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汉家枫竹
在路人眼中,那群人普普通通。
但是在方长眼中,却完全不一样,在他看来,其中两人头上宛如风云汇聚,有四方气势云集之象。
方长:“……”
不简单,不过这可有点儿不妙。
联系到最近几个月里,夜空中一直变化的天象,他有八成几率确定,前面人堆里那两个人,是这次大劫的主角。
方长并不想和他们有接触。
劫数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万一接触之后应劫……即使自己是修行人,这个时代又没有封神榜,自己也算不大上有跟脚,弄不好就会身陨道消。
他瞬间加快了步伐。
用超过这群人的方式,避免和他们接触。
方长暗自笑道,自己这抽身法不错。
…………
……
雨丝纷纷扬扬,飘洒在天地之间。
天上乌云虽然浓重,但却没有夏季那种暴烈,秋天的雨,其势绵软,甚至没带着多少雷声。
但这对于期待丰收的百姓们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所有人都加快速度,争取在雨丝落地前,将田地里最后一点未收获的粟米割回家里去,农人们称呼其为“和老天爷抢时间”。
但是依然有一些人家,被雨水浇湿了粟穗,愁眉不展,大地上也由此引起无数悲欢。
方长戴着斗笠前行,自己所编竹笠,挡雨效果还不错。
前方不远处,有个小茶摊。
摊主邻着官道,在一片平石上支起了棚子,于里面随意放了四五张桌,卖茶水为生。由于这里前后离着村镇很远,看起来是个歇脚好去处,生意想必不会差。
如今天上细雨连绵,方长准备进去要碗茶,休息一阵。
“客官请进,来碗茶一个铜子儿一碗,两个铜子儿随便加。”
见到方长走近,茶摊老板迎上来问道。
茶棚里面已经有了些人,将里面桌子坐了半数,棚子外面苫了一些车辆,有骡马系在树下,看起来都是来此避雨的行人。
方长走进棚子,摘下头上斗笠,抖了抖水,对摊主笑道:
“麻烦来一碗茶。”
“好嘞,客人请坐,本处还有冷烧饼与腌菜,价格实惠,要不要来上些垫垫肚子”
“不必,茶水就好。”
方长环视了下,见这里已经坐满了一半人,颇有几位正拿着烧饼,就热茶与咸菜片啃。
想来在雨中久行之后,在这遮风挡雨之处喝上碗热茶,再用烧饼咸菜垫垫肚子,有温度又有油盐滋味,必定舒坦。
茶摊老板端了粗瓷碗上来,方长递了个铜币过去,而后接过茶碗。
粗瓷碗中茶水清亮微绿,散发着茉莉花香,上面还飘着一些茉莉花瓣,尝一口,味道却也不错,至少量大解渴,还能温暖行人身子。
一口气喝干茶水,方长没有挪动地方,而是解下腰间竹筒,微抿其中高粱酒。
方长还从背上包裹里,摸出些坚果剥着吃。
他听着周围人低声谈话,同时欣赏外面秋雨。棚子外面官道,在雨中开始有些泥泞,微风吹过,雨丝晃晃悠悠,却又坚定地砸在地面上,溅起细碎晶莹。
从此处向两边的官道旁,遍地石块,没有农田,草木繁杂,方长能感觉到,远远地有人快步跑着过来,不过有丛生树木遮挡,看不清楚。
噫不对。
他看了看远处上空,忽然意识到是哪波人。
竟然不避雨追上来了,说不定是因为这茶棚,是他们前方最近的避雨处。
看来是躲不过,那便不躲。
凌乱脚步声渐近,而后明显分了伙的几行人,身
54、【仙人当面不相识】
喝茶避雨的人们,开始天南地北的闲聊,从各地科举聊到地里收成,从婚丧嫁娶聊到物价波动,从朝堂传闻聊到江湖风雨,个个神采飞扬,谈天论地,指点江山。
很有既视感。
我前世也曾在键盘上纵横捭阖,像他们一样,方长心中笑着想。
过了会儿,却听那段金扯着大嗓门说道:
“……也是在这条官道上,几个月前我曾经夜宿一座山村,就在那云中山脚下,却是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儿——”
拖了个长音,见所有人都看向他,段金得意的继续讲:
“那山村平日里,全赖村边一条溪水饮用,我去之前不久,却是突然断流,那村人差点失了生计。”
“哦”此事引起了柳元德兴趣,他问道:“却是为何”
“柳兄且听我分说,那村里人惶恐不安,还好有个砍柴人曾经在山中遇仙,没办法之下,便一个人跑了出去,到山中一座崖上求仙。”
“你们说怎么着嘿,还真让他给求到了!”
见附近几桌人全都将视线转过来,段金更为兴奋,他差点在座位上手舞足蹈:
“那仙人带着他,先去拜访了云中山土地公,从土地公那里问知,有头强力妖怪断了水源,土地公尝试驱逐却也败下阵来。”
“结果这仙人带着那砍柴人,问清楚妖怪所在山头后,径直杀了过去。他手执青锋剑,法诀一捻,飞剑便来回穿梭,但那穿山甲妖鳞甲坚硬,一时破不得。”
“而后双方便斗法,你来我往斗了百十回合,千尺之内俱化为焦土沼泽,法术光辉映红了半座云中山!”
“哦!”众人惊叹。
“后来呢谁赢了”女侠于青菱问道。
“当然还是那仙人技高一筹。”段金卖弄道:
“他法力高强精深,本就压得那妖怪节节败退,又瞅准时机卖了个破绽,从妖怪法术缝隙,闪身进去,一拳就打懵了那穿山甲妖。”
“这其中也甚有讲究,就像那对付甲胄一样,锐器难以破甲的时候,便就使用那钝器,用震荡之力透甲伤人,那仙人一拳砸在妖怪身上,将妖怪打到吐血,差点就此了结了它。”
“然后趁着妖怪被打的昏头转向,仙人召来飞剑,抵在穿山甲肚皮上,威风凛凛地说‘孽畜,还不束手就擒!’”
“那妖怪被吼声惊得登时清醒过来,见自己被利刃顶住了肚皮,吓得魂都没了,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你们且说为何穿山甲这种东西,肚皮那里没有鳞甲护着,最是要害,被利刃抵住,连蜷缩都不能,可以说是任杀任剐。”
“仙人制住那妖怪,待其求饶时,逼其发誓不能再为恶,才饶了这妖怪一命,妖怪吓得头也不回跑下山去了。”
那段金手脚比划着动作,就像当时在现场一样。
听众们被这个故事吸引住,纷纷问道:
“那仙长为何不将妖怪直接杀了降妖除魔不应该心慈手软啊。”
段金听到后楞了一下,他挠了挠后脑勺,猛摇头辩解道:
“你们可别用人间想法去揣测仙人,俗话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那妖怪只是做恶,又未曾伤人,自然可以得饶一命。”
众人又道:“可是那妖怪有前科,若再祸害人间又怎么办”
“这就不用担心了,誓言已经发下,自然有那仙人监管。我们总不能因为一个人有可能犯法,便将其捉拿问罪罢……”
周围人被说服,略带迷茫地点头赞同。
作为当事人,对于这完全走了样,已经朝着话本发展的传言,方长并不觉尴尬,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唯一可惜的是,如此精彩剧情,手中竟没
55、【怀凤府】
众人纷纷涌出茶棚,看仙人离去方向。
大家将眼睛瞪得溜圆,才注意到远方那个移动的身影。若是不仔细看,甚至会将其忽视掉,结合名字和对方脚力,他们对于这事也就信了九分。
有人冲蹲着的段金笑道:“你这是仙人当面不相识啊……”
还有人在马后炮补刀:“刚刚我就发现了,角落里坐着的这位,和咱们都不一样,绝对不是一般人物!”
也有人试图安慰他:“没必要太多在意,这只是咱们这些人无缘而已……”
吵吵嚷嚷间,好不热闹。
几乎所有人都跑到了棚子外面,甚至茶摊摊主都跑了出去,只有于青菱和柳元德没有动。
刚刚他们和方长坐在了同一张桌子上,现在大家都跑出去,只剩下他们两个坐在同一张桌上。
于青菱是江湖女,更为开朗。
她朝柳元德笑道:
“从小便听闻世上有仙,没想到当面碰到,却发现这仙人看起来甚是年轻。”
“女侠此言大谬。”那书生柳元德用力摇头,并不赞同。
他斟酌了下语言,向对面女侠说道:“传闻中,仙人能得长生,容颜不老,又有传言说仙人可以返老还童。”
“所以,刚刚那位,虽然外表是一幅青年人模样,但如果他真是仙人的话,谁也说不好他到底多大年龄。”
被书生说服,于青菱笑道:“兄台所言甚是,仙人确实不能用外表衡量岁数。”
接着,她朝对面书生拱了拱手:
“重新认识下,小妹于青菱,阳州人氏,一直在江湖上漂泊,此去乃是到兴庆府投奔大伯。”
柳元德赶紧还礼道:
“在下柳元德,兴庆府人氏,从龙安府游学归来,正准欲还家备考。”
“哈哈,那正好顺路,继续同行”
“乐意之至。”
当两人收拾好行李,走出茶棚时,外面天上已经云开雾散,露出被雨水洗过碧蓝天空,阳光洒下,照出一弯彩虹,横贯天空。
茶棚外那江湖客段金,满脸都是失落之色,他依然没有缓过来,不过也开始收拾心态,和大家一起走上官道。
雨后泥泞,道路并不好走,但两旁树木青草被这雨水一浇,俱都泛着青翠,空气清新怡人,那如黛远山也更加靓丽。
一行人重新上路,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刚刚那疑似仙人,自然也是焦点话题。
于青菱和柳元德二人聊得甚是合拍,很快熟悉起来。
说完一件读书时趣事,听到周围依然在讨论刚刚遇仙之事,柳元德对旁边女侠说道:“传说这世上不仅有仙,妖怪也为数不少,但我来到世上二十载,既没见过仙也没见过妖,刚刚那确实是开了眼界。”
侠女于青菱哈哈一笑:“我也同柳兄一样,没见过妖,也没见过仙,不过江湖上那些高人倒是认识不少,他们可比传闻中差远了。”
“说不定妖怪和神仙也一样,并不像故事里那么与众不同,可能就如刚刚那人一般,风轻云淡,混迹人间。”
说着,她从路边一根孤零零的竹子上,随手折下一根竹枝,拿在手中玩耍。
旁边柳元德也走过来,仔细看了两眼这根竹子,才和于青菱一道,跟上前面大部队。
“柳兄为何如此查看那根竹子”
“它生得很不错,越看越让人欢喜,我刚刚想,若将其砍下来做成箫或笛,应该不错。”
“不过这偏僻地方竟然有单独一根竹子生长,也是殊为不易,考虑到它生长困难,还是算了,说不定啥时候这里会多一片竹林。”
“柳兄真是想得深远,小妹佩服……”
两人互相夸奖着,自官道上走远。
他们全然没注意到,随着柳元德说想做箫和笛时,后面那根竹子抖了三抖。
这根竹子,确实生长得突兀,周围没有同类,全是杂草灌木和乔木,只有这根
56、【年轻人有诗和远方】
虽然仅相隔近百里,这怀凤府街面上风物便和宁河府有所不同,尤其是府城中居民们口音,双方有明显差异。
而且相比起来,这怀凤府要比宁河府繁华不少,城中行人摊贩、雇工店员、孩童老人,气色都要更好上一些。
盖因这怀凤府盛产鸭梨,个大味好,皮厚多汁,耐储藏耐运输,畅销远近数个州府。
方长走近怀凤府府城时候,两边除了田里满当当的口粮,水边地头路旁渠边,大多分布着梨树。
那些深紫色树干顶着绿色叶子,中间累累硕果,在阳光下呈着鹅黄色,若是到了春天,这布满白色梨花的怀凤府,定然如雪原一般美丽。
皮厚的梨子口感稍微要差上一点,不过它所伴随耐储耐运特性,才是这怀凤府鸭梨畅销远近的根本。
就如远方某府盛产一种贡梨,因其皮薄肉酥,水多肉甜,若是无意失手落在地上,必定摔得稀碎,故称“酥梨”。
但也因为如此,酥梨运输困难,每年除了本府人能食用,和挑选少量作为贡品之外,根本无法往外销售,种植规模也一直上不去。
街面上,很多农夫挑着担子售梨,生意还不错。
因为这怀凤府也算交通枢纽,来往旅人客商挺多,加上这怀凤鸭梨名声不先,他们经常会买上几个尝尝,或者带回家给老婆孩子吃。
方长从包裹里拆下几个铜钱,买了两个。
味道很不错,或者说,比云中山里大部分水果要美味,算是名副其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