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骠骑尉
“主公!老人家说……”箕耳一五一十地将老头儿的话复述了一遍,自己已经感动得掉下了泪来。
王瑞听完后,也非常的感动。这老百姓,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都是心里明晃晃的。
王大人抬起头来,学着温大影帝的神情,悲怆地仰望着星空,努力回想着前世自己最敬爱的奶奶去世时的情形,很快便两眼噙满了泪水。
四周的人都被他的这幅表情感动得无以复加,那怕是最自以为理智的文启贤也一样的被他感动万分。毕竟这些百姓的言语和作为,都是自发的。
王瑞估摸着导演可能要喊卡时,才低下头来,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泪水。
当然,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导演,王大人也更不是什么演员。他只不过是将后世那些狗屁政客的拙劣表演借鉴了一番。
“王某何德何能竟然得百姓如此眷顾!王某愧不敢当呀!众位乡亲快快请起!”
王瑞此时完全进入了“表演”状态,语带哭声,说得情真意切,就跟前世他奶奶去世时差不多。
“哥,别伤悲……”、“姑爷……”一旁的秦小靖和小珠儿早已是梨花带雨,一左一右抱着王大人的手臂劝说着。
“伯爷!多留一天呀!咱让老婆子今天就把那只老母鸡杀了给伯爷炖锅鸡汤喝呀。”带队来的朝鲜老头儿叽里哇啦地用手比划着,竭力想劝王瑞多留一两天。
“老人家说什么”王瑞转向箕耳问道。没办法,王瑞听不懂朝鲜话,这个老者对汉话也只会一点皮毛。
“主公!老人家说……”箕耳一五一十地将老头儿的话复述了一遍,自己已经感动得掉下了泪来。
王瑞听完后,也非常的感动。这老百姓,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都是心里明晃晃的。
王大人抬起头来,学着温大影帝的神情,悲怆地仰望着星空,努力回想着前世自己最敬爱的奶奶去世时的情形,很快便两眼噙满了泪水。
四周的人都被他的这幅表情感动得无以复加,那怕是最自以为理智的文启贤也一样的被他感动万分。毕竟这些百姓的言语和作为,都是自发的。
王瑞估摸着导演可能要喊卡时,才低下头来,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泪水。
当然,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导演,王大人也更不是什么演员。他只不过是将后世那些狗屁政客的拙劣表演借鉴了一番。
“王某何德何能竟然得百姓如此眷顾!王某愧不敢当呀!众位乡亲快快请起!”
王瑞此时完全进入了“表演”状态,语带哭声,说得情真意切,就跟前世他奶奶去世时差不多。
“哥,别伤悲……”、“姑爷……”一旁的秦小靖和小珠儿早已是梨花带雨,一左一右抱着王大人的手臂劝说着。
“伯爷!多留一天呀!咱让老婆子今天就把那只老母鸡杀了给伯爷炖锅鸡汤喝呀。”带队来的朝鲜老头儿叽里哇啦地用手比划着,竭力想劝王瑞多留一两天。
“老人家说什么”王瑞转向箕耳问道。没办法,王瑞听不懂朝鲜话,这个老者对汉话也只会一点皮毛。
“主公!老人家说……”箕耳一五一十地将老头儿的话复述了一遍,自己已经感动得掉下了泪来。
王瑞听完后
第四百五十一章 今晚吃鸡
经过一番严格的精挑细选后,登州军在介川顺利征兵一千人。
被征上的人是个个欢天喜地,从此以后他们也是光荣的登州军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前程了!
而更多没有征上的小伙子们,则全是垂头丧气的。看来,那些漂亮得不成样子的军服是与自己无缘了。
许多人还不甘心地又跑去登州军营门口,希望能遇到忠贞伯王瑞或是其他什么高级军官。他们自以为是地寻思着能不能哀求一下,最后侥幸成功。
不过,忠贞伯王瑞他们却是见不到的了。因为今晚王大人正与秦小靖和小珠儿在吃鸡呢。
自从知道忠贞伯王大人就要带着英雄的登州军离开后,一些极度崇拜王瑞的人家甚至将自己家唯一生蛋的老母鸡都杀了,就只为了给王大人煲上几碗鸡汤!
经过当面的审查试吃之后,这些鸡汤鸡肉最后都会送到王瑞的面前。王大人也不客气,会叫上秦小靖和小珠儿一起吃。
这天中午去城外观看征兵工作时,王大人就和小珠儿秦小靖说了:“今晚吃鸡!”
确实这两天接到太多的鸡汤鸡肉了,介川人民实在是非常热情,让王瑞感到很有些盛情难却。
不过,刚好小珠儿才破了身不久,正好吃点好的,算是补补身子。
但是,王瑞也不白吃老百姓的东西。凡是送了东西来的人,王瑞都要吩咐尹大弟挑些粮食物品作为回礼。总之一句话,让众人满怀感恩而来,又满怀感恩地离开。
在介川,虽说这军民之情亲如鱼水,但登州军总归还是要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第二日清晨,登州军早早地吃过早饭,开始背着包裹、唱着军歌,前往介川东门外集合。
等王瑞来到东门城墙上时,近万名登州军士兵已经排列成整齐的队列。不过,一千名在介川新招的新兵就明显地站得有些凌乱不堪。
这些新兵穿着崭新漂亮的登州军军服,胸前戴着硕大的大红花,脸上都挂着好奇而又略显羞涩的傻笑。
其实,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美美的。毕竟这加入登州军可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这几天来报名应征的人,没有一万也有七八千吧。
“伯爷来了!”人群中有眼尖的人首先发现了王瑞。
“伯爷!”、“伯爷!”城下立即发出一阵海潮般的欢呼声,人们用力地挥着手臂,仿佛这样就能让忠贞伯看到自己。
“开始吧!”王瑞冲身旁的箕耳点了点头。这介川的老百姓暂时还只懂一些简单的汉语,没办法,还得使用箕耳这个翻译。
“乡亲们!现在请大明忠贞伯、大明征东将军、朝鲜……也就是咱们汉东三郡唯一的主宰者王大人,给乡亲们讲话!大家击掌欢迎!”箕耳扯开嗓门,用朝鲜语喊起了话。
他话音一落,城下立即响起了零乱的掌声。
“乡亲们!本伯感谢乡亲们的爱护和支持!这些天在介川,受到了大家最大程度的关怀。王某人今天在这里谢谢大家了!”王瑞说完后,拱手行了一个礼。
经过一番严格的精挑细选后,登州军在介川顺利征兵一千人。
被征上的人是个个欢天喜地,从此以后他们也是光荣的登州军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前程了!
而更多没有征上的小伙子们,则全是垂头丧气的。看来,那些漂亮得不成样子的军服是与自己无缘了。
许多人还不甘心地又跑去登州军营门口,希望能遇到忠贞伯王瑞或是其他什么高级军官。他们自以为是地寻
第四百五十二章 难舍难分
片刻功夫之后,王大人的亲卫营终于走出城门。王瑞一身戎装,骑马走在队列中间,如果不是和他特别熟悉的人,根本就无法认出他是谁。
作来一个后世做过军官、开过公司的穿越者,王瑞的思想观念已经非常的沉稳。他可不会打马走在队首去装逼!
虽说装逼未必会被雷劈,但被刺杀暗算却是有可能的。
“伯爷呢”、“我好象看到伯爷了!”介川的老百姓拼命地瞪大着眼睛,仔细地扫视着这些英武的骑士,想要从中找出他们最敬爱的忠贞伯王瑞。
可是,这些骑士都穿着相同的衣甲,戴着相同的头盔,看起来似乎就是一样的。根本就认不出谁是谁。
看到大军越走越远,这些淳朴的介川百姓终于明白,登州军和忠贞伯是真的离开了!
“呜呜呜……”一个泪腺浅的女人首先哭了起来。
她叫孙美珍,老公死了有三年了,一直带着两个十四、十七岁的儿子为生。
她家以前租种的是李清哲家的田地。每年交完租子后,常常就所剩无几了。一年中,能吃个半饱的时候,也就是刚收了粮食的两三个月。
加之两个儿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没办法!孙美珍只得带着两个儿子一年到头辛勤地劳作,天天得去山里采些野菜、寻点野物充饥。
孙美珍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一个头,她只想着能让两个儿子活下来。她早已经忘记了吃饱饭是什么样的一个感觉。
但是,自从十多天前登州军到来后,她的生活就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听说有大明的军队前来时,她开初还有些害怕。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在害怕些什么。作为一个家徒四壁的女人,她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不过,出乎她意料的事很快出现了,这支远来的大明军队居然在城里施起了粥。只要去学说一下汉话,就可以饱饱地吃上一碗浓粥。
这可不是一般的浓粥,和普通人家煮的干稀饭也差不多了,筷子插上去后都可以不倒。这么多年了,孙美珍第一次有了吃饭饭的感觉。
于是,这些天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和两个儿子一边干活,一边学着说登州军教给大家的汉话。
一种能让大家吃饱饭的语言,实在是让她觉得无比的美妙。有好几次,都因为她的汉话讲得最好,打粥的士兵都忍不住给她多打了一些。
就在她和两个儿子天天幸福地去领粥吃时,又一个好运从天而降,这次登州军竟然要给她这样的贫穷人家分田地分东西了。
她和两个儿子一共分得了二十亩。虽说不是什么好田地,但是从此以后总算有了自己的土地。
走在自己的土地里时,她东摸摸田里的泥土,西拔拔地里的野草,流着幸福的热泪对两个儿子说道:“儿呀,咱们终于有自己的田地了!”
“是呀!”、“是呀,娘亲!”两个儿子也是满脸幸福和兴奋之色,在田地里走来走去。
“原来,这什么大明登州军收拾那些地主老财,是为了咱们这些贫苦百姓啊!这个忠贞伯真是咱们贫苦百姓的救命恩人呀!”孙美珍的大儿子李根大说道。
“是呀,是呀!哥,这登州军可威风了!人家那军服、那队列,真是太漂亮太俊了。”二儿子李根二也附和道。
“娘,你说咱去参加这登州军咋样咱去当兵保卫自家的田地!”李根大突然说道。
“当兵”孙美珍有点突然。
第四百五十三章 脑子进水
因为有未经训练的新兵加入,王瑞和陈松统领的这部登州军的行军速度几乎就是龟速。
当然说是龟速,也只是以登州军的标准而言。毕竟登州军当天还是走了四十多里。
李根大从来没有长时间的走过这么远的路,下午刚过申时,他便有些体力不支。其实他也就是这两日吃得太多,有点腹胀,导致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
中途休息时,他一坐下,就有点起不来。正当他吃力地躬着身子想站起来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托住了他的手臂,一把将他拉了起来。
映入李根大眼幕的是一张英武逼人的年轻面庞,不过此时这张脸上却挂着温暖如春的微笑。
这人好熟悉!李根大心道,可是他却一时脑回路地啥都想不起来。
“谢、谢谢你!”李根大吱唔了好一会儿,终于用生硬的汉语说了一句谢谢。
“怎么样还能行吗把包裹给我,我帮你背!”来的人正是咱们的忠贞伯王瑞,他拍了拍李根大的肩,想要帮他背包裹。
“我……”李根大有些没听明白王大人的话,拉着自己的包裹绑带不肯。
“小子!忠贞伯问你累不累如果背不起,伯爷说帮你背。你小子从哪里修来的福气能让伯爷这样关心再苦再累你也得自己背哈!”
一旁给王瑞充当翻译官的箕荣俊赶紧近前翻译,翻译完后,还忍不住教训一下李根大。
“啊!是伯爷呀!小人背得起,背得起!”李根大没想到刚才拉自己一下的人是忠贞伯王瑞,吓得扑通一下跪了下去。
“哎!快起来!咱们登州军中无跪礼!”王瑞只得示意一旁的尹大弟将他扶起。
等到李根大手脚无措地站起后,王瑞又才说道:“那咱们边走边聊。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李……李根大!”李根大因为太过激动和紧张,回答得有些结结巴巴。
“李根大这个名字好!我记得你了。好好干吧!”王大人鼓励了他一句,带着一大堆跟班,转往亲卫营的位置去了。
“大汉至上!效忠将军大人!”李根大这个时候已经反应了过来。他向前斜举着手臂,激动万分地吼叫着。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紧张都被一扫而空了!有了忠贞伯这个他心中的神的鼓励,李根大觉得自己全身充满了力气。他的步伐一下子变得轻快起来,兴奋地走回到了自己的队列之中。
登州军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行着军,一路唱着军歌、编练着新兵,一点儿就不象是去打仗的样子。
这幅作派,与其说是去打仗,不如说是夏季的一场大游行。
“主公!是不是加快一点速度呀如果行军速度慢了,咱们打德川的消息恐怕就会传到府城去啊!让他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咱们再去攻打,就没那么容易了吧。”
随着登州大军前去德川上任的未来知府箕德久有些担心地说道。这德川城如果打不下来,他这德川知府去哪里做呢
“箕知府多虑了。我这样行军,除了是为了训练新兵外,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德川城的守军做好准备。”王瑞自信满满地微笑着道。
“哦。主公,此是为何呢老夫愚笨,还望主公明示呀!”箕德久更是不解了。
他虽然不懂得军事,但是从书本之中,还是学到过什么“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类的经
第四百五十四章 意想天开
“大山先生言之有理!这股东江败军打满虏打不过,却想以不足万人之数来攻我德川,真是意想天开!”
朴成烈听到文士的话后,也点着头赞同。对于这个从大明逃亡过来的中年文士,他是非常信服的。
以前他不过是安州海边的一个小小百户,这六七年来,在这个汉人文士的出谋划策运作之下,他居然奇迹般地升任了德川守备。
说起来,朴成烈还是这个汉人文士的救命恩人。要不是朴成烈叫人将饿晕在海边的文士带回百户所去用米粥喂食,这家伙早就化成海边枯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