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又开始灌**汤了吧。”四爷将不整齐的地方,用泥抹平了。才又回头道:“明天回门,估计家里不会给什么好东西。咱们再另外准备点。”

    “除了布料,别的都不敢动。就是布料都只有青布黑布能用。点心,糖这些,我也不知道外面卖的事什么成色,也不敢随便往出拿。”林雨桐也发愁,“要不,先去一趟镇上,买上几斤肉。”

    “成吧。”四爷直起腰,又往外走,“我先拿几根柴火,将炉子点起来烤着。这湿哒哒的,屋里也不舒服。”

    “上面还不能用锅,省的叫人觉得咱们另开灶了。”林雨桐等四爷将柴火抱来了,就道:“弄一个大瓦罐。”

    日子真是越过越原始了。

    晚上,林雨桐从空间里拿了馒头和肉酱出来,两人饱餐了一顿。肚子才觉得舒服了些。

    这两天下雨,没干活,一家子都吃的是稀的。当然了,据小何氏说,老太太的点心什么的,都给三郎两口子和殷幼娘送去了。人家是饿不着的。

    第二天一早,三个媳妇都得回门了。

    老太太亲自收拾了一篮子白皮的鸡蛋,一篮子山梨,一篮子大红枣,两条大鲤鱼,一个肘子,一坛子酒,叫了马车,将三郎和范氏送出了门。

    而给四爷和林雨桐,收拾了一篮子豆角黄豆,一篮子山楂,一坛子自家做的酒酿,这就算完了。

    林雨桐即便不在乎东西,可也在乎这个脸面啊。

    豆角黄瓜——秋天的,都老了。

    山楂——后山上有的是。野生的。

    酒酿——一把米和水做成的。

    等到小何氏跟二郎这里,就只有一篮子菠菜,一篮子酸枣了。

    菠菜——也可称为秋波,秋天的菠菜。老了,喂猪猪都不好好吃。

    酸枣——漫山遍野的都是。硕大的枣核裹着一层皮。

    小何氏是接过篮子的手都在抖了。这是给气的。

    林雨桐就纳闷了,老太太什么时候弄了这么些野玩意回来的。

    就拿酸枣来说吧,小孩子再嘴馋,都懒的摘的玩意,得亏老太太怎么想的起来。

    刚要出门,殷老二拿着一大包东西过来,“这个给秀才公拿去”

    四爷刚接到手里,就听见老太太喊道:“老二,你把你爹的烟丝全都拿了”

    殷老二就对四爷低声催促道:“快走!”然后就嬉皮笑脸的回身,对着老太太喊道:“什么烟丝啊是上次三郎在县城买的吧。我没见啊”

    睁着眼说瞎话。四十多岁的人一点也不难为情。

    林雨桐跟着四爷都出了门了,还听见老太太哭嚎道:“你个瘪犊子,那东西得值二两银子呢。你给我要回来……”

    林雨桐和四爷不由的加快脚步,等走出一大段了,两人才反应过来,顿时觉得十分好笑。

    身后,小何氏把二郎打的‘啪啪啪’响,“这东西给我家喂猪,猪都不吃。”

    二郎轻声的耻笑一声,“你家穷的有猪吗好几年都不见猪粪了吧。有这些就行了,当初成亲,你家可是拿了十两银子的彩礼的。”

    自家爹娘辛苦了半辈子,偷偷摸摸就攒下那十两,全都给她家了。十两都够买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

    那两人再说了什么,林雨桐和四爷也没听。

    到了镇上,称了两斤五仁的点心。又称了两斤五花肉,这才又返回,往河西村去。

    镇子距离两个村都只有三里路,近便的很。而从殷家到林家,走路也就二十分钟。出了村子就是河,过了河上的桥,就是河西村。林家就在村口位置。

    一个农家的四合院,就是林雨桐的娘家。

    刚过了河,林二郎就等在路边,“可算是等到你们了。”




第451章 寒门贵子(5)三更
    寒门贵子(5)

    金氏点了点林雨桐的额头,“傻闺女,事不是那么做的。”

    说着,将俩南瓜装了起来。又指着炕上的东西,“茶叶,点心,酒水,水果,这四样,一点都没少。你们进村的时候,就大大方方的叫人看。值不了多少银子,但是事得做的叫人无可指摘。”

    林雨桐也不过是不想拿林家的东西,想着一会子买点东西直接给公公婆婆,叫他们看着处置就行。既然金氏这么说,林雨桐也就一笑。

    金氏一个孤女,能在逃难的过程中,没被人给吃了,给卖了。能一路安全的到了这里。本身就不可能是个性子软的人。没有娘家,还能在夫家立足,那么,她自身就是一个特别有智慧的人。

    告别的时候,老秀才又塞给了四爷几本书,“念完了,就拿过来,我给你换。到时候还要考考你的。你现在读书,还来得及……”

    林雨桐愕然,四爷怎么把老爷子给糊弄住了,还一副教他读书的样子。

    金氏都恼了,您老人家读书读的败光了家业,这会子还撺掇女婿念书,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她拽了拽林济仁的袖口,叫他说话。

    林济仁尴尬的咳嗽一声,“时间不早了,叫俩孩子回去吧。太晚了,亲家该有意见了。”

    林有才哼了一声,白胡子一抖一抖的,“改天,我亲自登门跟殷家说说,不能顾着一个,糟践了另一个好苗子。”

    这下金氏就不说话了,殷家偏心大房,自家闺女吃亏。老爷子上门去闹一闹,没什么不好。

    四爷眼里就有了笑意,没枉费今儿在这里陪着老秀才说了大半天的话。

    自己就算是学识满腹,也得有个出处啊。老秀才学问不行,但是不代表叫教不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弟子来。

    他郑重的给老爷子致谢。林雨桐也笑嘻嘻的道:“下次回来,给您老人家做小酥肉。”

    老秀才胡子一翘,淡淡的哼了一声。

    林大郎和林二郎将林雨桐和四爷送到了桥边,就停了下来。

    “常回来。”林大郎叮咛道:“馋肉了就回来吃顿饭。打个转的功夫。”

    林雨桐应了一声,就从两人手里接了东西,过桥进了河东村。

    村口有人聚在一起,说着等两天地里干了,就能秋收的话。

    见林雨桐和四爷回来,不免都打招呼。这一个村住的都是族人,谁家不知道谁家的情形啊。

    四爷手里的东西,一目了然。

    就有人赞,“这林郎中家,是个讲究的人家。”

    林雨桐就笑着客气。

    等到了没人的地方,林雨桐小声问四爷,“想科举”

    四爷点头,“没社会地位,连银子都守不住。你想叫孩子们一人百十来亩地,过小地主的日子”

    当然不!

    四爷就道:“做不做官,这都是以后的后话了,但是没有功名,见人就跪,这日子……”

    林雨桐叹了一声,又问道;“这四郎……以前识字”

    四爷点头,“以前,族里有族学。殷四郎放牛的时候,就在族学的边上,偷师学的。这个,满村里的人都知道。为偷师不好好放牛这事,还狠狠的被老太太打了一顿。”

    原来如此。

    一个打小就好学,如今又有人指导,那么就算有点学问,别人也不会感到好突兀。

    两人一路上都想着科举的事呢。谁知道刚进院子,就被扔过来一个大雷。

    “……相公真是了不起。今儿府上设宴,都是咱们县里有大学问的人。”范氏站在院子里,兴奋的道:“结果相公在宴会上,看着池塘里的鹅,做出了一首好诗。”

    “什么好诗”老太太急不可耐,“快念念……”

    范氏就越发高声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说着,她就笑,“当时满座皆惊。谁不赞相公一声少年天才……”

    她再说了什么,林雨桐没心思听了。

    满脑子都是:我靠!我靠!我靠靠靠!

    四爷捏了捏林雨桐的手,林雨桐才收敛神色。见老太太兴奋的拉着范氏说话,两人直接拿着东西进了二房住的厢房。

    殷老二正在生气,钱氏就拿白眼不停的翻他。

    “不就是做了一首诗吗”殷老二嘟囔道,“我儿子要是上学,也能作诗。什么了不起的玩意。还不是一大家子花银子喂出来的……”

    林雨桐心说,还真不是。人家那是自带穿越光环啊。

    钱氏先看见两人,就‘啊’了一声。

    林雨桐将东西递过去,“娘!我看老太太忙着呢。东西您收着吧。”

    四爷就坐过去,将茶叶直接开了瓶,给便宜爹泡茶喝。

    殷老二一看东西,就知道不便宜。“不该收你老丈人家的东西。”说着,又小声道,“这东西,加上偷偷给你媳妇的钱,老林家赔到家了。”说着,又有些自得,“别看给你成亲,时间仓促,但这人选也是千挑万选的。不疼闺女的人家,不能结亲。疼闺女了,就有人在后面帮衬你了。傻儿子,人的脸皮要不要的不要紧,关键是得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四爷将茶递过去,笑着听着,至于听不听得进去,就没人能看出来了。

    钱氏将茶叶和酒留下了,点心和水果直接给林雨桐,然后指了指他们的屋子方向,这是叫林雨桐把东西拿回去自己吃。

    林雨桐赶紧把吃的也顺便放进柜子里,“



第452章 寒门贵子(6)四更
    寒门贵子(6)

    我嘞个去!

    林雨桐简直惊呆了。有没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啊。人家夫妻俩离开家,在外面辛苦的赚钱,就是为了给隔房的弟弟用的

    凭什么啊

    没听人说吗在家前日好,出门一时难。端人家的碗,看人家的脸,钱是那么容易赚的说剥夺就剥夺,合理合法的强取豪夺了。

    她也算长见识了。

    林雨桐朝钱氏看去。就见钱氏头也不抬,仿若没听见一般的,将肉又给林雨桐夹了一片,还从汤盆里给林雨桐捞了半勺的嫩豆腐来。

    林雨桐又朝四爷看去,四爷微微的摇头,这是示意她不要管。

    果然,就听见殷老二道:“娘啊,你不提大郎两口子,我还不想跟您说这事呢。您既然问起来了,那我也就不瞒着了。大郎打小就老实,娶了个媳妇也不精明。两人到了人家王员外的府上,工是做了不少,但这钱……不要咱们赔就算不错了。”

    “放你娘的屁!”老太太重重的放下碗,“我从来没听说给人干活,还倒贴钱的。”

    “是啊!我也没见过啊。”殷老二就道:“可谁叫大郎两口子能吃呢。我当初不放心这俩孩子出门,就怕他们在外面饿着,我就说了,你们放开肚子吃。只当混饭了。没想到这瘪犊子真能吃。在人家府上搭伙吃饭,顿顿白面的吃着。就他那木工活赚银子,能有几个。搁得住这么吃吗四郎成亲的时候,他想回来,都没能回来。人家扣住他做工呢。”

    “你少给我在这里胡说八道……”老太太被老二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本事给气的差点吐出一口老血来。

    殷老二还是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要不您自己去,要不您打发人去,。看能不能支出银子来。”

    他嘴上说着,但心里却止不住冷哼。王员外家的管家,跟他熟。两人关系也铁。这种小事,人家王员外才不管,都是管家在照管。银子天天结。然后由大郎媳妇收着。这媳妇不算特别精明,但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个装钱的匣子。只要装到她的兜里,那是谁也别想掏出来。别说老太太了,就是她娘家亲娘老子,那也掏不出一个子来。

    为了这两孩子的亲事,他是动了脑子了。老大不机灵,那怎么办就得找一个大面上能过得去,但绝对守得住财的媳妇。宋氏就是这样。人情往来,面上做的过得去。但自家过日子,精打细算。只往里抠,不往外掏。

    这两年,两口子攒的银子不少了。他们两口子都不要孩子的,别人还想要做梦!

    去外面干活,给家里省了多少粮食,这事都不跟老太太掰扯了。

    说到底,他就是嫌孩子在家给人家当牛做马还落不到好,才把孩子打发出去的。

    殷老二端着汤碗,喝的津津有味。理由说了,老太太爱信不信。反正,谁也不能说出自己不孝的话。孩子在外面干活混饭的人家多的事。不要钱,只图个肚子饱,这都是美差。不是谁家都能碰上的。就把这事拿出去,叫人说说理,谁不说老太太是胡搅蛮缠。

    白面馒头供上,还得预支工钱。有这好事

    “行了!”老爷子敲了敲烟袋锅子,“拿五两给三郎。”说着,就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起身,“哪里有五两银子”

    “就从那里出。”老爷子说了一句,就不言语。

    “那是幼娘的嫁妆……”老太太就哭道。

    殷幼娘果然脸色一红,继而就耷拉了下来。

    这姑娘,林雨桐见的不多,多数时候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屋里做针线。

    要说漂亮,那真说不上。清秀而已。只是没干过活,养的细皮嫩肉,娇滴滴的罢了。真要说有什么亮眼的,那就是一双脚,缠的特别的俊。

    当然了,这是老太太夸出来的。林雨桐没看出仿若三岁孩子的脚长在一个大姑娘身上有什么美的。

    林雨桐在裙摆底下,动了动自己的脚趾头,还是自己这样的舒服自在。

    她这时候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家里没银子。但作为三郎媳妇的范氏,自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也没有出头要出钱的样子。

    可见,这位可不是什么花痴。不是见了长的好的男人就走不动道的人。

    她有她的底线,银钱的事,看的非常的紧。

    而殷三郎也很有趣,可能是没有从女人伸手要钱的先例,他也没有从范氏要银子的打算。
1...178179180181182...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