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那你上厕所怎么办”林雨桐瞪她。就不信你还能一大晌的不去厕所。
她转身进了里间,装着从床底下,其实是从空间里,拿了三双小雨鞋和三把小花伞来。
“我不要那个雨伞。”夜生摇头,“那都是丫头片子才用的。”雨伞是碎花的。
震生指着门边的大黑伞,“我们俩用一把大伞就行。”
年纪不大,一个个的屁事不少。
林雨桐马上镇压,“不行,叫你们穿什么你们就乖乖的穿什么,叫你们用什么你们就老实得用什么。不许挑三拣四。”
人家孩子是没得用,他们什么都有反倒挑拣起来了。
三个小祖宗都撅起了嘴,不满意。
还反了天了。
“谁不听话不许吃饭。”林雨桐说着,就站起身了,进厨房要去早饭。
楼道里传来喊声,“有猪头猪下水,收拾干净的,谁要就赶紧排队了。”
夜生蹭一下就窜出去了,“我要猪耳朵,我要猪蹄,给我留着。”
楼里踢踢踏踏的传来脚步声,连同善意的笑声。
四爷拿了钱跟着出去,震生窝在沙发上不动弹,翘着二郎腿叮咛,“要是有猪小肠也买一点,想喝酸辣肚丝汤。”
四爷好脾气的应了,问雨生想吃什么,“赶紧想,爸爸给你买。”
“熘肝尖。”雨生边脱鞋回他们的房间,边扭头道,“不新鲜就不要了。”
都是祖宗。
人家的孩子给什么吃什么,一口大肥肉都能哄住。自家的孩子都已经开始点菜了。
四爷跟着出去,就见自家夜生排在最前面,那是没人跟一个不大的孩子争抢。
问了才知道,原来是附近村里的猪圈被雨水泡的倒了,把猪砸伤了,所以干脆宰了。拿到研究所来卖。都知道这里面的人是吃商品粮的,有钱。就一起都拉来了。
大片子肉都留在食堂了。剩下下水和猪头猪蹄猪尾巴。
这么多人,四爷哪里好意思多买,要了半个猪耳朵,半个猪口条,一个猪蹄,半个猪肝,一节猪小肠。最后,大家把猪尾巴让给四爷了,都知道有三个孩子呢。
除了猪肝要爆炒,其他的都得先卤起来。
晚饭的时候,对门的苏杭端着半碟子溜肥肠过来给孩子吃。
林雨桐这才发现苏杭竟然也赶时髦烫了头发。
男人的头发留长了,也烫成大卷。又见他穿着牛仔裤,夹克衫。
就更笑的不行。
四爷低声道:“你就等着领导找你谈话吧。”像是他们这样的单位,着
第362章 那个年月(91)一更
那个年月(91)
三个孩子也不是一味的蛮干,有些玉米棒子他们根本就够不着。印昆想要帮忙,三个孩子还不让。
他们没有分开各自提着篮子跑,而是三个人用一个篮子。
夜生拉住玉米杆往下拉,震生提着篮子用脚帮着夜生从根子上边一点往下踩玉米杆。等到弯下来了,雨生伸手把玉米棒子掰下来,放在震生手里提着的篮子里。
哎呦!还学会分工合作了。真别说,合作的还挺有默契。
印昆看的笑眯眯的。大人看着他们吃力,也累的慌,可孩子们却把这当做游戏。他也就不上前去凑热闹了。
作为这片玉米地主人的小伙子回头看着三个孩子干的吃力,就只捡了上面的掰,把最下面的留给孩子。叫他们伸手就都够得着。
十几个玉米掰下来,震生就皱了眉头。他低头看看篮子里一个个大玉米棒子,眼里闪过迷茫,又若有所思。
夜生不时的抬头看一下前头那个老是的回头看着他们笑眯眯的叔叔,眼里也开始不解了。
他伸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愣愣的不动了。
他们都觉得有些心虚了。这么捡人家的东西真的好吗
这不是妈妈说的那种跑到别人的钱包里捡钱吗
这是不对的!
雨生看看震生,又看看夜生,终于还是开口道:“叔叔,你漏了很多没掰。”这人不会这么傻吧,看见她们跟在后面捡,还笑呵呵的。
把小伙子愣了一下,然后朝印昆看了一眼,就摆摆手,“没事,谁捡到是谁的”
三个孩子面面相觑,他们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不解。难道这世上的好人真的这么多
三个小篮子装满,印昆就帮着提了,“够了,这些肯定够了。送回家,咱们就回城里去。你爷爷可都想你们了。”
林雨桐看着欢呼着回来的三个孩子,听他们说遇上好人的事,有些哭笑不得。
印昆也不给两口子说话的机会,就直接带着孩子要走,“开学前,我肯定给送回来。”
“还没收拾衣服呢”林雨桐跟进屋子,要给拿换洗的衣服。
印昆摆摆手,“不用,孩子他小舅前几天送了几包衣服过去,说是你们周末回来的时候给孩子。我这次过来,想着孩子要回去,也就没带。孩子回去就有新衣服穿了,不用这么带来带去的。”
孩子小舅,说的是林雨亭。孩子的衣服,一直都是他一手包办的。一到换季的时候,衣服就拿过来了。不光是自家的孩子,林大哥家的小伟,林大姐家的丹丹。连印薇家的晓晓,都有一份。有了时髦的衣服,也不忘了给印薇和梅抗美带一份。
反正是挺会做人。并不因为林雨桐和四爷在这山窝子里就疏远走动。
这叫林雨桐在印家很有面子不说,真遇到点什么麻烦事要印家办,大家也不好意思不搭把手。
见印昆这么说,林雨桐也不准备了。衣服都是批发来的,花费不了几个钱。
如今这衣服款式不多,别看孩子的衣服都是一大包,但往往是一个款式好几种颜色。
看着印昆开着车离开,两人才回来。
“我刚才跟二哥说了,要是碰上好车,先买一辆。咱们来去也方便些。”四爷轻声道。
林雨桐诧异的看了一眼四爷,他永远都是这么的能走在时代的前沿,这会子都已经开始谋划着私家车了。
“放在咱们名下只怕不行。”林雨桐提醒道。
没有合理的收入来源,这么大的开销,就是惹祸。
“也该叫他们注册自己的公司了。”四爷想了半天就道:“不是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地位吗”
这倒是可行。将钱投进去,然后真有车了,挂在公司的名下,自家开着就是了。
天慢慢冷了,楼下停了两辆大卡车,车上装的都是白菜。
该到了存冬储菜的时候了。
林雨桐也得买,可这买来了放在哪,就是个问题了。
现在的白菜,可跟后世卖的那种,皮都剥的干干净净,白白嫩嫩的白菜不一样,带着大青的菜帮子。一个差不多都得四五斤重。这还不算是顶好的。
“就这已经算是不错了。”胖婶笑道,“这还是咱们所里想办法采购到的。你没听说吗,年年到了冬储菜的时候,这市政府都得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采购,运输,分派。我们家老李说,光是京城,为了大家伙的冬储菜,就得动用三万多人忙活。”
她的语气有些炫耀,想必是李师傅从这些运输司机这里打听来的。
毕竟两车菜,食堂就要一车。李师傅跟运输菜的司机熟络很正常。
一群人围着剩下的一车菜。
“你要多少啊”红姐凑过来问。
“我也不积酸菜,百十斤就够了。再买点雪里红,萝卜,大葱,就凑活过去了。”林雨桐低声道。
“你们周末一般不在这边吃,大过年的肯定也回京城了,这么算下来,倒是能省下不少,百十来斤也确实差不多了。”红姐应了一声,心里却知道,这人人家的日子过的好。就是往常,人家也是豆腐,豆芽这些东西就没缺少过的。鸡蛋,肉类也从来没见断过。有这些东西补贴着,还真不需要那么多白菜。
白菜一斤二分五厘,一百斤也才两块五毛钱。
二三十个白菜,林雨桐没叫四爷,反正菜卸下来还要再楼外面晒呢。
冬储菜最麻烦的就是晒菜,码菜,倒菜。自家的菜少,还无
第363章 那个年月(92)二更
那个年月(92)
这个时候,男女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给对方干活。
在农村,小伙子帮着姑娘家挑水,挑粪。重活累活抢着干。姑娘家要是稀罕人家小伙子,就悄悄的做一双鞋垫送过去。
尤其是订了婚的小伙子,最爱的就是相互脱了鞋,比一比鞋里面的鞋垫,谁的花样更好,更的更精致。
所以,周平见张革新给何田帮忙干活,就不由的先往男女关系上想。
现在林雨桐看见云师傅给何田帮忙,心里也不由的想着,这两人是不是还有进一步的可能。
回去以后,林雨桐就学给四爷听,“难不成云师傅真的跟何田有什么”
四爷眼皮都不带撩的,“云师傅哪里不好何田不也是嫁过人的”
合着您还觉得云师傅委屈了
“倒不是嫌弃何田嫁过人,关键是何田的性子……实在是不讨喜。”四爷又补充了一句。
经历过那么多灰暗的人,讨喜不起来的。
就怕心里留下什么创伤,将来真要在一起,也是云师傅受累。
当然了,这都是别人家的事,跟他们也不相干。云师傅再亲,也不会跟他们晚辈说特别私密的事。
这天,所里的大喇叭通知,晚上放电影——少林寺。
好家伙,三个孩子一回家,书包一扔就要去占座位。
“你们不是看过了吗”林雨桐赶紧拉住他们,把羽绒服给套上。今年冬天,开始有羽绒服了,都是大红,大蓝,大黑的颜色。料子也有点硬,但是里面都是百分百鸭绒的,质量不错。深秋的晚上,山里的气温提别低。可不得把厚衣服给拿出来吗
连脚上的鞋,也叫换成了皮靴子。
少林寺这电影,印昆带着他们看过了。而且还不止一遍,这会子所里露天放映,怎么还这么激动。
“好看呗。”夜生还嘿哈了两声,跟四爷道,“爸爸,什么时候咱们也去少林寺瞧瞧。”
少林寺在河南,哪里这功夫。
“以后吧。以后有机会带你们去看看。”四爷倒是不含糊。
“妈妈,你快点,一会人家把好位置都占了。”雨生挺着急,嫌弃林雨桐给他们把羽绒服后面的帽子都戴了起来。觉得臃肿,难受的厉害。
林雨桐顺势在她屁股上拍了一下,“行了,去吧。看着点道,别摔着了。”
“那爸爸妈妈也快点来。”震生也搬个小板凳,就往出走。
林雨桐不打算去的,但是人肯定多,放孩子过去,他们也不放心。于是换了衣服锁了门,也都往出走。
楼道里,一个挨着一个排着队往出挪。手里还都拿着高矮不等的凳子。
电影屏幕挂在研究所的门口刚好挡住大门。
这也是为了方便周围的村民的。
所里的人在研究所里面看,是看屏幕的正面。村民在研究所外面看,是看反面的。
不过没多大的影响就是了。
外面的天已经慢慢的黑下来了,还起了风,吹到人身上的都是冷的。虽然有两盏大灯,但是在这人头攒动的地方,还是人不清楚谁是谁。
林雨桐找不见自己孩子,也跟其他人一样,敞着嗓子喊,“雨生……震生……夜生……”
喊了好几嗓子,才听见前面的位置,有自家孩子的应答声。
四爷拉着林雨桐绕过去,果然看见三个并排坐在前面。
两人过去把三个板凳合在一起,坐了上去,把孩子揽在怀里。林雨桐揽着夜生,四爷揽着雨生和震生,叫他们面对面的坐在他的腿上。
所里面热闹,但外面人更多。附近听到消息的人都赶过来了。
边上一个孩子叫夜生和震生,“去买瓜子去。”
两人不一定爱吃,但很想去凑热闹。
四爷给了几毛钱,就看见兄弟俩跟着那孩子跟泥鳅似得在人群里溜来溜去,不见了踪影。又过了不大功夫,就拿了几包南瓜子回来。
林雨桐不爱吃这玩意,一吃就上头。她坐在这里剥皮给夜生吃。
夜生嫌麻烦,“最香的就是嗑瓜子那味。”硬是要自己吃。
林雨桐心说,什么人什么福气。
弘昭他们从来就不会自己嗑瓜子的。
坐了半个小时,电影才开始。一旦开始,多吵闹的的环境都静了下来。
林雨桐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很深刻。但对于电影的情节,只记得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改编的。
电影一开场,她竟然也全神贯注的看进去了。
就连深秋里吹在脸上带着冰凉寒意的风,也好似能忽略掉一般。
等到看完电影,腿和脚都麻了。
四爷拉好孩子,扶着林雨桐起来,“慢点,站一会再走。”
原本想等着人都走的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再带着孩子走,省的拥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