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圣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八月鲤鱼
“赵紫月,你,你要干什么!”
邪马还有些醉意,
第323章身挂六国相印
豪华的车队进入魏国国都大梁城,无数百姓夹道相迎,人人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跨坐于战马之上的张义见状,心中泛起一阵阵的担忧。
他缓缓看向自己前方不远处那一辆堪称奢华的马车,不由得瞳孔一阵阵收缩。
马车中如今端坐之人,正是他的师兄苏情。如今,他已经陪伴苏情出使各国归来。
苏情不愧有经天纬地之才,游说列国,举兵伐秦,竟然得到了列国国君的一致赞同。
如今苏情可谓一时风光无两,身挂六国相印,放眼天元大陆,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张义这段时间,一直陪伴在苏情身边,更多时候是充当一个耳目的作用,从来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列国国君,完成了从诸王卑秦,到诸王畏秦的转变。
西边的大秦正在慢慢崛起,一头沉睡多年的猛虎,即将苏醒。
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没有人想要打破目前天下格局,因此...只能让西边的猛虎再度睡去。
不对!不是睡去,而是死去!
现在,压力来到了大秦这边,张义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做什么,他只能将如今的情况,原原本本的传达给秦安。
希望秦安能有应对的办法,否则泱泱大秦,将亡矣。
车队就这样一路驶进大魏皇宫,今日魏王心中甚喜,特意准许苏情乘坐马车上殿。
如此荣宠,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甚至就连张义,都荣幸跟随在苏情身边,骑着马,进入皇宫。
“苏卿,此番为国操劳,可瘦了不少啊。”
张义陪伴着苏情进入大殿,远远的便见到文武百官恭立其上,魏王更是踏着木屐便迎了上来,热情的扶住苏情双臂。
“为大王分忧实乃为人臣子的本分,此番苏情出使列国,全赖大王庇佑,幸不辱命。”
“哈哈好!”魏王笑的十分豪迈,可以看到脸上写满了兴奋之色:“苏卿不愧为寡人之肱骨,国之栋梁,有你在,可抵百万雄师!”
“来来来,与寡人说说,那列国国君都是怎么说的”
苏情点点头,侃侃而谈道:“此番列国国君全部同意举兵伐秦之事,并约定各国出兵三十万,合计一百八十万兵力,一举歼灭暴秦!”
“另,此事是我大魏提及,所以各国推举大魏为伐秦盟主,统领六国联军!”
当苏情说出这一番话之际,魏王笑的更加狂放了。
统领六国联军,这可是平常时候想得都得不到的荣幸之事。
如今就落到他头上,试问谁能不开心
当然,魏王也明白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任务,列国会平白无
故的交到他手中。
无非就是想要让魏国在伐秦路上打头阵罢了。
如此一来有了好处大家分,万一出现意外,也是魏国承担,何乐而不为呢
魏王毕竟掌控一个偌大国家,又是三晋之地的魁首人物。
这种小小的算计,他看的可太明白了。
但是魏王却根本就不在意。
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六国联军,一百八十万大军压境之下,大秦有任何翻身的余地。
说破大天去这件事也不可能。
那么既然此战大秦必灭,他还需要担心什么
以后专心接收大秦的地盘便是了。
要知道,秦与魏互相接壤。
若是秦灭,国土势必要被魏国分走大半,毕竟韩赵两国,可没有胆子跟他这个老大哥争夺底盘。
如此一来,魏国夺得了大秦的大片土地,若是努努力,将匈奴也收入囊中,试问我来还有谁能与魏国抗衡
即便是七国最强的楚国,恐怕也只能乖乖的俯首称臣。
到时候谁还能阻挡魏王称霸天下的野心,整个天元大陆,岂不是他囊中之物
所以,此次伐秦无比重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魏王必须挑选一个能够独当一面,并且自己信的过的人统领一百八十万大军。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目光在群臣种种流转,魏王的眼睛越来越亮。
&nbs
第324章连夺十五城
其实秦安远远没有张义所感受的那般淡定。
事实上,他此刻也很紧张,在看到那一百八十万兵力,八万魏武卒,犀首亲自领兵几个信息之后,饶是秦安心坚如铁,都有一阵阵的恍惚。
但他知道,此时自己不能乱。
绝对不能!
否则他一乱了,远在魏国的张义如何自处
不断稳定心神,秦安开始重新推演了一遍战局情况。
如今在知晓了敌人兵力与一些布局之后,秦安还是认为只要有匈奴骑兵的帮助,大秦不会输。
虽不至于轻松对抗一百八十万大军,但最起码,能保住大秦香火。
毕竟秦安这边已经给大军配备了丹药,他们还占据主场优势,六国联军又是无端前来攻伐。
如果说此战,六国占据天时地利,那么大秦,便牢牢占据着人和!
这一次,秦安要做的便是,以人和,破天时地利!
思来想去,问题的关键点还在匈奴方面。
匈奴出,大秦活,匈奴退,则秦灭!
秦安曾经想要传讯问问葛秀,如今匈奴那边的情况。
毕竟当初在赵紫月成功夺权之后,他一直没有跟葛秀联系过。
只是在传讯之后,却并没有人回应。
葛秀...似乎人间蒸发了!
这对秦安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因为他不知道匈奴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葛秀他...是否还活着!
这件事,会不会对之后匈奴驰援带来影响
答案是肯定的。
秦安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赵紫月骤然获得权力,已经迷失。
完全忘记了当初是如何跪在秦安面前,口称主公的。
当然,这一切也有可能是秦安想多了,不过直觉却在不断告诉他,自己没有想多。
葛秀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所以才没有选择回复。
而这件事,秦安不能跟任何人提及。
因为一旦匈奴无法驰援这件事传出去,他好不容易凝聚起的士气,将瞬间坍塌。
试问面对必死无疑的局面,谁还能真正甘愿死战
一切的一切,秦安只能深深的积压在心底,哪怕最终秦国因此被灭,但在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之前,他都不能说出来。
双拳不自觉的紧握,秦安选择立刻进宫,召集王贲王剪父子,调兵遣将,商讨应敌之策。
现在,一刻都等不了了,真正的决战,即将爆发!
......
“报...”
大秦朝堂之上,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的跑上太玄殿,呈上一卷羊皮纸卷轴。
“启禀大王,六国...六国出兵了!”
赵告赶忙上前,将卷轴递给了秦
王,卷轴上的内容,正是六国的讨伐檄文。
“秦无道,举兵伐之,亲秦者,格杀勿论,倒戈者,裂土封侯!”
檄文开口,短短几句话,便将大秦塑造成一个惨无人道,人间炼狱一般的地方,自己却裹挟大义,前来讨伐。
而且还言称但凡有人投靠六国,必定会得到天大的好处,如此恩威并重,写这檄文之人当真有几分手腕。
而且在檄文之上,还详细的列举出了大秦的十大罪状,每一条都罄竹难书。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事情秦国之人从来没有做过,简直就是在信口雌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六国摆明了只是个自己出兵找一个理由,能做到如此无耻之人,当今天下可能真就不多了。
“好!好一个秦无道,举兵伐之。”秦王看完了檄文,整个人勃然大怒:“秦安!”
“马上领兵,奔赴鹰嘴谷,这一战,即便是死,寡人也要六国付出血的代价!”
秦王话音刚落,秦安那边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
并且当场宣布了这场战争的具体部署。
大军分为左右两路,骑兵,步兵,盾兵,战车,弓箭手,五个兵种。
其中,左路大军归为王贲统领,右路归为蒙田统领。
白启统领虎贲卫以及骑兵大军,侧翼干扰。
御林军与太尉王剪则是坐镇咸阳。
 
第325章错失先机
“什么!连夺十五城”
“好!好你个犀首公孙衍,气煞寡人也!!”咸阳王宫,太玄殿上,秦王捶胸顿足,脸色涨的通红。
此时的秦安,一身戎装,列于朝堂之上,面色凝重。
这一次公孙衍料敌先机,猜到了秦安要以鹰嘴谷做文章,这件事谁都没有想到。
倒也不能说秦安小瞧了六国联军,而是应该说他没想到,那位传说中的犀首公孙衍,竟有此实力。
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想好接下来的对策才是最主要的。
按照秦安的推算,公孙衍既然下令急行军,那么大军奔赴咸阳的时间,势必会大大缩短。
或许一月之内,便可到来。
也就是说,留给秦安他们准备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了。
“秦安,你怎么看”
好不容易让自己的情绪恢复过来,秦王第一个看向秦安,这一战从开始,到布局,再到之后领兵。
全都是秦安一人负责,从始至终,秦安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过。
如今出了问题,秦王自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秦安。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做法让下方的秦政脸色更加阴郁了几分。
这一刻,除了秦政之外,所有人都直勾勾的看向秦安。
似乎大秦之危,如今在还有秦安能解。
秦安也在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鹰嘴谷失守,我们已经无法抵挡六国联军,鹰嘴谷之后到咸阳这段路一马平川,已经不适合设伏。”
“所以我建议,便以咸阳城外八百里秦川之地为主战场,迎战六国联军!”
“什么在咸阳城外开战”
秦安此言一出,太玄殿上当即响起无限震惊之声。
有人忍不住站出来发问道:“那么若是这一战有什么意外...”
“若有意外,责咸阳城破,大秦国灭!”
秦安的目光锐利,没有丝毫遮掩或者躲闪,实事求是的开口。
现在情况就是这么危急,一朝不慎,便是被灭国的下场。
秦王陷入沉吟,手指无意识的敲打在王座之上,心中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良久之后,他长出了一口气,目光越来越锐利,面色也越来越坚定!
“好!便以八百里秦川为主战场,此地是当年我秦人发迹之处,这一次,便是我们抗击六国联军之所!”
“寡人倒要看看,是六国兵峰更胜,还是我老秦人的命,更硬!”
秦王最终下定决心,因为此时根本不是托的时候了,他立刻下令。
“秦安,马上安排人在八百里秦川布防,这一次,寡人要御驾亲征,与那六国兵峰,决一死战!!”
秦王话音刚落,所
有人倒抽一口凉气。
御驾亲征,这可是不多见的事情。
一般来说只有两种可能,才会导致御驾亲征这种事情的发生。
第一种,己方有碾压对手的实力,御驾亲征会增加国君威严,以便于以后更好掌握朝政。
至于第二种,便是对手有碾压自己的实力,若国君不出,不足以提升士气,必须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方才有一线翻盘的机会。
如今大秦的情况,很明显是第二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