只是巡幸吗?带那么多宗子和勋贵之后干什么?你们知道这些日子殿前班直的散员散官封了多少吗?

    多少?

    不下两万!两万人啊,都跟着去了襄阳府,你们以为他们还回得来吗?

    回不来了?难不成都留在襄阳?

    给你说着了,都要留在襄阳府!

    这消息准不准啊?

    怎么会不准?你们也不看看我是谁

    赵佶的车辂驶出南熏门的时候,在皇城东华门外的樊楼中楼的三层,一间闲杂人等根本不能靠近的豪华包间内,几个或是书生打扮,或是做员外模样的中年男子,正聚集一堂。

    也不叫酒菜,也没招了陪酒的佳人,只是几样小食,几壶香茶,谈论着刚刚发生的天子南巡襄阳府的事情。

    可别以为他们只是寻常百姓没事儿凑一块儿议论不该他们议论的国家大事儿。今天能够坐在这间包厢里面的,都是开封府数得上号的地产商!

    大约也是开封府最遭人恨的存在

    其中就有万家行的大掌柜沐公羊,纪家楼的掌柜纪奎,向家楼的掌柜陈宝(陈佑文的儿子),潘楼的掌柜潘兴临,樊楼的掌柜樊友伦,王楼的掌柜王子安,大相国寺的管事大和尚临福,米高行的大掌柜高永安。

    个个都是开封府地产界的头面人物,如果拉去开封府用传说中的狗头铡铡了,保管大半个开封府都叫好。

    这些个遭人恨的地产精英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不仅是因为赵佶带了大批的宗室亲贵去襄阳府,将会在未来释放出大量土地供应,从而压低开封府的房价。还因为这些日子有几个后台不够硬的地产商被朝廷当成奸商给抓捕了!

    潘楼街出身,早年和武好古还有过一段过节的陈宝叹了口气:我看开封府的生意是做不下去了再做下去,咱们都得步了庞记范秀才的后尘!都得去交趾国了!

    一提到庞记范秀才,在座的众人脸色更加难看了。

    庞记是向太后最宠信的宦官庞宽退隐后,让家人创办的产业。范秀才则是庞记的掌柜,曾经的大名府解元范进!他跟着老庞可是风光过几年的。在老宦官去世前很受信任,给他当了庞记掌柜。而这位范大掌柜也没多少商业头脑,只知道武好古会做生意。所以就采取了紧跟武好古的办法。

    所以他看到武好古大局布局开封府地产,便去跟风。居然被他跟到个肥猪也能吹起来的大风口,几年内就替庞家赚了几百万。和真正的大鳄不能比,但也算一号人物。

    其实地产圈里也没几个人瞧得上他,这厮太酸,看着都不像个奸商,好像是哪里的村秀才。而且他也没什么大背景,庞宽早死了,向家也没落了,自保勉强,保不了庞家人了。

    不过大家看不上他,不等于可以无视他被人当哄抬房价物价的奸商给抓了。

    要是哄抬开封府房价,范进这厮前三十名都排不上号!

    今天到场的,人人都比他凶狠。范进如果够得上流放交趾,那么在座的几位,都够得上砍脑壳了。

    沐行首,您倒是拿个主意,咱们该怎么办啊?大相国寺的临福和尚也有点怕怕的,他一出家人能有什么背景?别到时候给抓到交趾国去念经

    怎么办?沐公阳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碗,苦苦一笑,大势所趋,没有办法的

    没办法?

    是房价真要跌了?

    不可能吧?一百多年都没怎么跌过。

    暂时的,会涨起来的

    不好说,不好说

    纪大掌柜,你也觉得房子要跌?

    纪奎是纪忆的堂弟,也是心腹。他不仅是纪家楼(地产行的名称)的掌柜,而且还是京东银行的掌柜。

    听到众人的问题,他只是笑了笑,道:房子是和钱引挂钩的!和房子涨跌相比,钱引才真正的大麻烦啊!现在朝廷一年要发2000多万缗的钱引,而且通过土地和盐茶酒等专卖品及商市税收回的钱引,大部分也会存入京东银行继续在市场上流通。几年积攒下来,七八千万都有了吧?如果开封府的土地一旦卖不出去,这钱引该怎么办?钱引一旦出问题,恐怕就惊天动地的大麻烦了。




第1262章 金融危机的脚步声
    钱引是劣币,铜钱是良币。所以钱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铜钱。特别是铜钱面值太小,一两银子可以换两缗一千几百文,光数数就眼花了。摆摊卖个炊饼那是没问题,要做大买卖,随随便便就上亿了,怎么数都是个错而且铜钱还有个成色问题,还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的大钱。一样让人眼花头疼!

    所以真的做大买卖的豪商,都不用铜钱结算。在钱引出现前,黄金白银交子盐引茶引绢帛,甚至度牒都可以用于交易。

    这个币制真的是够乱的!

    因此钱引这种和地产食盐茶叶酒铁等物品挂钩的纸币一经推出,就很受开封府及东南几大商市的欢迎。

    连武好古统治的天津市,都无法禁止钱引流通。

    钱引是政和元年正式发行的,现在已经是政和五年,五年间总共发行了将近9000万缗面值的钱引。

    理论上这些钱引应该通过向官营的监务购买铁盐茶酒粬等专卖物品,缴纳商市税收关税,以及购买官营的土地房产收回。

    但是因为市场对钱引的需求很大,而且钱引的兑换价格也一直坚挺,所以收回的钱引并没有被注销,而是无息存入了京东银行并不是用钱引换成真金白银和铜钱,而是存钱引用钱引取钱引。

    这就相当于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而且还是不收利息的基础货币!光是这几千万钱引,就让京东银行一年白赚了几百万的利息。

    另外,所谓的钱引替代铜钱,也不一定是把一箱箱的钱引搬出去交易,也可以通过银行交引铺解库长生库这种金融机构进行交易。

    这些金融机构发出以钱引为单位的票据,供商人在大宗交易中使用。同时也承担了钱引和金银铜钱绢帛之间的兑换业务。

    而钱引的兑换,因为有开封府的房地产业托着,所以一直都非常平稳。兑换价格,都长期稳定在一比一。

    所以需要商人和金融机构,渐渐的都习惯储存一些钱引备用了。

    不过这些商人和金融机构没有办法像京东银行一样,直接从太府寺获得无息钱引存款。而且它们也没有京东银行的吸储能力,吸不到多少钱引存款。为了支持汇兑和借贷业务或者日常的运营需要。就有不少商户和金融机构用铜钱兑换了钱引。

    也就是说,在开封府和东南沿海商市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商人将部分资本变成了钱引。

    一旦钱引崩跌,恐怕有不少商人就要倾家荡产!

    更糟糕的是,还会有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倒闭

    那,那该怎么办?

    纪大掌柜,咱们手里也有不少钱引啊!

    如果开封府的房产跌了,钱引又跌,那咱们岂不是要倾家荡产?

    阿弥陀佛这可如何是好?长生库的钱赔了,佛祖是要怪罪的!

    纪奎只是微笑不语,他当然是有办法的。实际上自从钱引发行之日起,京东银行天津银行还有云台学宫商学院就一直在研究这事儿,对策当然早就有了。

    要不然纪奎今天也不会把那么多大地产商都请到樊楼喝茶。

    过了一会儿,纪奎将满室奸商的表情都收入眼底,发现只有沐公阳镇定自若,便心中有数了。

    公阳兄不担心钱引贬值?纪奎笑着问。

    沐公阳笑道:咱们手里才几个钱引?而且也不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而是向你们京东行借贷的,借钱引还钱引,怕什么?

    纪奎笑着:既然公阳兄不怕,那么再多借一点如何?

    多借一点?沐公阳问,借来何用?

    纪奎笑道:借来买地皮啊!开封府的地皮是涨不起来了,但是襄阳府将来可是前途无量啊。怎么?沐大掌柜不敢玩了?

    襄阳府的地皮?沐公阳的目光也在室内扫了扫。

    所有人都在打量着他。在开封府地产界,万家行可是个风向标!

    其实他是蛮看好襄阳府地产业的,不过天津市传来的指令却是退出大宋市场,把真金白银拉回天津去

    而要完成这个使命,恐怕少不了京东银行的配合!

    现在万家行在开封府的所有资产,如果统统发卖,再扣除负债,2000万缗都有了。即便打个折,拿回1500万,也相当于750万两白银,换成黄金也有100多万两了。

    那么多银子金子怎么运回天津去?自己运的话,会不会被沿途的宋朝官府拦截?想来想去,也只有让京东银行来汇款了。

    好!沐公阳马上有了决断,我听纪大官人的!

    哈哈哈纪奎笑着,武好古的这个学生还真够意思。就是嘛,钱引肯定是要跌的,也许比开封府的房产跌得更快。咱们多借一点,买了襄阳府的地皮,将来就赚大发了!

    对!一定可以赚的!

    就听纪大官人的

    天津京东两个资本集团都一致了,别人还有什么犹豫?跟进就是了。

    做买卖,要独立思考的,都是不能通天的。要能跟风李超人,谁没事儿自己伤脑筋?

    而在如今,武好古和纪忆就是超人跟他们的风,没错的!

    纪奎得意的笑了起来,他才不会去投襄阳府的地皮呢。襄阳府又不是开封府,开封府地价高昂不是因为没有土地,而是受粮食和各种物资供应限制,无法让人口敞开了增长。这才要严格限制开封府的面积,不让大规模扩张。

    如果换成襄阳府呵呵,几百万人都能容得下!

    当然,襄阳府的房产也不是不能做。只是不能躺着做,也没有多少暴利可以吃。

    而且做襄阳的市场还不如在纪家能够控制的上海明州苏州等地大量投资呢!

    纪奎故意拿襄阳地产出来说事儿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给钱引的需求编个故事有了这个故事,京东银行就可以给钱引加息。其实他也不在乎开封府的地产商们会不会跟进,他只要有个舆论。就有理由加息了。

    而加息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储,吸储的目的则是要创造钱引的需求,而创造钱引需求的目的,当然是为方便京东银行用钱引套取金银和铜钱了。

    只要金银铜钱和钱引之间存在巨大的利差,而钱引的价格持续稳定,那么就一定会有许多人用金银铜钱换取钱引。

    等到京东银行吸足了金银和铜钱,钱引就该崩盘了!

    然后就是一场席卷大宋的金融危机了

    天子今日应该离开开封府了吧?

    应该是今天

    大错还是铸成了!

    怎就没有重臣上疏呢?

    上疏说什么?官家营建南京襄阳府,归根结底不是为疏散开封府的人口?五月初四之变,难道不是因为开封府人口众多,造成百物腾贵而起的?

    唉不想真的误了国!

    文缜兄,何来此言?
1...722723724725726...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