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无和尚
“朕登基之后,你们每家每户的子侄是不是有书读了”
“朕登基之后,除了突厥,大唐周边可还有敌人”
天色太黑,根本发觉不了对面大军的反应。
除了火把摇曳的火光,什么都看不到。
常绿云斜眼看向李沐,没好气地问道:“有用吗”
李沐心里郁闷着,反怼道:“张飞在长坂坡一声吼,吓死了夏候杰。今日朕邠州城墙上一声吼
第九百二十二章 营啸
段志玄发觉自己错了,错得很离谱。
自己不该学李沐逞口舌之能。
其实段志玄根本不用在意李沐的喊声。
他表现地越沉稳,就越能稳定军心。
这时代可没有照片,没几个能一睹龙颜的。
就算心中怀疑,谁会真去相信对面是皇帝
无非是将士心中疑惑罢了,还不会有人真敢违抗军令。
可段志玄自以为得意的反诘,倒让李沐趁机提出了停战一天的借口。
停战一天,段志玄苦笑,真要停战一天,自己就上断头台了。
可这个提议,非常合理,能不战而平息这场风波,新军每个将士都认为合理。
反正对方跑不掉,等朝廷大军来了,首功也跑不了。
还用不着与同袍兵戈相见,何乐而不为呢
最关键的是,到了这地步,将士心里要说一点不怀疑,都是假的,万一对面是真皇帝,那进攻可是谋反大罪。
没得功捞不到,还得祸连家人全族。
其实这个时候,段志玄如果不再出昏招,他还是有机会的,毕竟将士还不是真信对面是皇帝,毕竟段志玄是此军主帅,更是大唐七军机大臣之一。
段志玄完全可以平息军中骚乱,然后在天亮前组织一支心腹嫡系军队,攻城。
城中李沐手下,不过就千人禁军,再怎么彪悍,也无法对抗。
可人性无常,段志玄又出了一记昏招。
原本他是决定次日一早,天色亮起再进攻的。
可现在,他是真担心李沐还会煽动军心,毕竟他无法堵住李沐的嘴。
于是,段志玄悍然下令,攻城!
就这个命令,使得整支军队大乱。
士兵毕竟是人,人能思考。
虽然不相信对面是皇帝,但对面说的没错,无非是一天时间罢了。
能够等到朝廷派来大军,为何还要迫不及待地进攻
除非对面是真皇帝。
那么,是真皇帝,自己现在奉令进攻,是不是将自己置于谋反的境地
出兵平乱是为了军功,可现在进攻,等于找死,不仅自己找死,还连累了全家全族。
没有人相信,自己仅四万军队,可以面对朝廷十数万大军的围剿。
邠州与长安太近了,更何况还有陇州四卫,那儿的主帅叫李勣,大唐两名军神之一。
所以,大军乱了,不仅是士兵,郎将、校尉以下的军官都乱了。
而这个时候,李沐虽然不知道对面什么情况,但他嘴巴痒了。
“新军将士们听着,如果段志玄答应等一天,那么朕认为他确是奉旨平乱,其中可能有误会。可如果段志玄不肯等,下令进攻,那就证明他居心叵测,必是假传圣旨,以图谋反。如此,朕诏令全军将士诛杀此獠,将军杀之升大将军,郎将杀之升将军,以此类推。”
“但凡临阵反戈者,论功行赏。朕只追首犯,不究协从。”
这下更乱了。
李沐说者无心,大军将士听者有意。
黑夜之中,全军将士开始各自戒备。
他们感觉到自己不安全,纷纷用戒备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同袍。
李沐这些话的杀伤力太强了。
将士对段志玄和李沐说的话两厢对校,更相信李沐的话是真,也就是说,十之七八相信了对面是真皇帝。
那么,问题来了,杀乱臣贼子,可晋升一级,谁是乱臣贼子
段志玄也恐惧了,他已经感受到身边人敌意的目光。
如果此时是白天,或者还能挽回。
可现在已是夜深,黑夜里,很多事情都会无限放大,特别是猜测和恐惧。
当有一个士兵承受不了心中的压力,崩溃地大喊着,拔刀乱砍时。
营啸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如同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在一瞬间
第九百二十三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ps :感谢书友“孙思贤”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首辅怎么在这”脑中所想,便是口中所问,李恪已经失去了自制能力。
房玄龄喟叹一声,答非所问道:“李沂昨日已经率神策卫前往邠州。”
李恪听闻,双腿一软,整个身体如烂泥般滑落地上。
“不可能,李沂怎么可能昨日就知道陛下遇险”李恪突然抬头嘶吼道。
“殿下啊,你可知道,段志玄率军离开岐州,便有狼牙卫火速向长安急报”
狼牙卫
李恪想哭,他真得哭了。
“那段军机呢他现在怎么样了”
房玄龄摇摇头道:“不知道。老夫真不知道。”
李恪如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跪爬着向前,一把抱住房玄龄的腿道:“首辅,你知道的,如果李沐死了,皇子刚出生,孤就是最佳的继位人。就算不继位,摄政亲王之位也是应得的。首辅,你要助孤,你可是父皇的肱股之臣,你不能害孤啊”
房玄龄看着涕泪满面的李恪,伸手轻轻将李恪脸上的涕泪抹去,“殿下,事到如今,还须顾及皇族的颜面,莫得让自己失了尊严。”
李恪的身体瞬间僵硬了,他怔怔地看着房玄龄,突然大骂道:“颜面皇族的颜面父皇被害死的时候,首辅可想过皇族的颜面今日孤落到如此地步,还需要什么颜面”
骂到这,李恪突然不骂了,他又一次泣求道:“首辅,放孤一条活路吧,啊只要孤出了城,是死是活,孤都不急首辅,啊”
房玄龄眼睛有些湿润,但依旧平静地说道:“晚了。殿下,真晚了。”
李恪急忙说道:“不晚,不晚。首辅,段军机率麾下四万大军正在阻击李沐,李沐身边仅一千人,杀他不用吹灰之力。首辅啊,给孤一天时间,就一天,不,再半天就足够了。啊”
“晚了,晚了。”房玄龄低着头,用力地将腿从李恪的手中拔出,“殿下本该好好活着,大唐唯一的亲王啊。可惜了。”
拔出腿之后,房玄龄挥挥手,无数的禁军从街道边冒出。
“亏了先皇还将你视为忠臣,房玄龄,你背主负恩!不得好死!”李恪大骂道。
房玄龄背着身,平静地说道,“老夫一直是忠臣,前半生忠于先皇,后半生老夫只想忠于大唐。”
说完这话,房玄龄离去。
离开的那刻留下一句话,“将润王送至邠州,将于陛下处置。”
……。
房玄龄是议政堂去的。
内阁诸臣和在京的军机阁诸臣已经聚集完毕。
他们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谁将成为新君。
现实很残酷,不管李沐多么强大,不管李沐现在是生是死,无论是忠于李沐的还是心怀不满的。
在皇帝遇险的第一时间,商量的第一个话题,不是如何去解救皇帝,而是商议皇帝万一遭遇不测,谁该来继承大统。
他们有个很堂皇的理由,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
程知节依旧是火爆脾气。
虽然在李沐强势之下,他已经蛰伏了很久了。
但现在,他觉得可以喘口大气了。
“诸公,陛下被段志玄那叛贼围困于邠州城,虽说李沂昨夜已经率军去援救了。但诸位都明白,从长安去邠州,至少得明日早上。这其间会发生什么,利害关系想必诸位心里都清楚,万一发生不忍言之事……陛下年少,未及时立储,依本公看,如今最紧要的是商议一下新君人选……。”
&nbs
第九百二十五章 杀!
ps :感谢书友“北骞”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程知节呵呵笑道:“长林卫……长林卫,十八年后,又遇长林卫,天意如此。李靖,某麾下还有三百人随润王入宫。就算朱雀门大军覆没,某也有一拼之力。”
马周突然开口道:“宿国公,罢手吧。陛下既然防到了你们会有动作,又怎会不防备宫内呢难道宿国公不记得长林内卫了吗”
李恪嘶声道:“长林内卫在承天门内,陛下有明旨,内卫不得出宫。如今陛下不在,长林内卫怎么能出承天门谁能调动长林内卫”
这个时候,李恪想到的竟然是李沐定下的规矩,不得不说,过于讽刺了。
“我能。”
一个声音传来。
李恪急忙回头。
只见太后郑观音从侧门姗姗而来。
“陛下要哀家监国,又怎会不把长林内卫交于哀家呢”
是啊,这道理很简单,宫内与宫外,势必要形成平衡。
否则一旦宫外朝臣勾连,宫内岂不任人宰割
李沐之所以在李世民发动宫变之后,没有加大宫城的军力,其实原因很简单。
长林内、外卫足矣。
外控文武,内因宫禁,禁中稳如泰山。
李恪涕泪交横,颓然坐倒在地。
而程知节却转身冲向殿门口,他明白,郑观音说得是真的。
自己只能拼死一搏,可如今手无寸铁,唯一的希望,就是冲出殿去,与带来的三百甲士会合,这样或许还有一搏之力。
程知节甚至连李恪都顾不得了,一头冲出了殿门。
郑观音、李靖、马周就这么平静地看着程咬金跑出去,没有阻拦,连声都没出。
过了一会,李靖才转向郑观音道:“请太后示下,程知节该如何处置。”
“杀!”
一言而决。
“请太后示下,润王李恪当如何处置”
郑观音斜了一眼已经摊在地上,如同烂泥的李恪。
有心杀,但终究犹豫了。
倒不是因为不忍心杀,对于郑观音而言,李世民一脉皆可杀。
只是郑观音考虑到李恪终究是李沐钦封的亲王。
想了想之后,郑观音道:“既然首辅已经决定将李恪押解邠州,交给陛下处置,那就按首辅之令去做吧。”
房玄龄心中一震,他想到的是,郑观音已经定了李恪的下场。
如果李沐逃出生天,那面对李恪的将是天子之怒,焉有生还之理
把李恪送去邠州,等于给了李沐下手的机会。
在京城,李沐下旨杀李恪,或许还会被非议为虐杀宗亲,可去了邠州,那任何可能都会出现,譬如落马,譬如坠崖,又譬如染了风寒……。
可房玄龄不明白,要是李沐……死了呢
他没仅是心里这么疑惑,嘴里同样问了出来,“敢问太后,若陛下……有不测之事,那又当如何”
郑观音垂目,眼神冰冷地看着房玄龄道:“首辅之前做得不错,不象有些人趋利避害。那就继续好好做下去吧。”
说完,扭身依旧从侧门姗姗离去。
房玄龄懂了,真懂了。
李沐死,李恪自然不能活。
……。
邠州城外,延绵十数里的火光。
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许是人的精力尽了。
高亢的情绪渐渐冷下来,便是无尽的恐惧。
半个晚上的疯狂,无数的人已经精疲力竭。
这时,一个将军军服的汉子拎个血肉模糊的人头,踉跄着走向邠州城门。
距离百步,“唰”地一排箭矢整齐地插在他的面前。
他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将军原本麻木的脸上,瞬间泪如泉涌。
他僵硬身体,突然双膝一曲,跪了下去,哭喊道,“陛下……陛下,这是段志玄首级,末将给你取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