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敛财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前半晌在这里,后半晌谁知道去了哪了

    反正是每个环节他都要看的。采矿那边怎么样啊, 选矿又如何呢伴生矿能不能利用啊这边的炼钢炉有没有什么问题等等等等, 好像永远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着。

    林雨桐呢

    不能总是分出一只眼睛盯男人, 一只眼睛盯孩子。

    这肯定不行, 要不然又得被计寒梅逮住喷一脸唾沫星子。

    再说了,四爷也不是那种撒出去叫人不能放心的男人, 更何况,如今这情况,男女关系这个,需要提防的时候真不多。男女关系不检点这个情况,有……当然是有的, 但是那属于极其个别的现象。作为干部, 组织管这个管的挺严, 要是作为普通的群众, 那工友和街坊四邻又睁着眼睛看着呢。离婚的也有, 但少有那种因为婚内出轨而离婚的。

    所以好处就是, 婚姻的稳定性极高。

    林雨桐之所以想到这个呢, 就是因为职工家属调动的问题。刚开始叫家属随迁,这是需要动员的, 好些还一看条件艰苦就不来了。可是搁不住时间长了啊!

    时间一长, 林雨桐不做思想工作, 人家家属的单位和同事包括家人都开始做工作了。

    就说, 你怎么能这样呢

    这个说说,那个说说,本来心里就记挂着,一天到晚心里跟猫挠似的总也踏实不下来的心肯定就活动了。

    也是!能多艰苦啊!

    再艰苦不也能吃饱饭吗

    本章节内容由手打更新

    只要能吃饱饭,这还叫艰苦吗

    其他的配套跟不上,这一点真就克服不了吗啥有一家人在一起重要呢

    那就走吧!

    什么两地分居啊,异地恋啊,只要不是那种不可抗拒的,像是当兵,像是一些特殊的工作情况,一般两口子想调在一起,在如今这个年代,是不困难的。

    拿着原单位的工作证明过来登记,等着这边的工作安排下来,分配了单位,又去单位报道。然后新单位开个证明,拿着回旧单位调档案,调户口,调粮油关系等等。有些单位是单位派人去调,可林雨桐这边呢,根本不能搞这一套,因为这段时间,涌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本来都是职工家属嘛,来了一般都会留下。

    可是很快的,上面又有政策了。

    说是从今年起,三年内要减少城镇人口两千万以上。

    这是啥意思啊

    就是很多原本的城镇人口,吃着商品粮的人口,得重新退回去种地了。

    是啊!

    要真是这样,如今这局面该怎么处理。职工家属等着安排工作呢,可实际上是周围这一片刚刚农转非的当地群众,到底是只有少数被招工招进来了。剩下的大部分人,这些人怎么办肯定是立马非转农了,重新回去当农民嘛。

    本来这不跟四爷和林雨桐相干,但问题就出在,四爷想要的建一个农业基地实验所,也就是实际上的农场。这是需要土地的。如果当地的居民又大部分非转农了,那他们得继续种地吧。那这农场又该开在哪里

    所以针对这个事,厂里开会,大领导小领导的都到场。

    最后拿出一个方案就是,外地来的职工,他们的家属,都尽量的予以安排工作。但是本地的职工,是没有给这一项政策的。为了能腾出土地,也为了能更好的安抚这一片群众的情绪,四爷就说:“每一户居民,咱们给一个指标。”

    要不然非转农了,大家不会怪运气不好赶上这个政策,只谁怪厂子没给他们工作的机会。有这么多人对厂子不满,是好事吗今天骚扰一下,明天骚扰一下,还要不要正常的生产了。

    那些不满聚集起来,本来已经成了快要翻滚起来的开水了,结果叫四爷倒了一瓢凉水下去,暂时是止沸了。

    这种做法,对上面也有个交代了!

    看!咱们积极响应了政策,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跟地方政府呢,比如临北区,也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础了。但你们要做非转农,得那你们自己去动员,去做思想工作。

    于是,工作组下来,天天的开动员会。说国家现在还困难,要给国家减轻负担。说大家放心,转为农业户口,还是会给大家分土地。

    不管是心里怎么不愿意,但最朴素的道理大家都懂。

    这叫大势所趋。

    可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这边说一家给一个招工的名额,然后人家就开始分家了。大家往小家的分。很多人家都是儿子还没结婚,就给分出来了。

    四爷是不怕这种情况的,矿山那边现阶段,就是往后的两三年内,都得是半机械半人工,那边永远不嫌弃人多的。而且过来的人多了,腾出来的土地就多了。建农场的时候反对的人就少了。他原先就准备这么干的,可那时候那么干,可不会那么顺利。很多人都不会想的那么远,只以为这是自己跟桐桐的老家,到处都是亲朋故旧,这是拿公家的饭碗去做自己的人情。所以啊,那时候需要一个像是计寒梅的人拦一拦,要不然口子一开,那就是非常可怕的事了。有些人家能一下子进来好几口子。要真是那样,等到了这会子,又得从厂里往出裁人。这一裁人,才是把人彻底的得罪死了。可现在则不然,为了厂子能有个稳定的周边环境,跟周围的当地居民搞好关系,是必须要做的。因此,一说给各家有个名额,全厂上下,没有不理解的人,也没有想偏的人。而对于之前没招工上的人家来说,还有什么怨气呢感激都来不及呢!要不是人家金老四吐了这么一个口,一家子又得回到以前那种日子去了。

    如今,家家有了干公了,有粮食还有钱。而家里呢又有地种,好歹是个收成。这么着下去,日子不会太难过了。总比全都打回原形好啊!

    况且,人家还由着咱们分家,分了家几个兄弟都去了,人家也没说啥。

    大家伙这心里就寻思着,人家还是有乡性,念着人情的。哪怕不是啥好工种,但好歹是吃商品粮的,一辈子不愁了!

    招工这件事,先是叫计寒梅一打,他再出手一拉。这一打一拉,才真正把问题给解决了。

    于是说各家分完剩下的土地,要建农场,之后说不定还会用一些临时工,那基本是没有周围的群众都没什么意见的。主要怕影响自家在厂子里当工人的那口子人。

    说建农场嘛,那就建。

    四爷又把一些荒沟荒山圈在里面,能养鱼的就养鱼,能种树的就种树,也不一定非得种庄稼。

    有些不够格去矿厂的,就直接去了农场。被戏称为拿着工资的农民。

    打从这个时候起,城市户口的价值好像一下子就高了起来。农村户口想换成城市户口,难死了多少人。

    农家的孩子挣脱一身农民的皮,招工的路会被人家企业自己的子弟堵死。没点关系的人想塞进去,那是做梦。唯一一个晋身的办法只有一个:读书,然后考出去。

    所以,在九月份再开学的时候,除了跟随父母迁过来的孩子,更有周围人家的孩子,都送过来了。听说这边的教学质量好,老师都是大学生,想叫孩子能有出息,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都想办法叫孩子上学了。

    暑假的时候把学校整整的扩了两倍,还是不能满足需要。每个教室都塞的满满当当的。

    丹阳回来一边洗脸一边抱怨:“教室里能热死人,湿热湿热的。”

    新教室,人挤的满了,就是这样子的。

    他爸就说:“克服克服,一年,就一年的时间。明年肯定给你们盖个好学校。”

    朝阳却觉得还好,“楼上也不定都好,想出来玩还得下楼,麻烦死了。”

    端阳就偷眼瞪他,这小子后知后觉的窜出去玩去了。

    四爷就说端阳:“跟着如今这个师傅怎么样”

    端阳的师傅技术科的,资历非常老。算是老牌的留学生,三六年去德国留学的。三七年国难当头的时候回来,后来辗转在言安这个大后方工作。虽然留洋过,但又跟这些后期留洋的那些不一样,他的政治上没有什么问题。而就本人而言,虽然是技术是有些过时,但就端阳这种打基础的孩子来说,跟着这样的师傅才是刚刚合适的。

     




1241 旧日光阴(53)三合一
    c_t;?旧日光阴(53)

    报复

    什么报复

    林雨桐将手里的东西放下, 就往厨房去, 还说端阳:“进来说话。”叫人家警察看见母子俩搁在院子里说悄悄话, 不合适。

    端阳赶紧跟进去, 先道:“妈, 你放心,这里面没我的事。我师傅天天盯着我画图呢,很长时间没跟他们一块晚上出去了。”

    “那就是说他们晚上还是出去了。”林雨桐抓住了话里的漏洞,追问了一句。

    端阳愣了一下带着几分懊恼的点头:“是!他们是晚上出去了。不过不是做贼去的,是抓贼去的。”

    抓贼去的!

    这话又怎么说

    端阳这么一说, 林雨桐才知道:这段时间运送的物资总是短缺,不是缺了这个,就是缺了那个。后勤上也问啊,尤其是苗大嫂,盯这个盯的可紧了。

    这么一问, 人家就说了:“有路贼。”

    路贼,就是在路上下手的贼。

    这样的事多了去了。就是司机自己也知道。但在人家的地盘上过, 这些人又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你就是发现了把车停住又能怎么样一个人干一群

    干不过,就干脆当做啥也不知道,顺顺利利的开过去就算了。反正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候,丢两筐子碳就了不得了。

    所以啊,这路贼是普遍存在的。

    本章节内容由手打更新

    人家说是被贼偷了,而且已经报警了。那咱能说什么呢。

    端阳就道:“我倒是听他们说了一嘴,说是怀疑是有些人在监守自盗。他们晚上埋伏在路边,就是逮贼去的。这怎么好好的反而成了贼了我可不信他们会偷自家的东西。”

    这倒也是。

    这里面有苗家的铁蛋,这铁蛋要比丹阳大四五岁的,如今也都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了。

    这孩子也是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身上还真没这些坏毛病。

    再说了,苗家那两口子的家教,孩子小的时候苗大嫂还有点不那么靠谱。如今好歹是个领导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孩子的要求都高了起来。要真是孩子偷了藏了,能搁哪去了。哪里能比家里保险家里要真是有这东西,两口子能不知道要是知道了能纵容孩子干这事吗不能够啊!

    所以,真不是林雨桐护短偏心,这些孩子就不可能干这样的事。

    她就问端阳:“他们说监守自盗,是怎么一个监守自盗。是粮食部门监守自盗,还是其他部门……比如车站仓库……比如运输过程中……”

    端阳不是很确定,但还是把猜测说了:“粮食部门那边是不敢了,但这秦桧还有几个好朋友呢。当时处置了那么些人,他们里面这沾亲带故的还在这个部门也不一定。要不然贼偷的怎么那么准。哪几节车厢是粮食贼怎么知道的那么准,一摸就摸过去。而且每次丢的那个数目,就是刚刚比损耗正常量多一点。要不是次数多,苗大婶觉得不对,老是问。他们也不会说给报了警了。”

    他这意思就是说有内部人员通风报信,勾结外人搞破坏。被逮住了反咬了一口。

    存在。

    林雨桐就把围裙解了,“你们包饺子,我出去看看。”

    出了门,正听到四爷跟那两人说:“……我去吧。厂里不包庇什么人,但要说是我们厂的青工如何了,这个我也不信。咱们这样,我先跟你们回去,你们好交差,也好叫我听一听当事人说说这个始末……”

    赵平就说:“我去!去也是该我去。你去干什么”

    林雨桐走过去:“赵叔,今年过年您这边难得团聚……”他儿子和媳妇带着孙子要回来,她就说,“您别管,我们两人去。晚上肯定回来,到时候咱们再说。”

    赵平想想也觉得行,但人家俩警察还不愿意呢,哪有你们这么办事的:“我们……这就是先了解情况,大过年的,也考虑到大家的情绪,主要是想着,是不是叫厂里的保卫部门先把人……”

    这事可不能这么办!

    四爷就说:“没关系。今年的事情今年毕。等会赵书记找保卫科,把你们要找的人都集中起来。但这放假了,有些回城里了。以厂里的名义叫他们集中起来,只说是加班。没人会多心。要是这猛的一抓人,那听到消息的再不知道深浅偷着跑了,这有些事就更说不清楚了。你们也不好交差。”

    没说不配合,可这种配合实在叫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中一个年级大点的就说:“那要是您想去了解情况,那就走吧。这事,牵扯的人员多……确实……也是怕出万一……那咱们就一起……”

    这两人也不容易,一路是走着过来,路上得走一两个小时。这么大的雪呢!

    来时两个人,回去的时候四个人,林雨桐也跟着去了。

    是得人跟着,这万一真有个啥事,也得有个报信的吧。

    赵平原来想着叫苗家富跟着去的,但因为名单里有铁蛋,这事就这么算了。

    再说了,林雨桐都说了:“他也没我劲大,我去比他去合适。”

    至于几个孩子,“一会子我们就回来,不耽搁晚上吃饺子。”说着,还交代端阳那兔子该怎么做,“配料都在碗里,按我说的,最后把料下了,搁在锅里慢慢炖着,我们回来就正好能吃。”

    对于别人来说是辛苦的事,但两人一路上只当是赏了雪景了。

    路上有行人踩出来的道,踩的硬邦邦的滑溜溜的。

    林雨桐半蹲着,四爷在一边拉着她的手,拽着她往前滑。

    多少年没做过这么有童趣的事的,两人玩的挺高兴,边上跟着人……没关系。以前睡觉的时候人家苏培盛都在外面站着呢,这种程度的跟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年龄大点的那个警察,这么跟着,还比较坦然。可年轻的那个,脸羞的红红的,替这两口子脸红。

    这哪里像是去派出所,明显就是两口子终于撇下倒霉孩子,然后出来撒欢来了。
1...816817818819820...8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