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骠骑尉
他老远就大着嗓门叫喊道:“报告大人,属下有想法禀报!”
“哦。是思德呀!说吧,又有啥锦囊妙计”王瑞微笑着鼓励他道。
“大人!属下适才听这几位小娘子唱的歌儿,既有送别之情,又有鼓舞之意,属下觉得此歌甚为感人。属下就想着,以后训导司里是不是增加一个文艺队找些唱戏的,说书的,编排些戏目歌曲随军鼓舞鼓舞士气!”
林思德两眼放着光,热切望着王瑞报告道。
我靠!这家伙是要弄个后世臭名昭著的文工团啊!他娘的,以后是不是也会出现唱歌的将军,演戏的校尉王瑞直视着林思德良久,有点犹豫不决。
就在林思德快要失望之时,王瑞终于点着头说道:“此议可行。回到浮山湾后,你负责写个方案报给我。”
其实在后世,无论是“民主灯塔”,还是“俄虏”,都有鼓舞军队士气,缓解士兵紧张情绪的文艺宣传组织。当然,只是叫法各不相同而已。
不过,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管理体制之下,其所起到的作用和展现在军人和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就差别尤其巨大。
有真正鼓舞了军队士气,宣传了军威国威的。也有沦落为军队高官的后宫妓院,其成员都羞于承认自己职业身份的。比如丑闻不断的“xxx文工团”。
凡此总总,不一而举。
“好的,大人!属下这就去准备好创建文艺队的方案。”林思德一见自己的主意得到了王瑞这个主公的认可,兴冲冲地便要告辞回到自己的宣传战线上去。
不想,他还没迈开步子,却被王瑞笑着叫住了:“思德,方案以后再弄。现今的事是:这几个小娘子都打上你训导司的大门来了,你可有啥招式应对”
“大人!属下这就组织训导官们应战!大人放心,我等定会唱出我浮山湾大军的气势!”林思德行了个军礼保证道,然后就急匆匆地又要往前走。
“怎么今天林总训导官也这么急切我纠正一下哈!你这不叫应战,而是军民和歌!你们唱出我莱州大军的昭昭军威,要唱出我浮山军民的鱼水之情,更要唱得高亢动人!”王瑞耐心地指导道。
“大人恕罪,是属下操切了!多谢大人指教,属下一定下去组织好。”林思德英俊的白脸一红,认认真真地向王瑞行了一礼后,才庄重地保证道。
片刻功夫之后,浮山军这边的一组男声大合唱开始了。十多个男子的歌声远远地响荡着,整齐而又浑厚:
娘子送郎上战场,眼泪汪汪情意长。嗨,情意长哟!
一送送到五里墩,送了一程又一程。嘿,又一程呢!
叫声娘子莫心伤,郎随将军去拓疆。嗨,去拓疆哟!
娘子回去孝爹娘,待我立功归故乡。嘿,归故乡呢!
高亢动人的歌声传得老远,让浮山军的士兵和王瑞都很受感染,刚才在小坡上唱歌的孟鸽儿和几个小娘也是感动得泪湿衣裳!王瑞身边的一些亲卫队员也都跟着轻声地哼唱起来。
“大人,我明白大人当初为啥留下这林思德来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撒一路
虽然王瑞的莱州军一路闹得动静很大,可是却并没有见到多少老百姓跑出来看热闹。Ω Δ看书 阁
王瑞期待的:父老乡亲夹道相送,预祝莱州健儿北上抗虏成功的情形,也并没有如他所愿般的出现。
王瑞不知道的是,在大明晚期,历来都是“兵过如灾”。其实说白了,就是大明此时的军队军纪涣散,沿途没有不祸害老百姓,抢夺民众粮食财物的。
尤其是客军过境,更是无所顾忌地为非作歹,让沿途百姓苦不堪言,唯恐避之不及,哪还会有人轻易跑出来看热闹呢。
不过,王瑞却并没有灰心失望,后世成熟的办法多着呢,随便拿出两招,也能让这个时代的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还得乖乖的为自己和莱州军四处扬名。
这日到达青州府安丘县城外后,虽然提前布局的商行及时送来了青菜、肉蛋和粮食等物,王瑞还是下令后勤连的采买人员会同训导官,四下去采买粮食柴火等物。
王瑞就是要用这种零距离交往的方式,让安丘县的百姓去感受莱州军和大明其它军队的不一样。
再说了,越往北去,靠近京师之后,粮食肉类的价格也会更高,甚至拿钱买,都不会买到。
所以,能在行军路上减少军队自身粮食的消耗,对于王瑞的莱州军而言,也是格外具有战略意义的。
等到了京师郊外后,到时自己手中有钱有粮,又手握着超越这个时代的强悍武器,外加近两万雄兵,管它满虏还是关宁,老子想打谁,就可以打谁。王瑞得意地想道。
按照王瑞的事先预案,莱州军的采购人员便一一去叫门求购。许多人家因为见识过以前官军的丑恶嘴脸,都不愿意开门相见。
莱州军的训导官们,便耐心地一一高声致谦,并在这户人家门前留下少许铜钱,然后就秋毫无犯地离去。
当然,也有胆子大的人家,见前来采购的人少,也没有带刀枪,便开门来看个究竟。
不过粮食什么的,也还是没有人敢轻易发卖的。万一这伙官军拿了粮食,翻脸不给钱了呢。所以走了一大圈后,除了收到少量粮食外,柴火倒是买了不少。
莱州军也并不亏着人家,不但比着市价付款,而且还要另外加上四成,让这些敢于大着胆子和莱州军交易的人占上一点小便宜。
当日秋毫无犯地宿营在安丘城外后,第二早餐时,军营外便来了很多大人小孩围观。
特别是那些收到过莱州军留下铜钱的人家,听到邻居高价卖了柴火杂物之后,都捶胸顿足不巳,心痛自己没有发上这笔小财。
不过华夏农民们可爱的小聪明,在此刻便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
这帮“吃瓜群众”在一夜平安无事之后,便开始呼朋引伴地前来围观,当然更重要的是顺便兼做小贩,要卖给莱州军柴火粮食等必需之物。
王瑞吩咐后勤连的少年工作组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收了,并让训导官们也参与进去,趁机将莱州军威武雄师秋毫无犯的光辉形象,大肆渲染吹嘘了一番。
如果仅止于此,那大伙可就把王瑞王大人这个穿越者想简单了。
在后勤连和少年工作组看着一大堆柴火米面甚至是活鸡活鸭一个头两个大,操心着如何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随军带走时,王大人又让林思德以平时三倍的工价开始招收脚夫零工了。
因为有之前买卖物品的信誉在,当即便有两百多人要报名应征。林思德赶紧宣布,只需要招请一百人,而且还只能随军一两日。
在莱州军招蓦到新的民工脚夫时,就要结算工钱离开。众人虽然觉得遗撼,却还是按照林思德的要求排成五排,一个一个的走上前去接受挑选。
说是挑选,其实主要还是观察这些人的身体状态,莱州军行起军来速度可是极快,王瑞真怕这些民夫一时受不了。
几经挑选后,最终确定下八十七人来。刘牧州刘老二便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有来者
王瑞带着莱州军,一路高歌猛进,风尘仆仆地远赴京师勤王。
一时间,登莱、山东、北直隶凡是莱州军经过之处,官场民间俱是震动。
当然老百姓可不认为莱州军到了京师就真能克敌制胜,但胜在这支军队的主官和士兵们还能有主动上前线的勇气。
特别是在大明所有的官军,面对建奴大军都畏之如虎之时,莱州军就如同一只扑向火焰的飞蛾。虽然可能注定了是全军覆灭的命运,但它对大明的忠贞,以及这支军队的勇武,还是深深地打动着所有的人!
前世王瑞看《明史》时,就觉得吊诡不已。上亿人的煌煌大明,居然就这样被几十万只臭野猪皮拱了!
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啊!那怕你认为满虏的奴才走狗张廷玉写的《明史》全是谎言,也仍然有许多事让人想不明白。毕竟敌我两方的人力实力,实在是相差太过悬殊了!
这一世王瑞穿越了过来,终于可以带领自己的大军去和建奴们真刀真枪地较量一番。王瑞期待着这一时空中的历史可以因为自己而改变。
就在他壮怀激越地一路往北时,时空中很诡异的又穿越过来了两伙人。或者准确的说,是一个男人和一对年轻的小夫妻。
这个男人和这一对小夫妻,和王瑞经历的人生截然不同。他们穿越过来后,该如何去生存和发展呢或者说,当他们发展起来以后,他们该禀持什么样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他们的到来,又将给王瑞王大人的宏图大业带来怎样的变数呢
难道我大汉民族,仍然摆脱不了满虏带来的上百次大屠杀吗苦难,难道真的无法避免
要知道后事如何发展,您需要稍有一点耐心,慢慢地往下看。
遥远的事,我们暂时还是管不了。还是先来说说,这小半个月内穿越过来的三人是几个什么样的人吧。
先来讲讲穿越到陕西米脂的茅大胖吧。
在另一个时空中,他也算是一代枭雄,依靠北方毛虏的犹太疯子理论和武器支持。
茅大胖无耻地置寒族危亡于不顾,终于在战后干掉了伤痕累累的自家兄弟民族的“蝈军部队”,一举窍取了花朝正朔。
虽然建立起了虏朝,但茅大胖还是到死都放不下心去见蚂蛚。他总是担心这份耍尽了阴谋诡计,丢掉了自己所有良知得来的基业会毁在后世的继承者手里。
他罪恶而又不屈的灵魂在虏朝大地的上空飘荡,历经几十年都不愿意过那奈何桥。后面的一切一切,他都得以看见。
他不甘心,他已腐,却仍有壮志雄心!他想要自己建立的虏朝江山永固,永远骑在寒族人头上作威作福!
“大胖!快快跟我们兄弟到阴间去!不要再在这世上瞎晃了!”牛头马面这两个烂兄烂弟,被茅大胖弄得烦心不已。
这阎王殿里最近新换了阎王,新阎王很刁,正在大力反腐,牛头马面可不想这个时间撞到人家的枪口上!
“哈哈,你这两个蠢货,我不跟你们回去,你们又能奈我何我可是有蚂蛚魔功护体的,饶是你们阎王见我当面,也得恭恭敬敬地让我三分!”
茅大胖的灵魂虽然已经有一百多岁了,可是他还是改不了他的那种无赖嘴脸,一张嘴便将牛头马面说得哑口无言。
“胖爷!你的蚂蛚魔功确实是世间一绝,我们兄弟绝对惹不起。不过,你也得为我们兄弟想想,如果我们两兄弟被阎王以寒民的名义反掉了,以后谁人来给你老打掩护呢”牛头想了想后,诚恳地劝告道。
“嗯嗯!胖爷也,如果你今日就过奈何桥,不要乱用你的蚂蛚魔功,你可以任选一个朝代重新投胎!”马面也出来补充道。
“让老子想想!民蝈十年后肯定是不行了,成不了精了!那就把老子扔去明代吧!最好把老子扔去陕西延安附近。”茅大胖想了想后道。
这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可以成就一番大业,我茅大胖乃世之红太阳,有什么不能做到呢
如此讨价还价一番之后,牛头马面直接将茅大胖的灵魂转世到了明代陕西米脂,一户小地主家里。
于是乎,茅大胖直接就魂穿成了明代一个少年。只是这原躯体的少年,很是悲催地莫名其妙命丧黄泉!
哎,真是老茅一出,冤假错案不断啊!
&nb
第一百二十八章 愁城坐困
莱州军一路向京师进发时,温体仁代为通传的请战血书也已送到了崇祯皇帝面前。
“啪!”,崇祯帝看罢莱州军请战血书后,猛地一拍龙案,兴奋得差点站了起来,把殿下的温体仁和边上的王承恩都吓了一大跳!
近来京师战事不利,官军将士也久召不致,昭昭大明天子愁城坐困。突然得到一个军队主动前来勤王的好消息,怎能不让朱由检兴奋呢。
“好!家贫见子孝,国难显臣忠!王瑞所部泣血求战,心糸神京危安,真可谓众军将典范!温卿,你可知这莱州军现在何处”
崇祯帝苍白疲惫的脸上泛起一片潮红,急切地问温体仁道。
“陛下恕罪,老臣当日也只是见这莱州军信使在兵部之外的大街苦候,老臣感王参将和莱州军士们一片忠心,却无法让陛下知晓,故而代为呈递,然却不知这莱州军的行踪。”温体仁遗憾地拱身奏道。
“哎”,崇祯帝轻轻地叹了口气,注意到温体仁还站着,便吩咐王承恩道:“王伴伴,快差人为温先生施座!”这大明和满虏不同,毕竟是华夏正朔传承,礼仪文明非是胡虏鞑靼可比的。
煌煌大明,绝不象满虏“我大清”,不管官至何级,见了满虏太君,都得跪地打千,高呼主子万岁!文明的差距,从崇祯帝对王承恩和温体仁的称呼上,就可见一斑。
大明的皇帝,那怕再无能,被后来伪满虏朝的奴才文人丑化得再荒唐,但是,称呼身边亲近的太监时,也是叫“某伴伴”。比如崇祯帝叫王承恩为“王伴伴”!
大明皇帝对各部尚书,大学士这一类的重臣,或是有名望的鸿儒,更是客气地以“先生”相称。汉明皇家气度,比之通古斯满虏,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下在地下。
奈何明末的儒家文官,特别是以东林党为团体依托的极端自私虚伪的士人奸党,生在福中不知福,却非要和满虏内外勾结,拼命挖大明汉家江山的墙角。
直到大厦倾覆,迎来野蛮残暴的满虏一通好杀,部分有气节的读书人这才想起老朱家的好来。老祖宗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古人诚不欺我!
待温体仁行礼后坐定,崇祯帝又宽慰他道:“温卿切莫自责,先生能代为通传,不寒莱州将士忠义之心,朕心甚慰!想来这莱州军定已得到兵部钧令,不日定可抵达直隶,会同各军一同拱卫神京!”
“陛下圣明!奴婢前时在登莱,是见过这王参将的,确实是忠义勇武之人,不象其它武夫军将,畏敌怕死。要不然也不会泣血求战!此全是陛下洪福呀!”王承恩收了王瑞不少金银,又将王瑞引为知己,此时便站出来为他说起了好话。
“王伴伴,你倒是一直说这王瑞的好话。可是前次收了他不少银两”崇祯帝何其聪慧,多少明白这些事后的情形,半是玩笑半是敲打地说道。
“回陛下的话,奴婢确实收了。这王参将还问起陛下吃食可好,奴婢只好如实说了。这王瑞听了,当时就落了泪,说:末将带着辽东逃民躬耕于莱州浮山湾,日子虽然过得紧,也不至于如此吃食,不曾想我煌煌大明,圣天子竟然节省如此。下臣尚余白银万两,愿一并奉以圣天子!”王承恩诚惶诚恐地跪下道。
“这王瑞能聚拢辽东逃民屯垦,于国有功。想这辽东逃民,亦朕之赤子,朕何忍心夺其口中之食”崇祯帝感叹道。
“陛下仁慈!国有圣君,方出良将!老臣恭禧陛下!”温体仁一见崇祯皇帝心情高兴,也在一旁打着圆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