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无和尚
李沐在袁仁国的指点下顺利与前来的官员交割了士兵和俘虏,便由袁公公带着与李沂从金光门入横街奔皇城而去。
约摸半个时辰,来到皇城永安门外。
袁公公让李沐二人等着,自己入宫请旨。
而李沐让李沂将装着伏允人头的盒子交给袁公公,还有自己准备一陶罐火药,并告知袁公公这是为皇上演示用的。
因为觐见皇帝时可是要搜身过的,这东西如果由自己随身携带,那可是大罪。
李沐二人则在门口等着传见。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看着进进出出的达官显贵,刚开始还蛮新鲜,可久了就烦了,李沐兄弟万般无聊,却又不敢离开。
李沐觉得腿都麻了,左右一看,觉得地上还算干净,便拖着李沂坐了下来,也不管皇城前举止是否失仪了。
守门的禁军前面已经看到二人是袁仁国带来的,加上二人还是孩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时,一个很突兀的声音传来,“汝等二人可是从凉州来的”
李沐、李沂转头一看,从永安门内走出一行数人,为首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个子略比李沐高,却与李沂矮一些。
五官端正,皮肤白晰,只是眉宇间一股狂傲不羁的气息若隐若现,一看便让觉得这是被溺爱惯了的。
这要是单看脸也就是胖点,可如果纵览全身,那就一个字——肥。
一身的肉估计全横向发展了。
李沐知道一句俗语,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大。
这长安城中抛块石头都能砸中几个五品官,所以,李沐虽然觉得对方问得不太礼貌,但还是拉了一下李沂,微微躬身:“我兄弟二人正是从凉州而来,不知尊驾是……”
这时,那少年已经走到李沐近前,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沐,挑了挑眉毛问道:“听闻汝等兄弟以三千骑兵击败了吐谷浑五万大军,还斩杀了吐谷汗可汗伏允”
李沐见少年不回答是谁,心中有些不快,却依旧恭敬地答道:“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当日是李都督率三千骑兵击溃吐谷浑大军,而非我兄弟二人,不过斩杀吐谷浑可汗伏允之事却是真的,此乃我二弟李沂所为。”
李沐不卑不亢地回答着。
那少年闻言突然大笑起来,环顾左右道:“听听,听听,他还真承认了哎。”
少年左右随从一起大笑起来。
&n
第十五章 撒谎是门艺术活
此时,袁公公站在门口禀报,“皇上,李沐兄弟二人已带到,正在殿外等候。”
“众卿,今日可解一惑矣。”李世民听了对殿中众人大笑道,“传。”
“传李沐、李沂觐见。”太监独有尖锐而悠长的嗓门回响在殿内外上空。
李沐二人迎着众人的目光拘紧地走进殿中,这种被人注视甚至审视的感觉让李沂很紧张。
他缩在李沐身后,心中想,早知如此,不如在外面等候。
李沐虽也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但比起李沂好多了,他的拘紧更多来自象后世职员面见上司的紧张。
他一进去就向正中间的李世民望去,能亲眼看一看传说中的千古一帝,也不枉来长安一遭。
袁公公早前和他讲过的什么规矩,怎么行礼啊,不可与皇帝对视啊什么的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只看见那传说中的李世民年约三十六、七岁,身穿一袭玄色长袍,挺直的鼻梁、短须,嘴上两撇胡子向上扬起。
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而威,这是长久掌控别人生死形成的霸气,不愧为一代雄主。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眼睛下两个眼袋大了些,想必是夜生活太过了。李沐在心中编排着。
可怜一旁袁公公不停地干咳嗽提醒,李沐二人却混不当回事。
这时李世民身边一位太监喝道:“见了陛下还不行礼,可知殿前失仪之罪乎。”
殿内大臣们带着一种并无恶意的嘲笑看着二小。
这是一种自恃身份、居高临下的轻视,所以也就没有人真站出来谏议治二小君前失仪之罪了。
李沐这才醒悟过来,却先抱歉地冲旁边袁公公一笑。
这让袁仁国脸都仇绿了,心道,你小子倒是向皇帝见礼啊,冲咱家笑个屁啊。
李沐这时已经醒过神了,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他赶紧拉上李沂施礼请罪。
要说不紧张,那肯定是撒谎。
就算在后世,见个领导总也会紧张的,何况面前的是掌控人间生死的帝皇。
“微臣凉州都督麾下校尉李沐参见陛下。”
“微臣凉州都督麾下校尉李沂参见陛下。”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算了,没有追究二人失礼,连这点度量都没有,何谈英主
他看了看二小,奇怪地问道:“你二人谁是兄,谁是弟”
李沐道:“微臣李沐为兄,他是臣弟弟李沂。”
“为何你弟弟长得比你高”
李沐想了一路的君前奏对都没用得上,这李世民不按牌理出牌啊。
我的身高关你屁事,李沐心中腹诽着。
可口中说出来却是:“可能是弟弟肖父,而微臣肖母吧。”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二人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将当日战事从头至尾细说一遍。”
“微臣遵旨。”
于是,李沐将当初战事前因后果细述了一遍,这可是李沐从离开凉州就开始打腹稿了的,能说的,不能说的,都斟酌了几遍。
不说添油加醋,可必要的润色还是需要的。
如何伏笔,如何扣人心弦,李沐这一路上可不仅仅只是讨好袁仁国。
李沐心中想着,这穿越回了唐朝,在皇宫里说书讲故事,这感觉真酸爽。
在说到李英节勇战勋国时,众人都叹一声惋惜。
而说到李沐去都督府讨军权时,众臣皆一脸古怪,心说这娃真是找死。
当说到李沐率五十余骑击破吐谷浑主帐,李沂一箭射中伏允斩下其头颅时,众人皆激动万分,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李沐一边说着,一边小心观察着李世民和众大臣的表情。
见众人随着自己的话不同的表情,心中腹诽,李世民也够惨的,被这群演技能得奥斯卡大奖的老炮儿围着,估计想听真话还真不容易。
在李沐看来,大臣们身临其境的神态,至少有一半是装出来的。
这些人精,明白什么时候该滥竽充数,什么时候该冒死进谏以搏诤臣之名。
可李沐也在眼角余光里见到一个用双细眼一直盯着自己,喜怒不形于颜色之人,看年纪应该过了花甲,只是他的眼神非常狠历,他一直平静地听着,脸上无任何表情。
等李沐说完,殿中有半柱香的时间,一丝声音都没有。
谁都没有先出声,出头的椽子先烂,这道理没人不知道。
此事虽然离奇,刷新了众人的眼界,但事实就是事实,当袁公公命人将装着伏允人头的盒子打开时,再无一人怀疑李大亮关于此战事的奏折了。
这时,李靖率先向李世民开口道:“皇上,臣有几个疑问想当面询问李沐,不知可否”
“李爱卿但问妨。”
李靖径直走到李沐面前,平静地说道:“李沐,本官李靖,想问你几个问题,你据实回答就行。”
李沐见那个一直盯着自己、面无表情的人向自己走来,一听就是原来是李靖,不觉心头打了个哆嗦,大唐战神哎,虽然谈不上崇拜,但在李沐心里,李靖无疑是唐朝所有武将中最让他佩服的人。
不过李沐明白,这时不是脑残粉的时候。
李沐躬身一礼道:“李帅请问,沐知无不言,言无不实。”
李沐的干脆让李靖脸上有了些暖意。
“你今年多大”
“十岁。”
“师从何人”
“家师姓梁,名讳上仲下业。”
“他教了你些什么”
“读书写字,偶尔也教弓马骑射。”
这不奇怪,大唐科举、门荫入仕,首先要过的就是兵部,没有三招两式,根本进不去遴选这一关。
“他也教你行军打仗”李靖继续追问道。
“不曾。”
 
第十六章 李靖的背书
李沐的回答让君臣都松了一口气。
李靖如释重负,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应该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
他终于如释重负地对李沐点点头,回头与李世民交流了一下眼神。
然后才向李世民施礼道:“禀陛下,臣问完了。”
“爱卿以为如何”
“臣窃以为,李沐所说基本属实。”
殿内诸臣谁也没有被李沐的话说服,这些人精岂是这么容易被骗倒的
如果不是李靖这句话,恐怕早已三三两两出列诘问李沐了。?为一个区区与大唐、自己皆无害的稚童,得罪一个当朝一品大员,这傻事没人会做。
群臣们碍于李靖的面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但都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
这时,司空长孙无忌出列奏道:“禀皇上,臣倒有个建议,要知李沐说得究竟是不是实话,只要叫一个人来问问就知道了。”
说完,向李靖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
长孙无忌听李靖的回答,就知道李沐所说的不管是不是事实,都已经由李靖背书了,这时再有人出来反对,等于打了李靖的脸。
早在第一次廷议李大亮奏折的时候,长孙无忌便已经有了招揽李沐的意思,只是听到李沐年龄才尚小,才暂时罢了心思。
对于一个在京城身居高位的重臣来说,延揽边将是自保、自重的有效办法,当然,这不能公开,需要悄悄的,最好的方式自然是神交而形不交,可这需要双方长期养成的默契。
而此时,他出列谏言并不是因为要打李靖的脸,而是向李靖卖个好。
因为长孙无忌也粗通炼丹之道,他直觉上就觉得李沐在这问题上说的应该是真的,既然是真的,就不怕找真道士来问,问过之后再证明是真的,那就是真上加真,铁板钉钉了。
以真证伪,假也成真,这官场上的手段,长孙无忌早已玩得滴溜转了。
如此一来,李沐除了李靖背书之外,还有了长孙无忌的共同背书。
既卖好于李靖,又向李沐伸出了橄榄枝。
当然,长孙无忌不会认为小小年纪的李沐也能体会其中意思,这一点他很放心,日后找个机会点明白就是了。
但李靖数十年官场下来,自然也能明白其中三昧,于是向长孙无忌投以了然的目光。
李世民并没有发现二人的眼光纠结,不过就算发现,也会当做没发现。
曾经叱咤风云却又饱经风霜的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经常感叹说,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情面、场面。
世事就是如此,不管是明君是忠臣,亦或是昏君或者是奸臣,都需要一张颜面,面子在那就天道人道在,如果撕掉了这张颜面,那就只剩下血腥和狰狞了。
不到万不得已,双方都不想也没勇气撕下这张颜面。
李世民在听完李靖回答时,本想令身边太监拿出早已拟好的圣旨,这圣旨有两份,结果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想,大舅哥长孙无忌出来搞了下乱。
对这种重臣间的“龌龊”李世民喜闻乐见,他不怕臣工间有矛盾,反而他怕臣工间没有矛盾,要是所有臣工都一条心,还要他这个皇帝做什么
帝王之道,便是平衡各种势力,谁强打谁,不论对错。
这时长孙无忌的冒出,让李世民觉得长孙无忌是在打李靖的脸。
李靖如今就任西海道大总管,其实等于长安以西,整片唐疆的无冕之王,军政一把抓,又掌握着大军,虽说李世民信任李靖,但为君之道须恩威并重。
所以,李世民打算给长孙无忌这个面子,在李靖带兵出征前给他一种威慑。
“辅机所言何人”
“太史局将仕郎李淳风。”
李世民恍然,对啊,李淳风就是道士,既然李沐说天雷是道士炼丹时发现的,问问李淳风不就行了
“来人,传李淳风。”
李淳风要来了。
李沐心中一跳,不会被他看出我是穿越来的吧
虽然自己是后世人,不相信什么鬼怪神佛,可穿越不是已经发生了吗
李沐的心中担惊受怕、度日如年啊。
一会儿,李淳风被宦官领了进来。
“臣叩见皇上。”
“爱卿平身。今日唤爱卿来有一事相询。”
“皇上请问。”
“爱卿平日可还有炼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