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四爷面色越来越郑重起来。良久才道:“这不是范县尉一个人敢干的事。青阳河只是支流,干流是西,可西河、河并不从顺平县过。”

    所以,要是真有人要用青阳河来给主流的泄洪,就不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能做主的。

    但是这针对的,应该是那位赵县令。

    “这里面的事,只怕是有些复杂。”四爷拥着被子,眼睛去看着窗外,“如果上游必须泄洪,那么真的非选青阳河吗可这是不是需要泄洪,是不是选择青阳河,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官员。”

    “管不了”林雨桐问道。

    四爷看着窗外,“要真是出于公心泄洪,又何必偷偷摸摸的。其他地方的雨量,咱们不知道,也无从判断。但我听说,西河的河坝,是上任的知州在任时修建的。”

    林雨桐悚然一惊,她一下子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了

    就是这河坝的问题。

    河坝有没有偷工减料,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中饱私囊。这不是顺平县的事,这是整个泰安州的事。

    这经手修建河坝的人,上上下下,估计难有干净。从京城到地方,一层层盘剥……

    一旦河提垮塌,这么多的大小官员,就都得掉脑袋。当官的自然不能掉脑袋,那就只看由着这这顺平县沿河的百姓掉脑袋。

    林雨桐的手握紧。这就是升斗小民的悲哀。

    除了他们,大部分人此刻,还都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哪一天夜里,就得被洪水给吞没。

    四爷拍着林雨桐的背,“没事!没事!有爷呢。”

    “咱们得做点什么”林雨桐抓着四爷的手指,道。

    四爷朝门口看去,在这个位置,刚好能看到被雨淋的,不停的翻滚的鱼。

    “不就是叫大家撤离吗这个简单。”四爷看着外面的鱼,指着它问林雨桐,“想到什么典故了”

    林雨桐眼前猛地一亮:“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她压低声音,“是想……装神弄鬼。”

    四爷点了点,有些无奈,“这样的事,从人的嘴里说出来,叫造谣生事,扰乱民心。从神佛嘴里说出来,就是指点苍生,就是悲天悯人。人说的,没什么人真信。毕竟这是要抛家舍业的。可鬼神所言,大多数人都会心存畏惧的。”

    林雨桐看了看外面的鱼,“这些……还卖么”

    “卖!卖上好价钱,才会有更多的人下河去捞鱼,才有机会做手脚。”四爷说着,就起身,“我这就去!泄洪这事,是要借着雨的势头的。”所以,要有变动,只怕也就在这几天。

    林雨桐就去给他拿木屐,“穿这个吧,草鞋不行。”

    四爷出门,提篓子,又迟疑的看了一眼林雨桐,“这老鳖……”

    “一起卖了。”林雨桐就笑道,“以后爷给我逮个更大的。”造声势嘛,自然卖的银




第461章 寒门贵子(15)三更
    寒门贵子(15)

    四爷兜鱼,卖了七八两银子的事,就像是一阵风一样刮了起来。

    不光是河东,河西两个村子知道,就是镇上和其他的村里也都知道了。

    七八两银子,一般的小户人家,一年也没这么多收入。这半个上午一个人就挣了这么多,那还等什么啊赶紧干吧。别说只是下雨,就是下冰雹,下刀子,头上顶上锅盖,那也有的是人去。

    所以,整个下午,沿河到处都是人。

    四爷看着河水,已经泛黄了,而且水位也确实是涨了。

    他将自己逮到的鱼赶紧先拎回家,林雨桐已经将写好的白锦缎布条准备好了。

    “放心,这锦缎,是以前存下的贡品缎子。绝对查不出产地。”林雨桐见四爷背着身子挡住外面才翻看着布条,就低声解释道。

    四爷点点头,连写字用的墨水都是防水的。

    只是怎么放进去,叫人有些为难。

    正想办法呢,就看见钱氏朝这边过来了。

    两人说话,自然是开着门窗的。这才是最安全的办法。要是关着门,不是摆明了有事吗

    见是钱氏,两人都没有要避讳的意思。

    钱氏一看两人的样子,还有四爷手里捏着的鱼头,就懂了。虽然她不知道儿子媳妇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但还是什么都不问,直接上手,用一个筷子,就轻松的将布条塞了进去。

    等收拾好,四爷拉住钱氏,低声道:“娘!收拾东西吧。这地方住不成了。青阳河马上要涨水了。”

    说完,就看了林雨桐一眼,转身出去了。

    钱氏就皱眉看着林雨桐,往范氏那边指了指。在问,是不是从那边知道的消息。

    林雨桐点头,“这事分真。我们不能看着这么多人枉死,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钱氏点点头,竖了个大拇指。

    林雨桐又低声道:“一会子该叫大哥大嫂回来了。一家人得守在一起才好。”

    钱氏拍了拍林雨桐的手,表示知道了。

    四爷提着鱼篓子,跟在往镇上去的众人身后。鱼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而且,酒楼开始收鱼,做熏鱼咸鱼了。这边收着,那边就有伙计给鱼去鳞,去脏器,然后上抹盐。

    四爷手里的鱼,也还活着。卖了以后,就顺势放在另一边的大木桶里。

    一旦混进去,就再也分不清楚哪条鱼是谁的。

    殷老二还等着四爷,见他也卖了,就道:“赶紧回去,看还能不能捞上来点什么。”

    四爷却记挂着那布条能不能被发现。他就道:“爹,你再想想,看家里还需要什么,一次性在镇上买了。下着大雨,再跑一趟挺麻烦的。”

    “要买什么”殷老二摇头,“你小子怎么是个攒不住钱的以后叫你媳妇当家。”

    正说话呢,就听见宰鱼的那块一声惊呼之声。四爷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成了!

    殷老二也跟着凑过去,就听见又那认识字的念道:“青阳河水涨,生灵涂炭。”

    人群中嗡了一声,有议论的,有急忙离开报信的。

    殷老二眼珠子一转,拉着四爷就道:“你回去,赶紧叫你娘你媳妇收拾东西。我去叫你大哥他们。咱们马上就走。”

    四爷诧异的看向殷老二,“您信”

    “一半一半!”殷老二低声道,“光明正大的离开那个家,咱们父子在哪里挣不下一片家业来。守在家里也不过是干干活不拿事。放心,这些年,爹攒下了一些银钱。到城里买个小院子,做点小买卖的本钱咱还是有的。”说着,就拍了拍四爷的肩膀,“快去!”

    四爷一路往回走,心里想着,只怕大多数都跟殷老二一样,只相信了一半。

    可只要这一半,也就够了。有了防备,就有了逃生的机会。哪怕是跑到周围的山上,也能躲过一命的。

    他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

    四爷回了家,找了林雨桐,“咱们先去林家。”就怕林家也是半信半疑不肯动。

    林雨桐赶紧换了鞋,披着旧衣服,带着斗笠跟在四爷身后。

    到了林家,门口停着七八辆马车,也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

    “你大伯叫人拉粮食的,谁知道偏偏就赶上下雨了。”金氏跟林雨桐解释道。

    林雨桐这才想起来,林济世在老家也是有不少地的。给老家置办产业,也算是留了一条后路。田地佃给别人种,秋收收了租子就拉回县城。嚼用开销就省了一大笔。

    而四爷则跟老丈人建议道;“要是可以,跟着运粮食的车一起走吧。顺便把家里的粮食也运走,东西也一并带到县城。”

    林济仁愕然,“你信”

    四爷只淡淡的说了两个字,“**。”然后蘸着茶水写了一个‘范’字。“岳父岳母这边要带着老人呢,所以,更得宜早不宜迟。”

    林济仁想到殷家与范家是姻亲,总有些自己不知道的消息也不一定。他倒是也有决断,立马道:“我们今晚就收拾,天不亮或许就走了。妞妞……”

    “岳父放心,我们也马上离开。咱们县城见。”四爷拱手道。

    等四爷和林雨桐离开,金氏才看向林济仁,“真要走啊”这房子田产都在这里呢。

    “我能置办下现在这产业,就能再置办下一份这样的产业。只要人在,什么挣不来



第462章 寒门贵子(16)一更
    寒门贵子(16)

    林雨桐一直在家里没出去。只有嫁妆田里的这点粮食,还被林大哥赶着马车过来,给顺便拉走了。这是要一起捎去县城的。

    其实这小小的屋子,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东西。一床被褥,两包衣服,就是所有的东西了。要是只有两个人的话,完全可以将这些放进空间里,或者是什么也不带。可如今跟这么多人一起,自然是得做出个逃难的样子来。

    大郎和宋氏都从王员外家回来了。两人看着,一个憨厚,一个木讷。

    宋氏看着家里的家当,“真得走啊我瞧着别人也没走。”

    钱氏立马瞪眼,然后拉了大郎一把,意思是你要不走,你一个人留着,她要带着大郎走的。

    宋氏这才转身去收拾东西。林雨桐见她将筷子和有了缺口的碗都用麻绳困了起来。

    就心道:照这样的情形看,晚上根本就雇不到车。不要说马车,就连牛车估计也没戏。全凭一双脚走路了。这恨不能把家里锤布用的大青石都带上,这一路上可怎么走。

    但她也没提醒,走不动的时候,她就学会取舍了。

    要真是遇上那种舍命不舍财的人,那也没治了。

    钱氏将家里的粮食,全都烙成大饼,当一路上的干粮。

    二房收拾的火热,老太太却打发殷老三去将里长请来了。

    里长也忙着呢。也要做大水淹上来的防备的。这个时候请人,谁能有好脾气。

    走到门口的时候,刚好跟从山上下来的老爷子和殷老二四爷他们遇上。

    “五叔,这个节骨眼上,有啥事非得叫我跑一趟。”里正这老爷子道。

    老爷子在族里同辈排行为五。

    “爹!”殷老三见老爷子不知情,就赶紧道,“是我娘叫我请的。”

    “你娘就是事儿事儿的。”老爷子说了一句,转脸对里正道,“你要是忙,就去忙吧。没啥事。”

    “都到门口了,也不在乎这点功夫。”里正说着,就扶着老爷子进屋,边走边道,“我也寻思着,咱们要不先叫一部分人走,一部分走不了的,往山上撤一撤。这也是相互有个照应的意思。要是没事,那走了的人再回来。要是真出事了,到时候这山顶就是孤岛了。还指望出去的人回来搭救呢。五叔,你也赶紧安排一下,看看叫谁出去,叫谁守家。”

    四爷就看了一眼里正。不得不说,这才是明白人。危险关头,一家子的劲就得往一处使。不管是去是留,为的都是这个家好。

    老爷子脚步顿了一下,缓缓的点头,“这话也有理。但估计不到这份上。”

    “有备无患吧。”里正跟着叹了一声。谁还能希望真出事啊。

    到了堂屋,老爷子就呵斥老太太,“有什么事,不能等我回来再说,叫人家忙忙叨叨的,管你那点鸡毛蒜皮的婆妈事。”

    老太太当着外人,倒是没有跟老爷子呛声。只是对里正道:“大侄子,我来请你,就是请你做个见证。这些瘪犊子都想着往外跑。跑就跑吧。但我的话说到前头,谁出了这个门,就只当是放弃家产,从此分家另过了。以后想回来,这个家可就再也没有他的地方了。”

    老爷子拿起茶碗兜头就往老太太脸上砸去,“你个混账婆娘……”

    殷老二之前,不放心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心,瞬间就冷硬起来了。他呵呵惨笑了一声,“爹啊!我是你在外面跟人家偷着生下来的吧。要不然老太太能做到这份上。”

    “老二啊,你别吃心。你娘就是……想用这办法叫你们留下来……”老爷子瞪了一眼老太太,叫她说话。

    “没有他们,我还过的自在呢。”老太太立马背过身说了这么一句。

    殷老二看向里正,“那就请兄长立个文书吧。”

    “兄弟啊,这可得谨慎。以咱们家的规矩,一旦分家,可就……”里正摇头,但见殷老二眼里满是祈求,就道,“那就这么着吧。咱们家的规矩不能破,但是大难临头了,也是情非得已。这不能算是逐出家族。我看在族谱上记一笔,从你算起,算是咱们殷家的另外一个分支。理由……就是水患迁徙。可好”

    殷老二给里正作揖,这个理由很好。“我这就跟兄长去祠堂磕头。”另外还有身份文牒路引,都得在里正这里开一份,然后去县衙用印,才算是生效。

    老爷子和老太太还没有说话,里正和殷老二三言两语的,就将事情给定性了。

    这下,不光是跟他们无关,就是跟真个殷家也无关了。

    另外开一支,连族规都管不了他了。看着殷老二带着两个儿子跟在里正身后往宗祠而去,老太太猛地就哭嚎了起来,“你个丧了良心的瘪犊子啊。亲爹亲娘你都不要了……”

    里正听见了,就回头对殷老二道:“这些年,你也不容易。虽说这人心都是偏的,可偏成这样的,还是少见的。”

    四爷心里一叹,皇阿玛曾经也是个偏心眼的爹。但其实他还真就是个偏心眼的爹。到老了,直郡王还说皇阿玛偏心理亲



第463章 寒门贵子(17)二更
    寒门贵子(17)

    夜里静悄悄的,只有老太太不停的抽噎声和咒骂声。

    老爷子累了半天,已经睡踏实了。对老太太的骂声和哭声充耳不闻。

    老太太自己一个人也觉得甚是无趣,擦了擦眼睛,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怎么满地都银光闪闪的。
1...182183184185186...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