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有些孩子就馋啊!
不是个个都跟林家范家的孩子似的,能吃饱的。这些吃不饱的小崽子,就打起了红薯的主意。晚上成群结伙的,偷着刨红薯吃。
这事哪成啊这红薯可是全厂的,叫这些崽子这么偷下去,不等收获,就敢吃连吃带拿的霍霍大半。
保卫科是干啥吃的,长着心眼呢。
苗家富叫早保卫科的人暗藏着,等着逮人呢。都是半大的小子,一个个的,他们自家门口也都有自家种的红薯,干啥不吃他们自家的,要晚上偷拿公家的这样性质的事件,不逮不行啊!
当然了,都是厂里的子弟,自家的孩子。逮住了倒也不狠罚。你们刨出来的红薯还是你们,咱们也不没收。关键是没收了也不好处理,给谁不给谁呢对不对所以,只能放在处罚上。人家说了,等你们家的红薯收了,十倍的还回来。
这些红薯再有大半个月就能6续的收获了,哪里就饿的非等不了了。
大人们气啊,逮住就是一顿胖揍。拿着扫帚,满厂的撵这些不省心的。
林雨桐家的红薯算是收获的比较早的,因着林雨桐偷偷的浇,所以红薯长的个头大。不刨出来不行了,因为筐子撑不下了。一个个的眼看都要从土里挣脱出来一样,就是那种长的非常张扬的架势。很多人都说林雨桐:“为了长个也不能老浇水啊!这样的红薯不好吃。”
林雨桐就打哈哈:“是啊是啊!没种好。”
自己这一个长条筐子是栽了五棵红薯进去的,每一株红薯刨出来,下面都坠着六七个红薯的。红薯单个一斤多属于正常的,自家这得有两斤多小三斤的样子,个个都跟小孩脑袋似的。所以这根本就不能再叫长了,里面也放不下它们了。按这种产量算,一个筐子弄出一百多斤红薯,是特别正常的事。
但出红薯这样的活呢,都是晚上关起门来的时候,自家人在院子里慢慢干。红薯刨出来,得放在院子里的走廊下屋檐下,叫这么晾晒通风。完了之后,才能入地窖。
其实林雨桐更愿意把这玩意加工成红薯面,比红薯耐留。
本章节内容由手打更新
所以,这又要把红薯洗干净切成片,在烈日下暴晒,然后晒干之后,找个磨粮食的石磨,把干红薯磨成粉,然后放在袋子里存着,几年都不带坏的。
大人做这个只觉得繁琐,可是孩子做这个,却觉得有趣。
丹阳就是偶尔从姥姥家回来,看见家里在弄这个,高兴的什么似的,也不回去了。爹妈上班,她就在家带着弟弟妹妹干。她切的那红薯片薄的薄,厚的厚,根本就没法晒。
怎么办呢
林雨桐教她把这东西蒸熟,蒸熟之后再去晾晒,这就是红薯干了。冬天当零嘴吃,也还行。
于是,几个孩子倒是越的乐此不疲了。
种了红薯的筐子也不能浪费,怎么办呢种萝卜白菜。
这次都不要林雨桐叮嘱了,端阳就知道怎么做。他把菜籽撒的密密麻麻的,就叫这么长着。
跟林雨桐一个想法的还有农场那边。到了种萝卜白菜的季节了。怎么办呢
场长就说了:“撒上,种稠点。”
这是在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这些东西长出来,一旦出苗,就是能吃的。
苗不停的长,大家不停的间苗。间出来的幼苗都是菜啊!白菜和白萝卜就不说了,就是红萝卜苗,那也是好东西。等到苗长大了,被大家间的也差不多了。一亩地平白多长了一百多斤的菜,这是很划算的事。
林雨桐家就是这样。菜苗一长上来,就都能吃菜了。
她种的早,出苗就早。厂里的人可稀罕这些了。这个来拔一点,那个来拔一点的,当然了,都是很讲规矩。把又壮又好的苗子都留下来了。
许是老吃林雨桐的东西,大家不好意思。所以,像是苗大嫂这样的,还记得给林雨桐还礼。这天就是,苗大嫂扛了一大袋子的东西进来了:“赶紧晾一晾,别捂了,够吃好几天的了。”
啥东西啊
丹阳打开袋子就疑惑的看她妈,“我没见过……”
把苗大嫂逗的哈哈就笑:“傻姑娘,你咋会没见过呢细细看看!”
再细看也没见过!
像是一种什么东西的花,紫红紫红的,却有些干瘪,像是脱落下来的那种花。
林雨桐也讶异呢:“这是棉花……花!”
没错!就是棉花花!
棉花也是先开花,然后结棉桃,棉桃咧开嘴,吐出来的才是白白的棉花。
丹阳这才恍然:“可我看着,棉花不光是紫颜色的花。”
“那是你在田里看到的。”林雨桐就说:“早上是乳白色的,下午就成粉红色的,到了第二天就是紫红色的。棉花花又不是一起开,所以你看到的花自然不是一个颜色的。”
苗大嫂也说:“其他颜色的不能碰的。花儿不变成如今这样,人家农场也不让摘了。这非等到棉桃长成了,这种花儿挂在上面干瘪了,随时要掉了,才许往下摘的。这都不是摘了,是一碰就掉。”
“要这个干啥啊”丹阳不明白。
苗大嫂又乐:“吃啊!要不然费心弄这个干啥。”
吃
这下连林雨桐也惊讶了。说真的,她也没吃过这玩意。
还真不能说活了几辈子局啥事都没见过了!看看!还就是有她没见过没吃过的。
说实在话,她别说吃过见过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苗大嫂信誓旦旦的说:“随便抓一把面活着这个蒸,味儿可好了。”
好吗
等她走了,林雨桐就对着这一袋子棉花花愣神,等四爷回来,她抓给四爷看:“……要不今儿尝尝这个!”
难得她有好奇心了,四爷就点头:“吃吧!想吃就吃吧。”
这种暗黑的食材,林雨桐还怕不好吃,蒸出锅之后,放了蒜泥放了调料美美的泼了油。又炒了腊肉熏肉的……就怕不好吃了,好歹有这些好吃的给孩子们下饭。
结果真的是……意外的好吃。
于是,再像是这样的吃食,人家送来了,林雨桐就收下了。
她6续还收到豆子藤最顶端的嫩芽,南瓜蔓最前端的芽叶,南瓜花等等等等不常规的食材。
还真是觉得,真是长了见识了。
到了入秋了,红薯都收了,职工人人都有份。平均下来,一人能分大半麻袋的样子。像是林雨桐这边呢,算是三个职工,那就能分三个大半麻袋。
这很是不少了。
之前自家的红薯没磨面的留下来一下,再加上这个,觉得留着的这些足够冬天吃烤红薯之类的吃食了。
等分完了红薯,每人还分了一架子车的红薯藤。这东西拉回来怎么处理林雨桐是给挂在后面的墙上的,而大多数人家,都小心的收到菜窖里去了。
一一五厂,眼看这一年是能平稳的过去了。但大多数人,对来年,还是不报希望。
“今年的秋粮,几乎是没有的。好容易扛过了春荒,结果秋里又是啥收获都没有。到现在,就零星的掉了几滴雨,连地皮都没湿透。这开春了……怎么办”
是啊!过日子有成算的人,都在算计着口粮,怎么着也得留够明年春上吃的吧。
于是,像是林雨桐之前那样,把红薯加工成红薯面的人就越的多起来了。厂里到处晾晒的都是红薯片。
一入了冬,大家的伙食就更一言难尽了。
想吃个面条,都是高粱面一层,红薯面一层,煮出来感觉不利索,黏黏的那种面。
于是大家明了新吃法,做红薯面饸饹。
其实荞麦面或是小麦面做的饸饹都好吃,但是红薯面的却不怎么多见了。
怎么做呢把红薯面蒸成馒头,这馒头热着的时候,那真是又粘又甜,特别不好下咽。但要是趁着这股子热乎劲,把红薯面饸饹压成饸饹呢那至少叫人觉得应该很好
1234 旧日光阴(46)三合一
c_t;?旧日光阴(46)
想到过这个勘探组的日子不会太好, 可也没想到艰苦成这样。
这些人回了村子, 就在大队部住。
大队部也还算不错, 把平房留给了勘探队, 他们日常办公, 在大队部的不远处另外盖了两间草房, 暂时用着。
在大队部嘛,睡的就是木板床。
其实算不上是床,就是门板,不知道是谁家的门板贡献出来了,用一摞子大小不一的碎砖头作为支架, 把床支起来。但可能因为砖块少吧,床离地面也就俩匝高的距离。只能保证勉强不受潮。
屋子里冷的跟冰窖似的。但是没办法, 没有柴火烧啊!
其实农村往年是不缺柴的。可今年不一样啊, 地里没有啥秸秆了,连草根都撅出来了。还烧啥啊
四爷来的时候, 几个人的饭盒里是洗刷的干净的茅草根。拿着茅草根在嘴里嚼, 可眼睛却都盯着铺在地上的图纸,你一句我一句的商量着什么。
门被推开了, 寒风进来了, 把图纸吹起一角, 几个人才抬起头来。
本以为是村里的哪个孩子好奇过来玩的, 谁知道是意料之外的来客。
“金工!”韩铁心站起身来, 把手里的饭盒往边上的同事怀里一塞, “你可是今年第一个给我们拜年的人来。再晚来一天, 我们可就又进山了。”
浮肿,饥饿引起的。
可就是这样的身体状况,还坚持勘探。
四爷就说:“拜年哪里能空手上门,带了东西来的。帮我搬一下。”
本章节内容由手打更新
还带了东西。
可等从车上一一的把东西搬进来,几个人看了是什么之后,才反应过来。
“这……这……”这可太贵重了。
韩铁心作为组长,握着四爷的手:“啥话也不说了!我们心里都明白。”
有肉有菜,几个人吆喝着包饺子。做梦都想吃一顿肉蛋的饺子。
几个人忙活,四爷就去大队部借了电话,先给桐桐大电话,叫她找熟人再捎带点干粮来。这些人进山的时候好带着。然后找大队长,借柴火!
不白借,等过段时间,开始下种的时候,四爷答应人家可以打发人去一一五,拉红薯秧子。今年别的庄稼估计是种不成了,但是红薯勉强还是能种的。只要想办法叫苗子成活了,收成就算是差点,也够大家伙吃了。如今村里吧,就算是想种地,连种子都没有。
去年林百川个弄来的一车红薯,是那种又细又小的,并不适合育苗。
四爷这么一说,大队长还有啥说的。就说你放心,这次也是过年,没想到勘探组的人没回家,他们回来的突然所以没给照看好。如今咱们知道了他们的情况,那肯定是啥都给准备的齐齐全全的,不管他们人在不在,柴火啥的肯定给安排好。
然后找人砍树劈柴!如今这树都被扒了皮了,能湿到哪里去反正树枝这些是比较干的。砍下来就能用。
四爷坐下来给他们烧火,顺便聊一聊这段时间的进度。直到林雨桐找邮局的熟人,把之前存放着没吃的干馒头片,还有家里年前就蒸好的馒头包子之类的打包给送到地方,四爷接了东西,给勘探队留下,这才开车往回走。
出村的时候,李月芬带着疙瘩在村口等着。四爷并没有停车,直接就走了。
疙瘩问他奶:“我叔没看见咱们”
“是啊!”李月芬点头:“没看见……吧”
“那咱们还去我叔家不”疙瘩又问。
“不了!”李月芬装作眼睛被沙子迷了,擦了一把泪。牵着孙子的手往回走,“家去吧!咱哪也不去了。”
结果到了家门口,李月芬愣住了。
家门口站着的人是……高秀兰的娘家人!
“你们……你们怎么来的”李月芬将宝贝孙子往身后一藏,满脸警惕的问道。
这十多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打头的那老太太就道:“看亲家说的……这大过年的,我们来给亲家拜年啊。”
“什么亲家”李月芬皱着眉:“咱们早就不是亲家了。”
“这可不对啊!”后面就有高家的儿媳妇出声了,“我们高家的姑奶奶给你们金家是生了儿子的。你们家这金疙瘩,可是从高家女人的肚子里蹦跶出来的。我们可是正儿八经的亲娘舅。都说娘舅大如天!亲家婶子啊,您可不能不叫孩子认舅舅啊!”
李月芬看着高家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心里就先胆怯了。
之前高家不敢闹,是老四在那里镇着呢。如今看老四进进出出的回村上,但却从来不回来看自己这个当娘的,他们倒是不怕了,敢上门来闹了。
这边才一愣神,那边就有高家两个小媳妇过来拉扯疙瘩,尖着嗓子嚎哭:“我的外甥哟!可怜我这死了亲娘的外甥哟!可得叫舅妈好好看看,我这亲外甥在这家过的是啥日子……”
把疙瘩吓的哇一声就哭出来了:“你起开!我不认识你!我不是你外甥!我娘没死,她在家呢。”
李月芬虽然不喜欢刘铃铛,但比起刘铃铛,她更不喜欢高秀兰。
所以,压根就没跟孩子说过,他亲妈死了的事。
刘铃铛进门的时候,疙瘩才一岁,还在怀里抱着呢,根本就不记事。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李月芬还总骂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样的话。可等孩子大点了该记事了,她却不这么叫嚷了。
家里有爷有奶,有爹有娘的,孩子的潜意识里,自然不会想着谁是亲娘谁不是亲娘。家里又只有他一个孩子,没有比较的。所以,吃的好穿的好,他不会那么去想。刘铃铛呢又比较会做人,跟村里谁都没红过脸。对谁都热心的不行,加上成亲这几年了,也不见怀个孩子。大家就觉得,要是不想跟人家结仇,就不该在孩子面前说啥亲娘后娘的话,前头留下个儿子,孩子又还小,这么养着,跟亲的差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