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涅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雷德尔将目光投向这篇题为《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的正文,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期待,他很是想看看连卢卡斯都向他重点推荐的人,在这一领域又会拥有怎样的造诣。刚刚扫望了两句,雷德尔的面色就陡然一变;他缓缓阅读着纸页上流畅凝练的文字,眼中的惊骇震撼之意已经越来越难以掩饰的显露了出来。
隆冬的冷风呼号肆虐,从窗户的缝隙里丝丝脉脉地钻入房间内,然而雷德尔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股逐渐加深的寒意,他的全部心神,都已被眼前这份论述给完全吸引住了。不知不觉间,雷德尔的双手竟然出现了隐隐的颤抖,神色中的震撼逐渐又转化为了激动和惊叹,并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这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领域,竟是连他这个被所有同僚都公认为是博学强记的资深中将都从来没能关注到的。而以他的知识之广博,研究之精深,在读完这篇文章后竟也一时找不到丝毫的漏洞,这无疑是一篇思维层面比他犹胜一筹之人的光辉力作!
不知过了多久,雷德尔才从震惊激动的心情中略微平复了下来。他从头到尾的将手中的文章又通读了一遍,眼中的异彩愈发的浓郁。他发现,这篇文章明显是作者因时间所限,而刻意压缩了篇幅之后的结果:其许多地方都只是一笔带过、或是只给了几句结论性的描述。如果让对方尽情施展开来,雷德尔估计这足以能扩展成超过10万字的长浩宏论——毕竟这其中所囊括的信息量实在太过庞大,而本身就拥有极深写作功底的他,也完全敢于下这种预判。
“约纳斯……这真的是你写出来的么”雷德尔喃喃开口,话语中兀自有几分难以置信的颤动之情。这篇即便是他都无法写出的惊世之文,此刻竟然在一名连候补军官都算不上的少年手中得以面世了。然而雷德尔也知道,这篇文章被人代笔的可能性根本就为零:对德国海军未来发展提出见解的这个方向,是他在今天下午才在心中临时确定的,那名少年不可能提前知悉会有这么一件事情。而如果真的是某位军官代笔,那么他早就凭借着自己的超强造诣而在德国海军中声名鹊起、受到万众瞩目了,哪里还会是现在的这番情形想到卢卡斯和自己都曾见识到了这名少年的不凡,雷德尔心中的震撼变得愈发强烈了起来。
“我必须要同这个约纳斯再见上一面。”雷德尔目光一闪,心中瞬间做出了决定。这名少年在文章中的许多地方都只是微言大义,有太多原本应该进行详述的地方都进行了省略,而这其中有相当多都是雷德尔从未涉及到的领域。无论是为了验证这名少年的真实水平,还是将这些未知领域加以摸索和洞悉,雷德尔都迫切需要和方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雷德尔有一种预感,德国海军在新时代的涅槃战略,或许就藏在这些自己还未曾知悉的领域之内!
由于此时早已过了训练团的熄灯时间,雷德尔只能强自按捺下心中的期盼,选择等待第二日的到来。身为中将司令的他更应当比其他官兵恪守纪律,这也是他30年戎马生涯所始终坚持的守则和标杆。走出这间司令办公室,他忽然感到一阵恍惚,自己像现在这样期待时间快速流逝的心境,已经有许多年都未曾再遇。
月影疏淡,星辰寥落,原本漆黑无尽的天际,终于在东方地平线上泛起了第一缕细微的光明。雷德尔早早出现在了自己的办公室中,并向负责训练的卢卡斯打了一个要人的电话;他的眼眸中虽然有细微的血丝,但其精神却是早已提升到了巅峰的状态。过了莫约半个小时,办公室的大门被倏然敲响,雷德尔瞳孔微微收缩间,那名让他期待了许久的清俊少年终于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看着被雷德尔放在书桌正中间的那篇自己的文章,方彦就明白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不过他心中的触动仅仅只是一瞬,脸上依旧是刚进门时的那副茫然不解的神态,在顿了一顿之后,才向面前比他大了十几级的海军中将行礼致敬。对于自己的演技,经历了6年磨炼的方彦已经是相当有自信;之前无论是老齐亚诺还是希特勒,都成为了自己展示演艺实力的试金舞台。
第46章溯源
晨风鼓舞,松木沙沙摇曳,远方操场上的训练声响传到一公里外的战区司令办公室里,只剩下了淡不可闻的细微之音。
雷德尔坐在办公桌后,静静聆听着咫尺之外的少年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国家战略向自己娓娓道来。尽管这与当前德国海军的发展规划似乎离题万里,不过他却知道海军本来就是一个牵涉到历史、外交、战略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综合体;要想真正在这片混沌当中寻找出路,就必须追本溯源的从一切的开头开始梳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雷德尔心中的惊异之情也越来越浓郁,对方所展现出的历史知识,即便是一些专职于此的历史从业员也要自叹弗如!
“……通过工业革命所对社会生产力带来的大幅飞跃,率先完成工业化的英国在一个世纪前的世界博弈中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急速崛起,从昔日的被维京人凌虐、到成为统治世界四分之一领土和人口的超级帝国,极度鼎盛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已经是永恒的传奇。然而在这一扩张的过程中,英国却过度滥用武力,并由于自己所获得的空前巨大成功、而完全陶醉在了征服所带来的丰厚利益里。原本就是海盗出身的英国人,由此明白了一个最为暴力野蛮、却又是真实有效的道理,那便是机关枪里出和平,炮舰到处有平等。而凡是出现任何有损于英国利益的情况,好战成性的英国人,总是会在受虐狂式的病态心理驱使下要将对方除之而后快:而这也是造成英德关系在上世纪末破裂的核心根源所在。”
方彦停顿了一会儿,而后再度开口道:“1871年,分裂了数百年的德意志各邦终于在威廉大帝的整合下凝聚在了一起,欧洲核心区域的政治版图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由铁路和克虏伯大炮武装起来的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无论是俄国、法国、还是奥地利这样的传统强国,都无法在没有其他列强援手的情况下单独击败我们。而对于英国这只向来在欧洲挑拨是非、制造仇恨、打压任何有可能独霸欧陆的势力的‘离岸平衡手’而言,德意志便也自然取代了昔日的法兰西帝国,成为了他们需要重点盯防的目标。”
“从1873到1913这整整40年里,两代德国人谱写出了一曲注定会永载史册的波澜壮阔的奋斗诗篇。我们只用了40年时间,就走完了昔日英国花费150年才达到的巅峰高度;被久久压抑的民族热情终于随着德意志的统一、而像炽热的钢水一样猛烈迸发出来,并绽放开了无与伦比的璀璨光彩。”方彦的声音带着几分追忆和感慨,仿佛他真的亲身经历了那个每天都在创造繁荣奇迹的帝国时代。唏嘘片刻之后,他又重新定了定神,神情肃然的说道:“然而,北海彼岸的那个岛国,却在坐卧不安地注视着德意志的崛起和发展。我们所生产的精密优良的商品,通过自由贸易冲垮了英国同类产品对世界市场的垄断;我们的商船开始航行在浩淼的深海,使得英国独享海权利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方彦的神色渐转冷厉,道:“于是,英国开始憎恨创造了文明和财富的我们,而其国内的右派势力更是想通过一场哥本哈根式的战争来毁灭我们:这种敌对从威廉陛下即位之年起就开始产生,并在1904年终于从隐晦转到了公开面。他们在阿加迪尔危机中公然站到法国一边,在完全是由俄国人造成的多格尔沙洲炮击事件中、更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就对为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提供加煤服务的德意志施以猛烈的责难。柏林爆发了战争恐慌,马克遭到强烈挤兑,而那个时候我们的海军排名还只是世界第五位,除了英国之外还有法、美、俄三国凌驾于我们之上!如果说发展海军是造成英德关系破裂的关键,那么英国的敌对矛头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我们来抵抗。因此这其中的缘由只有一个,那便是德意志自身的发展,引发了英国对以伦敦为核心的欧洲及世界秩序能否继续维系下去的深深恐惧!”
听到这里,雷德尔不禁耸然动容。通过眼前少年这番抽丝剥茧的话语,他赫然明白了自己昨天夜里始终难思其解的那篇文章中的一个领域:英德两国在进入20世纪后必定会交恶,且不以任何形势变化作为改变。实际上,身为军人的他也曾从国家的角度考虑过这其中的原因,但却完全没有像这名少年一般进行了如此深入的剖析;尤其是对英国本质的洞悉,更是如同点睛一般解释了所
第47章抚今
雷德尔缓缓点了点头。作为提尔皮茨的忠实追随者,他自是对自己恩师当年提出的“风险舰队”理论再明白不过了。对于英国这个骄横跋扈、贪残凶厉、只奉行血淋淋的丛林法则的老海盗而言,只有包裹钢甲的铁拳才能让它收起那份贪婪和觊觎,而一支强大的舰队便是德国手中最理想的威慑武器。根据提尔皮茨的理论,如果德国海军强大到让英国海军在毁灭它的过程中、自身也要蒙受不可接受的惨痛损失的话,那么英国只能因风险过高而被迫放弃与德国为敌的策略;如此德国便能在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合围中打开一个缺口,并实现战略形势的逆转。
方彦叹了口气,道:“然而遗憾的是,同样因为两方面的缘故,风险舰队的实施最终宣告失败。其一,我们虽然在帝国时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但在造舰工业和技术理念领域仍是较英国有着很大的差距。英国造船厂平均只需2年半的时间就能完成一艘无畏舰,而除了布罗姆-福斯之外的德意志造船厂却需要3年半;这种差距使得开战时英德双方的现役无畏舰数量之比为29比17,我方阵容仅有对方的60。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理念和经验,我们最初建造的8艘无畏舰还采用了事倍功半的六边形炮塔布局,布吕歇尔号大型巡洋舰也完全无益于战巡之间的对决。而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到下场战争将是持续数年之久的生死对决,所有人都认为战争将在3到6个月间宣告结束;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对与德国开战的风险评估便大大降低,并最终使得他们选择了战争。”
雷德尔目光中精芒闪烁,慢慢接口道:“其二,便是公海舰队在战争期间的不作为了。在大战爆发前夕,皇帝陛下及所有的高层统帅都将全部的赌注压在了施利芬计划之上;舰队既没有制定作战计划、也没有受到来自高层的出战压力。而随着我方在稍后爆发的赫尔戈兰湾海战的折戟,陛下对海军战胜英国人的信心更加跌落谷底;他担心他那些宝贵的大军舰受到损伤,将数十亿马克堆砌起来的庞大战斗力锁在了港湾里。除了斯卡格拉克海峡那一战之外,公海舰队没有同英国人展开任何大规模的接触;这无疑使得英国人感受不到任何与我们开战的‘风险’,寻求和平也就自然无从谈起。因此,与其说是英国人击败了我们,倒不如说是我们亲手毁灭了这支耗费20年心血打造出的舰队;它带走的不止是一代德国人的心血,更是今后无数代德国人追求海洋的蓝水之心。”
方彦沉默,没有再继续开口。对方已经将自己的下半段话语接了出来,而且由于是亲身经历的缘故,雷德尔的表述甚至比自己所准备的话语还要更有细节上的深入。而正因如此,方彦也不想再在公海舰队覆灭的这个问题上过多出言,没有经历、没有归属的他,或许很难明白雷德尔心中那痛彻心扉的伤恸。
“约纳斯,既然您已经完全洞悉了过去的形势因果,那么您对未来的海军发展也应该有了成熟的见解吧”雷德尔目光诚挚地望着眼前的少年,话语中带有一丝期盼的说道。尽管军衔和等级的思维在他这个老派军人的心中早已是根深蒂固,但在此之上更高的却是对真理的探究;德国人古板严谨的性格在这种时候得到了最为正面的体现,而也正是这份道理大于权力的优秀文化,促使这个国家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涅槃新生!
“这算不得是什么成熟的见解,只能是我的一点个人的观点。”方彦依旧表现得足够恭敬而谦逊,他时刻没忘眼前之人是自己今后实现理想抱负的重要依仗的这个会谈的初衷和关键点。方彦端起手边的水杯润了润喉咙,酝酿片刻,于是属于他的清朗磁悦的声音又再度回荡在了这个房间里。
“尽管风险舰队的执行最终失败,但德意志却通过4年又3个月的顽强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实现了提尔皮茨元帅所提到的那个‘风险’。因为随着德意志帝国的崩溃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整个世界的格局又一次被彻底改写了。”
方彦整理思绪,不紧不慢的说道:“当英国精疲力竭的坐在1919年坐在凡尔赛镜厅的谈判桌前时,等待它的却并不是胜利者的饕餮盛宴,而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萧瑟荒原。在大洋彼岸,那个新生的北美大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气魄狰狞崛起,并在昔日英国
第48章战略
阳光灿烂,碧空如洗,那轮红日已经升到了临近中天的高越区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方彦又向雷德尔详细陈述了一番战后的欧陆格局。虽然德国在凡尔赛和约中被割走了八分之一的土地,且失去了所有的海外领土,先天条件比帝国时期拉下了好几个档次;但随着奥匈帝国的分崩离析、以及红色苏联的脱离欧洲资本主义阵营,德国的四周只剩下了人口和工业潜力都远远不足自己的一帮小国,根本不足以成大器。而随着德苏两国在拉帕洛条约中的握手言和,更是使得德国的陆地形势反而比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被法国竭力扶持、放在东方牵制德国的波兰,就首当其冲的处在了两个大国的夹击之下:这个在大战结束后才得以独立的国家与德苏两国都有着深重的积怨,德苏联合使得其连自保都成问题,更遑论在东线牵制德国了。
在波兰反被苏联威压、难以西顾之际,唯一能让法国用于牵制德国的,就只剩下东南面的捷克斯洛伐克了。然而,就算是这个国家继承了昔日奥匈60的工业,但它的人口和国土面积都较那个庞大的二元帝国差距悬殊;而奥匈崩溃后所因为各国独立而产生的林立关税壁垒,更是使得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令这个“穷兵”很难真正“武”的起来。因此,这个国家所能对德国造成的牵制也相当有限。实际上,方彦都已经向雷德尔夸大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作用,因为在十几年后,希特勒就将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吞并这个国家,并反将这柄被法国放在德国侧翼的刀剑抽出、成为自己征战世界的助力。
至于法国和比利时,也同样只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法国在战争中受到的创伤尤甚于英国,近170万人的死亡和430万人的伤残,对于这个战前总人口还不到4000万人的国家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几乎一代精壮男性在西线堑壕的绞肉磨盘中死绝,法兰西为了戴上这个胜利者的空虚光环而流尽了鲜血。而德国虽然也蒙受了巨大的伤亡、且在战后饱受割地赔款之欺凌,但其本土的工业构架却并未遭到破坏,仍旧保留下了昔日那个冠绝欧洲的薪火潜力。只要能有一段稳定发展的时期,德国在经济和工业总量上重返巅峰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当下,道威斯计划的持续推进,便正是为德国提供了这么一个机遇!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的德意志必将在这个有利的欧陆形势中重新崛起,并再度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盛的国家。而到那时,我们所重建的海军舰队,就又将重新面对英国这个老对头。尽管英国在经历了世界大战的惨胜之后,其针对别国的跋扈凶厉的气焰必定会有所收敛,但我们也必须要做好与之一战的准备。”方彦的声音依旧清亮明晰,丝毫没有因长时间的交流而受到影响。他眼眸中绽放开一丝锐利的光芒,道:“这一次,我们要弥补昔日风险舰队中所存在的战略缺陷,真正让这个理论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战略缺陷么……”雷德尔微微皱了皱眉,若有所思的说道。
方彦点头道:“在世界大战之前,德意志公海舰队的全部作战理念,都是基于英国舰队会实施其自风帆时代以来就始终奉行的强势的进程封锁战略。如此,我们就能用鱼雷艇、潜艇、水雷等近海防御兵器,在作战中消耗掉对方的一部分主力舰,然后再举全军与之决战。然而英国人在战争中却采用了更能利用其先天地缘优势的远程封锁战略,通过屯兵于北苏格兰的方式,将整个北海变成了围困我们的牢笼。由于地缘的因素,被困于北海当中的舰队既难以打击对方的海上交通线,又无法守护我们的运输船,最终只能与海权完全绝缘。这种完全没有办法来反制英国人的制海权的情形,正是昔日风险舰队最大的战略缺陷。”
说到这里,方彦的神情凝重了下来,一字字地说道:“需要明确的是,大海由于广阔无垠,根本无法像陆地一样能以边界的划分来实现对某片区域的绝对掌控;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当1918年的协约国已经取得了对德意志海军的压倒性优势的时候,我们的潜艇和伪装袭击舰,仍旧能在远离本土的大洋上进行游荡狩猎。因此,将‘海权’定义成对海洋的掌控权是极不恰当的,最准确的描述应当是对海洋的使用权;而对海洋的使用权,最直接的体现也无疑就是由众多商船所组成的海上航运线了。对于德意志来说,海权是我们的狭小国内市
第49章结束
在方彦的保证之下,雷德尔终于接受了他的让舰艇增强远洋破交能力、从而在战争中直接破坏敌国海权——对海洋的交通使用权的建军理念。方彦向雷德尔算了一笔账:如果要靠马汉式的“正面平推”获得对英战争的胜利,那么即便是在相对狭小的北海,德国也需要打造一支大约两倍于英国海军的舰队。这倒不是因为战胜英国舰队本身需要这么多力量,完全是由于“平推”的苛刻需求所致。
如果英国海军选择执行宛若猛虎在山的“存在舰队”方略,不与德国海军正面交锋的话,那么一票只具备近海作战能力的德国战舰所能够做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掩护陆军准备对英国本土实施登陆。而如此一来,德国海军不仅要和岸炮和水雷阵进行漫长而艰巨的拉锯战斗,还要分兵保护登陆场和后勤运输线的安全,兵力必将大大分散。要想保证登陆作战顺利实施,则非要两倍于对手的舰队规模不可。对于这一前提,无论是方彦还是雷德尔,都没抱有丝毫能够实现的幻想。
至于空军这个变量,则一样被二人给排除了。身处这个时代的雷德尔是不知道德国能在日后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而方彦则是深切的明白未来英国皇家空军的强大,绝非是德国所能够轻易压制。一个很重要的证据,便是历史位面的德国在1940年建造了10247架飞机,而英国在当年却生产了15049架,几乎多出整整一半!即便是在上一年,英国也以7940架比德国的7350架领先。
因此,所谓的不列颠空战时期的危在旦夕,不过是英国一贯奉行的吹捧敌人的宣传套路,以此来彰显战胜了敌人的自己的英勇伟大罢了。实际上形势远没有英国宣传的那般严峻。这种事情历史上还有种种数不胜数的例子:虎式坦克、u型潜艇、俾斯麦号战列舰、以及沙漠之狐隆美尔,无不是英国人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才故意将对方吹得神乎其神的表现!
不过,方彦所主张的破交却也并没有放弃决战能力。历史上施佩伯爵号装甲舰在拉普塔拉河战役中的表现,就充分说明了薄皮船在远离母港的海外与敌交战直与自杀无异;该型装甲舰虽然号称能抵御条约巡洋舰的8英寸炮弹,但那不过是主装与穹甲叠加之后的结果,实际上其80毫米的水线装甲,即便是轻巡洋舰上的6英寸炮弹都能在很多情况下无压力洞穿。至于求大求全所造成的战舰吨位飙升,则用方彦的那几种设计开挂手法来解决。
猜你喜欢