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契约女老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宇
我暗地里给顾风使着眼色,小声和他说:“圣诞节了,不带着嫂子过二人世界去啊,你以前说了要以家人家庭为重的话忘了吗,别一忙起来就不管不顾了。”
我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打算要和张雪过一天二人世界,如果顾风还拼命工作的话,我还真不好意思把所有事都甩给他。
姐姐如今不在,我肯定得支应上,当然,如果顾风也能歇歇,我自然也就名正言顺去过我的节日了。
好在顾风一下子就分清了轻重缓急,工作今天不做明天也可以做,但是与妻子度过一个浪温的圣诞之夜绝对是不能错过的。
我早就预定了一聚海楼的观景台,这里是y市最高的建筑,坐在顶层的玻璃旋转餐厅,可以俯瞰整个y市的夜景。
这个位置是餐厅里面最安静的一个角落,与周围的座位隔得很远,并且有单独的出入通道,餐桌上摆着开得正艳的玫瑰,一个小提琴手站在不远处拉着琴,悠扬的琴声似有似无地在耳畔环绕,下面是美丽的夜景,远处江岸处可以看得到灯光闪耀的游船。
这里不是y市最贵的地方但一定是情侣最喜欢的地方,从张雪惊喜的表情中我可以猜出,这是她第一次来这里吃饭。
这顿晚饭我们直吃到九点左右,离开时张雪还一脸的意犹未尽,我帮她穿上大衣,笑着看着她依依不舍的眼神:“以后,只要有时间我们经常过来,俗话说一张一弛吗,工作时紧张休息时放松。”
张雪小声问:“这里很贵的,总来我也会心疼。”
我嘿嘿笑了起来:“放心,你老公我请你来这里吃饭的钱还是有的。”
“这和有钱没钱没有关系,咱们出来这样奢侈,把妈妈一个人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我总觉得于心不忍。”
我一想到妈妈现在身边守着顾风家的两个孩子,还有自家那个混世魔王,也升起一种心疼的感觉:“一会儿回去咱们给妈妈买礼物事回去,等今年过年休假时,带着妈妈回趟老家,她一直念叨着想回去看看呢。”
张雪挽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儿子的作用
热热闹闹的圣诞节过去了,孩子们得着礼物高兴了好几天,张雪给妈妈买了一大推营养品,又弄了一个泡脚盆,天天看着老太太晚上睡觉前前泡脚。
顾风和他媳妇当天不知在哪过的圣诞,反正回来接孩子的时候两个人都满面春风的样子,我原本想打趣顾风两句,后来一想他比我大挺多,关系再好这也是老大哥,玩笑开得太过显得不尊重,话在嘴边轱辘两圈又让我咽下去了。
程嘉和与姐姐在瑞士给家里打了视频电话,身后是瑞士一个知名的风情小镇,山林秀美,景色怡人,两个人都喜笑颜开地不停地说着这里那里的见闻。
临摞电话时姐姐一再嘱咐,他们买了不少东西已经邮寄回来,让我们想着一定及时查收,妈妈习惯性地唠叨:“又乱买东西,有钱也不要乱花,好钱得用在刀刃上。”
反正我们一家人早就熟悉了妈妈的说话方式,也没人计较她仔细勤俭的习惯与我们的消费观到底差多少,总之是我们该买的买,她想说就说,两不耽误。
反正老太太的注意力不会一直集中到我们身上,有一个乐乐就够她忙乎的了。
之前在d市聘的保姆如今跟到了y市,妈妈现在不忙了,可是仍旧见天地跟在保姆身后管东管西的。
我和张雪都暗地里嘱咐过保姆,不管我妈说啥都不要计较,让她有事干也省得她呆得闲闷再生出毛病来。
不过有一点老太太还是非常正确的,不管她多疼爱乐乐,都没有把孩子惯得无法无天,家里该立的规矩一点没少。
当有一天我和张雪刚坐在饭桌上时,儿子颠颠地捧着一摞碗挨个给摆上时,我们都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这孩子淘气归淘气,但是在妈妈的管教下还是非常明白事理的。
等程嘉和与姐姐从欧洲回来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乐乐的变化一下子让大家都的了出来,在饭桌上,大人没吃的时候他一动不动地等在那里,两只小眼睛不停地扫着大家,眼中渴望急切的神情逗得所有的都乐了起来。
妈妈人出筷子挟了口菜放到乐乐的碗里,乐乐扬起小脸乐呵呵地说了句:“谢谢奶奶。”
然后拿起自己的小勺又给老太太盛了一勺鸡蛋放进碗里,这一老一小的互动让坐在旁边的顾风感叹道:“我忽然明白了家规家风对孩子的传承和教育作用,中国自古以为的家规家风还是有正面的引导作用的啊!”
我十分认可这句话,从小妈妈爸爸再疼我们,家里该遵守的规矩都得遵守,祭祖时规规矩矩地磕头,吃饭时嘴里不能发出声响,长辈没吃之前不能提前动筷,外出或是回到家里一定要跟大人打声招呼……这些不起眼的规矩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饭桌上发生的小小的事情,还启发了顾风办学的方向,他在和姐姐制定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向时还真把弘扬中国传统家风放到其中,虽然这项不一定得到家长的认可,可是这也是他们为了促进孩子的教育传承作出的一次尝试。
我抱着我儿子看着顾风两口子和姐姐三个人在院子里说得热火朝天,不由得走上前说了句:“看来,我儿子为你的的学校发展起了一个关键性作用啊,要不要让他当你们学校的代言人啊!”
三个人都呆呆地扬起脸看着我,还以为我说的真事,看着他们傻呆呆地样子我哈哈地笑着:“玩笑玩笑啊,别当真,你们想用我儿子我
第一百一十五章 门店改制
说实话,外人说再多赞美的话我都不一定往心里去,我心里一直理智地认定他们只是客气地奉承,可是张雪的一番话却让我从心里往外的激动和兴奋,就好象上学时年终得了一个优秀学生的奖状命回家时的感觉,爸爸妈妈眉开眼笑地把奖状粘到墙上,晚上的饭桌上一定会有一盘带肉的菜,那种得到家人的肯定和认可的幸福感让我久久无法忘怀。
如今张雪的一番赞扬让我犹如充了电的机器人一样精力旺盛地开始巡视我的公司和我的门店。
姐姐如今忙着弄她的学校,s市的门店又扔给我来管理,我又重启了s市d市a市三处门店的循环工作。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也是各大公司制定发展战略的黄金时间,蝶恋经过重组和试运营后,如今发展势头更胜从前,各大城市的门店如寸后春笋一般林立。
因为d市和a市有我的独家代理,所以只有我一家门店在经营,至于其他门店都在蝶恋新的经营政策下重新进行了代理权的改制。
包括s市也在其中。
蝶恋此次改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所有门店的经营权和代理权全部收拢,并且一步步将这些门店划归成蝶恋的所有物,象我们这种经营者只是负责运营,至于门店的设立培训销售及产品售后都由蝶恋负责,之前门店的的销售产品都由门店自主确定,这一季进哪个品牌哪种系列都由门店自己说了算,说白了,蝶恋就是这些门店的供货商,而如今蝶恋强势加入门店的分成中,年利润的百分之十属于蝶恋,如果是房产属于蝶恋那利润就是百分之七十。
我曾经和顾风探讨过这样运营模式的前景,顾风斟酌半天才说道:“这是一种自毁前程的运营模式,目前看这样的运营为蝶恋增加了利润,但实际上它等于剥夺了各家的自主经营的权限,也等于是变相地打消了各家门店经营者的积极性。”
顾风长叹一声:“这样的方式蝶恋最终走不长远的。”
我也是在担心这种问题,我在d市和a市的门店如今虽然属于独家代理,但是仍旧被迫与蝶恋签订了分成的协议,门店的销售的产品,营业人员的培训,包括装修风格、产品售后由蝶恋负责,这些将分为门店利润的百分之十,以d市门店为例,我一年等于在帮助蝶恋销售产品的同时还要拿出三十至四十万元上缴给蝶恋。
这一笔钱在一家店看来是不算多,可是全国有二百余家门店,基本上蝶恋一年就从大家手里捞走了近千万元。
大家虽然都与蝶恋重新签了协议,可是这其中的运营成本无形中提升了,蝶恋要负责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
我暗自琢磨着蝶恋的发展前景,心里不由得为它未来的发展担起心来。
我和张雪念叨着蝶恋如今的发展模式,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她,我私心里的想法是希望张雪能把我的想法告诉金锋,让她重新寻找一个更科学的运营模式,但是张雪一直没有表态,她半天才说了句:“金总这人很强势,喜欢把一切都握在手里,不太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我听张雪说完心底就是一沉,这样性格的人势必会把所有的财权、人权都牢牢地掌握在手里,她习惯自己一言堂。
我深深地叹了口气,看来蝶恋未来的发展真的岌岌可危啊。
我开始暗自琢磨起转型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吃亏是福
我与蝶恋的协议经过几天的认真协商,最终在双方见证人的见证人签定了协议。
我的这套系列的运动款皮具的设计完全交给了蝶恋,在保证新款上市我的三家门店要比其他门店提前半个月的时间的条件下,双方重新就收益分成和一些附属条件达成了一致。
当初我提出提前上新的这一条金锋没有提出异议,她一脸大度地摆着手:“算了,不和你纠结这些小事。”
其实这也是我心里最想说的话。
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战这款皮具年销售利润的百分之零点七,我自以为这个数字应该属于很克制的范围,不过没想到金锋这个人还是在七这个数字上下调了,只同意给我百分之零点六的收益,而且这个收益收限只有五年。
我大算了一下,五年的收益基本上也能达到三百到四百在的预期,所以并没有在这个数字上与金锋与扯皮,不过既然你蝶恋提出了新的修改方案,那我当然也要提出我的方案。
我又提出s市分店不能超过三家,每家门店跑离要在十公里商业圈之外的条件,并且金锋应该是心里非常不愿意,不过这个也懂得变通,这条她依旧打了折扣,三家就三家,但是三家的底限是三年,三年后根据市场份额一年增长一家,我摇摇头,心底暗道,算了,三年就三年吧,三年之后蝶恋能走多远,我的门店能坚持多久都是未知数。
双方也算是各得其所,我和金锋笑着握手的合影当天晚上就登上了y市的财经新闻的头条。
张雪回家后第一时间就跑到我身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她兴奋的脸上透着红晕:“老公,公司里的人都说你是个天才,这么快就能拿出新的设计的方案,你还不是专职设计师,却牢牢占据蝶恋各款皮具设计的前排位置,我们公司的那几个金牌设计师都服得直竖大拇指。”
我心内得意不过面上还装作谦虚地表情:“我哪能和你们公司的设计师相比,我也就占了个先机而已,你看着你们蝶恋未来的运动款设计一定会越来越丰富的。”
晚上顾风和程嘉和与我在书房里说着白天签定协议的事情,顾风感叹地说了句:“你的这套设计明显能将蝶恋的品牌往前推一大步,金锋这是占了大便宜了。”
我虽然也明白这个协议签的有些吃亏,不过想一想俗话说吃亏是福,我也就心里平衡了。
“看着是我吃亏,不过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我其实也并不算多吃亏,首先蝶恋得保证把这套系列产品制作生产出来,再有万一这设计得不到顾客的喜爱,那蝶恋也等于就是赔了。”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你看网上的流言就能知道,大家对这套运动系列还是充满期待的。”
程嘉和感兴趣地望着我:“我不知道你原来还会设计,是专门学过吗”
我连忙摆摆手:“我就是上大学时旁听过学校的设计课程,当初第一次弄那个中国风的设计时特地跑到孟长志作坊的小设计员那里学了好长时间,认真算起来,他都算是我的老师呢。”
顾风点着头说:“小张已经不在蝶恋干了,如今人在英国,老孟还是没忘了他啊!”
我也感叹地点点头:“是啊,小张从他刚开始弄那个小作坊时就跟着他,一开始老孟都无法付给他设计费,这一干就是这么长时间。”
&nb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人惯着
眼看到中秋节了,去年新年时就想领老太太回趟老家,可是因为顾风与姐姐弄的那个学校,再加上程嘉和把业务开到了y市,大家都开始忙起来,回老家这事也就放下了。
之后就是各自业务的拓展,工作的忙碌,大家都很久没有认真的休息过。
还是张雪提醒我,我才想起来,马上中秋节了,当初答应老太太回老家的事得提上日程了。
一家人商量了一下,赶在中秋节的前两天一起回了老家的那个小城。
这也是姐姐结婚后第一次带程嘉和回自己的老家,一路上不停地跟程嘉和说着老家的点点滴滴地变化,当初上学的学校,住过的房子,吃过的小店,简直就是从头到尾把自己的过往经历倒得一干二净。
我们是坐的动车,到车站下车事还有将后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接我们的是姑姑家的芳姐和她爱人常勇。
两个人新买的面包车,正好人都刚刚好能坐下。
车上芳姐一直和姐姐两个人嘀咕着自己这两年的生意,话里话外都带着一股扬眉吐气的自豪感。
芳姐比姐姐大四岁,当初没考上大学,不到二十就嫁给了常勇,两个人一开始就是等着啃老,房子租的,饭是今天回他家明天回她家的对付,手里有点闲钱就开始胡花,买些吃的穿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等有了孩子了,常勇忽然就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四处想办法挣钱,就想让老婆孩子的日子过得好点。
而芳姐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改变,依旧是有钱就花,没钱就跑娘家去伸手要。
常勇一开始给别人开出租,一个月也就能挣个三五千块钱,可这点钱根本不够芳姐这种花法的,他没办法辞了出租车的活,去给人跑大车,一个月最差的也能挣个万八千块的。
可是开大车的活却是十分伤身体,大车都是夜里出发,有时跑长途吃住都得在跑上,十天半个月都不着家,家里扔给芳姐照顾,芳姐干脆带着孩子就回了娘家。
姑姑和姑父心疼女儿想多照顾照顾,可身边还有儿子儿媳妇呢,芳姐隔三差五就上门来吃住,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的,要是她老实住着估计强哥和强歌媳妇也不会说什么,可是回家后芳姐还总是管东管西,不论大事小情都要插一脚,不管自己懂不懂,占不占理都一副你必须得听我的样子,弄得家里上到老下到小都不愿意看见她。
姑姑一给妈妈打电话就倒苦水,还想让妈妈给芳姐打电话劝劝她,可是就芳姐那脾气是别人能劝的吗。
她已经被家里人和她男人惯得透透的了,到现在也还是一副小女孩的心性,心里装下的都是吃喝穿戴,根本没有过日子人情世故。
妈妈心疼姑姑还真想出头帮着说说芳姐,被我和姐姐极力给打消了念头。
这回在车上听着芳姐得意洋洋地表情妈妈就有些忍不住地问了句:“你还在家呆着呢”
一句话将芳姐兴致勃勃的谈兴给打断了,她板起脸来不再说话。
可能是常勇怕车上气氛尴尬,主动接了妈妈的话:“孩子太小,总得有个人接接送送的。”
妈妈倒是不怕芳姐不高兴,她语气有些不高兴地数落了芳姐两句:“常勇啊,你就惯着吧,孩子不是一直你老丈人给接送的吗,饭也不用小芳做,整天东家跑西家跑,再不就一天天打麻将,这才三十出头的年青人,哪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