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无和尚
任城王李道宗在库山大败吐谷浑。
李靖将军队分为南北两路,各部都大败吐谷浑,获牲畜二十多万头;
侯君集等追击伏允的儿子伏顺至柏海,因粮草难以补给,只能返还。
吐谷浑人立伏允的儿子伏顺为可汗,伏顺上表请求降唐。
而殿中众臣的意见相左,分为三派。
一派以长孙无忌为首,认为可以答应伏顺的归降;
另一派以尉迟恭为首的武将认为趁他病要他命,直接灭了得了。
还有一部分大臣认为此次潢潢天朝,这次教训吐谷浑已经够了,真占了那贫瘠之地,反而拖累大唐,还是班师回来,各过各的吧。
三种意见争论不休。
第三种意见更是听得李沐反胃想吐,心想敢情吐谷浑人屠杀的两县不是他们家。
这些人如同苍蝇一般嗡嗡嗡地着实令人生厌。
可李世民却只能耐心地听着,还不敢在脸上流露出一丝不耐烦的表情,他可不想再被魏征喷上一脸口水。
可心里却感到无聊极了,一时间眼角往李沐的方向移去。
这一瞧不要紧,李世民发现,那个不知死活的混小子居然耷拉着脑袋睡着了。
李世民的脸都黑了。
这让围着说话的大臣心惊胆颤抖,以为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说错话,惹怒了李世民。
但有些大臣旁观者清,顺着李世民的目光望去,赶紧捂嘴,生怕笑出声音来,引来无妄之灾。
李世民恼怒,抓起案上的奏折朝李沐砸了过去。
“啪。”正砸在李沐的脑袋上,李沐本也没有睡熟,而是似睡似醒,只是这些天劳累,脑子动得太多,加上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打个盹也是人之常情。
就算李沐心再大,那也不敢真有意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睡着啊。
突然被奏折砸中,李沐一下子直起身来,才发现一圈子人的目光都看着自己,怜悯的有之,责怪的有之,幸灾乐祸的有之,更多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李沐心中腹诽,这群老不死的加起来都快五百岁了,心咋这么黑呢。
这时李沐感到一道冷冷的杀意向自己射来,不用猜李沐也知道是李世民。
这时,民部尚书韩仲良刚才被李沐顶撞,心中正不爽,便落井下石,向李世民上奏道:“皇上,李沐狂妄,竟在承天殿议事之时睡着,实属欺君大罪,若不惩处,朝廷脸面何在臣以为当廷杖三十棍,以敬效尤。”
草,都上升到了朝廷脸面了,三十廷杖,这是想打死我啊。李沐心中暗骂。
李世民虽然生气,但还不至于真想杀了李沐,本也就想砸他一下,训斥一番了事,可如今重臣们个个亲眼所见,想包庇无疑让自己落下口柄,毕竟自己是明君嘛。
一时想不出办法来,手抖得厉害。
李沐本也不想惹事,可被人欺负到要打三十廷杖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想当初被逼到绝处,李沐可以逆天而行,五万军中割了伏允的脑袋。
今天被李乾佑弹劾,看在魏征的面子上放过了。
如今被韩仲良逼到这份上,还不反击那就不是李沐的作风了。
“你个老不死的。”
一句话震惊了在场君臣。
今日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了。
先是看见竟有人敢在议事时,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睡觉。
现在更恐怖,又听见有人敢在皇帝跟前辱骂当朝重臣民部尚书韩仲良。
&nb
第三十章 有心种花
房玄龄等清醒的大臣们,都明白韩仲良已经输了,这样被李沐牵着鼻子走,焉有不输之理
可没有人向韩仲良说破,因为大臣们已经依稀体会到了李世民的态度。
其实他们心中明白,韩仲良本就不用顺着李沐去猜什么铜钱,可正因为李世民默认的态度,加上韩仲良当局者迷,才着了李沐的道。
韩仲良心里那叫一个怒啊,可所有人都看见自己确实选了左手,等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一时无话反驳,便喝问李沐道:“你如果没有睡着,那你低着头干什么”
李沐对李世民道:“皇上,微臣是低头了,不但低头,还闭上了眼睛。”
韩仲良闻听心中一喜,再喝问道:“你自己也承认了,既然低头闭眼,还敢抵赖不是睡着”
李沐转头,看着韩仲良笑了,问道:“韩尚书难道没读过书”
韩仲良傲然道:“老夫虽然不敢妄言学富五车,但读书破万卷也是有的。”
李沐抽抽嘴角道:“那韩尚书是读到里去了。”
“你……。”韩仲良被气得差点晕倒。
李世民也训斥道:“李沐,你再口出恶言,朕立马令金殿武士抓你下狱。”
李沐赶紧转身请罪道:“皇上,微臣的话虽然不中听,但理是这个理。韩尚书说他虽然不敢妄言学富五车,但读书破万卷也是有的。可他偏偏不知道低头沉思、闭目养神,却诬陷微臣睡着了,岂不可笑”
韩仲良眼见不对,连忙喝问李沐:“低头沉思、闭目养神你都打起鼾了。”
李沐闻听汗颜,可他知道这时万万不能承认,就算所有人知道自己睡着了,也不能认,必须坚决抵赖到底,反正谁也不能证明自己睡着了。
只要自己不承认,你奈我何
于是反驳道:“那是我昨夜有些着凉了,鼻塞。”
“那你现在说话怎么不塞”韩仲良追问道。
李沐毫不示弱:“刚刚与韩尚书你来我往的一闹,出了点汗,通了。”
“你……。”韩仲良无言以对,他长这么大,真没遇见过如此不要脸的主,他只能抹一把老泪,求助于李世民,道:“皇上,李沐牙尖嘴利,臣恳请皇上做主。”
李世民心中好笑,屁大的事,竟闹到如此地步。
他不想处置李沐,因为李沐于他有大用,可也想保全韩仲良的脸面,便对李沐问道:“李沐,你说你不是睡着,而是低头沉思”
“是。”
“那告诉朕,你在沉思些什么”
李沐一时语塞,回答不出来。
韩仲良一边叫道:“皇上请看,李沐无法自圆其说了。”
李沐厌恶地看了这老不死的一眼,对李世民道:“回皇上,微臣在思考伏顺降唐,对大唐的利弊。”
李世民有点佩服李沐的应变能力了。
“哦讲来听听。”
李沐略一沉吟,组织了一下思路,说道:“微臣以为可以接受伏顺降唐,暂时保留其国祚,封伏顺为可汗,但须接受大唐派唐军协防。”
“讲理由。”李世民心中一乐,没想到这混小子还有点见识。
李沐道:“吐谷浑国小势微,于大唐来说不过芥癣之患,取其国覆手可得。但吐谷浑西北的吐蕃却是大唐的心腹之患,而吐谷浑在大唐与吐蕃之间起着缓冲之地的作用。故若要灭高丽,必先灭吐蕃,如此方可不受腹背之敌;若要灭吐蕃,则在大唐做好开战准备之前,吐谷浑不可先灭。”
李世民闻听,击掌叫好,混然忘记自己在责问李沐一事。
对李世民来说,灭高丽、吐蕃是朝思暮想的大事,而今天殿中这种小杯葛对李世民来说可忽略不计。
可朝中总有人不肯顺了李世民的意,总以前隋亡国的教训劝谏李世民。
从李家得天下开始,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心中都有一个灭高丽的梦想,因为隋朝四征高丽都以失败告终,连亡国都在所不惜。
李家要是能圆了这个梦,就能以此向天下证明,李家得天下是顺天承意。
而李世民更是想以此修补自己弑兄杀弟逼父的恶名。
李世民自然知道朝中几个利益集团各自的打算,可奈何自己得位不正,一直扮演着善于纳谏的明主形象,不敢乾纲独断,所以一直被各利益集团压制着,感觉连呼吸都不顺畅。
如今,被一个小小县男一言吐露心声,竟让李世民有拨开云雾,呼吸畅通的快感。
李世民叫完好之后,环顾众臣道:“听听,听听,一个十岁孩子都能说出这番老成谋国之言,汝等汗颜乎”
这一杆子打得众臣有点晕,全跪下道:“臣惶恐、臣有罪。”
李沐的话说出,长孙无忌大喜,李沐迎合了自己的方案,在长孙无忌看来,这是李沐向自己靠拢,抛出了橄榄枝。
可那边的尉迟恭不乐意了,他是朝中大部分武将的代言人,接受了伏顺降唐,那就表示战事平息了,可战事平息了,将士们上哪去弄战功上哪去要封赏
富贵马上取,武将没有战争,哪来的富贵
所以,尉迟恭上前一步道:“皇上,臣闻听李沐之言,觉得李沐懂些用兵之道,故臣有几句话想问李沐。”
“准。”
&n
第三十一章 无意插柳
“韩尚书今年贵庚”
“老夫五十有四。”
“看来韩尚书真是老糊涂了。”
“你……。”韩仲良又被李沐人身攻击,转头对李世民道,“皇上,李沐狂妄,求陛下为臣做主。”
李世民冷喝道:“李沐,不得放肆。”
李沐躬身应道:“微臣遵旨。”
遂对韩仲良道:“韩尚书可能孤陋寡闻,你难道不知道这几个月在长安有一种造路的水泥吗”
韩仲良闻言一愣,自己确实听过水泥,说是能造路,很平滑,难道也能造直道
李沐体谅道:“看来韩尚书是真不知道,水泥造直道所费几何那沐就为韩尚书解一次惑,如果用水泥造直道,所费一里五百贯即可,如此不知朝廷是否能承受得起造长安至伏俟城的直道”
韩仲良无言以对,五百贯一里,也就二百五十万贯,如果造五年,一年也就五十万贯支出,朝廷虽然窘迫些,但也能挤得出来。
李沐却落井下石道:“其实,就算朝廷不想支付这笔造路款项也可以。”
李世民听了大喜,他问李沐道:“李沐,快快讲来。”
李沐道:“回皇上,沐有一策,可使这条路除了前期款项需要朝廷出钱,后续可由民间出资。”
韩仲良闻李沐此言,立即上奏阻拦道:“陛下不可,李沐所策乃祸国殃民之举,横征暴敛,百姓必苦不堪言。”
李世民听了也迟疑不决。
李沐道:“皇上,韩尚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微臣之意并非向民间百姓征收钱财,而是另有它途。”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细细讲来。”
李沐道:“直道可用于战争,也可用于民生。战争不常有,可民生常在。直道在非战争时,便可以用于民生。众所周知,从西域至长安,乃至江南,商贸途中折损可达三四成,甚至超过五成,以至于商贸不兴,主要原因在于货物途中运送时间过长,成本太高。”
殿中诸臣闻言不禁暗自点头,李沐所说不错,一百斤粮食从长安运送到凉州,路上被运送的民夫吃掉的就要四十斤,如果长期下雨、酷热或者严寒,所费甚至更多。
“如果有了直道,十天的路程可以缩短成五天,甚至三天,且直道沿途有官军巡逻,保障道路安全通畅,如此一来,商人获利就会变得高得多,如果向这部分商人征收过路费,沐以为不会引起百姓不满,甚至百姓会得益于直道而对皇上仁政称颂。”
李沐的意思,就是后世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方式。
李沐的话刷新了殿上众臣的眼界,不过路不收费,愿者上钩,就是这么简单。
并不向百姓征收,百姓自然不能责怪官府。
而商人因为获利更多,取其中多出的一部分交于官府,想来商人也不会反对,甚至会拥护。
而朝廷很有可能因为造这条直道,不但不用花钱,还每年多出一份进项。因为这条直道一旦造好,至少能用很多年。
想到这,所有人的眼神变得炽热起来,连韩仲良也不说话了,虽然李沐让他很丢脸,可这个方法一实施,最得益的就是他的民部,也就是他自己。
李世民扫了一眼众臣,又看向李沐,他心中很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李沐替他扫平了向外用兵的最大障碍,诸臣反对用兵的最大理由就是劳民伤财,可如今李沐一策就让诸臣再无半点反对的声音。
李沐静静地站在殿中央,感受着众臣望向他炽热的目光,他明白这目光不是因为敬仰、佩服自己,而是对利益、对钱财的渴望。
李沐自然不能让利益被他们瓜分,至少不能大部分被他们瓜分,自己辛苦栽树,却让他人乘凉,这不是自己的作风。
所以,李沐上奏道:“皇上,微臣还有话。”
李世民此时心情大好,道:“讲。”
李沐道:“此策不仅仅针对长安至伏俟城的直道,大唐十道三百六十州,以东南西北为四大主干道,北至辽城,西至伏俟城,东至苏州,南至雷州,皆可以此策施行。而直道此指方向,便是我唐军兵锋所至之处,微臣断言,数十年之后,凡大唐直道所到,皆是我大唐之地。从民生来说,只要四条主干道修成,每年可征收过路费绝不少于三百万贯。”
这一言说出,诸臣皆惊,每年不少于四百万贯是什么概念
这可是大唐每年岁入的二成了。
那边房玄龄上前一步问道:“李沐,此话当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